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寓言网论坛

云弓 发表于 2010-04-05 11:19

寓言角色论——兼论蝉声与兔语

寓言角色论——兼论蝉声与兔语
作者:云弓

  看了叶、余两位老师关于寓言创作的讨论,我觉得带有比较普遍的意义,很有必要进行讨论。很久以来我一直就想写一篇关于寓言角色方面的讨论文章,今天在这里,结合两位老师的讨论先发表一下自己粗浅的看法。
  看过不少近期发表的寓言作品,感觉很多作品都存在一些问题,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角色的安排问题。寓言的创作是高度自由的,他可以让动物说话,也可以上没有生命的物体说话,甚至可以让抽象的感念说话,比如《列子》中就有力与命的对话。表面上看来,寓言的角色选用几乎没有任何限制,非常自由。但事实上一篇好的寓言角色的选择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寓言的角色受寓言这一体裁的限制,在选用上是非常考究的,绝不是可以随意而为的。
  这里举一个例子,就是伊索寓言中狐狸吃葡萄的故事,这是个经典寓言,但是我认为寓言的角色选择是失败的,因为狐狸本身并不吃葡萄,狐狸吃葡萄本身就违背了狐狸的生理习性,所以这是一个失败的寓言。如果换做小鸡作为角色是比较好的,或者将情节改为狐狸试图吃到悬挂在房梁上的肉,才能符合寓言创作的规律。
  这里面涉及到一个更为广泛讨论的问题,也就是寓言与童话的区别问题,这个问题被讨论了很久,但往往不得要领,我认为寓言与童话的重要区别就在于在角色的选用上童话更自由,而寓言更严谨。寓言和童话中动物都可以说话,但两者的区别在于:寓言中动物说话仅仅是一种必需的表现手法,除此之外,在寓言中动物角色的所有行为情节都必须符合动物自身的生存特点,不可随意改动;而在童话故事中,动物其实就是人,他可以非常自由地像人一样生活,童话是一种完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
  同样举上面狐狸吃葡萄的例子,作为寓言这样的角色安排是错误的,但是作为童话是可以的,因为在童话中,狐狸就是人,人是可以吃葡萄的,而且,如果狐狸真的够不着葡萄,在童话中他可以去搬一个板凳,然后站在板凳上取葡萄,这些在通话中都是可以的,但是在寓言中是不妥的,因为狐狸没有办法搬板凳。这就是寓言与童话在角色选择上至关重要的区别。
  下面再看看两位老师的寓言讨论。
  高凳上的老鸡(原作)   余途
   
    一只老鸡坐在距地面很高的凳上。他想得到地上的粮食,他饿极了。老鸡够不着,他叫小鸡帮忙。
    小鸡很愿意帮助老鸡,但他无能把粮食送到高处。小鸡说:“你要吃,自己下来拿。”
    高凳上的老鸡说:“不行。我一旦离开高凳,就会失去它。我宁可饿死,也不能没有这个高度。”
    小鸡仍伏在地面吃食。
    老鸡却死了。他彻底离开了他不愿离开的高凳。

  老鸡不愿意离开板凳,这不符合鸡的生活特点,如果凳子上没有食物,鸡不可能往上登,登上了没有食物的凳子,如果地下有食物,它一定会下来争抢,既然他有能力能上那个凳子,它完全可以下下来吃饱了再回去,凳子在故事中象征着地位,但作为故事的主角鸡与凳子之间却没有任何关联可言。所以,这则寓言的设计是不成功的。
  不愿意离开凳子这种行为不符合鸡的身份,这是本则寓言中最为失败的地方。
  再看看叶老师的修改:
     高位上的老鸡          修改:蝉爷
   
    一只老公鸡拼了命总算飞到了屋顶,心想居高临下,怎么也得坐稳了。

    它得意不到半天,不争气的肚子饿得“咕咕”叫,眼看晒场上满地金黄的谷子,他够不着,“小的们给送点吃的上来,快点!”
   
