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loveliness:刘会长,发稼兄,其兴同志都在尽力:victory:瑞云,蒲清,凡夫,杨啸......都在关心,协会的事,大家做.:handshake
黑马和白马
有匹黑马很想到千里之外的一个大草原去参观。因为他听说那里的风光举世无双。可是他作了无数次准备都未能够成行。
有一天,他听说白马常常去那个大草原,便找到白马问道:“你次次都能够到达,而我却次次都没能够出发。不知你有什么成功的秘诀?”
白马问道:“那你在出发前想些什么呢?”
“唉,那可就多了!”黑马说,“每次出发前,我就想——如果遇到高山,我一定会被高山所挡;如果遇到大河,我一定会被大河所拦;如果遇到沙漠,我一定会被沙漠所困;如果遇到猛兽,我一定会被猛兽所伤……所以,我一想起这些,就再也不敢出发了。”
“哈哈,我与你恰恰相反!”白马笑道,“每次出发前,我就想——如果遇到高山,我一定能从高山上越过;如果遇到大河,我一定能从大河里趟过;如果遇到沙漠,我一定能从沙漠中穿过;如果遇到猛兽,我一定能从猛兽前绕过……所以,我一想完这些,就觉得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黑马听了,不禁恍然大悟:“哎呀,原来你所想的是自己一定能战胜困难,而我所想的是自己一定会被困难打败!”
——选自《2007年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获奖作品集》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7年11月第1版
禅意点化
……百字点评……
(点评者姓名)
穷汉和命运之神
一个富有的汉子由于经营不善而不幸破产,变成了一个穷汉。他一边在大街上
伤心地游荡,一边埋怨命运之神的不公。
忽然,一个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乞丐从街边的角落走出,向汉子伸出一双瘦
骨嶙峋的手,乞求道:“先生,请给我一个铜板吧!”
汉子一听,不禁气鼓鼓地说道:“我身上都没几个铜板了,你还向我乞讨!”
“您就给我一个吧!”乞丐哀求道,“我已经三天三夜没吃一点东西了!”
“你没听见吗?”汉子叫道,“我都快成为乞丐了,走开走开!”
“您就给我一个吧!”乞丐仍然伸着双手,“我会给您带来好运的!”
“你自己都是这个样子,还会给我带来好运?”汉子觉得乞丐在戏弄他,不禁勃
然大怒,“你要是还不滚开,我踢断你的腿!”
乞丐见此情景,不禁失望地缩回双手,摇头叹息而去。
汉子仍然是一边在大街上游荡,一边埋怨命运之神的不公。他做梦也没想到,他
确实错过了一次改变命运的良机。因为这个向他乞讨的乞丐不是别人,正是乔装打扮
的命运之神!
——选自《中国文艺》2005年第12期
禅意点化
……百字点评……
(点评者姓名)
茅盾是我国最早用白话文写寓言的作家。他的作品写于1918-1919,比鲁迅的略早一点。蒲清兄编的《中外寓言鉴赏辞典》收入两篇,其中之一是《学由瓜得》,谢剑雄帮我打成了电子版。此篇,蒲清兄后也选进同是他编的《中国现代寓言》一书,原文出处待查。
茅盾(1896-1981)
学由瓜得
古时有一位先生,学问高明,弟子众多。有一天,先生在园中散步,倦了,就坐在一株无花果树下乘凉。偶一回头,见地下种着西瓜,那斗大的瓜,却生在又细又脆的藤上。看那无花果树,树身极粗,所结的果子却又极小。
那先生看了西瓜,又看了无花果,心里忽然起个念头,想道:“据我的意思,造物应该把西瓜结于无花果树上,才觉相配。”说着,立起身来,把无花果树,用手摇了几摇,说道:“你的枝干很硬,若结出西瓜大的果子,也载得住,怎么天倒叫你生这小果子呢?”又走到西瓜田里,把瓜蔓轻轻一拉,早断了几根,便说道:“你这样软弱细小的东西,偏结了这般大的瓜。你若结了无花果般大的果子,才觉相配。天公真真颠倒,我看万物的位置,不称的多着哩!”
