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寓言网论坛

桂剑雄 发表于 2010-03-21 10:54

中国当代寓言作家代表作品(桂剑雄选编)

本帖最后由 wgidcw 于 2010-3-22 11:23 编辑

前言:本论坛是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的官方网站,为了便于寓言作者和爱好者学习、研究当代寓言作家及其作品,特开辟此专栏。每位作家只选一篇寓言作品。需要指出的是,因选编者的学识和所掌握的资料有限,所列的寓言作家的“代表作品”,也许并不是作家本人的最好的作品。

想走遍全世界的驴子
何公超

有一头驴子,立定志向,要走遍全世界。

他把自己的志向告诉了马。马说:“你这个志向很好。可是,怎样实现这个志向呢?你想过吗?比如,要朝什么方向走?用什么方法?”

驴子说:“这还用想吗!我只要不停地走,走……就一定能够走遍全世界。”

第二天,主人把它绑在磨子旁边,用眼罩罩住了它的眼睛,叫它不停地转磨。它走着,走着,不停地走着 ……

到了晚上,它想:“我已经走了一天啦,应该走出几百里了吧?照这个样子一天一天地走下去,不到几年,总会走遍全世界了吧?”

不多一会儿,主人替它除下眼罩,它才大吃一惊:原来自己虽然走了一天,却一步也没有前进,还是站在磨子旁边。

——选自《何公超童话寓言选》,少年儿童出版社1986年版

何公超 (1905-1986),原名何味辛,上海市松江县人。中国当代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会员。主要作品有《何公超童话寓言选》、《快乐岛》、《丑小鸭》、《小金鱼》等。

桂剑雄 发表于 2010-03-21 11:11

本帖最后由 wgidcw 于 2010-3-22 11:22 编辑

爱生气的小蟹  
陈伯吹

   “小蟹!你别常常生气!生气会败事!”金鱼拿朋友的资格,这样忠告小蟹。

   “胡说,我不信!我要生气会怎么样?”小蟹不接受金鱼的忠告。

   “你别生气!生气会败事,小蟹!我告诉你!”小鳅对小蟹说。

   “胡说,我不信!我要生气会怎么样?”小蟹不接受小鳅的警告。

   “小蟹,我是你的老长辈,我劝戒你:凡是败事,总是因为生气的缘故!”乌龟也劝着小蟹。

   “胡说,我不信!我要生气会怎么样?”小蟹不接受乌龟的劝告。

   “等到你吃亏,败事的日子到来,才知道生气是不该的!”鲈鱼也是这么说。

   “我劝你不要生气!你不肯相信!将来终有一天证明我这话是不错的!”虾也这样说着。

   “真的!要是吃了亏之后,你才相信我们的话是好话,那就迟了!”鳗鱼接着说。

    其余鲫鱼、鲥鱼、青鱼等,都来规劝小蟹不要生气。

   “你们都是胡说八道!我不信!我要生气会怎么样?”小蟹执意不肯领受大伙儿的规劝。

   “呀!什么东西触痛了我?”当小蟹横行爬近河岸时,恰巧被渔翁的竹竿触着。它马上生气了,把竹竿紧紧钳住,气忿忿地说:“你是什么东西,怪可恶的!如今被我钳住了!我不放你!我永远不放你!”

    渔翁把竹竿轻轻提起,小蟹就被扔到竹篓里了。
——选自《影响孩子一生的101个经典寓言(彩图注音版)》,同心出版社2004年版

陈伯吹 (1906-1997),原名陈汝埙 ,上海市宝山县人。中国当代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曾任中国作家协会顾问、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顾问等。著译丰硕,主要作品有《陈伯吹文集》(四卷本)等。曽获第2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荣誉奖。

余途 发表于 2010-03-21 11:41

熊爷一声吼,山林抖三抖。
好贴!

蝉亦戈 发表于 2010-03-21 11:45

熊爷一声吼,山林抖三抖。
好贴!
余途 发表于 2010-3-21 11:41

你是说,他是“熊铁人”:D

笑尘天涯 发表于 2010-03-21 15:49

真是“熊铁人”!:lol

wgidcw 发表于 2010-03-22 11:17

本帖最后由 wgidcw 于 2010-3-22 11:21 编辑

跳蚤的苦恼

                                             燕遇明



在茅屋的墙角下,有一只跳蚤躺在浮土里想心思,一方面伤心地叹气,一方面痛苦地自言自语:

“谁也不像我这样倒霉,我有很大的能力,却得不到应该得到的荣誉。听说一位有名的体育专家,分析过我的弹跳力,说我可以跳到超过我身高若干倍的高度。这种成绩是很多最优秀的田径运动员也无法做到的。可是我从来没受到过人们的奖励和表扬,相反,却受到很多人的憎恨和辱骂!”

