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寓言网论坛

桂剑雄 发表于 2008-07-31 10:43

原帖由 笑尘天涯 于 2008-7-31 10:34 发表 ↶
佩服、学习桂老师!

谢谢孝成!

桂剑雄 发表于 2008-08-29 09:04

239、捕鼠夹与猫
桂剑雄

一只捉过很多老鼠的猫偷捕鼠夹上的肉吃,被捕鼠夹夹住了爪子。它颇为不满,斥责捕鼠夹说:
“你与我同行,都以捕鼠为己任,为什么你不捕鼠,却夹住我这捉过很多老鼠的猫不放?”
“这不能怪我。”捕鼠夹说,“正因为我以捕鼠为己任,所以,如果你想像老鼠一样去攫取你不该得到的东西,那我自然会用对待老鼠的方式来对待你——即使你捉过很多老鼠。”

——1997年6月27日《杂文报》

桂剑雄 发表于 2008-08-29 09:16

240、稗子与稻子
桂剑雄

夹在稻谷中的稗子,看到自己明显高出稻子一头,便趾高气扬地向稻田夸耀说:
“瞧!我比稻子高多了!”
“这也值得骄傲吗?”稻田说,“如果你能像稻子那样结出谷米来,即使你垂着头,也比现在高贵的。”

——1997年1月14日《北海日报》

桂剑雄 发表于 2008-08-29 09:43

241、轮船与汽笛
桂剑雄

停泊在岸边的一艘轮船,看到乘客纷纷涌入客舱,便“呜……”、“呜……”地不断叫道:“我要开啦!我要开啦!”
5分钟过去了,10分钟过去了,……等了半天的人们,见轮船光叫不开,便陆陆续续地离开船舱上岸去了。
轮船觉得奇怪,问跳板说:“我的汽笛叫得如此响亮,为什么人们反而纷纷离开呢?”
“这不奇怪。”跳板说道,“作为轮船,只有当你乘风破浪向前行驶的时候,响亮的汽笛才能成为悦耳的乐章;如果畏缩不前,汽笛叫得再响,也只能成为刺耳的噪音。”

——1996年10月15日《长江航运报》
(附言:很多年以前,轮船,一般简称为“轮渡”是武汉三镇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从武昌到汉口或从汉口到武昌,一般都是坐轮渡。对于一个老武汉来说,寓言中的情况是司空见惯的。)

本帖最后由 桂剑雄 于 2008-8-29 09:44 编辑 ]

桂剑雄 发表于 2008-08-29 09:53

242、鸵 鸟
桂剑雄

刚生下来的小鸵鸟见鹰飞得高高的,很羡慕,便信誓旦旦地说:
“我长大了也要飞上天,就像鹰一样。”
一天,二天,三天……,小鸵鸟终于长成了大鸵鸟。然而,它却并没有飞上天。
为何?因为它从没有练过飞,而仅仅是把飞上天挂在嘴上。

——1996年12月10日《北海日报》

桂剑雄 发表于 2008-08-29 10:00

243、破灯泡与月亮
桂剑雄

一只破灯泡不解地问月亮:
“我破了就不能再圆了,为什么你破了却能重新圆起来呢?”
月亮回答说:
“这是因为,你破了就再也没有追求了,我破了却在继续追寻光明。”

——1990年第5期《鄂纺研究》

桂剑雄 发表于 2008-08-29 10:15

244、司马光砸缸补遗
桂剑雄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源远流长,自古被传为佳话。然而,故事中发生的某些情况以及随后发生的情况,原作者并没有交代清楚。
那一次,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别人家的后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一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司马光那时很调皮,以为水缸里面没有多少水,便故意轻轻一推,将那小孩推到了水缸里面。不料,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就要被淹死。别的孩子一见要出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去向大人求救。司马光知道自己闯了祸,情急之下,居然夺过一个正在吃饭的小孩的碗,使劲地向水缸砸去。只听“砰”的一声,碗被碰得粉碎。接着,他这才像原作者所描述的那样,跑去捡起一块大石头拼命砸向水缸,从而缸破水流,救出了那个小孩。
那个时候买一口大水缸得要 10 两银子,缸的主人当然不依,傍晚时便跑到司马光家索赔。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知道事情的原委后,当即把银子赔给了人家。那个大人刚走,被摔了碗的小孩这时也找上门来。司马光此时正担心被父亲责打,遂使劲地向那小孩使眼色,让他快走。那小孩见了,便知趣地立刻退出了大门。
司马池没有因为赔了人家 10 两银子而去责打儿子。他看见那个小孩刚刚进门便走了,于是疑惑地问儿子:“那小孩找你干什么?”
司马光小声回答说:“他是来找我玩的。”
“是找你玩吗?”
“ …… 是。” 司马光点点头说,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
第二天,那个小孩的家长找上门来,要求赔偿被砸破的碗。
司马池二话不说,当即按市价赔了人家 2 钱银子。
那个家长走后,司马池立刻将儿子叫到跟前,操起家法便将他狠狠地揍了一顿。
司马光被打疼了,非常委屈地哭道:“昨天你赔了人家 10 两银子都没打我,怎么今天只陪了人家 2 钱银子,却要这么狠命地打我呢?”
司马池说:“昨天我不打你,是因为你在做错了事以后及时地采取了措施并成功地避免了危险的发生,虽然我为此赔了人家 10 两银子;今天我打你,是因为你昨天当面向我撒了谎,没有说出那个小孩来找你的真实的原因,虽然仅仅只赔了人家 2 钱银子,但这却是真正不可原谅的大错!”
据说,这件事情发生以后,司马光从此再没有在父母面前撒过谎。

——2008年第三期《生活教育》
       转载2008年春季号《长安文学·小小说天地》

二秋树 发表于 2008-08-29 11:00

我在继续学习!