先生说完这句话,仍回到无花果树下坐了。刚刚坐定,一个无花果落将下来,不偏不斜,恰恰打中先生的鼻,鼻尖上早红了一块。先生顿时大悟道:“我知道了,天生万物,各有各的用处,也各有各的道理,决不会颠倒弄错的。假如照我的话,把这大西瓜结在无花果树上,我这面孔,早已打坏,或者竟至丧命。幸而是小果子,不过小伤罢了。可知世界上的万物,造物都把它安置得十分妥帖,我们何得妄去议他。”
——选自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中外寓言鉴赏辞典》
禅意点化
……百字点评……
(点评者姓名)
凡 夫(1947-)
一群人和一群猴
洪水把一群人和一群猴逼到一个山顶上。
三天三夜,人没吃上一口东西;猴也一样。
第四天,人从水里捞起一个苹果,猴也从水里捞起一个苹果。
男人把苹果让给女人,女人把苹果让给老人,老人最后把苹果让给了小孩。
另一个苹果的命运却相反,老猴把它从小猴手中夺了去,母猴又从老猴手里把它夺了去,最后,苹果落到了猴王的嘴里。
猴说:"人啦,真憨!自己饿得要死,却把吃的东西让给别人!"
人说:"正因为你们不能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你们虽然长成人的模样,却不能成为人!"
——选自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中国现代寓言》
禅意点化
……百字点评……
(点评者姓名)
愚婆磨杵
有自称愚婆者,专心致志在石上磨一粗粗的铁杵。路人见之曰:"老人家如今做针不必如此费力,只要机器上一压即可。你这么磨,要磨到何时?"
愚婆目不斜视,磨杵不止,道:"古书上写得明白,'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什么'鸡器''鸭器'的,老身就不信那些洋玩意儿。"
路人不厌其烦又作了一番解释,愚婆面带慍色,充耳不闻。路人无奈摇头暗叹:"不知愚婆有生之年,能做成针否 ?"
选自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寓言城》
禅意点化
……百字点评……
林清玄(1953--)
烈火与干柴的决斗
有一个家庭主妇煮饭,用扇子扇着灶中的火,干柴很快地变成烈火,很快就把饭都熟了。
闻到饭香,干柴忍不住说:“如果不是我,这锅饭不会这么香?”
烈火却不同意,他说:“如果没有我,饭又怎么能做得成呢?”
双方争执不下,最后约定七天之后,在森林里决斗,最后剩下的那一位就得到胜利。
为了决斗的胜利,干柴邀集了许多朋友,包括大树、草木、枝叶,堆满了整个森林。
烈火也非常有信心,它只邀约了一个朋友“风”来助阵。
决斗终于开始了,干柴加得越多,烈火就烧得越旺;烈火烧得越猛,干柴就烧得越快;双方斗得难分难解。
“我一定会打赢你的!”干柴说。
“我绝对会消灭你的!”烈火说。
他们一共烧了七七四十九天,干柴终于牺牲了所有亲戚朋友,烈火已日益渺小,即将熄灭生命之火。
当最后一块干柴烧尽之时,也正好是烈火消灭的瞬间。
干柴与烈火同时惨败了,但是他们激烈的决斗,却使得森林在几百年内都无法复原。
---选自九洲图书出版社的2001 版《以爱为灯》
禅意点化
……百字点评……
黄水清(1940-)
两个和尚
老方丈管辖海岛上的两座庙:东山寺和西山寺。一次,老方丈把两个寺庙里的两个头儿找来,说:“我要云游四方,十年八年才能回来。我有几件宝贝,你们替我好生保管。”
说完,就交给和尚每人一滴晶莹的水珠、一颗泡胀了的大豆、一本满是蛀洞的武术书。
西山和尚拿到宝贝,小心地锁进箱子里。可是,没半年,水干了,大豆烂了,书更蛀了。他急了,偷偷跑到东山,一打听,原来,东山和尚早把水珠倒了,把大豆抛了,书也不见了踪影。西山和尚暗暗高兴。
十年后,老方丈回来了,要两个和尚交出宝贝。
西山和尚交出一撮烂渣、一堆纸屑;水珠呢? 早干啦!