这时,有一只寻食的蟋蟀走过来,听到跳蚤的伤心话,就对他说:

“你不能只是看到你弹跳的能力,还要想想你用这种弹跳的能力做了些什么事情。”

跳蚤想了一下,对蟋蟀说:

“我每天除了跳来跳去地作些练习外,别的事情做得很少。我很喜欢在浮土中睡觉,当我醒来的时候,就突然跳到人们的腿上去就餐。当人们感到了我做坏事,开始来捕捉我的时候,我就很快地利用我的弹跳力逃跑了。”

蟋蟀指责说:

“既然你是利用你的弹跳力来做坏事,就不要怪人家不给你光荣和称赞了。”

跳蚤醒悟地说:

“对,我现在才明白,用自己健康的身体和出色的技能去做坏事,是永远不会得到人们称赞的!”

——选自《燕遇明寓言选》,山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6月版



燕遇明 (1907-1982),山东省泰安县人。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第3、4届全国文联委员。著有寓言集《燕遇明寓言选》、诗集《枯树开花》、《碧叶集》等。

wgidcw 发表于 2010-03-22 11:21

石崮和洼地
                申均之


  一座峥嵘的石崮,和一片低下的洼地做了邻地。
  石崮居高临下,见多识广,摆着大架子,自以为很了不起,可是谁都不愿和它接近,它感到有点寂寞。
  石崮的一左一右,有两条小河,它们一面打着旋儿走着,一面轻歌曼舞,是两条又年轻又活泼的小河。石崮看了,就想:它们要能停在我的脚下和我做伴,那就好了。于是它对左边的小河说:
  “小河呀,停下来!我很寂寞,你来和我做朋友吧!”
  “不,”左边小河打一个转,扬起一朵小浪花说,“我高攀不上,我不愿和你做朋友!”
  石崮又转过脸来和右边的小河说:
  “小河呀,停下来!我很寂寞,你来和我做朋友吧!”
  “不,”右边的小河也打了一个转,调皮地说,“你多么伟大呀,我怎么高攀得上!”
  左右两条小河急急忙忙地离开了石崮,却往洼地里奔走。
  洼地不是用话来表示欢迎,而是用它整个的胸怀。两条小河都停留下来,和洼地做了亲密无间的好朋友。不久洼地就变成了一个湖,鱼虾到这里来安居游泳,青蛙到这里来唱歌跳舞,连天上的白云,也经常飞到这里来照照自己美丽的影子,恋着湖水不愿意离去。这里是多么富饶而又美丽呀!
  石崮看了,既不理解,也很生气:“难道我不好吗?为什么它们成群结队地离开我,去和洼地亲热呢?”……可是事实就是这样:洼地一天一天地富饶起来,石崮却永远是那样又骄傲又孤单的老样子。
    ——选自《高山与洼地》,山东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

申均之(1912-1988),山东省烟台市人。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作品有小说《冬天的故事》等。著有寓言集《西郭先生》。

哲学家 发表于 2010-03-22 11:27

申均之(1912-1988),山东省烟台市人。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作品有小说《冬天的故事》等。著有寓言集《西郭先生》。

有“北郭先生”吗?:lol

长白岳桦 发表于 2010-03-22 11:32

桂老师做了一件大好事。这些名家寓言对我们初学者来说很有借鉴。谢谢!

wgidcw 发表于 2010-03-22 11:37

申均之(1912-1988),山东省烟台市人。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作品有小说《冬天的故事》等。著有寓言集《西郭先生》。