三十画东 发表于 2008-11-28 19:18

学习!:victory:

三十画东 发表于 2008-11-30 21:10

桂老师在《人民军队》上发稿子

桂老师在《人民军队》上发稿子,看来可能在西北当过军人啊。看到你写的东条英机的手套,很好啊

桂剑雄 发表于 2009-02-11 21:08

原帖由 三十画东 于 2008-11-30 21:10 发表 ↶
桂老师在《人民军队》上发稿子,看来可能在西北当过军人啊。看到你写的东条英机的手套,很好啊

我曾花几十元买过一套中国报刊大全,所以发的报刊很杂,没有在西北当过兵。

桂剑雄 发表于 2009-02-11 21:10

245、瑞士申根的一点波折
                             桂剑雄 
  2004年10月26日,欧盟与瑞士政府在卢森堡签署了包括《申根协定》在内的9项双边协议,旨在为双边人员、资金、服务往来提供更多便利,从而增加双边贸易。

  翌年的6月5日,瑞士举行了全民公决。结果,以54.6%的简单多数同意瑞士加入《申根协定》。也就是说,此后再经过两年的准备,瑞士便将正式成为申根国家,该国与其他欧洲国家之间将实现人员自由流动,这也为其最终融入欧盟奠定了基础。

  然而两年后,当瑞士政府就瑞士正式加入《申根协定》进行全民投票时,这项能够给国家的经济发展特别是给国家经济的支柱产业——旅游业带来显著好处的《申根协定》却没能即时获得通过。为什么?因为瑞士第三大城市卢赛恩市93%的市民投了反对票——而仅仅在两年前的全民公决中,该市绝大多数市民都是投的赞成票。也许你不会相信,使这一国策受阻的始作俑者,居然是一只死去的小野鸭……

  2007年年初的一天,一只野鸭在卢赛恩市五谷广场花坛中做了一个窝并孵化了一只小野鸭。此事经《卢赛恩报》报道后,市长先生出于好奇,于是亲自前去探视。然而,小野鸭出壳7天后却死去了。随后,那只野鸭也飞走了。小野鸭死后,卢赛恩市民纷纷寻找原因,一个民间鸟类保护组织认为,小野鸭的死是市长前去探视带来的恶果。于是,那些鸟类保护组织成员又是游行抗议,又是到市政府门前静坐。他们质问市长:你有什么权利去探视小野鸭?由于你的不当行为,使小野鸭受到了惊吓,你严重侵犯了它们的生存权!卢赛恩市长为了平息此事,只好在电视上公开向市民道歉。此事刚刚平息,一个环保组织又向卢赛恩市政府发难,说野鸭到五谷广场筑巢,是因为卢赛恩湖水水质受到了污染。市环保部门闻风而动,立刻对卢赛恩湖水水质进行了鉴定,结果发现湖水真的被污染了:虽然污染的程度不高,只有万分之一,但市议会还是立刻召集会议展开讨论,专门拨款两千万瑞士法郎对卢赛恩湖进行治理,那位市长还因此而引咎辞职。

  在欧洲,瑞士国土面积虽小,却是旅游方面的大国。在卢赛恩市长引咎辞职后的第四十五天,瑞士政府就上述的加入《申根协定》再次进行全民投票。由于受到“野鸭事件”的影响,绝大多数的卢赛恩人投了反对票,他们担心加入《申根协定》后欧洲协定国的游客会大量涌向卢赛恩湖,影响野鸭的生存环境和湖水的水质。

  由于这个原因,瑞士加入申根的进程一拖再拖。在瑞士政府的努力下,申根问题直至2008年11月才获得完全解决——12月12日零时,瑞士正式加入申根区。

           ——2009-02-06 《光明观察 》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9-02/06/content_885188.htm

桂剑雄 发表于 2009-02-11 21:14

此地无银三百两
  谚语出处 :民间故事
  源 句:张三把银子埋在地里,上面写了一个字条:“此地无银三百两”。邻人王二看见字条,把银子偷走了,也写了一个字条:“隔壁王二不曾偷”。
  释 义: 比喻想要隐瞒、掩饰,结果反而愈加暴露。
  
  
  
                          246、彼地有银三百两 
                                                            桂剑雄
  
  阳谷县破落户财主西门庆,因在县门前开了家生药铺,加之使得些好拳棒,又专在县里管些公事,所以满县人都怕他。很快便从“西门大郎”,而一跃成为“西门大官人”。
  有一天,县衙都头劳环境来找西门庆,道:“我近来手头吃紧,手下的兄弟也怪我没本事带着他们致富。如果大官人能够指点一二,我将感激不尽!”
  西门庆听了,当即拿出100两银子说:“这点钱你先拿着,我正想开一间赌坊,请劳都头和手下的兄弟到时关照一下。赚了钱,另有好处。”
  ……
  这日,武大郎到街上卖炊饼。发现郓哥正提着一篮雪梨向他奔来。
  “武大哥哥,”郓哥道,“昨天我找到一个好去处,不仅一篮雪梨很快卖完了,还意外地得了2钱银子的好处费哩!”
  “有这好的去处?”武大郎不相信道。
  “有钱大家赚嘛,我就是专为此事来找你的!”郓哥道,“日前,西门大官人在县衙前开了一家赌坊,只要是参赌的,当天赌完下课后,无论输赢,他们都要送发2钱银子的好处费。他们以为我参赌了,加上刚好遇到赌局结束,所以也得了钱。”
  武大郎听了,笑道:“你骗谁呀,听说太祖在立国之初便制定了法典《宋刑统》,开赌场和参赌都是违法的,西门大官人怎么敢公开去开赌坊呢?”
  “你太孤陋寡闻了,”郓哥嘲笑道, “西门大官人是红黑两道都吃得开的人,难道他是傻子?告诉你吧,他早已买通好了县衙,没有谁敢去找麻烦的!再说,我们只是去做生意,又不赌博。”
  武大郎觉得郓哥说得很有道理,便挑着炊饼担子同他一道去了。
  进了门后,武大郎发现,赌场主要是利用骰子“摇宝”的方式进行赌博——由于此种赌博方式不限赌注大小,从一钱银子到上百两银子都可下注,所以这里人头攒动,其中还不乏妇女的身影。故而武大郎不仅很快卖完了挑去的炊饼,而且因为郓哥坚持不让他走,所以赌局下课后,还浑水摸鱼地得了2钱银子的好处费。郓哥赚得更多,因为他忍不住诱惑,抱着输了也不亏本的念头,下了2钱银子的注,竟然幸运地赢了。
  第二天,武大郎在卖完炊饼后,经不住赌坊里的人劝说,加之他也觉得昨天没有参赌而白白拿了人家的好处费不太好,所以在临下课时也跟着郓哥下了2钱银子的注,没想到竟也赢了。郓哥因为尝到了甜头,便将前两天额外赚的6钱银子都下了注,所以他赢得更多。
  第三天,当武大郎挑着炊饼担子去到赌坊时,发现郓哥已经在那儿了,只是他再也没有卖水果了,而是成了专职的赌客。然而,他再没有先前的好运气,不仅输掉了这几天赚的赢的,而且还输掉了向武大郎借的2两银子。武大郎因为跟着郓哥下注,也输掉了1两。
  七日后,郓哥因为输得太多,只得卖掉房子,领着当过老军的爹爹住进了破庙;武大郎前后也输了将近10两银子——从此,他宁愿挑着担子沿街叫卖,也不愿意再到赌场去做生意了。
  由于参赌者很多输得卖儿卖女卖房子,知县知晓后,当即命劳都头严厉打击赌坊,可是每次前去抓赌,每次都扑空。后来,武松打虎来到阳谷县,知县就此撤了劳环境,而让武松做了都头。此后,因为武都头认真查办此事,赌坊再也开不下去,只得乖乖关门。
  
