2. 这篇寓言告诉你什么?
(1)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2)对人来说,灵魂是最重要的,没有灵魂的生命是不完整的。
(3)做一件不可能的事是没有结果的。
(4)做人不能太贪心
(5)……
3. 读这篇寓言后,你联想到什么?
(1)有些人为了自己的欲望,出卖灵魂给魔鬼。
(2)有权势的人谋私利,最后落得家破人亡。
(3)人要学会知足。
(4)脚踏两只船,必定会失足。
(5)许多人知道前路是绝路,但为了心中的贪念,付出任何代价都在所不惜,直至无路可走。
15岁左右:lol
原帖由 邹海鹏 于 2008-12-18 11:46 发表 ↶
早上上课时,在不做任何解读和说明的情况下,做了个调查,情况如下:
《失魂》调查表
时间 2008.12.18
对象 九年级学生
人数 50
调查问题:
1. 你喜欢这篇寓言吗? A.喜欢:34人 B.不喜欢:16
2. 这篇寓言 ...
感谢邹老师!为孩子们感动!为青少年的理解力感慨喝彩!
:handshake :lol
原帖由 蝉亦戈 于 2008-12-18 12:11 发表 ↶
也请余途说说,以下读后,有你没想到的吗:)
2. 这篇寓言告诉你什么?
(1)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2)对人来说,灵魂是最重要的,没有灵魂的生命是不完整的。
(3)做一件不可能的事是没有结果的。
(4) ...
真的不要小瞧了孩子们!
我在高速公路上高速行驶的车里向孩子们致意!
如果我把其中一个答案(哲理)放在结尾,还会有如此广泛的互动,如此精彩的回应吗?
我一向要求他们要有自己的看法:)
不排除有孩子不理解,因为海鹏没有公布所有问卷。可以说明问题的是15岁的孩子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并不能保证每次考试每个孩子都得满分。
当然,也有那么几位说很难读懂,呵呵。
原帖由 邹海鹏 于 2008-12-18 12:12 发表 ↶:)不好意思,自吹一句,我的第一首诗十六岁时发表于《解放日报》副刊“朝花”。那时基本读完了鲁迅的主要作品,包括杂文。语文成绩在班上属中上。对现在学生和四,五十年前比,仅就语文来说,是不是有很大的提高,我还在思考。。。。。。
15岁左右:lol
海鹏,麻烦你把问卷收集了寄我珍藏吧。我回赠这个班一本《余途寓言》以示谢意!也欢迎他们继续参与我们论坛的讨论。
我们这儿是乡村中学。城市的应该好点吧。
原帖由 蝉亦戈 于 2008-12-18 12:30 发表 ↶
:)不好意思,自吹一句,我的第一首诗十六岁时发表于《解放日报》副刊“朝花”。那时基本读完了鲁迅的主要作品,包括杂文。语文成绩在班上属中上。对现在学生和四,五十年前比,仅就语文来说,是不是有很大的提高,我还 ...
叶老师属于天赋较高者。
原帖由 余途 于 2008-12-18 12:33 发表 ↶
海鹏,麻烦你把问卷收集了寄我珍藏吧。我回赠这个班一本《余途寓言》以示谢意!也欢迎他们继续参与我们论坛的讨论。
我就是很随意的发给他们每人一张白纸,上面也没学生署名的。行吗?
本帖最后由 邹海鹏 于 2008-12-18 12:43 编辑 ]
原帖由 余途 于 2008-12-18 12:35 发表 ↶
叶老师属于天赋较高者。
否也,那时我对语文有点喜欢,因离上海虹口公园近,常去鲁迅纪念馆看看,后来还一度当了解说员:)我记得当时同学中爱看文学书的不少,那时,不可能像现在,有那么多好玩的东西吸引孩子。。。。。。
本帖最后由 蝉亦戈 于 2008-12-18 12:51 编辑 ]
原帖由 邹海鹏 于 2008-12-18 12:37 发表 ↶
我就是很随意的发给他们每人一张白纸,上面也没学生署名的。行吗?