有“北郭先生”吗?:lol
哲学家 发表于 2010-3-22 11:27


:lol :handshake

http://baike.baidu.com/view/61146.htm?fr=ala0_1
北郭先生  词 目 北郭先生
  发 音 běi guō xiān shēng
  释 义 用以指隐居不仕的人。
  出 处 《韩诗外传》卷九载,北郭先生却楚庄王之聘不仕。《后汉书·方术传·廖扶》载,廖扶感父以法丧身,惮为吏,终身不仕,时人因号为北郭先生。
  示 例 劳劳下马自披帷,~隐几时。★清·周亮工《重过前岳太守李灿辰思鹤亭》诗
  用 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指隐士。

wgidcw 发表于 2010-03-22 11:42

桂老师做了一件大好事。这些名家寓言对我们初学者来说很有借鉴。谢谢!
长白岳桦 发表于 2010-3-22 11:32

如果不是在做无用功,那我就满意。

桂剑雄 发表于 2010-03-22 20:36

本帖最后由 桂剑雄 于 2010-3-22 20:49 编辑

爬也是黑豆

公木

爸爸和儿子一同来到谷场中,

谷场上有一片黑咕隆咚。

爸爸说:“那是黑豆豆。”

儿子说:“那是黑虫虫。”

  

爸爸和儿子发生了争论,

做爸爸的当然是理直气盛。

真理自然要一边倒在他手里,

这用不着证明就可以肯定。

  

可是儿子忽然高兴地大声吼:

“爬哩,爬哩!爸爸,你瞅,你瞅!”

爸爸不耐烦地勃然大怒:

“瞅什么?爬,爬,爬也是黑豆!”

——选自《崩溃》,新文艺出版社1957年12月版

公  木 (1910-1998),原名张永年、又名张松甫、现名张松如,河北省束鹿县人。中国当代著名诗人、学者。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词作者。1984年在长春主持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任首届会长。著编丰硕,主要作品有诗集《哈喽胡子》、《黄花集》、《崩溃》等,评论集《谈诗歌创作》等,论著《先秦寓言概论》等,编著《历代寓言选》(上、下册)(与朱靖华合作编选)等。

桂剑雄 发表于 2010-03-23 21:06

一根老虎毛

                                            方轶群



   有一只小蚂蚁,它觉得自己的力气大极了,勇敢极了。可不,他能独个儿把一只死苍蝇拖到洞里,还敢独个儿对付又白又胖的小蛀虫呢!
  有一天,小蚂蚁捡到一根黄澄澄的毛。
    “这是谁的毛呢?”
  小蚂蚁想,这么粗,这么长,这么柔软,这么漂亮。对,这一定是老虎的毛。是吗,老虎是森林里的大王呀!只有大王,身上才会长出这样又粗又长、又柔软、又漂亮的毛来。
  小蚂蚁高兴极了,他把那根毛扛在肩上,雄赳赳、气昂昂地走进森林里去,放开嗓子,大喊:“我今天捡到一根老虎毛。大家快来瞧瞧,一根老虎毛。”
  “谁在瞎嚷嚷?”小松鼠从树上跳了下来。
    “谁在瞎吵吵?”小野兔从洞里钻出来。
  小蚂蚁把那根黄毛举得高高的,大声说:“你们看,这就是我从老虎身上拔下来的老虎毛呀!”
    “嘻嘻!”小松鼠忍不住笑了,“这大概是我的毛,是我刚刚脱下来的。”
  小蚂蚁生气了,说:“你胡说!”
  小松鼠说:“春天来了,我要脱去身上的黄毛,长出一身青灰色的毛来。小蚂蚁,你瞧我怎样脱毛!”说着,小松鼠跷起后腿,用脚爪轻轻地在身上搔了几下,哟,地上落下了一堆黄毛。
  小蚂蚁觉得很奇怪,就问小松鼠:“你长着一身黄毛,挺漂亮,怎么 舍得脱下来呀?”
  小松鼠说:“我先来问问你。你为什么长得浑身棕色?”
  小蚂蚁说:“我整天在地上爬来爬去,所以长得跟泥土一个颜色。”
   “对呀!”小松鼠笑着说:“就是这个道理!我们松鼠整天在树林里钻来钻去,秋天,冬天,树林是黄颜色的;春天,夏天,树林是绿颜色的,我们也得跟着换换衣裳,有时穿黄颜色的。有时穿青灰色的,这样就不容易让山猫发现,叼去吃掉。”
  这时候,小野兔跳到小蚂蚁身边去,仔细瞧了瞧他拿着的那根黄毛,叫了起来:“哎呀,这根黄毛是我的,是我从自己身上拔下来的。”
  小蚂蚁更觉得奇怪了:“什么,什么?哪有拔自己身上的毛的?不
对,不对,这是老虎的毛,不是你的毛。”
  小野兔低下头来,拍拍自己那圆鼓鼓的肚子,说:“我快要当妈妈了。”
  小蚂蚁愣头愣脑的,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小野兔告诉他:“我快要生孩子了。我把自己胸脯上的毛拔下来,做一个又暖和又柔软的窝,小宝宝一生下来,好让它们在这窝里睡得舒舒服服。”
  松鼠在一边点点头说:“做妈妈的真不简单呐,为了孩子,舍得把自己身上的毛拔下来。”
  小野兔接着说:“小蚂蚁,你拿着的这根黄毛,是我拔的时侯,让风吹跑的。你不信,拿它跟我胸脯上的毛比一比。”
    小蚂蚁瞧了瞧自己拿着的那根黄毛,又瞧了瞧小野兔的胸脯,真的,一模一样。它觉得怪不好意思的,说:“瞧我,瞎猜瞎想,闹了笑话。”
  小松鼠和小野兔一齐说:“小蚂蚁,以后碰到什么事儿,先问个明白,就不会闹笑话了。”
  小蚂蚁把那根黄毛递给小野兔,说:“这是你为孩子拔下来的,还给你,让你做窝吧!”
    ——选自《一根老虎毛》(绘画版),重庆出版社1999年5月版

