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寓言网论坛

邹海鹏 发表于 2008-06-12 20:01

请小明兄多批评。

本帖最后由 邹海鹏 于 2008-6-12 20:55 编辑 ]

邹海鹏 发表于 2008-06-14 17:44

欢迎大家继续批评:)

美妙的雨点 发表于 2008-06-15 19:42

我是来学习的,看到了许多前辈们的精彩评论,受益匪浅,真希望能够看到更多寓言家的精彩评论。

邹海鹏 发表于 2008-06-16 17:20

:handshake

鸽子树 发表于 2008-06-16 18:08

继承和发扬寓言的现实主义精神

——致邹海鹏老师


邹老师:

    您好!昨天傍晚收到了大作《一片飞翔的叶子》,谢谢!

    拜读之后,我觉得您的寓言创作路子较宽,从艺术形式看,有童话式的,有格言式的,有散文式的,有故事式的;从思想内容看,有关于人生修养的,有揭示哲理的,有写儿童生活的,有抨击时弊的。这说明您的文学功底比较坚实,生活阅历比较丰富,在寓言创作方面已经有了很好的发展基础。今后您似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擅长及所熟悉的生活,争取在某一方面的形式、题材的写作上有更为显著的突破,进一步形成自己的比较成熟的创作风格和比较鲜明的创作特色。就如现在人们谈到儿童寓言,就会想起金江、陈模等前辈;谈到成人寓言,就会提到韶华、黄瑞云等前辈;再如叶澍等先生以写小寓言著称,邝金鼻、马长山等先生以写幽默寓言见长,而刘征、杨啸、罗丹等先生最让人击节赞叹的则是他们的寓言诗,张鹤鸣先生却以寓言剧独树一帜;期待您也能如寓言大家那样在寓言创作上有更多的独特的建树。

    您的这本寓言集不乏佳作,凡夫、冰子、侯建忠、吕金华、海星……等同好已多有评点,他们的分析大都鞭辟入里,兹不赘言。我想补充说明的是,其中《狐公狐婆》尤其引起我的兴趣。这不仅因为它是以二十三则对话构成的系列寓言,这样的写法并不多见,更因为它充满着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这一组寓言简直是当今现实生活的翻版,所写的故事不都是我们身边发生的事,大家似乎已经司空见惯的事,而且还在不断重演的事?例如《捐款》一则,写狐公原准备捐100森林币,因为虎大王才捐90, 便改为捐80, 真是深刻地描画出了我们社会上很多部属在捐款时的心态:“千万不能抢领导的风头”,即使在今年救灾的几次捐款中,这样的心态还是屡见不鲜。这组寓言对某些人的刻划可以说入木三分,把大家一些心照不宣的问题也大胆地揭示出来,因此很有现实的警世意义。

    现实主义应该是中外寓言的优良传统,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就是因为在内容、情感、环境、事件、人物特征、对话等等方面都能及时地、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而成为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创始人。他的寓言就是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我们应该继承这样的传统。令人欣慰的是,我们当代寓言中也有一批以抨击时弊、讴歌时代为己任的寓言家。吴广孝先生和华夏寓言十人组是其中的代表。他们在今年年初的雪灾和5月的汶川地震灾害发生后,都写下了不少让人感奋、发人思考的寓言。现在从您的寓言中也看到了现实主义的创作理念和手法,希望您能继续发扬,使寓言的现实主义精神传承、广大!

    匆匆写了一点读后心得,作为海鹏寓言网络研讨会的一个发言。顺颂

身健、笔健!

                                             顾建华 2008.6.16

邹海鹏 发表于 2008-06-17 12:50

谢谢顾老师的批评和鼓励。

谢炳琪 发表于 2008-06-17 16:54

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是个团结的集体,
常务副会长顾建华教授,于百忙中为年轻作者写点评,难得啊!
足见前辈的奖掖之心!提携之情!
前辈的鼓励,是我们努力写作的动力!!

杨絮 发表于 2008-06-17 19:15

难得!