  ——2009年第一期《妙语.卷首》
  
  
  
  
  附:按照杂志的要求,上文发表时用的下面的样式
  彼地有银三百两
  桂剑雄
  据传北宋年间,阳谷县破落户财主张三,因在县门前开了家生药铺,加之使得些好拳棒,又专在县里管些公事,所以满县人都怕他。他很快便从“破落户张三”,一跃成为“张三大官人”。
  有一天,县衙都头来找张三,道:“我近来手头吃紧,手下的弟兄也怪我没本事带着他们致富。如果大官人能够指点一二,我将感激不尽!”
  张三当即拿出100两银子说:“这点钱你先拿着,我正想开一间赌坊,请您手下的兄弟们到时关照一下。赚了钱,另有好处。”
  ……
  这日,李四到街上卖炊饼。发现王二正提着一篮雪梨向他奔来。
  “李四哥,”王二道,“昨天我找到一个好去处,不仅一篮雪梨很快卖完了,还意外地得了2钱银子的好处费哩!”
  “有这好的去处?”李四不相信道。
  “有钱大家赚嘛,我就是专为此事来找你的!”王二道,“日前,张三大官人在县衙前开了一家赌坊,只要是参赌的,无论输赢,临下课时他们都要送发2钱银子的好处费。他们以为我参赌了,所以也给了钱我。”
  李四笑道:“你骗谁呀!太祖在立国之初便制定了法典《宋刑统》,开赌坊和参赌都是违法的,张三大官人怎么会违法呢?”
  “你太孤陋寡闻了,”王二嘲笑道,“告诉你吧,他早已买通好了衙门,没有谁敢去找麻烦的!再说,我们只是去做生意,又不赌博。”
  李四觉得王二说得很有道理,便挑着炊饼担子同他一道去了。
  进了门后,李四发现,赌场主要是利用骰子“摇宝”的方式进行赌博——由于此种赌博方式不限赌注大小,从一钱银子到上百两银子都可下注,所以这里人头攒动,其中还不乏妇女的身影。故而李四不仅很快卖完了挑去的炊饼,而且还在赌局下课后,浑水摸鱼地得了2钱银子的好处费。王二赚得更多,因为他忍不住诱惑,抱着输了也不亏本的念头,下了2钱银子的赌注,竟然幸运地赢了。
  第二天,李四在卖完炊饼后,经不住赌坊伙计的诱劝,在临下课时也跟着王二下了2钱银子的注,居然也赢了。
  第三天,当李四挑着炊饼担子进到赌坊时,发现王二已经在那儿了,只是他再也没有卖水果了,而是成了专职的赌客。然而他再没有先前的好运气,不仅输掉了这几天赚的、赢的所有银两,而且还输掉了向李四借的2两银子。李四因为跟着王二下注,也输掉了1两。
  七日后,王二因为输得太多,只得卖掉房子,领着爹爹住进了破庙;李四前后也输掉将近10两,从此他宁愿挑着担子沿街叫卖,也不愿意再到赌坊去做生意了。
  由于参赌者很多输得卖儿卖女卖房子,知县知晓后,当即命县衙都头严厉打击赌坊,可是每次前去抓赌,每次都扑空。知县很不满,就此撤了县衙都头,选了一个铁面无私、为人正直的人任新都头。赌坊再也开不下去,只得乖乖关门。
  
  

桂剑雄 发表于 2009-03-02 21:36

247.东东的理想                                                
桂剑雄

东东过十岁生日。爸爸妈妈在东东吹生日蜡烛时要他许个愿。
    东东闭上眼睛,默默地动了动嘴皮。
    爸爸好奇地问道:“东东,能跟我们说一下你许的愿吗?”
    东东回答说:“我希望自己将来能够上一所国际名牌大学。”
    “然后呢?”妈妈显然很满意孩子的回答,但她还想听到一些更为中听的话,便迫不及待地问道。
    “然后当然是赚好多好多的钱。”东东显得胸有成竹地说,“这样我就可以将爸爸、妈妈重新送到学校去读书,让你们也好好地尝尝我现在学习的滋味!”
     爸爸妈妈听了,面面相觑,半天都说不出话来。

               ——2008年第三期《玉海》

桂剑雄 发表于 2009-03-02 21:38

248.狼吃羊与猫捕鼠
                                             
桂剑雄



一只狼吃了许多羊,一只猫捕了许多鼠。前者觉得自己罪孽深重,便每天到牧师那儿去忏悔;后者虽然觉得老鼠罪有应得,但看到狼因为吃羊而忏悔,在心安理得地享受主人赏赐给它美食的同时,其心灵深处总隐隐地觉得自己这样对待老鼠是一种罪过。

牧师发现狼虽然每天来教堂向他忏悔,但它忏悔的内容却永远只有一个,那就是后悔不该吃羊。更可气的是,狼一边向他忏悔,一边却依然故我,照吃羊不误!

有一天,牧师忍不住气愤地问狼:“既然你觉得吃羊罪孽深重,来我这儿忏悔,为什么还要继续做这种伤天害理的事呢?”