方轶群 (1914-2007),江苏省苏州市人。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会员。编审。主要作品有《方轶群作品选》等。《萝卜回来了》获第2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一等奖。

长白岳桦 发表于 2010-03-24 07:33

期待!!!!

清浅 发表于 2010-03-24 15:08

爬也是黑豆

公木

爸爸和儿子一同来到谷场中,

谷场上有一片黑咕隆咚。

爸爸说:“那是黑豆豆。”

儿子说:“那是黑虫虫。”
做爸爸的当然是理直气盛。
...
桂剑雄 发表于 2010-3-22 20:36

这个爸爸真够呛!:lol

桂剑雄 发表于 2010-03-24 17:05

习   惯

                                 严文井


有一天,一头猪到马厩里去看望他的好朋友老马,并且准备留在那里过夜。

天黑了,该睡觉了,猪钻进了一个草堆,躺得舒舒服服的。但是,过了很久,马还站在那儿不动。猪问马为什么还不睡。马回答说,他这样站着就算已经开始睡觉了。猪觉得很奇怪,就说:



“站着怎么能睡呢,这样是一点也不安逸的。”

马回答说:



“安逸,这是你的习惯。作为马,我们习惯的就是奔驰。所以,就是在睡觉的时候,我们也随时准备奔驰。”

——选自《严文井童话寓言集》,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79年版



                      附:关于寓言的寓言

                                        严文井

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
  
    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过来的时候,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走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
  
    寓言是一座奇特的桥梁,通过它,可以从复杂走向简单,又可以从单纯走向丰富,在这座桥梁上来回走几遍,我们既可看到五光十色的生活现象,又发现了生活的内在意义。
  
    寓言是一把钥匙,用巧妙的比喻做成。这把钥匙可以打开心灵之门,启发智慧,让思想活跃。
  
    寓言本来是来自普通人的言谈,几乎任何人的一生中都能讲一些聪明话,有的就是寓言;有心的诗人和哲学家听见了,就用文字把它们记了下来。历史这个巨人很喜欢这些记载,就把它们珍藏起来。以后,当普通人从书中再看见寓言的时候,忘了这是自己讲的,不禁大为惊讶,叫道:“这是一些什么样的珍宝呀,这样光辉灿烂!”
  
    寓言是慷慨的。当童话请它帮助的时候,它就到童话那里去;当小说请它帮助的时候,它就到小说那里去……所以,现在我们从童话、小说、诗歌、戏剧里都可以看到寓言的影子。
  
    寓言又是谦逊的,当一个刊物请它去做客的时候,它就等各种长篇大著都坐下之后,悄悄坐在补白栏里。
  
    寓言是孩子们的好朋友。它长得又矮又小,说起话来却很逗。它虽然年纪很老,孩子们却把它看成是平等的同伴。因此,比较起来,它喜欢到儿童刊物那里去做客。当然,它还是同样谦逊,等小说、童话都坐下之后,它才找一个角落坐下。它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而从不炫耀自己,也不指望从别人手里得到什么。