东山和尚说:“我把水珠倒进了大海,把大豆种入土地,把武术学到身上。”说完,从海里舀回水珠,从庙后拔起大豆,又表演起武术来。
西山和尚大吃一惊。
老方丈对东山和尚点点头,说:“我老了,从今天起,方丈之位由你接替。”
——选自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1994年版《第二届冰心儿童图书新作奖获奖作品集》
禅意点化
……百字点评……
(点评者姓名)
大树编成的鸟笼
南村的小伙子和北村的老头子都很爱鸟。一天,他们在路上相遇,小伙子失望地说:“我将鸟儿养在笼子里,给它好吃好喝的,把它当成宝贝疙瘩。可它偏不知趣,瞎蹦乱跳,从不安安静静地唱歌。”
北村的老头微笑着把小伙子请到家中看鸟。小伙子从里屋到外屋,又从外屋到院子里,四处一打量,不解地问:“怎么连鸟笼子也不见一只呢?”
这时,一阵阵甜脆圆润的声音从头上响起,只见院里的大树上,一只只黄莺、百灵、画眉,开始了婉转的啼鸣。老头说:“我从年轻时候起,就在屋前屋后、院里院外栽上了一棵棵树。如今四处绿树成荫,各种鸟争着到这儿安家落户,它们用歌声陪伴着我。年轻的朋友,这就是我的鸟笼——用大树编织成的鸟笼。
——选自1990年第6期《故事大王》
禅意点化
……百字点评……
(点评者姓名)
:L《愚婆磨杵》,不适合本书,不用
致友人
从上海回来我一直在看书,虽我只是编《现代百喻经》中的一员,但毛坯得我拿出来讨论。限于学识,所以,深感压力!好在有刘斌、发稼、瑞云、蒲清、其兴、凡夫兄等能不断讨教。我也不断以各种形式征求意见。瑞云兄认为:“所谓‘禅意’,不要理解的太窄,要放开思路,世间万事万物,禅意无乎不在。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不要受原《百喻经》的局限,要天地新闢,别开境界。”诚哉斯言!首先得是在寓意和故事上让人看了眼睛一亮的优秀作品!至于能否流传,谁说了也不算,那得时间去判断。很想不断听到你们的建议。更希望你们把在多年阅看中记忆深刻的,让人看了眼睛一亮的优秀作品(包括自己的)推荐给我们。此书定稿在明年,还将开审定会所以目前都是初选。编选消息出来后,现已备受各方关注。所以,我个人一般不会,也无权通知哪些作品入选,望诸友不断与我交流。谢了。天渐冷,诸位多保重!我一到冬天就不太适应,难道真是属蛇的缘故,哈。:handshake
从上海回来我一直在看书,虽我只是编《现代百喻经》中的一员,但毛坯得我拿出来讨论。限于学识,所以,深感压力!好在有刘斌、发稼、瑞云、蒲清、其兴、凡夫兄等能不断讨教。我也不断以各种形式征求意见。瑞云兄认为:“所谓‘禅意’,不要理解的太窄,要放开思路,世间万事万物,禅意无乎不在。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不要受原《百喻经》的局限,要天地新闢,别开境界。”诚哉斯言!首先得是在寓意和故事上让人看了眼睛一亮的优秀作品!至于能否流传,谁说了也不算,那得时间去判断。很想不断听到你们的建议。更希望你们把在多年阅看中记忆深刻的,让人看了眼睛一亮的优秀作品(包括自己的)推荐给我们。此书定稿在明年,还将开审定会所以目前都是初选。编选消息出来后,现已备受各方关注。所以,我个人一般不会,也无权通知哪些作品入选,望诸友不断与我交流。谢了。天渐冷,诸位多保重!我一到冬天就不太适应,难道真是属蛇的缘故,哈。:handshake