狼辩解说:“我吃羊固然不对,但我是以肉食为生的,你总不能让我每天饿着肚皮吧?既然我天天都要来你这儿忏悔,证明我也是信奉上帝的,所以我觉得我的举动无可厚非。再说,既然是忏悔,我总得有需要忏悔的罪过吧?”

听罢狼的这番“高论”,牧师除了摇头叹息之外,实在找不出辩驳的言辞。

猫知道后,觉得狼的行为虽然可耻,但它毕竟是为了生存,总归情有可原。而自己呢,自从投奔到人类,便从此过上了吃喝不愁的生活;偶尔捉几只老鼠,那也只是为了讨得主人欢心。老鼠又没得罪自己,我干嘛要去残害它呢?但是怎样才能做到既能讨得主人的欢心,又不伤害老鼠呢?经过冥思苦想,这只聪明的猫终于想到一条妙策——它当即将附近的老鼠召集拢来,向它们宣布:“既然主人养着我,我总得为他效力才行。如果你们今后不再做损害我主人的坏事,我保证从今天开始不再同大家过不去。”

不管你信不信,老鼠听罢猫的话,居然答应了它的要求,从此竟真的不再去做损害其主人的事了。然而,猫的主人却不依了——虽然老鼠没有再损害他,但老鼠却总在自己的家里或门前晃动,遂叱责猫说:“你怎么这么没有用,连只老鼠都捉不到!”

猫不敢违背主人的意志,但它又不想对老鼠践约。这本来是一个两难的问题,但这只聪明的猫,却很快想出了另一条妙计。

不久,附近的老鼠都得到这样一个信息:说猫的主人贮存的大米是仙米,吃了之后可以百病不生,长生不老。于是,这些老鼠蠢蠢欲动,在诱惑面前竟然忘记了对猫的承诺,争先恐后地跑去偷食“仙米”。

结果呢,结果自然不言而喻。

这只是一个寓言。此狼吃羊虽然可恶,但它不掩着藏着,敢于在牧师面前说实话;此猫虽然有充分的理由捕杀老鼠,但却令人厌恶——因为它让我想起了当下某些执法人员为了创收或得到嘉奖,而使用的某些类似的手段。

——2000年11月21日《杂文报》

2008年5月25日《中华杂文网·局外观史》

ttp://www.chinazawen.com/jwgsh/2008/5/md2r5fmdrg.asp

桂剑雄 发表于 2009-03-02 21:39

249.狡兔共穴                                          

桂剑雄

动物王国出了一个贪官,这个贪官就是那个在“狐假虎威”中曾经骗过老虎的狐狸。狮子大王知道后,很欣赏狐狸的聪明才智,便破格提拔它做了丞相。为官一方的老虎本来就对狐狸畏惧三分,现在狐狸做了上司,对其自然就更加敬畏了。狐狸见老虎对自己心存敬畏,为了自己今后能够更好地干事和震慑其它猛兽,便提请狮王任命老虎做了副丞相。

然而,狐狸却不好好干事,以报答狮王的知遇之恩,反而利用职位之便,大肆收受豺、狼、熊、豹等等诸多官吏的贿赂--终因数额巨大而败露,被狮子大王关进了监狱。狐狸坐牢不久,小狐狸便大学毕业了。由于拿不准今后究竟干什么,它于是到监狱去看望老爸,请老狐狸为它拿主意。

“还是出仕为官好!”老狐狸说,“你现在就去找老虎--听说我进来以后,它就顶替了我的位置--你告诉它,就说是我让你去找它的,让它给你安排一个好肥缺。”

“老虎会听你的吗?”小狐狸担心地说,“从前你在台上,老虎自然会给你面子;现在你坐牢了,老虎还会听你的、给你面子吗?”

“放心吧,孩子!”老狐狸胸有成竹地说,“从前做丞相时,我在一兽之下,百兽之上,想提拔谁就提拔谁;现在老子虽然下台了,尽管再也不能随心所欲地想让谁上谁就能上,但它们都有把柄握在我的手里,所以最起码的,老子还可以做到想让谁下,谁就得下!”

接下来的故事有两个版本。

版本一:小狐狸遵照老爸的指点,去找现丞相老虎,要求安排一个好的差事。老虎因为有把柄捏在老狐狸的手里,所以丝毫不敢怠慢,便立刻亲自出面,将其安排到森林中肥得冒油的动物王国第一子弟小学,担任专门负责招收适龄幼小动物入学的副校长。

动物王国第一子弟学校座落在山林的脚下,这儿不仅环境优美,而且用与教学的软、硬件设施一流。进入这儿读书的学生,多半是动物王国中有钱有势的动物的子女――它们几乎都居住在学校附近的周边:有钱的家长看中的是这儿优美的环境,所以纷纷在附近建有别墅;有势的家长,则住进了由狮王出资修建的离学校不远处的官员公寓园内。

因为小学阶段属于义务教育,所以狮王为了体现教育公平的原则,在很久以前曾经专门发文规定:所有适龄的幼小动物,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由于动物之间都是平等的,不存在贵贱之分,因而它们的子女也相应地在接受教育方面也是平等的。从这一点出发,学校与学校之间不允许划分重点与非重点,所有适龄的幼小动物上学,都要一律以户籍为准,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进入小学阶段的学习,不得以种种理由和手段进行择校。

小狐狸来到学校报到以后,事先便已知晓此事的变色龙校长,笑眯眯地对小狐狸说:“欢迎你的到来,我们这所学校自创办至今,虽然从来没有被谁专门树为重点,但实际上却一直属于整个动物王国公认的标杆学校。以前,招生这一块,一直都是由我兼管;现在你来了,我的担子就会减轻许多。我想告诉你的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够来此就读,许多家长都挖空了心思,想尽了办法。因此,你来了以后,就是要尽量防止那些为了让孩子能够来本校就读,而弄虚作假的家长。”

小狐狸不解道:“既然是按照户籍就近入学,家长们怎么可以弄虚作假呢?”

变色龙暧昧地眨了眨眼睛:“到时你就知道了。”

第二天,小狐狸有意识地将学校所有学生的资料册找来翻了一下。这一翻便让它发现了一个非常奇异的现象:来此就读的30余只兔崽子,填报的居然都是一个住址――牛棚。于是,狐副校长立刻去校长室找变校长,问道:“你知道来本校就读的所有小兔崽子,用的都是牛棚这个住址吗?”