    一群小鸡看着老鸡,喃喃道:“咱上不来啊,只有您自己下来吃了。”
   
    老鸡一听火了,“下来?亏你们想得出来,我能到这高位,容易吗!宁可饿死,咱也不能没了这高度。”
   
    鸡群仍伏在地面吃食,没去理它。
   
    过了几天,人们发现房顶有只死鸡,奇怪的是,没倒下,端坐得稳稳的。

  仅仅从语感上就可以看出,叶老师的修改是非常好的,如果这一点还看不出来,我想作者应该好好反思,抛开角色上选择的失败这个话题,仅仅就这两篇作品而言,原作在语言上显得生硬,叙述上不够流畅,而修改后的稿件至少从表述上来看是非常好的。当然,因为受到原作的限制,角色的问题仍然无法回避,即使修改的好了,却仍然不是一篇好寓言。
  大家都记得一个国外的著名寓言吧,一个老鼠掉进了奶油桶中,它无法爬出来,生命陷入了绝境,但是它没有放弃,而是拼命在里面努力试探,结果由于它的不懈运动,奶油渐渐变成了奶酪,它成功地从桶中跑了出来。
  整个故事的叙述完全符合老鼠的生活特性,也符合奶酪的产生规律,合情合理,这才是一篇成功的寓言,一篇在角色选择上非常合理的寓言。
  曾经在论坛上看到一篇寓言,开头便说小熊如何栽花。显然这也是角色出了问题,小熊不可能栽花,如果栽花,那就是童话故事了,不是寓言。目前寓言创作中类似的问题比比皆是,随便翻看几则寓言几乎立即就能发现类似的问题,我想这个问题应该得到我们重视了。
  以上拙见不一定正确,但却是我的真实思想,仅供大家参考。
  

余途 发表于 2010-04-05 11:26

寓言角色论——兼论蝉声与兔语
作者:云弓

  看了叶、余两位老师关于寓言创作的讨论,我觉得带有比较普遍的意义,很有必要进行讨论。很久以来我一直就想写一篇关于寓言角色方面的讨论文章,今天在这里,结合两 ...
云弓 发表于 2010-4-5 11:19
本帖最后由 余途 于 2010-4-5 11:57 编辑


:handshake转登到《.争鸣. 蝉发蝉声 兔有兔语 》贴了。

余途 发表于 2010-04-05 11:54

云弓老师的观点应该引起重视。

蝉亦戈 发表于 2010-04-05 12:08

本帖最后由 蝉亦戈 于 2010-4-5 12:20 编辑

看来大家还是喜欢认真研讨的:victory:,云弓文中涉及的话题较多,得慢慢看。先说一句,"伊索寓言中狐狸吃葡萄......这是一个失败的寓言"的结论我是不敢苟同的:$

余途 发表于 2010-04-05 12:15

对于寓体特征的研究和在寓言中的运用,既是科学的问题,也是文学的问题,二者的结合有一定的范围,也有一个度,尤其在寓言中,大体符合这个度就好。

蝉亦戈 发表于 2010-04-05 14:04

第二句:云弓"仅仅就这两篇作品而言"----不是两篇,是一篇,立意构思都是兔的,怎么改都是他的东西,意思一点没变:P

贺维芳 发表于 2010-04-06 17:02

本帖最后由 贺维芳 于 2010-4-6 17:03 编辑

  如果赞同了云弓老师的观点,那么,我们很多人写的寓言根本就不能称为寓言了,甚至我们都赞叹的寓言名篇《小马过河》也不是寓言了——因为马是不会主动要去磨坊磨面的,“这也是角色出了问题”。
  

蝉亦戈 发表于 2010-04-06 19:53

论坛,论坛,说说谈谈:lol,云弓很认真地思考,值得肯定!:victory:维芳师娘肯亮出自己的见解,难能可贵!:victory:希望听到更多的己见:handshake

云弓 发表于 2010-04-06 21:51

我认为小马过河是童话故事,不是寓言。

桂剑雄 发表于 2010-04-06 21:57

我认为小马过河是童话故事,不是寓言。
云弓 发表于 2010-4-6 21:51

如果小马过河是童话故事,那克雷洛夫寓言《隐士和熊》(俄国成语“熊的效劳”的起源),也只能算作童话了。:handshake

蝉亦戈 发表于 2010-04-06 22:14

有兴趣可点开看看:http://www.baidu.com/baidu?word=%CD%AF%BB%B0%D3%EB%D4%A2%D1%D4%B5%C4%C7%F8%B1%F0&tn=baidu_baidu