行呀,谢谢!
见海鹏雷厉风行,一高兴又聊开了。论坛,论坛,说说谈谈:)话归正题:测试题答卷出来了,请大家评分和作答卷分析:handshake
原帖由 蝉亦戈 于 2008-12-18 12:47 发表 ↶
否也,那时我对语文有点喜欢,因离上海虹口公园近,常去鲁迅纪念馆看看,后来还一度当了解说员:)我记得当时同学中爱看文学书的不少,那时,不可能像现在,有那么多好玩的东西吸引孩子。。。。。。
喜欢是老师。现在孩子喜欢的范围广,理解范围会相应丰富。
原帖由 蝉亦戈 于 2008-12-18 13:05 发表 ↶
见海鹏雷厉风行,一高兴又聊开了。论坛,论坛,说说谈谈:)话归正题:测试题答卷出来了,请大家评分和作答卷分析:handshake
海鹏是专司教育,又是这次调查的组织老师,对青少年阅读心理比较了解,可以出个调查分析。
原帖由 余途 于 2008-12-18 13:06 发表 ↶整体说那是肯定的,包括性早熟,我熟悉的一个青年女作家对我说,她和十岁的女儿对话,经常让她家格格说得哑口无言...哈
喜欢是老师。现在孩子喜欢的范围广,理解范围会相应丰富。
本帖最后由 蝉亦戈 于 2008-12-18 13:25 编辑 ]
我的第一首诗十六岁时发表于《解放日报》副刊“朝花”。:loveliness: :L 有误,那时十九岁,十六岁是《上海青年报》上登了一篇小品文,不是我投稿的,是该报记者来校采访,从黑板报上抄去的:loveliness:
原帖由 晓林 于 2008-12-16 22:30 发表 ↶
寓言既要寓理于言,也要具有很好的故事性和较强的欣赏性!
关于寓言的故事性,建华兄和我有过讨论,见此页:http://chinafable.hj.cn/shownews.asp?NewsID=3839
原帖由 余途 于 2008-12-18 13:11 发表 ↶
海鹏是专司教育,又是这次调查的组织老师,对青少年阅读心理比较了解,可以出个调查分析。
呵呵,刚刚忙完事上来,调查可以做做,分析还得靠大家:)
海鹏的调查出来以后,没见大家反应,都陷入沉思了?
2. 这篇寓言告诉你什么? A.不知道。2人。
B.知道。48人。
(1)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2)对人来说,灵魂是最重要的,没有灵魂的生命是不完整的。
(3)做一件不可能的事是没有结果的。
(4)做人不能太贪心
(5)……
3. 读这篇寓言后,你联想到什么?
(1)有些人为了自己的欲望,出卖灵魂给魔鬼。
(2)有权势的人谋私利,最后落得家破人亡。
(3)人要学会知足。
(4)脚踏两只船,必定会失足。
(5)许多人知道前路是绝路,但为了心中的贪念,付出任何代价都在所不惜,直至无路可走。
原帖由 邹海鹏 于 2008-12-18 11:46 发表 ↶
早上上课时,在不做任何解读和说明的情况下,做了个调查,情况如下:
《失魂》调查表
时间 2008.12.18
对象 九年级学生
人数 50
调查问题:
1. 你喜欢这篇寓言吗? A.喜欢:34人 B.不喜欢:16
2. 这篇寓言 ...
海鹏是个好同志!
我一直在想:如果我是编辑,我会发表这篇佳作吗?
原帖由 桂剑雄 于 2008-12-19 21:36 发表 ↶
问一下余途:这篇寓言在纸媒发表了吗?
我一直在想:如果我是编辑,我会发表这篇佳作吗?
《失魂》写于24年前,也就是1984年,当年我24岁。这篇作品发表在1985年的《晋阳文艺》,还由编辑部安排配了插图。《晋阳文艺》是我所知的少数发表寓言的杂志之一,那两年我在这本杂志发表了几篇寓言,后收入华艺出版社的《余途寓言》(2000年版)。我非常感谢编辑们认可我的寓言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