“当然知道,因为我为此还专门检查过它们的户口。”变校长显得很轻松地说。

小狐狸疑惑地问道:“谁都知道‘狡兔三窟’,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多的兔子一齐住进牛棚的事呢?”

“事情是这样的,”变色龙解释说,“从前有一只兔子和一头牛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牛后来得了不治之症,便通过公证将牛棚遗赠给了兔子。牛死后,兔子于是顺理成章地按照政策将户口迁入到了牛棚。由于牛棚邻近本校,所以它的孩子得以来此就读。其他兔子知道后,纷纷以亲戚的名义,将户口临时挂靠到了牛棚。”

“既然你知道它们弄虚作假,”狐副校长说,“为什么还要让那些小兔崽子来本校就读呢?”

“因为这样可以为我们学校带来不菲的收益。”变校长说,“既然户口是临时挂靠的,所以我们就有充分的理由收取它们的赞助费和借读费。不然,如果不是肥得冒油,虎丞相会安排你来干专职吗?”

听罢变校长的话,小狐狸仍然有些不解,说道:“据我所知,兔子是个大家族,既然这样可以创收,为什么我们不去招收更多一些的小兔崽子来本校就读呢?”

变色龙解释说:“这件事后来被上面知道了,便停止了兔子们随意临时挂靠户口的事。据说,那些后来没能将户口临时挂靠到牛棚的兔家长,为了能让自己的孩子接受好一点的教育,都在绞尽脑汁的想办法。前不久,我们学校还发现过一位兔家长,为了达到让自己的孩子来本校就读的目的,而专门跑去弄了一个假户口,并将假的门牌号码挂在牛棚附近的茅坑上的事哩。”

版本二:小狐狸遵照老爸的指点,去找现丞相老虎,要求安排一个好的差事。老虎因为有把柄捏在老狐狸的手里,所以丝毫不敢怠慢,便立刻亲自出面,将其安排到森林中条件最好、待遇最高的学校——动物王国第一子弟小学,担任副校长。

动物王国第一子弟小学座落在山林的脚下,这儿不仅环境优美,而且用与教学的软、硬件设施一流,是动物界公认的一类学校。进入这儿读书的学生,大多是附近居民的子女。

小狐狸来到学校校长室报到的时候,正好遇到变色龙校长怒不可遏地在那儿大声训斥兔子老师。见到小狐狸进来以后,变校长马上换了一个笑脸向小狐狸点了点头,随即严厉地对兔子老师说:“你先回去好好反省一下,明天再到校长室来说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然后听候处理。”

兔子老师离开后,早已知道小狐狸要来学校的变色龙校长笑眯眯地对小狐狸说:“我昨天便知道你要来,因为我们学校最近发生了一件非常不好的蹊跷事情,上面知道后怪罪了下来,所以没能亲自去迎接你。”

小狐狸关切地问道:“学校发生了什么蹊跷事?”

变校长说:“刚刚离开的那位兔子老师,是上学期刚刚应聘到我们学校来的。此前它本来是另外一所学校的老师,因为教学水平高,而远近闻名。它和我校附近的一头牛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牛后来得了不治之症死了,死前通过公证将牛棚遗赠给了兔子。由于牛棚邻近本校,牛死后,它便辞去了原来学校的工作,应聘到了我们学校。此前,我们学校的周边是没有兔类居住的,它们家迁移到牛棚后,它的孩子便转来本校就读,这本来是很正常的。不正常的是,这位兔子老师上学期才应聘到我们学校,谁料本学期一开学,我们学校竟陆陆续续地转来了30余只兔崽子,还异口同声地一致要求让这位名师为它们授课!我一打听,原来那些兔崽子都是它家的亲戚,并且都住在牛棚里!”

“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小狐狸不解道,“不是说‘狡兔三窟’吗?”

“一开始我也觉得奇怪,但一想到学生多了可以为我们学校带来收益,便没有好好把关。”变色龙说,“没想到本地的学生家长纷纷向上面反映,说一下子增加这么多来历不明的学生,担心它们孩子的学习成绩受到影响。现在上面已经发话了,要我们除了这位老师的孩子之外,都要一律退回去。”

第二天,兔子老师羞赧地来到校长室,一脸无奈并且显得非常懊悔地向两位正、副校长如实地叙述了这件怪事发生的经过。

原来,兔子应聘到一小不久,妻兄便来找它,说自己的孩子马上就要入学了,为了使其受到更好地教育并不受委屈,想让孩子也到一小就读,以便于让姑父亲自调教。因为关系特殊,加上兔子老师又是“妻管严”,当然不能拒绝。妻兄家虽然有三个洞穴居住,但毕竟离此很远,来一小读书,孩子自然得住在姑妈家。

“多来一个便罢了,”变校长打断兔子老师的话说,“怎么一下子来了30多个呢!”

兔子老师说:“我答应了孩子的舅舅以后,一再叮嘱,不要将我应聘到一小的事情告诉任何亲戚,它也答应了。谁知它回去以后,妻嫂因为佩服我的教学水平,非要将其侄女也送到我这儿来,还说我们家既然住着这么大的房子,再多加一个小孩也不碍事。我知道妻兄和我一样,非常惧内,加上来的又是亲戚的亲戚,所以只得应允。

“妻嫂的嫂子非常高兴,虽然妻嫂也一再叮嘱不要再外传了,但妻嫂的嫂子还是非要将它的侄子也送到我这儿来。大家都是亲戚,既然彼此之间存在着如此亲近的关系,实在不好拒绝,加上我家的房子确实够大,只好硬着头皮答应了。没想到因此却产生了连锁反应,接下来妻嫂的嫂子的嫂子又将它的侄女弄来了;再下来,妻嫂的嫂子的嫂子的嫂子又非要把它的侄子送到我这儿来……”

“既然你的那些亲戚是冲着你这位名师来的,而它们又都不是本地居民,按规定它们的孩子不应该上我们学校。” 听了兔子老师的叙述后,变校长当即说出了它的处理意见,“现在有两条路供你选择:要么请你另谋高就,将这些学生一并带走;要么你马上去协助办理那些学生返回原校的相关手续。”

兔子老师万万没有料到,自己一时的不慎,会导致今天这不尴不尬的局面,那原本红红的眼睛顿时变得泪眼婆娑,叹了口气后,可怜兮兮地怏怏离开了校长室,去协助办理那帮亲戚学生的退返手续去了。