喜欢《大树编成的鸟笼》,将善和社会效益有机结合在一块了。:victory::victory::victory:
我喜欢《两个和尚》。
蝉师,我觉得我有篇新作叫我自己眼前一亮,不知是否可以自荐?:$
花籽:多时不见.:handshake谁都可以推荐和自荐,自荐请别超过两篇.文末请注明:发表的时间,何报、刊、书:handshake
半月前写的,还没发表呢?不知你们会不会放弃未曾发表过的精品?:$我只是这样问问,当然我这也不一定是精品啊:$
不要紧的,发上来看看.如确是精品,找个地方发就是,明年评审会后才定稿:handshake
张培智
在一个风景秀丽的小村庄,居住着一户富人和几十户穷人。
大年三十,有个穷人穷得无钱买年货,就到富人家借钱。富人想,借钱给穷人,与其有借无还,不如少送些钱给他,以断其再借之念。于是,富人和颜悦色地对穷人说:“大家乡里乡亲,什么借不借的,拿50元去用吧。”
穷人楞了一下,没接钱,转身就走。
第二个、第三个穷人也去借钱,结果与第一个穷人一样,没借到钱。
富人十分高兴,暗暗佩服自己聪明,既不说不借,又不使钱财无端损失。
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富人老母突发急病,痛得在床上打滚。富人束手无策,只得冒雨去敲穷邻居的门,请他们帮忙将老母送医院治病。
穷邻居们二话没说,冒着风雨将富人老母送到医院,抢救及时,转危为安。
富人老母病愈出院后,富人挨家挨户去答谢帮忙的穷人。他准备了每人500元的酬金作为厚礼,感谢穷邻居的救命之恩。可帮忙的穷人说:“举手之劳,何以言谢。”一个个拒绝了富人的酬谢。
这些穷人不是缺钱化吗,却为何拒绝自己的真心酬谢呢?富人百思不得其解。
通信地址:江苏省张家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邮政编码:215600
胡适(1891-1962)
看花
院子里开着两朵玉兰花,三朵月季花;
红的花,紫的花,衬着绿叶,映着月光,怪可爱的。
没人看花,花还是可爱;但有我看花,花也好像更高兴了。
我不看花,也不怎么;但我看花时,我也更 ...
张一成 发表于 2010-10-14 12:29 ↶
此类不好用,要故事性强的.:$
我回家找去。。。有些读后曾经很有触动的寓言,一时想不起来
巴人(1959- )
寻 药
深山古刹有位老法师,腿上长了个奇疖,不时地流出脓水。小和尚捧着草药对老法师说: “这疖,徒儿得过,是用悬崖绝壁上的草药治好的。你看,我把草药给您采来了。”
老法师看了草药一眼,摇着头说: “徒儿呀,你快去五台山找你戴元师叔,他善医道,远近闻名,一定有治师傅腿疖的良方。”
小和尚风风火火地上路,数日后回到寺庙对老法师说:“这药是师叔亲手配制的。师叔说,他虽未能望闻问切,但坚信这一百余种合成的草药,定会药到病除。”
老法师听了,脸上的愁容顿时消失,说:“辛苦你了!我的腿终于有救了!”
小和尚按照师叔的嘱咐,给老法师敷上了药。第一天,老法师没什么反应;第二天,老法师痛得大汗淋漓,哇哇直叫;第三天更糟,把老法师痛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小和尚心急如焚,只好暗自给老法师换了自己采的草药。几天后他惊喜地发现,老法师的疮口已长出了肉芽!