我想,寓言作家也是具备这样的品质的。



他们能够耐住寂寞,坚持在漫长的小路上不断跋涉。他们不断地歌唱,声音从来不很响,然而在那些断断续续,可又连绵不绝的乐句当中,悄悄搀进了点点滴滴的眼泪和血液。



可能每一个诚实的人都是这样。



他们也唱,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声音。不论多或少,他们都有东西要表达。可能每一个人都是寓言家。



寓言,正在生活里不断行走,成为我们每一个的伴侣。



也许,这就是一种预兆,一种好的预兆。我们正在复兴的整个文化,正在走向另一次繁荣。寓言可以成为预兆的预言。

    ——选自《儿童文学》1982年第4期


严文井 (1915-2005),原名严文锦,湖北省武昌市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原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顾问。曾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等。著作丰硕,主要作品有《南南和胡子伯伯》、《严文井童话寓言集》等多种。主编《幼学寓言百篇》等。

笑尘天涯 发表于 2010-03-24 18:12

桂兄干了件大好事!说不定到时能出版一本寓言经典书籍呢。:handshake:hug:

wgidcw 发表于 2010-03-25 09:20

小猫钓鱼

                                         金 近

老猫和小猫一块儿在河边钓鱼。
  一只蜻蜓飞来了。小猫看见了,放下钓鱼竿,就去捉蜻蜓。蜻蜓飞走了,小猫没捉着,空着手回到河边来。小猫一看,老猫钓着了一条大鱼。
  一只蝴蝶飞来了。小猫看见了,放下钓鱼竿,又去捉蝴蝶。蝴蝶飞走了,小猫又没捉着,空着手回到河边来。小猫一看,老猫又钓着了一条大鱼。
  小猫说:“真气人,我怎么一条小鱼也钓不着?”
  老猫看了看小猫,说:“ 钓鱼就钓鱼,不要这么三心二意的。一会儿捉蜻蜓,一会儿捉蝴蝶,怎么能钓着鱼呢?”
   小猫听了老猫的话,就一心一意地钓鱼。蜻蜓又飞来了,蝴蝶又飞来了,小猫就象没看见一样。不大一会儿,小猫也钓着了一条大鱼。


——选自小学语文课本第三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版



金  近 (1915-1989),原名金知温,浙江省上虞县人。中国当代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等。主要作品有《春风吹来的童话》、《金近作品选》等。曽获第2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荣誉奖。

桂剑雄 发表于 2010-03-26 21:37

割了尾巴跟鹿跑的狗

                                                  莫 洛



鹿有一对漂亮的角,四条灵活的腿,而且体型优美,举止文雅。他从山林中跑过去,简直像一阵风,显得格外轻巧,敏捷。野兽们见了,都对他不住地赞美。

狗对鹿也不禁羡慕起来。他想:“如果我能和鹿跑在一起,那该多么好啊!”

不过狗心里明白,他的头上是无法长出角来的,腿也不可能长得同鹿一样;只有尾巴倒还可以设法变短。

于是狗跑到熊那里,要熊拿刀把他的尾巴砍掉一大段,只须留下短短的一小截。

熊是很老实的,他对狗摇摇头说:“你知道,狗毕竟是狗,鹿毕竟是鹿,你何必割掉自己的尾巴,附庸风雅,跟着鹿跑呢!”

站在一旁的狐狸却扑哧一声笑起来。他斜眯着眼睛看看熊,又看看狗,然后慢条斯理地说:“熊大哥,你未免有点懵懂,竟不知道狗兄弟的志气和抱负。我是完全懂得他的心意的,就让我来帮他个忙吧。”说着,便拿起刀来割了狗的尾巴。

割了尾巴的狗,虽然觉得疼痛,但心里却颇为高兴。他抓一把泥土止住尾巴上的血,便跟在鹿的后面跑起来,而且还模仿着鹿的姿态,把那条带着伤痕的短尾巴,得意洋洋地轻轻摆动着。

鹿是吃草的,狗跟着鹿跑,自然找不到吃的东西。他饿得头昏眼花,半路上就躺倒下来,再也无力跟着鹿跑了。他喘着气,睁着双眼,无可奈何地望着鹿越跑越远。不久,鹿的身影终于消失在茂密的树林深处了。