邹海鹏 发表于 2008-06-18 16:29

:handshake

邹海鹏 发表于 2008-06-20 18:30

                                              谢    辞

        二十天的时间一晃而过,不知不觉中邹海鹏寓言网络研讨会已近尾声。在这次研讨会中,三十来位老师和寓友发来贺信、祝辞、赠诗、赠联和评论。许多老师对本人的作品进行了中肯而又精到的批评,这中间既有肯定、鼓励和奖掖,同时又有殷切的期望和诚挚的建议,指出了我在寓言创作中需要努力的方向,和许多需要改善的地方。所有老师寓友的贺信、祝辞,评论,使我深受感动,同时也受益很多,让我在今后的寓言创作道路上能走得更远些。
       在邹海鹏寓言网络研讨会即将结束之际,我要真诚地感谢很多人:感谢叶澍老师的筹备;感谢冰子、吕金华、侯建忠、晓舟等老师的制定方案、主持、具体执行和操作;感谢顾建华、叶澍、凡夫、钱欣葆、吕金华、冰子、余途、老许、二秋树、庄严、张孝成、榴斋、杨絮、筱枫、方伯兮、楠溪笠翁、美妙的雨点等老师和寓友的贺信;感谢顾建华、桂剑雄、侯建忠、吕金华、张孝成、海星、冰子、王位、老许、维夏、白日星空等老师和寓友的评论;感谢杨啸、榴斋等老师和寓友的赠诗、赠联。对于所有的这一切,我仅能做到的是,再一次表示感谢,感谢各位对我的关心、帮助、支持和批评。
       今后,我将努力创作更多的寓言,并在创作的过程中,精益求精,不断创新。
       最后,祝大家在创作上精品迭出,在生活上万事如意!

                                                            邹海鹏
                                                             2008年6月20日


本帖最后由 邹海鹏 于 2008-6-21 08:47 编辑 ]

白日星空 发表于 2008-06-20 23:26

充满温暖的儿童寓言
                             ——读邹海鹏的寓言有感
     第一次读邹海鹏的寓言是在天涯寓言格言栏,印象依然很深的是那篇童话寓言《星星花》。《星星花》是一则充满童趣和温暖的儿童寓言,第一句“晚风轻轻地吹,吹开了狗狗心中快乐的花”,把读者拉入了美丽、充满诗意的童话世界。随着故事的展开,原来狗狗在外婆住的乡下挖了一株不知名的花,但因为它 “像天上那一颗一颗一闪一闪的小星星”,所以狗狗给它起了个美丽的名字“星星花”。狗狗对星星花可谓精心的照顾,但是星星花并不快乐,“一副萎靡不振的样子”。后来狗狗知道了星星花不快乐的原因,那是因为星星花离开了朋友,离开了生它养它使它幸福快乐的乡下。最后,狗狗把星星花带到了乡下,使它能够快乐的生活。这则儿童寓言语言清新,读了有一种春风拂面的感觉。从那时起,我就开始关注和喜欢海鹏的寓言,凡是能够看到他发的帖子,我一定会认真拜读的。
    我觉得海鹏的儿童寓言最大的特点就是充满温暖。海鹏的儿童寓言在他的所有作品中占有相当大的分量,读这些作品,你会被他的作品所感染,不知不觉融入到他的作品中,你的心立刻变得热乎乎了。和《星星花》一样,这些作品语言优美,富有童话般的诗意,也很有哲理,一个个故事都是由奉献、爱心、真诚、希望、进取等美好的元素组成。《云的心愿》、《鸟儿对大树的报答》等是关于奉献的;《命运之舵》、《枯树》、《希望之根》、《永远的登山者》、《蜗牛上树》等励志类的,教你用乐观进取的精神勇敢面对人生挫折;《分享快乐》、《温暖》、《小公鸡的烦恼》等教你如何变得幸福快乐;在《小熊多多的故事》里,作者通过一个个简单短小、充满的童趣的系列故事,赞扬了小熊多多的乐于助人、富有爱心的典型形象……作品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细心的读者肯定会发现。
    海鹏的作品,它会教你如何爱人,如何感恩,如何面对孤独,如何面对挫折,如何面对烦恼,如何生活得幸福快乐,如何让生命变得坚强……
    读了海鹏的作品,我猜测海鹏在生活中是一个乐观、进取、富有爱心的人,他深深地理解生活,对生活充满了希望,他乐于助人,和朋友分享收获的快乐和生活的幸福。作为人民教师,他应该有这些美好的品质,只有这样,他才能写出更多更好的充满温暖的作品。

    (由于工作和个人的原因,这两年来我花在网络上的时间很少,创作的作品也少,偶尔在天涯和寓言论坛逛逛,和朋友交流的太少,我深感惭愧,尤其是海星的网络寓言研讨会,我错过了,没有参与,我深感抱歉。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我来的时候可能依然不多,如果我有时间能够上网,一定拜读各位的佳作。
祝各位老师、朋友创作丰收。)

本帖最后由 白日星空 于 2008-6-20 23:34 编辑 ]