——2008年12月9日《中华杂文网·幽默做主》

http://www.chinazawen.com/ymzzh/2008/12/a5o8rihb7e.asp

二秋树 发表于 2009-03-03 12:52

创作丰收!:victory:

桂剑雄 发表于 2009-04-21 21:47

妙解谚语

五十步笑百步

谚语出处 :《孟子·梁惠王上》
源    句:“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释    义:作战时,后退了五十步的人讥笑后退了百步的人。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毫无自知之明地去讥笑别人。


250.百步笑五十步

        桂剑雄



孟子周游列国至魏国都城大梁,梁惠王听说他是闻名于世界的大腕级文人,非常高兴,便多次接见了他。

有一次,梁惠王向孟子诉苦说,他治理国家已经非常尽心尽力了,然而却并没有得到百姓的认同,心中很是不平。孟子听罢,当即讲了“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梁惠王觉得孟子说得很有道理,领悟到自己原来并不比邻国的国君们强多少。不知是不是心血来潮,这位魏国的君主随后便真的开始整顿起了朝纲。

没想到这一下发现了好多的问题,随后,他捉到了许多贪官。

孟子知道梁惠王是一个好大喜功的人,便派底下的人买通狱卒,然后暗暗跑到监狱里去查看。其间,他听到两个一大一小的贪官在狱中对话——

甲问乙:“你贪污受贿了多少?”

乙回答说:“五百两银子。”

甲讥笑道:“贪这么一点银子就出事了?真不值得!”

乙颇为不解:“我觉得自己被抓进来是罪有应得,你为何要如此说呢?”

甲非常傲慢地说道:“当我在你这个级别时,已经贪污受贿五千两银子了;我这次被抓,是因为数额实在太大,将近十万两了!”

孟子觉得这件事情很有趣,便打算在梁惠王再次接见他时,把这个故事讲给他听。数日之后,孟子偶然从《魏国日报》上发现了两篇令他惊诧不已的消息:乙因为贪污受贿罪被判问斩;甲因为政绩突出,被梁惠王加官晋级。

孟子一打听,原来甲的妹妹,是梁惠王的宠妃。



题外话:这件事情是作者偶然从一篇野史中发现的,并不见诸正史,请读者朋友千万不要把它当作真实的史料。

——2009年第3期《妙语·卷首》

附:09年第二期《妙语·卷首》见本贴第90则寓言《对鸡弹琴》

本帖最后由 桂剑雄 于 2009-4-21 21:55 编辑 ]

桂剑雄 发表于 2009-04-21 21:51

251.当李逵遇到“山寨”

                                                    桂剑雄

“东京板斧,生活幸福!”自从成了名人后,李逵便成了东京板斧有限公司的形象代言人。他挥舞着东京牌双斧的广告,每天都会在大宋电视台、大宋晚报等媒体播放、刊登。

随后,各地方电视台、报纸也纷纷出现了李逵挥舞双斧的广告,只是牌子五花八门,有“东津”牌、“东进”牌、“车京”牌、“柬京”牌……

东京板斧公司对此很不满意,去找李逵理论。可李逵却大呼冤枉,矢口否认。

“难道世界上有两个李逵不成?”东京板斧公司的经理质问道。

“我李逵坐不更名,站不改姓!我敢对天发誓,如果是我拍的……”

“是你拍的怎么样?怎么不说话了?”东京板斧公司的经理不依不饶。

“慢,我想起了一个人。”正说着,李逵忽然想起这么一件事——多年前,他在回家探母的路上,曾经遇到过一个强盗拦路抢劫。那家伙叫李鬼,由于模样和自己有几分相似,就冒充李逵拦路抢劫。李逵当时怒不可遏,几拳便将他打翻在地。但李鬼说他抢劫财物,是为了赡养九旬老母,从来没有害过人命。当时李逵念他好歹也算个孝子,心一软,不但没杀他,还给了他10两银子,让他去做点小生意。

“难道是他?”李逵咬牙切齿地说道。经过一番调查,这些广告果然是李鬼拍的。

“真的是他!”李逵气得暴跳如雷,一打听到李鬼的地址,马上怒气冲冲地找他算账去了。

李鬼一见到李逵,吓得两腿发软,马上拿出20两银子:“当初你给了我10两银子,我现在加倍奉还。”

“谁要你的银子!老子有的是钱!”李逵手一挥,提起斧头就朝李鬼砍去。

“慢——”李鬼大叫道,“冤有头,债有主,你总得把话说清楚呀!”

“哼,说清楚?”李逵指了指李鬼家里的电视机,“那些板斧广告是怎么回事?”

“难道你能拍广告,我就不能了?”李鬼这话倒一下子把李逵给问住了,“我又没说我是李逵。再说了,我打广告的板斧也不是假冒伪劣产品呀。”

“但但但,别人一看就会以为你是李逵!”李逵听了,气得怒目圆睁。

“难道长得像你也犯法?”一听这话,李逵真想一板斧劈死李鬼。

“我说逵哥啊,这就叫‘山寨’。你上网去看看,别说你,就连周杰伦都有‘山寨版’的,没啥好大惊小怪的。”

李逵再也说不出话来了。他长叹了口气,只好无可奈何地回家去了。

——2009年3月4日-10日《少年先锋报-五六年级周刊》(总第2393期)

桂剑雄 发表于 2009-04-21 21:52

妙解谚语

狗咬吕洞宾

谚语出处 :曹雪芹著《红楼梦》第25回

源    句:彩霞咬着嘴唇……说道:“没良心的!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释    义:吕洞宾,传说中的八仙之一。狗见了吕洞宾这样做善事的好人也咬,用来骂人不识好歹。



252.吕洞宾咬狗

桂剑雄



晚上在报社值班,忽然接到读者报料:“吕洞宾咬狗了!”

我听后愕然不已,难道这是真的?但职业的习惯不容我细想,当即操起相机赶到了现场。

没想到此事居然是真的!因为当我赶到现场时,可怜的狗已经被吕洞宾活活地咬死了!我和其他所有闻讯赶来的记者,都迅疾拍下了这一千载难逢的镜头。

一位记者抢先问道:“吕先生,你是神仙,为何要同一只狗过不去,竟如此残忍地活活将它咬死呢?”

