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寓言网论坛

赵群智 发表于 2011-07-05 21:13

589#巴人

谢谢老师的关注,欢迎多给指导。

赵群智 发表于 2011-07-06 10:40

多少与快慢

星星和灵灵一起走在上学的路上。

星星说:“灵灵,我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你想知道吗?”

灵灵说:“啥有趣的事呀?”

星星说:“我发现汽车比自行车跑的快,火车比汽车跑的快。你知道为什么呀?”

灵灵说:“不知道 ,没想过这个问题。”

    星星一本正经的说:“你想想看:自行车只有两个轮子,一般汽车有四个轮子,还有六个轮子和十个轮子的,超长的汽车轮子还更多,火车的轮子就更多了。所以我认为,轮子越多就跑的越快。”听了星星的推论后,灵灵说:“不一定吧?我看飞机就没有火车的轮子多,可它比火车跑得快多了。”

    星星听了一时答不出话来。

赵群智 发表于 2011-07-07 08:00

本帖最后由 赵群智 于 2012-2-14 12:38 编辑

群蜂伤骡

    一辆马车装满了需要转场的蜂箱,蜂箱里装满了蜜蜂。马车行进在凸凹不平的山路上,颠簸得厉害。车老板不停地告诫驾辕的红骡子:路不好走,慢一点,一定得小心,咱拉的可是蜜蜂,这东西可厉害了,要是被它螫一下就不得了,身上马上就会起一个包,又疼又痒,难受得很。

    车老板一遍又一遍的唠叨,红辕骡烦透了,它想:你也太小看我了,我堂堂一匹大骡子,难道能怕这小小的蜜蜂不成?就是真螫我一下又有什么了不起的。

    说来也巧,正好有几只游蜂这时趴在了大红骡的后背上叮了大红骡一下。只见大红骡毫不在意的甩了一下尾巴,就把几只游蜂打死了。只有一只逃走了。逃走的游蜂一边逃命一边嗡,嗡嗡,嗡嗡嗡发出复仇的信号,立刻召来了一群游蜂。它们在那只幸存游蜂的带领下,兵分两路向大红骡发起了攻击。一路攻击头部,另一路攻击后腿。这一下大红骡发怒了,它忘记了老板的嘱咐,不住地甩动头缨,同时后腿乱踢,上蹿下跳,蜂车倾倒了,蜂箱摔破了,蜜蜂倾巢而出,把马车罩了个严严实实。

    车老板吓得抱着头逃命去了,大红骡浑身上下趴满了蜜蜂。在蜜蜂的轮番攻击下,大红骡嘶叫着倒下了。

刘玉行 发表于 2011-07-07 18:51

587#赵群智


谢谢赵老师指教!:handshake

刘玉行 发表于 2011-07-07 18:55

591#赵群智
有意思!:victory:

刘玉行 发表于 2011-07-07 18:58

592#赵群智
好寓言!:victory: 这东西可历害了,厉害。

赵群智 发表于 2011-07-07 21:34

595#刘玉行

谢谢刘老师的关注,欢迎多多指正。历字已改过来了。:handshake

赵群智 发表于 2011-07-08 10:41

平凡的独轮车

    博物馆的一角放着一辆木制独轮车,样子极其普通。另一边放着一只风筝,它见到谁都要先作自我介绍:“我出身名门,是曹雪芹亲手制作的。在这里我是资格最老的,是最有价值的文物艺术品,是镇馆之宝。”

    风筝看到木制独轮车后,先用鄙夷地眼光瞅了一眼,然后用轻蔑地语气对独轮车说:“看你这样子也没什么奇特的地方,你凭什么能来到这存放国宝的地方呢?”

    独轮车笑了笑说:“我没啥出奇的,就是一个能运送东西的小推车。咱走的是不同的路,经历也不一样,有些事我给你说了你也不懂。”

    风筝一听这话,顿时来了气,蛮横地说:“这世界上没有我不懂的事,我比你年龄大多了。今天你要是不说出个子丑寅卯来,就别想在这混下去。”这时,独轮车旁边的一根扁担说话了。扁担说:“你真想知道独轮车的来历吗?那我就说给你听听。你知道伟大的解放战争吗?你听说过淮海战役吗?你听说过百万雄师过大江吗?在这些伟大的战争中,就是这独轮车,还有我这扁担,把战争所需要的物资一车车,一担担送上了前线。有好多独轮车在战火中被炸成粉身碎骨,扁担也十之八九被累得分成了二截。我和独轮车只是我们哥们中的幸存者。你说我们来这里应该不应该?”