其中有一篇是这样写的,蝉以为上了书的也好,权威说的也罢,根据自己的体会来谈,也许更有意义:loveliness:

第四章  
童话与寓言的区别
  
    童话和寓言都采用虚构的故事、幻想的情节,都可以采用各种生物或非生物来充当故事的角色,并通过拟人、夸张、象征等艺术手法去表现。然而,童话和寓言毕竟是两种不同的文学样式,各有自己的特点。

  (一)从读者对象看,童话是专为儿童创作和编写的,所以描绘的生活、表现的内容接近儿童生活,以表现儿童生活为主;而寓言不专属于儿童,它所表现的社会生活要广阔得多。即使专为儿童创作改编的寓言也如此,因为它要把全人类智慧的结晶呈现给小读者。

  (二)从体裁特征上看,寓言的篇幅一般较为短小,结构简单,不叙述完整的故事情节,不要求塑造细腻生动的人或拟人化的形象,而童话篇幅较长,结构也较为复杂曲折,在故事情节的安排、形象塑造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

  (三)童话和寓言的作者都是以幻想形式反映社会生活,阅读童话和寓言时,读者都必须加入联想和想象,才能完全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但二者对幻想的要求与表现不同。童话创作要求幻想植根于生活,尊重童话逻辑,力求真幻虚实的结合自然和谐,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人物和事件虽然都是幻想的,但人物的思想、行为和事件的发展变化,必须在作者赋予人物的性格特点的条件下,在为人物安排的环境中间,严格按照假定了的生活规律来解决,不然会出现逻辑上的混乱和故事发展上的矛盾;童话作家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物性的选择、取舍时,必须遵循童话逻辑。而寓言则以表述教训、哲理为目的,是一种比喻、影射的文字,它只要求在幻想事物与现实事物之间找到一种联系,故事仅仅是为表达寓意而存在的,不注重故事本身的合理性。寓言的幻想有较多的变通,如食肉的狐狸从不吃葡萄,但伊索说它因为吃不到而说葡萄是酸的。那么伊索为什么要选择狐狸?若选爱吃葡萄的动物,如猴、松鼠等,要吃葡萄是没有困难的。而作者设置的是要吃而没法吃到的矛盾情景,讽刺的是生活中某些人物性格上的弱点 :这种人狡猾,自以为聪明,失败时总要归结于客观,用精神胜利法安慰自己。所以选择狐狸充当这个故事的主角是合适的,因为它的狡猾特点有利于寓意的表现。那么故事中的狐狸是否符合生活中狐狸的习性,就没必要追究了。正因为童话和寓言对幻想的要求不同,所以寓言的创作要比童话自由而广泛得多。

http://teacher.zjnu.cn/learn/course/etwx/

蝉亦戈 发表于 2010-04-06 22:38

本帖最后由 蝉亦戈 于 2010-4-7 07:16 编辑

关于寓言与童话的异同,蝉想到了这么几句,有人要问,你有根据吗?蝉答:叶澍说的。:L

寓言与童话

从年纪说寓言是童话的母亲,
从性格看童话是寓言的兄弟;

寓言是小个子的老人,
童话是大个子的孩子;

故事是童话的身体,
故事是寓言的外衣;

情节是童话的血肉,
寓意是寓言的眼睛;

长高个的寓言常去童话家串门,
小矮个的童话爱来寓言家做客;

减了肥的童话,能做寓言家的媳妇,
长胖了的寓言,可当童话家的女婿;

把童话的长处用进寓言的就是个童话作家,
把寓言长处用进童话的,未必就是个寓言家。


昨夜想到几条,今早趁兴致还在,再补几句:loveliness:

谢炳琪 发表于 2010-04-06 23:12

蝉的话有道理!!经典!!