老法师的疮口痊愈了。他拉过小和尚的手说:“嗬,你师叔的医道,真是名不虚传啊!”
——选自现代出版社2007年版《中国网络寓言精品选》
禅意点化
……百字点评……
(点评者姓名)
猴子种栗子
猴妈妈觉得三个孩子已经长大了,这年年初,它把家里那片栗树均分给三个孩子,让它们自己培育,独立生活。
猴子三兄弟个个身强力壮,分居后它们天天在果园里除草、治虫、浇水、施肥,栗树长势喜人,硕果累累。
栗子成熟了,三只猴子都忙着收获,然后各自把栗子过了磅,很凑巧,均是300公斤左右。
这年年底,猴妈妈把三个孩子叫到身边,要它们汇报当年栗子的收获情况。猴子三兄弟除老二实报外,老大虚报有400公斤,老三则瞒报仅200公斤。
猴妈妈立即赞扬了老大勤劳能干,为几个兄弟的脱贫致富树立了榜样,并当场为它颁发了奖金。同时,它还为老三发放了扶助款。
次年开始,栗树林里变了样,失去了往年那一派繁忙的景象。
猴子三兄弟中的老大想,瞎忙了一年也增产不了几斤栗子,不如年底虚报产量多得奖金。因此它足不出户,天天睡醒了吃,吃饱了又睡。
老三觉得自己年纪最少,收成不好有理由得到扶助,因此它长期到各地名山游玩,那片栗树早就抛在脑后,直到年底才回到家里。
老二呢?虽然它对猴哥和猴弟的成绩有所怀疑,但它认为生活必须依靠自己,开始实施科学种栗子的规划,苦干加巧干,它的那片栗树越长越好,收获一年比一年多。
有一年年底,猴妈妈生病死了。从此,痴迷不劳而获的老大、老三失去了依靠,日子很难过。老二呢?它过上了非常幸福的生活。
选自九州出版社2010年2月第二次印刷《美味香口胶:感动小学生的100篇寓言》
梁临芳(1952-)
两兄弟
有两位好朋友结为义兄弟,他们两家的家口、家底及收入均相当,可是不知什么原因,哥哥的日子越过越富裕,弟弟的日子却越过越贫穷。
有一天,弟弟把自己和哥哥的生活作了比较,心里感到很纳闷,为什么自己长年累月辛辛苦苦劳动,生活还是这么贫困?觉得原因可能是自己没有生活经验,就去向哥哥请教过日子的的诀窍。
哥哥知道了弟弟的来意,他仔细琢磨了一会,便点点头同意了。他叫弟弟来到后院井边,让他按照自己的要求打水,待打好了水后,就告诉弟弟过日子的方法。
哥哥交给弟弟两只水桶,叫弟弟用有底的水桶打上水,然后倒进没有底的水桶里。待没有底的水桶装满了水才能回家来。
弟弟心里觉得很奇怪,他明知没有底的水桶装不满水,但既然哥哥这样说了,他只好照着他说的去做。
弟弟用有底的水桶打上满满一桶水,然后倒进没有底的水桶中。不用说谁都知道,没有底的水桶,水一下子就漏光了。
弟弟打呀打,一直打倒天黑,没有底的水桶里仍然没有水。
弟弟回家把这件事告诉哥哥,哥哥二话没说,只是叫弟弟明天再来打。
次日,哥哥又带着弟弟来到井边打水。这次打水换了个方法,反过来用没有底的水桶打水,打上水后把水倒进有底的水桶里。
弟弟心里仍然感到很奇怪:这不还是打不满水瞎忙一场吗?可是既然哥哥说了,他只好又照着哥哥说的去做。
弟弟用没有底的水桶打水,水桶一提上来水就漏掉了。虽然他也装着样子往有底的桶里倒水,但落到有底的水桶里的水毕竟只是为数很少的几滴。
打呀,打呀,打的次数多了,有底的水桶里居然积了水,而且越积越多。弟弟看了奇怪起来,觉得有了希望。他越打越快,待打倒天黑,有底的水桶居然盛了满满一桶水。
弟弟高兴极了,急忙提着满满一桶子水来见哥哥,并让哥哥赶快告诉自己过日子的方法。
哥哥看了哈哈笑大声着说:“方法不是已经告诉你了吗?你把打水作为家庭经济收入,把装水作为家庭生活开支想一想嘛!”