    风筝听后,从此再也不好意思炫耀自已了。

赵群智 发表于 2011-07-09 09:38

驴宝宝的演唱会

    驴宝宝在母亲的精心抚养下,渐渐长大了。它看到父母每天被人驱使、拉磨、拉车、拉犁、驮运货物、被人骑在背上......心中实在难受。它不想走父母的老路,决心创出一条属于自已的发展模式。

    它认真地分析了自已的条件:脸长而美、体形苗条、嗓门宏亮、音质好,就凭这些条件,走艺术之路,一定能成就一番事业,光宗耀祖。

    它主意已定,于是选择了一处既僻静又水草茂盛的地方,开始实施自已的计划。每天天不亮,它就呜哇呜哇练嗓子,这声音能传好远好远。继而练习祖传的后踢腿,前蹄趵地和就地打滚。练了一段时间还真见成效。后踢腿踢起来虎虎生风,前腿趵地能趵得尘土飞扬,就地打滚也打得干净利落,嗓音更是练得震聋发聩。它自以为已经成才了。

    “驴宝宝祖传绝技,独门功夫表演暨驴高音演唱会”的广告铺天盖地,憾动了整个动物界。由于宣传充分,演出时,会场挤满了观众。

    演出开始了。驴宝宝信心十足地出场了,它先后表演了跳跃、踢后腿、前腿趵地和就地打滚。台下不少观众一看这功夫,还真给了个满堂好。接着驴宝宝拿出了自以为最拿手的驴高音演唱,心想:这可是压轴戏,一定要用上十二分的精神来,争取一炮走红。

    “呜哇,呜… …”驴宝宝憋足了劲,喊出了第一声。第二声刚喊出一个“呜”字,“哎呀!我的娘呀!”台下便炸了场,哭爹叫娘声不绝于耳。因为这声音太恐怖了,有心脏病的当场就晕倒了,没病的争相向外逃命,互相踩踏,伤者不计其数......

    这下驴宝宝可真是出大名了。

笑尘天涯 发表于 2011-07-09 10:55

:victory:

蝉亦戈 发表于 2011-07-09 11:01

群蜂伤骡

    一辆马车装满了需要转场的蜂箱,蜂箱里装满了蜜蜂。马车行进在凸凹不平的山路上,颠簸得历害。车老板不停地告诫驾辕的红骡子:路不好走,慢一点,一定得小心,咱拉的可是蜜蜂,这东西可厉害了,要是 ...
赵群智 发表于 2011-7-7 08:00

:victory: :handshake 老赵越写越好!

赵群智 发表于 2011-07-10 09:39

599#笑尘天涯

谢谢关注,欢迎常来指导:handshake

赵群智 发表于 2011-07-10 09:40

600#蝉亦戈
谢谢蝉爷对我的关心和鼓励。:handshake

赵群智 发表于 2011-07-10 10:21

心中的石头

    某人老来得子,喜出望外,怕无后的心病解除了。

    儿子体弱多病,夫妻俩心里好像被一块石头堵上了,终日为儿子担惊受怕,儿子一有头疼脑热,夫妻俩的心就好像吊起来一样。

    儿子渐渐长大了,就是不好好上学读书。他整日里游手好闲,若事生非,不断有人找上门来告状,夫妻俩每天给人家赔情道歉,每天把心提到了嗓子眼上。


    儿子结婚成家后,终日吵吵闹闹,老俩口更是难过,人老了,没用了,每见到儿子儿媳,心里的那块石头就乱撞,生怕哪点做得不称小俩口的心,怕那句话说错了,惹小俩口不高兴,整天察言观色,谨言慎行。

    老俩口病危了,临断气时老夫老妻似乎得到了解脱,相互会心一笑,同声说道:“咱的心算是操到头了,心里的这块石头算是落地了。”说完安祥地合上了双眼。

赵群智 发表于 2011-07-11 08:43

人杰地就灵

    中原人吃饭有个习惯,都爱端着饭碗到村中某一地方吃,俗称饭市,边吃边侃。

    某村有一穷小子叫狗旦,在饭市上指着旁边一大污水坑说:“你们看那地方风水多好,要是在那地方盖一个关公庙一定会很灵验。”众人听了不约而同地投去了不屑的目光,异口同声地说:“净瞎扯淡!你该往哪凉快就去那凉快吧。”

