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寓言归类的呼吁
叶澍:对于把寓言笼统归于儿童文学,我一直是不同意的。就像诗,有成人看的,也有儿童看的,还有成人和儿童都能看的。就是因为这样分类的不妥,弄得当今成人文学中不见寓言的踪影,而在儿文中又常被遗忘。据我知道在中国最早把寓言看成儿童文学的是三十年代时郑振鐸先生的提倡,他高度评价寓言在儿童文学中的地位,他的这种见解并不错,以后怎么把寓言一古脑全变成儿童文学了,我不是研究家弄不清这种变化的原因。过去《人民文学》、《散文》及一些省的文学刊物对寓言还是比较重视的,后来全不发了,原因何在,我看和这种归类的不当有关。对于这种现状,怎么纠正,谁去纠正?不得而知。在我看来,寓言的生命力很强,各类出版物从来就不缺它的身影。教育更是离不开它,据统计小学语文课本中寓言的比重远超过童话,至于高考作文题近十来来大多和寓言有关,这是任何一种文体不能与之相比的。如果要我说该怎样才是对的,一,儿童文学中应理所当然地把它作为主要组成部分,而不是配角,看成可有可无的搭配;二,成人文学中必须恢复其应有的地位,置于散文中的一类,诗体寓言则归诗歌类。中国寓言是世界三大起源地之一,要继承发扬,纠正不当的归类应是首当其冲。愿能引出新的讨论。 对叶老师的观点,我完全赞同。正象叶老师说的像诗歌一样,写给儿童读的是儿童诗,写给成人读的叫诗歌;以此类推,写给儿童读的寓言就是儿童寓言,属于儿童文学;写给成人读的就是寓言,这是理所当然的。我们应该为此而努力!
言之有理!
大家之见,这是哪位的呼吁?
是啊,如果把寓言笼统归于儿童文学,那我写的90%以上的寓言,就都不算寓言了。——岂不荒唐!
寓言界不能在有影响力地方发出此类声音,结果就是现在的样子。最重要的是教材中对寓言的分类,教材分类正确才不至于误人子弟。
完全赞成蝉爷观点!
如果以读者年龄为对象分类,本人以为除了“成人寓言”、“儿童寓言”外,
还有一类“老少皆宜寓言”。
伊索寓言《狐狸与葡萄》中“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常常被成人当典故引用。
如,小伙子追求不到某姑娘,在背后说她如何不好。
人们就会自然而然说小伙子“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归类为“成人寓言”理所当然。
《狐狸与葡萄》又一直被当做经典儿童文学作品选入教科书和儿童读物,
少年儿童通过阅读这篇有趣的寓言,会受到启发和教益。
归类“儿童寓言”也没有什么不妥。
当代作者的有一些寓言被当作儿童文学发表在儿童报刊,
有的被成人报刊转载。
有的还选入成人阅读的《职场寓言》、《企业管理寓言》、《股市寓言》等等书籍中。
诚然,儿童文学是相对成人文学而言的,它只能是一个适应范畴的概念,而不是文学作品品种的归类。说白了,凡是有意写给孩子,并适合儿童阅读的文学作品,包括童话、寓言、散文、报告文学和小说等等,都属于儿童文学范畴。反之,则应称之为“成人文学”。所以,不论是儿童文学,还是成人文学,都应该涵盖所有种类的文学作品,只是所占比重不同而已。现实中,儿童文学领域,童话和寓言所占的比重比较大,而成人文学领域,小说、报告文学等所占的比重比较大。
我胡思乱想, 要为寓言“正名”,不是一蹴而就所能为之的事情,需要有一个过程。比如,首先,可否以中国寓言研究会的名义向有关权威部门予以书面“谏言”,阐明观点,提出建议;其次,在一定范围宣传舆论,在社会上创造一个氛围;再次,调动寓言作者多写成人寓言,以形成一个攻势。这样,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呼吁和谏言就有望成为现实。以上悖论,请老师们批评、指正。
许多艺术形式都分儿童版和成人版,如舞蹈、歌曲、绘画、戏剧,就文学领域而言,和成人小说、成人戏剧、成人诗歌、成人散文相对应的有儿童小说、儿童戏剧、儿童诗歌、儿童散文。寓言理应如此。据我所知,童话和童谣才属于儿童文学体裁。
不可忽视的情况是写给成年人看的寓言从创作出版和评论都被忽视。自己无力造成别人看你无能。
这个问题没解决,就会发生如前不久评鲁迅奖就规定寓言不在其中这样的事。也造成研究界错以为儿童寓言的水准就是现当代寓言的水准。还有分细点的,认为寓言只是一,二年级课本里有,这就以低幼文学替代了整个寓言。每想于此,我就为冯雪峰,黄瑞云感到困惑,能说他们是儿童文学作家吗?另一方面在儿童文学界有些人,他又不认寓言是儿文的主要组成部分,说不客气点,他们对这种文体并不很懂,一强调可读,就以看童话的眼光来评论它,所以经常出现儿文评奖寓言缺和重要儿文选,忘掉寓言这一块的事。好些次还是靠发哥大声呼叫才解决。我再次提出定位问题,是希望形成一种共识,在各种场合表达本会的观点。有时我想,说也白说,不如不说。但再一想,本会不说,还有人说吗?
大家说的都很有道理:handshake寓言的地位必须要摆正啊!
叶老师说的完全正确!
大家之见,这是哪位的呼吁?