——选自《当代中国寓言大系》,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1989年12月版



莫  洛 (1916-),原名马骅,浙江省温州市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会员。著作甚丰,著有诗集《叛乱的法西斯》、散文集《生命树》、散文诗集《大爱者的祝福》等多部。

wgidcw 发表于 2010-03-27 16:04

恩人和仇人

                                 黄天戈



    花猫和黄猫一起在沙漠中旅行,因为又饥又渴,花猫晕倒了;黄猫为了找到水源,拼命向前跑,然而跑了一段路程后,疲乏不堪,也昏死了过去。

    一个骑着骆驼的商人发现了花猫,赶紧给花猫喝水,又给他吃的。花猫对商人叩头,感谢救命之恩。

    商人继续往前走,又发现了黄猫,也给他水喝,给他吃的;看他身体太孱弱,还将他驮在骆驼上带出沙漠,安顿在草原上。

    过了一年,商人又穿越沙漠,也经过草原。这时,花猫和黄猫各自安家落户了。花猫一见商人,纳头便拜,口称救命大恩公,十分热诚地款待他。黄猫也请商人到家中,同样也感谢他救命的恩德,只是黄猫又说,既然将他救活了,就应该让他活得更好些。

    又聪明又慷慨的商人,听出黄猫的话里的话,便给他好些粮食,让他生活得更好些。

    以后,每年商人经过草原时,总是受到花猫的款待,也总是听到黄猫的要求,给了他粮食。

    有那么一年,商人为了自己走更远的路,没法子再给黄猫粮食;黄猫可火了,破口大骂:“你这吝啬鬼!你既然救活了我,应该负责到底嘛!现在怎么呢?你是存心折磨我是不是?”

    黄猫张牙舞爪地把商人赶出家门。

    商人非常沮丧。他弄不懂:为什么他只给花猫一次小恩施,就能成为他的大恩人,而对黄猫经常赠予,到头来却成为他的仇人呢?啊,这正是俗话说的:一把米养的是恩人,一斗米养的是仇人啊!

    ——选自《中国新时期寓言选》,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1989年8月版



黄天戈 (1918-1999),笔名天戈,原名黄锦銮,广东省和平县人。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通俗文学学会会员。著有童话寓言集《睡谷的传说》和小说集《白额牛》、《闪亮的花朵》等。

桂剑雄 发表于 2010-03-28 09:10

黑豹的邻居

                                                秦 牧

    一只非洲黑豹,落进了猎人的陷讲,被人们装进笼子里,抬上轮船,漂洋过海,运到一个遥远的地方,最后被送进一个动物园。

  黑豹到了这个奇异的地方,又是陌生,又是害怕。这里夜间可以听到狮、虎、象、狼各种动物的哀嗥长啸,比森林里还要热闹;大风吹着树木,飒飒沙沙地响,也仿佛是野外的模样。但是一到白天,却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各种动物一般都互不见面,只有邻近笼子里的动物才可以彼此见到。动物园的饲养员抬着一桶桶食物,分头给各个笼子的野兽送食。每天从早到晚,整日里笼子外都挤满了人群,张着好奇、端详、观赏的目光,朝笼子里瞧。

  “呼——哦。”一个低沉而又雄壮的吼声,从隔笼响了起来,黑豹听了,觉得毛骨悚然。它略略走近铁栏,探视一下,看到了一只脑袋异常巨大、上面长满深棕色鬣毛、姿势英武、拖着一根末端有个黑色绒球的尾巴的动物,在隔壁笼子里威严地走来走去。不用说,那是一头狮子。

  黑豹谨慎地靠到笼边去,问道:“请问,你就是狮子吗?我在野外见过你们的同类。”

  狮子懒洋洋地打了个呵欠,回答道:“是的,我叫狮子。”