邹海鹏 发表于 2008-06-21 08:45

今天一大早上来,就看到了白日星空在昨夜二十三点为我的寓言所写的评论,很感动!正如星空所讲的,他上网的时间不是很多,但他上来和大家的交流却是很真诚的,星空的许多作品也让我受益颇多,希望有时间、有机会星空能和大家多交流、切磋。

余途 发表于 2008-06-22 20:37

寓言网络研讨会是个有益的尝试。我读海鹏的寓言《一片飞翔的叶子》是在《读者》杂志,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海鹏的作品集《一片飞翔的叶子》一直在我的办公桌上,时常读来,使我对他的作品有了完整的印象。海鹏作品研讨会让我更多地了解了海鹏和海鹏的作品,我们可以和海鹏一起进步。研讨会接近尾声,却是热爱寓言的人们的新的开始。

邹海鹏 发表于 2008-06-24 16:56

谢谢余途兄:handshake

阿丁 发表于 2008-06-25 16:52

我似乎来得太晚了!祝贺!:victory: :) :handshake

邹海鹏 发表于 2008-06-25 18:56

谢谢阿丁,希望多指教。:handshake

谢炳琪 发表于 2008-06-30 20:03

邹海鹏寓言网络研讨会小结


       历时一月之久的“邹海鹏寓言网络研讨会”圆满地画上了句号。这次研讨会,三十来位寓友发来贺信、祝辞、赠诗、赠联和评论,对作品进行了中肯的批评,既有肯定和鼓励,也有指出他在寓言创作中需努力的方向。现对这次研讨会作一简单小结。

     这次研讨会从6月1日开始,到6月30日止,共有72人次发帖,点击1400多次。参与者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寓言作家顾建华、叶澍、凡夫、钱欣葆、吕金华、冰子、余途、老许、二秋树、庄严、张孝成、榴斋、杨絮、筱枫、方伯兮、楠溪笠翁、美妙的雨点等发来贺信;顾建华、桂剑雄、侯建忠、吕金华、张孝成、海星、冰子、王位、老许、维夏、白日星空等寓友发来评论;杨啸、榴斋赠诗、赠联。每位寓言作家第一次发言,都贴出了作者简介,从一定程度上说,显示了参评者的高素质。

     评论者认为,邹海鹏作为一位年轻寓言作家,近年来,先后在《浙江日报》、《童话王国》、《中国儿童画报》、《杂文月刊》等报刊发表寓言,多篇作品被《读者》、《杂文月刊》、《格言》、《文学少年》转载,著有寓言集《一片飞翔的叶子》、《生命之根》,并有多篇作品入选选集,显示出作者不凡的创作实力。

      他的寓言在司空见惯的日常事件中,捕捉生活的折光。作品里的角色,不论是动物、植物,还是无生命的事物,演绎的却无一不是人世间的、生活中的事,读后给人以理性的启迪。
故事生动简洁,语言清新、平易流畅。不少篇章把童话的技巧引来,拓展了寓言的思路和内容,特别适合儿童阅读:于浅显明白中荡漾爱心和童趣,蕴涵深刻哲理,关注世界和自然,令人越嚼越有味道。既洋溢着爱心和童趣,又蕴涵深刻的哲理和教育意义,还引导儿童从小关注自然,关注世界,是较好的儿童教育读本。

      同时,从他的寓言中也看到了现实主义的创作理念和手法,使寓言的现实主义精神得以传承。

      这次网上研讨会的成功,是寓言界热心的朋友和广大网友大力支持、积极参与的结果。我们谨向大家致以诚挚的谢意。

      我以为,邹海鹏在寓言创作上的成功,除了本人的天赋和勤奋,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赶上了“网络快车”,在网络上得到众多名家的指点和帮助,奠定了自己在寓言创作中的地位。

     海鹏是幸运的,得到诸多名家的指导,所取得的成绩也有目共睹。祝愿海鹏及更多的年轻寓言作家,为我国新时期寓言文学的健康发展,发挥更大的推动作用。
                    
                                                                                  冰子于2008年6月30日


本帖最后由 冰子 于 2008-6-30 22:55 编辑 ]