贺维芳 发表于 2010-04-07 03:15

云弓老师和蝉爷的帖子,仔细读来,受益匪浅。

蝉亦戈 发表于 2010-04-07 06:39

云弓老师和蝉爷的帖子,仔细读来,受益匪浅。
贺维芳 发表于 2010-4-7 03:15

啊,几点了,维芳还在论坛:o 辛苦!你不会看这里的短信信箱吗,一直没见你回复呢:handshake

蝉亦戈 发表于 2010-04-07 06:50

云弓老师和蝉爷的帖子,仔细读来,受益匪浅。
贺维芳 发表于 2010-4-7 03:15

啊,几点了,维芳还在论坛:o 辛苦!你不会看这里的短信信箱吗,一直没见你回复呢:handshake

黄岩石 发表于 2010-04-07 07:44

这会论坛真有点像论坛,可惜参与的人太少!蝉爷对童话和寓言的区别概括得很好,很受教益。我在琢磨,童话和寓言的区别还在于童话有头有尾有情节,寓言不需要多少故事情节,也不需要严谨的开头和结尾。只要有一个道理就行,不是有一句话的寓言吗,可没听说一句话的童话 是不是啊!请蝉爷和更多的爷们指点。

桂剑雄 发表于 2010-04-07 07:45

本帖最后由 桂剑雄 于 2010-4-7 09:46 编辑

寓言是小个子的老人,
童话是大个子的孩子;——叶澍

特别喜欢这一句,很深刻地揭示出了寓言和童话本质!:victory:

桂剑雄 发表于 2010-04-07 09:46

咱也帮蝉爷补改几个字,不知中不中?:handshake

寓言是小个子的睿智老人,
童话是大块头的活泼孩子;

蝉亦戈 发表于 2010-04-07 09:49

;P

长裙雨孩 发表于 2010-04-07 09:50

我认为小马过河是童话故事,不是寓言。
云弓 发表于 2010-4-6 21:51


呵呵。谁说寓言故事不能用童话的色彩去描绘去演绎呢~~~~

长裙雨孩 发表于 2010-04-07 09:55

也想学习一下。要算命去~~~做个记号。晚上来。

长裙雨孩 发表于 2010-04-07 09:58

关于寓言与童话的异同,蝉想到了这么几句,有人要问,你有根据吗?蝉答:叶澍说的。:L

寓言与童话

从年纪说寓言是童话的母亲,
从性格看童话是寓言的兄弟;

寓言是小个子的老人,
童话是大个子的孩子;

故事 ...
蝉亦戈 发表于 2010-4-6 22:38


经典。前面还想着晚上上来好好看看,类似的意思写几条的。原来三眼都写好了~~~高!实!

蝉亦戈 发表于 2010-04-07 10:06

:'(知道你要写,我就不和你抢了,只有老人给娃娃东西吃,没见有老人抢娃娃东西吃的是吧?:L

贺维芳 发表于 2010-04-07 12:23


啊,几点了,维芳还在论坛:o 辛苦!你不会看这里的短信信箱吗,一直没见你回复呢:handshake
蝉亦戈 发表于 2010-4-7 06:50

蝉爷,惭愧得很,我平时根本不上网的(寓言论坛除外),所以许多东西我根本不会,也就没看到短信信箱。这些日子忙着给人家写动漫剧本,虽没写出什么名堂,却忙得焦头烂额。不过,寓言论坛我几乎天天上——哪怕匆匆看几眼。我觉得这里很亲切,很温暖。

蝉亦戈 发表于 2010-04-07 12:33

没别的事,就是问一下电子信箱:handshake

贺维芳 发表于 2010-04-07 12:40

26#蝉亦戈

邮箱:htgdhwf@163.com

蝉亦戈 发表于 2010-04-07 15:07

:)好的,我就可以加进群发了:handshake

余途 发表于 2010-04-07 20:46

童话和寓言的同质和区别是个可以讨论却无法得出统一结论的问题。寓言的定义下还有广义寓言和狭义寓言。在为了怎么写好,怎么写有利表达,怎么写像作者标称的文体(寓言或童话),我们的讨论有些意义。但作者在有了合适的素材需要表达时则不必在其中烦恼。彭老写了《小马过河》说童话也是说寓言也是,首先还是作者写出了好的作品。让研究者去争论吧。是童话怎么了?是寓言又怎么了?我个人不才,有些作品说小说可说寓言也可。比如《耳朵》,我觉得叫什么都好也没什么不好。
如果说我抹稀泥,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