弟弟用手抓了几下头皮,把打水跟自己平时过日子联系起来想了想,恍然大悟,说:“知道了!知道了!过日光靠勤劳还不行,还一定要重视节约!”
后来,弟弟生活既勤劳又节俭,日子也像哥哥一样越过越好。
选自华东师范大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第一版《最受小学生喜爱的100篇寓言》
请大家继续推荐和自荐:handshake如觉得前面的自荐不妥,可删去,重发 :handshake
寻 药
深山古刹有位老法师,腿上长了个奇疖,不时地流出脓水。小和尚捧着草药对师傅说: “这疖,徒儿得过,是用悬崖绝壁上的草药治好的。你看,我把草药给您采来了。”
老和尚看了草药一眼,摇着头说: “徒儿呀,你快去五台山找你戴元师叔,他善医道,远近闻名,一定有治师傅腿疖的良方。”
小和尚风风火火地上路, 数日后回到寺庙对师傅说:“这药是师叔亲手配制的。师叔说,他虽未能望闻问切,但此药由一百余种草药合成,定能药到病除。”
法师听了,脸上愁容顿时消失,说:“辛苦你了!我的腿终于有救了!”
小和尚按照师叔的嘱咐,给师傅敷上了药。 第一天,没什么反应;第二天,老和尚痛得大汗淋漓,哇哇直叫;第三天更糟,他痛得连话也说不出来,越来越严重了。
弟子心疼师傅,只好停了药,暗地自作主张给他敷上了自己采来的草药。 几天后他惊喜地发现,师傅的疮口已开始长出肉芽!一天好过一天,终于法师的疮口痊愈了!
老和尚高兴极了,拉过小和尚的手说:“嗬,你师叔的医道,真是名不虚传啊!”
——选自现代出版社2007年版《中国网络寓言精品选》
禅意点化
……百字点评……
(点评者姓名)
邝金鼻(1939-2010)
狗再多也没用
有个人家里常常失窃,便养了一只狗,夜里狗瞪大眼睛,竖起耳朵,蹲在大门口,小心看守门户,严防小偷。
第二天,主人发觉又被盗窃了,以为一只狗不顶用,就多养一只。谁知当夜又被盗去不少财物。
第三天,主人养的狗已增加到三只,可是夜里小偷还是照样光顾。“怎么三只狗也对付不了贼子?”他盛怒之下,一气买来许多只狗,然而,家里的东西依然不翼而飞。
这人仍不服气,还要继续买狗。门神忍不住对他说:“狗再多也没有用,盗窃的人是你的儿子嘛!”
——选自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版《邝金鼻儿童文学集》
禅意点化
……百字点评……
(点评者姓名)
80# 蝉亦戈
叶澍老师,“便养成了一只狗”,似乎多打了一个“成”字。
张一成 发表于 2010-11-7 10:47 ↶
是的:handshake
孤零零的狐狸
狐狸在树下呜呜哭泣,黄牛看见了,问他为什么悲伤。
狐狸抹了一把眼泪,说:“看到别人都有三朋四友,唯独我孤零零的,心里难受哇……”
黄牛问:“花猫不是你的朋友吗?”
狐狸叹口气,说:“花猫与我交友一载,没请过我一次客,这算什么朋友? 我早跟他散伙了。”
黄牛问:“山羊不是你的朋友吗?”