冰子 发表于 2011-2-16 12:00 ↶
冰子,你的话我没看明白
我想,如果当今有哪位寓言作家当选为中国文联主席,可能寓言的地位会水涨船高。
我同意。
我想,如果当今有哪位寓言作家当选为中国文联主席,可能寓言的地位会水涨船高。
筱枫 发表于 2011-2-16 22:12 ↶
当文联主席没用,当中国作协主席会可能好一些。
这需要我们每一位会员的共同努力!
今早我将此讨论帖用电子信发给韶华,刘斌,发稼,瑞云,蒲清,凡夫,建华,长山,武林,旭东,建江,贤荣,杨啸,广孝,锦怡,崇善,石飞等,望能进一步深入讨论。 :handshake
再比如,我们创作寓言时,是不是也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定位。我的培训学校招生对象是小学三年级到初中生,因此我写的寓言也适合这个年龄段。我认为我写的是儿童寓言。这些寓言大多在瑞安日报首发,而首先看到的读者往往都是大人,他们说这些寓言对他们很有启发,以为是写给他们看的。其实我的寓言并不能算是成人寓言。那么到底怎么样的寓言才是成人寓言呢?有什么明确的标准吗?是不是孩子看不懂、难理解的寓言就是成人寓言呢?实事求是地说,我还没有搞清楚。所以,我认为,我们寓言人自己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概念。
鹤爷:儿童看得懂的,爱看的,和所属文体归类是不能等同的。小学课本各种文体都有,唐诗也不少,也没谁说李白是儿童文学作家啊。寓言的定位过去一些中外文学大家也说过,是现状把它弄乱的。我不是研究者,说不准确,只能是引发讨论。:loveliness:
http://blog.sina.com.cn/yeshuju
我把讨论放到博上,可以听更多的意见:lol
完全赞成蝉爷观点!
绝对赞成!完全赞成!
寓言不仅不属于儿童文学.她是中国文化\哲学心理学的宝贵遗产,是中国语言的一部分.不过她常常用小动物寓意\寓事。十年前我在海南的一次寓言研究会上的发言中讲过这个意思。我写的寓言大部分是政治寓言。当时不便讲明罢了。
最近看了一个文件,我写了两则寓言。请看是不是政治寓言。过几天我要在博客上发表。
如果靠权力来提高寓言的地位的话,那也只能是一时的。再说,寓言本身就应该有一定的地位,无需要依赖身外之物来提高。到新华书店去看一下吧,管理类修身类的书架已经为寓言所主宰!是寓言提高“官”们的管理水平,而不是“官”们提高寓言地位。靠寓言提升的“成人们”,功成名就之后,却翻脸不认账,把寓言打入“小儿科”,真是恩将仇报啊!
伟大的作品往往都带有寓言性质。
我个人觉得寓言的分类学的意义不大。为什么呢?寓言和诗歌散文小说一样,儿童文学中有散文诗歌小说寓言。任何一种文体都没有意见的,为何我们寓言会有这样的意见?其实,寓言的前面无非少了两个字:儿童。儿童寓言。我们寓言学会中,有一批专门为孩子写寓言的。称他们为儿童文学作家也没错的。我觉得主要的意义还在于我们寓言的探索和创新问题,尽管老谈,但很少有人自己去尝试。儿童文学只是服务主体或者对象的问题。儿童文学包括诗歌小说散文随笔童话诗歌寓言,是对的,但把寓言从成人文学中剔除出来,归到儿童文学中,这种做法是不对的。我想,我们还需要拿出像样的作品才行。历史的辉煌应当铭记,但创新才是关键。
把寓言从成人文学中剔除出来,归到儿童文学中,这种做法是不对的。我想,我们还需要拿出像样的作品才行。:victory::handshake
武林、旭东在儿童文学界是新生代评论家的代表,有话语权,希望他们学习发哥在各种场合为儿童寓言在儿童文学中的地位大声疾呼。理由:让他们比一下寓言在小学教材中所占的比重,不客气地说,儿文中当代的诗和童话是不是该迎头赶上!至于,不能将整个寓言看成是儿童文学,需要本会去呼吁,公木老会长,季老,严文井等本会顾问逝世,失去了文坛话语权,是很大的损失。
任何一种文体都没有意见的,为何我们寓言会有这样的意见?恐怕是再不提意见文体分类里就没了寓言,只能从儿童文学里找了。:'(
任何一种文体都没有意见的,为何我们寓言会有这样的意见?恐怕是再不提意见文体分类里就没了寓言,只能从儿童文学里找了。:'(本帖最后由 蝉亦戈 于 2011-2-17 17:56 编辑
余途 发表于 2011-2-17 17:17 ↶
任何一种文体都没有意见的,为何我们寓言会有这样的意见?---武林我和你说,为什么。诗和小说,散文在文坛都是独立的,尽管儿文里有,并没有人认为它们只属于儿童文学。上次老马开会回来说鲁迅奖评选范围没有寓言,我问为什么?老马说人家认为寓言属于儿童文学。那儿童诗属儿文,诗为什么可以呢?老马说,不是他定的说不清,哈。谈到作品瑞云的作品不是摆着吗?他的东西从写作目的,到內容、读者和儿童文学风马牛不相及,却只能参加儿文评奖,这不是笑话吗!年轻点的长山、兔爷你能说他们是儿童文学作家吗?如果,寓言只归儿童文学,我们研究会也可以归儿童文学委员会了。不知道我的回答,武林以为然否?:loveliness:
建议叶老等正在编的《新百喻经》(是这个名字吗)里,多选些非儿童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