  “呵,狮子,你是兽中之王呵!”黑豹恭恭敬敬地说。

  “是的,游园的人常常用这句话称赞我。”狮子懒洋洋地说。它总是这副神情,仿佛“百兽之王”的王冠对它是个沉重的负荷,把它的性格压成这个模样了。

  “呵!你真是勇猛呵!你不是常常震天憾地地吼叫,使许多野兽都慑服在地,然后你就在原野上,像一个火球般迅速地奔跑,一路搏击着你的猎物吗?”黑豹问道。

  “不,我从来没有奔跑过那么遥远的地方,我一天到晚,都只在笼子里逡巡,或者是另一个笼子,或者是这个笼子。”狮子说。

  “那是你被人们捕获,和我一样倒霉以后的事罢了。我现在问的是从前,从前,你难道没有威武地去搏击过长颈鹿、斑马、野牛?”黑豹问。

  “没有,长颈鹿、斑马、野牛是什么?我不知道。”狮子说。

  “那么,你吃什么呢?你难道没有吃过各种野物的肉吗?”黑豹惊奇地问道。

  “没有,亲爱的饲养员到来的时候,有时丢给我一只活兔,我就衔着它在笼子里来回走一阵,然后把它吃掉。有时给我一桶碎肉和骨头,我就把它们吃了,用我生着倒钩的舌头把盆壁舔个精光。我从没有自己去抓过一只猎物。”狮子懒洋洋地说。

  “且慢,让我问问你,你的名字是狮子吗?”黑豹更加惊异了。

  “不错,叫做狮子。”

  于是,两只动物都沉默了。狮子沉吟道:“为什么这个黑颜色的邻居这么噜苏呢?它竟然连我的名字也怀疑起来!”黑豹寻思道:“这也叫做狮子吗?怎么它比一只野狸的经历还少呢?”

  黑豹自然不知道,人们猎获了狮子以后,把它们养在铁笼里,让它们一代传一代,动物园里有一部分狮子,并不是从野外捕获的,而是在笼子里一代代繁殖出来的。它们一生一世都住在笼子里,从来没有自己捕过一只野兽,也从来没有在宽阔的原野跑过一趟。它们实际的经历比森林里的一只野兔、一只小猴还要可怜,虽然靠祖先的血统遗传,表面上它们长着一副威武的模样。黑豹隔笼的狮子,已经有七代生活在动物园里了,早已不知道原野和森林是怎么一回事了。

  黑豹瞅着狮子,狮子瞅着黑豹,互相惊异地凝视着。过了好一会,黑豹又问道:“你的名字真的叫做狮子吗?”

  “是的,真真正正,我的名字的确叫做狮子。”狮子打个呵欠,懒洋洋地回答。

  有一句话我想附带告诉小朋友,实际和名称并不常常是相符的。

    ——选自《儿童时代》,1980年第23期



秦  牧 (1919-1992),原名林觉夫,广东省澄海县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曾任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等。著作丰硕,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花城》、文论集《艺海拾贝》、儿童文学集《在化妆晚会上》等。

哲学家 发表于 2010-03-29 08:29

秦牧。北京海淀教堂有位韩牧师,我们都管他叫韩牧~

清浅 发表于 2010-03-29 08:49

小猫钓鱼,虽短却耐读!

wgidcw 发表于 2010-03-29 11:42

小雁归队

                                 吴梦起



    秋风吹来,北方的天气逐渐冷了。一队队大雁往南方飞去。它们有时候排成个“一”字,有时候排成个“人”字。它们一块飞过高山,飞过大河,又一块落在湖边休息,一刻也不分离。晚上睡觉,总有一只大雁放哨,防备突然来的袭击。
    雁群里有一只小雁,不愿跟大队一块飞。它说:“跟你们一块飞多慢哪!如果让我随便飞,早就飞到南方了。”大雁警告它,说这样做是不守纪律,随便离队会遇到危险。小雁满不在乎地笑笑,把好话当做了耳旁风。一天黄昏时候,小雁偷偷地离队飞走了。它在无边无际的天空独自飞行,一边飞,一边得意地唱着歌,感到无比的快活和自由。忽然砰的一声,把它吓了一跳。它低头一看,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猎人正在朝它开枪。它急忙用力扇动翅膀,飞进云层。它想,多危险啊!差点儿把命送掉,还是回去吧。但是它又想,那太没出息了,先找个地方住下再说。天渐渐黑了。
    小雁看见前面有一座高山。这时候它口渴了,肚子也饿了。它想,过了这座山,该到湖边了吧。它打起精神,勉强地飞过了高山。可是山那边并没有湖,只有一片漆黑的树林。它迷失方向了。这时,小雁感到自己疲乏极了,它身上一点力气都没有了。它落在草地上,很想舒舒服服地睡一觉。忽然又想起,谁来放哨呢?没人放哨,太危险,说不定会有狐狸和狼出来伤害它。它越想越害怕,后悔自己不该单独飞行,恨不得立刻回到队伍里去。但是,漆黑的夜里,往哪儿去找队伍呢?它伤心地哭起来了。正在这时候,一只凶恶的狼嚎叫着,从树林里跳出来。小雁吓得浑身发抖,但是,在恐怖中他身上有了一种力量,它不能等着叫狼吃掉,它猛地扇起翅膀,赶快飞到空中。小雁独自在天空飞,心里又急又怕。这时候它越发后悔当初没听老雁的话。这只不守纪律的小雁在天上飞了好久好久,它飞过高山,飞过森林,飞过海洋,终于飞回陆地上的雁群里去了。