邹海鹏 发表于 2008-07-01 00:18

谢谢冰子兄的小结。辛苦了:handshake

谢炳琪 发表于 2008-07-01 07:32

研讨会虽然已经结束,
对邹海鹏寓言的研究和探讨仍可继续进行,
有话说的朋友请自由发言。

凡夫 发表于 2008-07-04 17:09

寓言的选择

——祝海鹏寓言研讨会成功
凡  夫

    按照原来的安排,海鹏寓言研讨结束后,应由我来写一篇小结。由于近日诸多杂事缠身,结果把时间给耽误了。先向海鹏道声对不起,再对冰子说声感谢——谢谢你的代劳。

    关于海鹏寓言研讨小结,冰子已经说的很好,我完全赞同。我想借这个机会,就我看中国寓言网来稿和海鹏寓言的体会,和大家聊聊这样一个话题:寓言作家的选择。

    创作,其实是一种选择的艺术。这包括创作道理的选择,创作态度的选择,以及创作风格的选择,等等。

    先说说创作道路的选择。

    海鹏的寓言创作是从网上开始的。令人高兴的是,他聪明地利用了这个先进的传播工具,但又没有被种种假象所误导。网络创作,给文学爱好者带来极大的便利,它没有门槛,谁都可以上来试试,而且,只要上来了,就会有人喝彩。面对这种情况,会有两种结果,一种是满足于在网络上发表了,有人叫好了,结果就止步不前了;另一种,仅仅把在网络创作当做一种起步,然后,盯着有门槛的媒体——纸质媒体——报纸杂志,一步步向上攀登。海鹏选择的是后一条路。这些年,他的作品由于网络走向报刊,由地方走向全国,连续在全国有影响的报刊上发表,并且结成两本集子。这说明,他的选择选对了。

    再说说创作态度的选择。

    常写寓言的作家都有一种体会:年轻的时候,会把寓言写作当成一种很容易的事;随着年事渐长,便觉得寓言越来越难写了。寓言创作是一种高度智慧的劳动。它要求每篇作品既要有一个引人入胜、短小精悍的故事,又要有一个发人深省、见解独到的道理,要做到这两条,是非常不容易的。况且,从古到今,从中到外,那么多寓言作家已经写了那么多,再想出新,实在是难而又难。一般说来,寓言作家越写到最后,越是胆小,不敢轻易出手,以免落入俗套。但是,现在有的寓言作者却把寓言创作看得太易,把追求数量作为自己的创作目标,动辄千篇万篇,有的一天就写十几、几十篇。其实,这样的写作,大多都是在浅层次上的重复劳动。我曾经试图从几本厚厚的寓言集中选出几篇来,但是通观全书后很失望,想挑出一两篇质量稍高的就十分困难。海鹏与此相反,他把提高创作质量作为自己的创作追求,作品虽然不是很多,但却在不断提高。我很赞赏海鹏的这种创作态度。

    最说说说创作风格的选择。

    成熟的作家,都有自己的创作风格。成熟作者的作品,不用看作品署名,就知道它的作者是谁。像老一代寓言作家金江、黄瑞云的作品,单读语言,就是一种享受。金江寓言,就像一位长者给年轻人讲故事,娓娓道来,让人如坐春风;黄瑞云寓言则如庖丁解牛,用一把智慧的刀,把社会百态一点点解剖给人们看。后来的优秀寓言作者,也都有自己的鲜明风格,比如:叶澍的贝壳寓言,如粒粒珍珠,小巧玲珑,寓意深刻;马长山寓言,机智幽默,屡出怪招,现代气息浓厚;方崇智寓言,构思巧妙,富有哲理;张鹤鸣寓言,与戏剧结合,自成风格……更年轻的作家也有风格渐成者,如林海燕寓言,诗意很浓,意境很美;筱枫寓言,禅意飘然,淡而有味……海鹏寓言,注意借鉴童话的创作手法,在故事性和可读性上下了不少功夫,如果能够坚持下去,假以时日,也必将会形成自己的风格。

    时至酷暑,天热难挡。我的话题也到此打住。谬误之处,望朋友们指教。

                                                               2006.7.3于澹宁斋

邹海鹏 发表于 2008-07-04 19:55

谢谢凡夫老师在百忙中为研讨会做总结。:loveliness:

筱枫 发表于 2008-07-05 23:01

//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鸽子树 发表于 2008-07-06 22:23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谢炳琪 发表于 2008-10-07 07:33

网络研讨会是新鲜事物,要好好总结经验,年会上发言。

蝉亦戈 发表于 2008-10-11 10:22

两次网络研讨会,金华和冰子费心最多,会上你们说:D

谢炳琪 发表于 2008-10-11 11:46

这是研究会领导支持、论坛同仁
和广大朋友积极努力的结果!
很多人为网络研讨会流了汗水啊!:handshake

谢炳琪 发表于 2008-12-25 15:51

网络研讨会已经开了2次,收到了很好的效果。:lol
有没有合适的人选开第3次啊,大家找找看哦。。。。:time:

笑尘天涯 发表于 2008-12-28 08:53

有必要。:loveli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