狐狸摇摇头,说:“山羊与我结拜半年,从未给我一分钱好处,还有啥朋友味?我早跟他绝交了。”
黄牛“哎——”了一声,问:“听说你与黑猪还可以?”
狐狸气得直跺脚:“我早把他给抛弃了!你想想,黑猪能帮我什么忙,当初我根本就不该和这个蠢家伙来往。”
黄牛调侃地一笑:“狐狸先生,这就难怪你孤独了。”
——选自山东明天出版社1986年版《乌龟请医生》
张鹤鸣
从前,有个叫万寿的富翁,由于劳心过度,百病缠身,四方名医众口一词,都说他最多只能再活三个月。
万寿连忙雇人为他买寿,不管花多少代价都在所不惜。
长者告诉他:“世上许多东西可以用金钱作交易,但以钱买寿的事却不曾有过。死神对任何人都是公正的。千百年来,古今中外有多少帝王被尊称为‘万岁’,但有谁能活到100岁呢?先生还是该面对现实,早些安排后事吧!”
万寿觉得长者的话很有道理,于是打消了买寿的念头。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财产对他来说已毫无意义。他把苦心聚集起来的钱财为乡亲们修筑了“万寿大道”和“万寿大桥”,还为老人们建造了“万寿公寓”,为孩子们创办了“万寿学校”。
从此,万寿再也不愁钱财被抢被盗。夜里平平静静地睡眠,做着香香甜甜的好梦;醒来时,见乡亲们欢欢喜喜地在万寿大道和万寿大桥上来来往往,耳边时时传来万寿公寓的欢声笑语和万寿学校琅琅的读书声,他的心境感到从来不曾有过的欢畅。不知不觉间,他已经安祥平和地度过了三个春秋。他不仅平平安安地活着,而且重新焕发了青春,名医见了都说出现了奇迹,都说万寿至少还能活30个春秋。
万寿感慨地说:“高价难以买寿,是真诚使我长寿啊!”
——选自中国工人出版社2007年《醉井》
乌 龟 复 仇
张鹤鸣
从前,乌龟还没有戴上“铠甲”的时候,常常遭人欺负。
有一次,好端端地被它的邻居一只大螃蟹钳得头破血流,差点送了性命。
乌龟罚誓要报这一“钳”之仇。它爬到陆地上想拜师习武,终于打听到一支百战百胜的远征军十分厉害。
它好不容易找到了远征军。只见断崖山下鼓角齐鸣,杀声震天,寒光闪闪、硝烟滚滚,一场空前绝后的鏖战正在进行。由于连年征战,人困马乏,远征军已是强弩之末,此时已被敌军重重围困在山谷之中。
这支威震四海的大军流尽了最后一滴鲜血,终于全军覆没了。
山谷里死一般寂静。乌龟探出头来,只见尸横遍地,令人不寒而栗。
乌龟想:如此威武的军队也会有覆灭的下场,可见纷争和征战不会有好结果,还是“退一步海阔天空”吧!
乌龟捡了个盾牌,慢慢往回爬,复仇的念头早已打消了。它把盾牌捆在背上,挡风遮阳,防御敌害,久而久之,盾牌与身体粘在一起,再也无法取下了。
乌龟回到海域,找到老家。因为背上了盾牌,原来的洞穴太小啦,怎么也挤不进去,隔壁爬过来一只老态龙钟的大螃蟹。大螃蟹热情地挽留了它,还帮它挖开洞门。
大螃蟹不无后悔地说:“悔不该当初赶走了我的邻居老乌龟,这许多年太寂寞了,曾被我欺负的老乌龟恐怕不会回来了,您就留下来做我的邻居吧!”
显然,老眼昏花的大螃蟹认不出已有新装束的老乌龟了,老乌龟也不想明说,只是欣然接受邀请,答应与大螃蟹和睦共处。
这样看来,有了冤仇最好要冷处理,因为时间可以将它淡化的啊!
——选自中国工人出版社2007年《醉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