     ——选自《小雁归队》,辽宁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吴梦起 (1921-),笔名吴扬,山东省烟台市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吴梦起百篇童话集》等。《老鼠看下棋》获全国首届儿童文学奖;《小雁归队》获全国第2次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三等奖;《吴梦起童话选》获宋庆龄第4届儿童文学二等奖。

哲学家 发表于 2010-03-29 17:23

如果我是那只小雁,我可能会坚持不守纪律,而且绝不后悔:lol

桂剑雄 发表于 2010-03-30 20:35

如果我是那只小雁,我可能会坚持不守纪律,而且绝不后悔:lol
哲学家 发表于 2010-3-29 17:23

你很有个性嘛:lol

桂剑雄 发表于 2010-03-30 20:36

猴子磨刀

                              湛 卢



    一只猴子捡到一把刀,但这把刀很钝,连一棵小树也砍不断。

  它跑去请教砍柴的人:

  “告诉我,你的刀为啥那样锋利?”

  “我把它在石头上磨过的。”

  “磨过就行了么?”

  “磨过就行。”

  猴子高兴地跑回去,拿了刀子就在石头上使劲地磨着,磨着,一直把刀口磨得差不多和刀背一样厚。等它再拿去砍树时,不用说,就更加砍不动了。

  “唉!我已经学习了别人的经验,还是毫无办法,如果不是经验本身不可靠,一定就是这把刀子有问题!”猴子下了结论说。

     ——选自《猴子磨刀》,少年儿童出版社1956年版



湛  卢 (1922-1987),本名王文琛,四川省夹江县人。曽任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理事。著有寓言集《猴子磨刀》、《狐狸审案》、《审判伊索的寓言》、《乌鸦开画展》等。《一帆风顺》(原名《车与船》)选入新加坡小学课本。

wgidcw 发表于 2010-03-31 11:31

马鹿之死

                             任斐然



灰狼要想捉住马鹿来饱吃一顿。

可是,马鹿跑得比灰狼还快,灰狼好几次追赶马鹿都未追上。

有一天,灰狼看到马鹿在溪边站定了。

马鹿有一对美丽的角,他在山野荒地里漫游时却无法看到他那对美丽的角。因此他每次来到溪边、塘边、河边的时候,都要停住自我欣赏一番。

这天,马鹿站在溪边对着水中自己的头上的那对漂亮的角,欣赏不已:

“我这对角有多漂亮呀!”

灰狼轻手轻脚地朝溪边走过来了。

“我比梅花鹿的角还美丽呢!”

灰狼愈走愈近了。

马鹿还在出神地看着:

“世界上的动物算我最美丽了。”

“对!世界上的动物算你最美丽,特别是你那对角真是稀世珍宝呢!”灰狼细声细气地说道。

马鹿忘乎所以,依然陶醉在自己的美丽之中。

灰狼猛扑过去,等马鹿惊醒过来时,他已经来不及逃走了。

——选自《幽默、笑话、寓言》第3辑,江苏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任斐然 (1922-),原名任明耀,浙江省杭州市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著有童话集《狐狸和灰狼》、《猪八戒新传》等。

桂剑雄 发表于 2010-04-01 22:16

小水坑

         圣 野

下了一天雨

小水坑说

太满了

太满了



一天不下雨

小水坑说

太干了

太干了



水井不说一句话

不管多久

没下雨

总是有水

冒出来



——选自《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欢迎小雨点》,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圣野 (1922-),原名周大鹿,现名周大康,浙江省东阳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会员。著有诗集《啄木鸟》、《小灯笼》、《列车》等。《春娃娃》获第2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二等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