“我有冤!”吕洞宾一边吐着狗血和狗毛,一边说道。

“有冤可以向法院申诉嘛,为何要采取如此极端和不人道的举动呢?”另一位记者问道。

“我的冤屈法院解决不了!”吕洞宾说,“现在是信息时代,我现在就是要自己想法子闹腾点动静来。”

随后,吕洞宾环视了一下众多的记者,问:“你们知道‘狗咬吕洞宾’的故事吗?”

“不就是狗咬过你嘛,你报仇呀?”一位女记者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是一起天大的冤案!”吕洞宾非常激动地说,“因为我从来就没有被狗咬过!”

接着,他跟我们谈起了这个流传甚广、结果却完全变了味的故事。

原来,吕洞宾在成仙之前,有一位同乡好友叫苟杳,他父母双亡,生活贫寒。为了激励苟杳好好读书,吕洞宾把他接到家里管吃管住,并且为他操办婚事。在苟杳新婚之时,吕洞宾却提出了由他先同新娘子生活三天的苛刻要求。因为对方有恩于己,苟杳居然咬牙答应了。三日后,苟杳发现吕洞宾只是在新房里读了三夜的书,并没有冒犯新娘子,方才明白其用心,遂发愤苦读。几年后,他金榜提名,做了大官。又过了几年,吕家遭大火,家产烧尽。苟杳对只身前来求助的吕洞宾管吃管喝,都快两个月了,却一文钱也没给他。吕洞宾非常失望,一气之下便回了家。回去时发现家里的房子已经盖起来了,可刚到门口便听到了老婆的哭声——她正扒在棺材上哭丈夫英年早逝哩。吕洞宾气得打开棺材一看,发现里面装的都是金银,这才知道是苟杳用此种恶作剧的方式在资助并“报复”他。很快,这件事便在民间传开了。因为 “苟杳”和 “狗咬”同音,传来传去便变成了“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了。

“你们现在能够理解我为什么要咬狗了吧?”吕洞宾讲罢此事以后说道,“我听说当今狗咬人不算新闻,人咬狗才算新闻。既然狗咬吕洞宾能够流传,那吕洞宾咬狗不更是一件能够流芳千古的特大新闻吗?!我吕洞宾成仙以后,一直觉得对不住我那苟杳兄弟,又实在想不出用什么更好的法子去纠正民间这个以讹传讹的荒谬说法,为有恩于我的苟杳兄弟正名,宏扬他的功德,恢复他的名誉。想来想去,只得出此下策了!我知道现在是一个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的年代,于是便委屈自己导演了这幕‘吕洞宾咬狗,为了好朋友’的戏——只是不知道能不能像‘正龙拍虎’那样产生轰动效应。”

听罢早已成了神仙的吕洞宾这番为了朋友不惜委屈自己的话,我不禁感动得哭了起来——哭着哭着,我又笑了:原来我扒在办公桌上睡着了,这不过是做了一个梦。

——2009年第4期《妙语·卷首》

桂剑雄 发表于 2009-05-10 07:57

253.人字和入字

桂剑雄

文革前几年,我在市郊的一个村子上小学。由于入学之前父亲便教了我不少的汉字,所以我上学后自然显得比同班同学要有“文化”,因而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虚荣心得到不小的满足。

我们班有一个绰号叫苕货(武汉话傻子)的同学,人并不傻,只是学习成绩稍差一点,所以经常被大家取笑。有一天,这小子在课间竟然跟我叫板,说“好奇”的“好”字,不应该念“号”音,而应该念“郝”。我当然不依,当即便同他争吵了起来。因为大家都是小学生,同学们居然都站在了他的一边。由于寡不敌众,我的虚荣心和自尊心受到了严重的伤害。一气之下,便拉着苕货去办公室找语文老师评判。

语文老师既是我们的班主任,又是我们的校长。他问清了原由后,没有立刻指出谁对谁错,而是让我和那小子分别站在他办公桌的两边,然后拿出一个他自制的教具——用树枝拼成的某个汉字,问我:“这个字念什么?”

我非常得意地回答:“入!”

接着,老师又问苕货:“这个字念什么!”

“人!”没想到这小子竟然也很自信。

由于当时年纪还小,方位的概念尚不明了,我正想说他念错了,这时老师快速地将那个教具调过来180度,问我:“这个字念什么?”

“……人。”我嗫嚅地说。

“你们先回教室吧。”语文老师笑着说道,“过一会儿上语文课时,我再来和同学们讲一讲你们争论的字到底念什么。”

……

这件事情已经过去40多年了,却一直铭刻在我的心里。每当我要同别人就某个并非原则的问题发生争论的时候,便非常自然地想到了这件儿时的往事。我时常告诫自己:即使你认为自己是对的,如果换个角度用别人的眼光去看待这个问题,便可避免许多无谓的争论发生。

——2008年第三期《玉海》

桂剑雄 发表于 2009-05-10 07:58

254.刻舟求剑后续

桂剑雄

楚国有个人,他坐船过江时,不慎将祖传的宝剑掉进了水里。他急忙在掉剑的船沿边刻上记号,说:“我的剑是从这儿掉下去的。”

船靠岸后,这个人急忙顺着船边刻着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剑自然没有找到。船夫见船被刻上了印记,要求楚人赔偿损失。这时楚人的哥哥正好前来接弟弟,他问清了事情的原委后,当即给了船夫很多银子,说:“你去买条新船吧,这船我们买下了。”

船夫走后,弟弟问哥哥为什么要这么做,哥哥训斥说:“你这笨蛋!要是我不把这条船买下来,等我们回了家,船夫再顺着船沿上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那宝剑不就成他的了吗?”

为了使宝剑不落于旁人之手,兄弟俩还专门雇了两个人,一起将木船扛回了家。

——2009年第3期《知识窗》

桂剑雄 发表于 2009-05-10 08:00

255.银环蛇与癞蛤蟆

                                                      桂剑雄

    银环蛇将一只青蛙呑进口里,当它发现一只癞蛤蟆正在附近捕食危害庄稼的害虫时,便嘲笑说:

    “朋友,要是是你的外表有我美就好了,瞧你多么丑陋!”