    狗旦只说了一句话就招来了大家的耻笑,甚至漫骂,心里实在不是滋味。一怒之下吃粮当兵去了。

    时光任苒,狗旦这一去还真混出点名堂来了,居然当上了团长。想起当年在家被人耻笑一事,心里真不是滋味。

    狗旦以回家祭祖的名义请了假,带了一帮随从,骑着高头大马回到了故乡。老少爷们知道狗旦当了团长,如今衣锦还乡,都前来看望,有的还送上大礼。

    狗旦备上酒席款待老少爷们。酒过三巡,狗旦旧话重提:“老少爷们,我这次回来是想在那大污水坑上面盖个关公庙,不知行不行?”众人一听,齐声说:“行,行,行,那地方风水好,盖个关公庙一定会很灵验。”

    商议已定,众人齐心协力,运土填坑,只几天功夫,关公庙就盖好了。

刘玉行 发表于 2011-07-14 18:08

本帖最后由 刘玉行 于 2011-7-14 18:11 编辑

咋不继续了?是因为没人理?

刘玉行 发表于 2011-07-14 18:10

604#赵群智


人微言就轻。反之亦然。

贺维芳 发表于 2011-07-14 22:04

心中的石头

    某人老来得子,喜出望外,怕无后的心病解除了。

    儿子体弱多病,夫妻俩心里好像被一块石头堵上了,终日为儿子担惊受怕,儿子一有头疼脑热,夫妻俩的心就好像吊起来一样。

    儿子渐渐长 ...
赵群智 发表于 2011-7-10 10:21


怕那句话说错了句中的“那”应该为“哪”。

贺维芳 发表于 2011-07-14 22:05

人杰地就灵

    中原人吃饭有个习惯,都爱端着饭碗到村中某一地方吃,俗称饭市,边吃边侃。

    某村有一穷小子叫狗旦,在饭市上指着旁边一大污水坑说:“你们看那地方风水多好,要是在那地方盖一个关公庙一定 ...
赵群智 发表于 2011-7-11 08:43


不错。:victory:

吴宏鹏 发表于 2011-07-16 03:47

呵呵,赵老师这一帖,出两本书应该都绰绰有余了。

贺维芳 发表于 2011-07-16 05:57

赵老师怎么啦?很少见他这么久(六天)不上论坛的啊!

桂剑雄 发表于 2011-07-17 11:14

哦,他去了长白山。:handshake

贺维芳 发表于 2011-07-17 15:35

611#桂剑雄

哦,那可是个消夏的好地方。

晴天娃娃 发表于 2011-07-17 19:48

67#赵群智


错别字:
形像-----形象(退休新规)

晴天娃娃 发表于 2011-07-17 19:50

退休新规

错别字:
形像-----形象

赵群智 发表于 2011-07-18 07:51

藏富

    一富人总怕别人知道自已富有,为人处事处处小心,每天到处哭穷,总说自已没钱,日子过得如何如何艰难。平时大门紧闭,谢绝访客,生怕有人来他家借钱借粮。

    有一媒婆想给他儿子提亲说媒,想尽了办法才进得了他家大门,还没坐稳,他就给媒婆念起了穷苦经,他对媒婆说:“你是一家只知一家,和尚不知道家。你不知道俺家的日子是咋过的,吃了上顿没下顿,有时穷得连吃盐钱都没有。”说着说着还挤出了几滴眼泪。

    媒婆听了暗暗高兴,心想幸亏有没有说明来意,要是说明来意,还真不好下台。我要是把人家的大闺女介绍到他家,穷得连盐都吃不上,人家还不把我骂死。想到这里,媒婆赶快找了个理由脱身了,富人心里一块石头也落地了。

    在媒婆的宣传下,十里八村都相信了媒婆的话,都知道原来说这个人是富人,是说错了。他家盐都吃不上能算富人吗?

    富人的儿子三十岁过去了,四十岁过去了,仍然光棍一条。儿子气愤地对富人说:“现在咱家有盐吃了吧!你把我的姻缘都吃进去了。”

赵群智 发表于 2011-07-18 07:54

谢谢各位老师的关心和关注,有点小事,来长白山玩几天,上网不很方便,我会尽量找机会继续发贴的。欢迎各位老师继续给以指导。

赵群智 发表于 2011-07-18 09:13

614#晴天娃娃


谢谢,改过来了。欢迎常来作客,经常给以指导。:handsh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