    “我承认外表没你好看,”癞蛤蟆说,“但我不在乎这一点。因为一个人的外表长得难看,倒并不可怕;如果一个人的灵魂是丑陋的,那才可怕哩!”

           

                       ——1996年9月15日《沧州日报》

桂剑雄 发表于 2009-06-02 22:53

256.月亮与萤火虫

                                                  桂剑雄

月亮看到萤火虫在一闪一闪地发着光,便嘲笑说:

“可怜的小东西,在我面前发光,你不觉得难为情吗?快别现丑了,瞧我多亮!”

“的确,”萤火虫说,“同你相比,我的光亮是微不足道,但它却是我自己发出的;你呢,月亮太太,你自己能够发出光亮吗?”

——1989年5月12日《杂文报》

桂剑雄 发表于 2009-06-02 22:53

妙解成语

众口难调

成语出处 :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一

源    句:“补仲山之衮,虽曲尽于巧心;和傅说之羹,实难调于众口。”
释    义:原指饭菜难合众人口味。现比喻办事很难使所有的人都满意。也比喻很难将众人的意见协调一致。

                           257.众口能调

                                               桂剑雄

话说《皇帝的新装》中那位裸体巡游的皇帝,被一个天真的小孩揭穿谎言之后,又羞又恼,从此一病不起,几年后便驾崩了。于是,他的儿子詹森继位做了皇帝。

詹森是一个非常英明的君主,他明白父皇之所以被那两个骗子骗,除了父皇自己浑浑噩噩、贪慕虚荣之外,关键还是谄媚的佞臣多,直谏的诤臣少。新皇决心改变这种状况,因而即位伊始,便特意将那个几年前说过真话的小孩接到皇宫来读书,以此提醒自己时刻保持警觉。

一天,   詹森特意让小孩和教他的宫庭老师一道来上朝。

人到齐后,詹森说道:“昨天我花大价钱从一个外国商人那儿买了一种最新型的香水,刚才在后宫擦了后,宫女们都说这种香味特好闻。”他边说边从宝座上站起来,特意在每个人面前走了一圈儿,然后问道:“你们闻到从我身上散发出来的这种香水的味道了吗?”

话音刚落,一个大臣说道:“闻到了,我从未闻过这么好闻的香水味儿!”

“我也闻到了,”另一个大臣连忙附和说,“这种香水的味道太棒了!真是妙不可言啊!”

詹森见回应者不多,于是加重语气说道:“这种香水的味道有一点儿淡,不聚精会神的抑或是鼻子有问题的可能闻不到,所以我走近时,你们一定要很专注地去闻。”说罢,又慢慢地在大家面前走了一遍,然后问道:“这次你们总该闻到这种香水的味道了吧?”

超过八成的大臣说:“闻到了,这的确是一种非常好闻的香水味儿!”

对于这样的结果,詹森似乎并不满意——毕竟还有少数人没有认可他身上散发出来的香味,这其中包括那个小孩和教他的宫庭老师,遂再次提高声调说:“没有闻到的,如果鼻子没有问题的话,一定要专心致志地去嗅空气中的味道!”说罢,再次下去走了一圈儿,然后高声问道:“先前没有闻到的,这次闻到了吗?”

除了那个小孩之外,此时底下所有的人,包括教小孩的那位宫庭老师都说:“闻到了!”

詹森于是快步走到小孩面前,笑眯眯地问:“你的鼻子不会有问题吧?大家都闻到了香水的味道,难道你真的一点也没闻到吗?”

小孩怯怯地看了一眼詹森,慌忙闭上眼睛,又认真地嗅了一下。当他睁开双眼准备回答的时候,忽然发觉紧挨着他的宫庭老师正悄悄地一边拉他的衣服,一边给他使眼色——入宫以来小孩非常敬畏这位教他读书的先生,遂有点儿脸红地小声说道:“这次闻到了……”

“非常遗憾孩子,”詹森耸了耸肩,摊开双手说,“今天我根本就没有擦香水,刚才说的所谓新型香水,是我故意编出来骗你们的!”

小孩疑惑地望着詹森,不明白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再看看那些大人们,此时个个羞愧得无地自容,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

从此以后,谄媚的佞臣渐次减少,直谏的诤臣逐日增多。

——2009年第五期《妙语·卷首》

桂剑雄 发表于 2009-06-02 22:55

258.铜钱与铁钱

                                          桂剑雄



狮子大王很想找一个聪明的动物帮助它管理动物王国,但是怎样才能够从众多的动物中找出一个配得上聪明称号的动物呢?经过冥思苦想,狮王终于想出了一条妙计--它让手下将1000枚铜钱和10枚体积稍大一点的铁钱放在一个盆子里,然后把这个盆子摆在王宫的门前,盆子的旁边立着一个告示牌,上书:“谁若能在两分钟时间内从盆子里拿走所有1000枚铜钱,留下铁钱,谁就能得到这1000枚铜钱,并且得到狮子大王的重用。”

看到有如此的好事,动物们都一窝蜂地来到王宫门前。熊、狼、虎、豹及猪、羊、牛、马等都先后上去试了一下,结果没有一个动物能在规定的两分钟时间内一次拿走盆子里的所有铜钱。

这时狐狸走了过来。它首先拿出一块包布,不慌不忙地将它铺放在地上,接着迅疾将盆子里的铜钱和铁钱一起倒在包布上,然后快速找出那10枚铁钱,将其放回盆中,轻而易举地在两分钟时间内从盆子里拿走了所有的1000枚铜钱,并因此得到狮子大王的重用。

为什么其他的动物没能在两分钟时间内拿走所有的铜钱,而狐狸却做到了呢?因为那些动物眼里只看到了盆子里的铜钱,而没有在意铁钱;狐狸能够取得成功,是因为它注意到了铜钱与铁钱之间的数量关系,所以它仅仅只用了别的动物拿出全部铜钱的百分之一的时间便达到了目标,得到了全部的铜钱。

一旦认准了目标,就不要只盯着目标,而应把眼光和精力放在如何达得目标上。

——2009年第04期《少年天地(小学版)》

倪亮 发表于 2009-06-03 11:17

剑雄老师的大作,让我小亮子受益匪浅,领教了

倪亮 发表于 2009-06-03 11:18

剑雄老师的大作,让我小亮子受益匪浅,领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