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寓言网论坛

二秋树 发表于 2008-06-02 06:46

向海鹏老师学习

祝海鹏作品研讨会圆满成功!

邹海鹏 发表于 2008-06-02 11:59

谢谢大家鼓励:handshake

谢炳琪 发表于 2008-06-03 18:54

:P 人去哪?大家一起努力吧!

榴斋 发表于 2008-06-03 22:43

热烈祝贺邹海鹏寓言网络研讨会召开!

热烈祝贺邹海鹏寓言网络研讨会召开!

蒙海鹏寓友赠阅《一片飞翔的叶子》,捧读久之,佩服。值此“邹海鹏寓言网络研讨会”召开之际,谨以一联述读后之感想:

百篇精巧之寓言,独具匠心明理趣
一片飞翔的叶子,别开生面启鸿蒙

本帖最后由 榴斋 于 2008-6-3 22:47 编辑 ]

邹海鹏 发表于 2008-06-03 23:27

谢谢榴斋赠联:handshake

老许 发表于 2008-06-04 10:31

很想读到邹海鹏的代表作品:《邹海鹏寓言集:生命之根》。如愿啦!   老许收到了!  谢谢海鹏先生!
                                                                                                             老许

邹海鹏 发表于 2008-06-04 11:00

:handshake

鸽子树 发表于 2008-06-05 16:15

爱心洋溢 童趣洋溢
——浅读邹海鹏儿童寓言
吕金华

  读邹海鹏的儿童寓言很多,感觉很有读头,总的印象是:于浅显明白中荡漾爱心和童趣,蕴涵深刻哲理,关注世界和自然,令人越嚼越有味道。在这里,笔者想从以下几方面谈谈粗浅的认识。

一、平中见奇显功力

  邹海鹏寓言,取材往往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事物和现象,所以看似平淡,却平中见奇,透露出作者深厚的功力。如《一片飞翔的叶子》:
        
  一阵风吹来,一片叶子脱离了树枝,飞向了天空。
  “我会飞了,我会飞了。”叶子边飞边喊,“我要飞上天了!”
  叶子飞呀飞,飞过了一棵棵树,飞过了一只只栖息在电线上的鸟。
  “哈哈,我飞得比你们高。”叶子得意洋洋地对鸟儿说。
  又一阵风吹过,叶子在天空中盘了几个旋,被吹落到了一个小水坑里,随即被路过的一头牛踩进了淤泥里,不见了踪影。
  一只鸟感叹地对它的孩子说:“看到了吧,如果不依靠自己的力量,风既可以把你吹上天,也可以把你吹进烂泥潭。要飞翔,必须靠自身的力量。”

  这篇寓言取材于人们非常熟悉的现象:风吹叶落。可是作者却让那片叶子飞过了树、电线上的鸟,却落到小水坑里,被牛踩进淤泥。从而折射出哲理:要飞翔,必须靠自身的力量。真是妙不可言,另人叫绝。

二、清新明亮溢美感

  邹海鹏的寓言,总给人一种清新明亮的画面,使人读来获得美的享受,这是作者心境平和、明丽,爱心洋溢,在字里行间的流露。如《云的心愿》:

  一座高高的山上有一棵大树。
  大树常常看到一朵洁白的云在山边自由自在地飘过。
  树问:“云儿,能够到处无拘无束地遨游,这就是你的心愿吗?”
  云说:“不,能够到处无拘无束地遨游,是我努力的目标,但它并不是我的心愿。”
  后来,云儿经常在大树上方的天空中漫游,在湛蓝的、辽阔无边的天空中,洁白的云儿显得越发俊雅美丽,越发自由了。
  树问:“云儿,现在你变得更美,也更自由了,这下可实现你的心愿了吧?”
  云说:“能变得更美、更自由,这对我自身来说当然是一件好事,可它对别人来说,又能给他们带去多大的好处呢?这并不是我最大的心愿。”
  过了些日子,云儿化作滴滴珍珠般的雨点,洒向大地,汇成条条小溪流,流进田野,流进果园,流进人们的心里。
  树想:“这下云儿可实现它的愿望了。”

  这篇寓言,就在给读者一幅清新亮丽的画面的同时,洋溢出爱心,使读者的心灵为之空明,受到洗礼。

三、童趣盎然道理深

  邹海鹏的寓言,总是荡漾着盎然的童趣,这种童趣来自于孩子们熟悉的生活,既跟孩子们的生活贴近,又非常有趣,孩子们是很喜欢的。更可贵的是,在这种童趣中,还运载着深深的,但也是孩子们能懂得了的哲理,真是趣中有理,理出于趣。如《雪孩子》:

  太阳公公一大早起来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非常可爱的雪孩子。
  这个雪孩子皮肤洁白无瑕,眼睛乌黑发亮,鼻子高挺峭拔,再加上戴着一顶粉红的帽子,真是漂亮极了。
  太阳公公看着雪孩子,越看越喜欢,不禁把全部的热情倾注在雪孩子身上,一天到晚围着它转,若不是有黑夜,太阳公公真舍不得离开雪孩子。
  日子过了一天又一天,太阳公公围着雪孩子转了一圈又一圈,现在它眼里呀,只有雪孩子。但它发现雪孩子渐渐地变小了。太阳公公担心极了,于是拼命把全部的爱都倾注在雪孩子身上,但无论太阳公公如何呵护,雪孩子最终还是消失了。
  太阳公公啊,其实它不知道,正是它的溺爱,毁了雪孩子。

  这篇寓言,写了一个俏皮的雪孩子,它不仅“眼睛乌黑发亮,鼻子高挺峭拔”,还“戴着一顶粉红的帽子”,惹得太阳都“围着雪孩子转了一圈又一圈”,最后太阳公公“拼命把全部的爱都倾注在雪孩子身上”,却使雪孩子消失了。故事透出这样的哲理:溺爱会毁了孩子。真是趣中寓理,理出于趣,深受孩子们喜欢。

四、关注世界藏大爱

  邹海鹏的寓言,还十分注重引导读者关注世界,培养人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操,潜藏着无边大爱。是作者爱心的折射。如《伤心树》:

  树木一棵棵被砍倒了,然后被运到遥远的城市里去。
  大树觉得自己越来越孤单,它是这片森林里最年长的树。许多树,它是看着它们慢慢地长大,然后又看着它们被砍倒。
  它身边的许多树,每天在担心被砍倒。
  大树是用不着担心的,因为它是一棵奇怪的树,每年春天都会开出些奇异的花,奇形怪状,五颜六色,每年都不一样。总之,这些花,只能用三个字来形容:美极了!
  正因为如此,伐树的人被告知,不能砍倒这棵树。
  即使如此,大树看上去仍然一年比一年不开心了,而且,它开的花颜色越来越单调,数量也越来越少。
  树木一棵棵被砍倒了,然后被运到遥远的城市里去了,而且好像被砍得越来越多了,运得越来越快了。
  大树感到越来越孤单,因为整个森林只剩下它身边一小片了,鸟儿也很少来唱歌了。裸露在地面的树桩,像一个个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无声地诉说着刻骨铭心的伤痛。
  终于,大树身边的树木也被砍倒了,整个森林只剩下这棵唯一的大树,像一个巨大的惊叹号屹立在大地上。
  对于这棵森林里唯一保留下来的奇异的树,很多人都在关注着它,特别是春暖花开的时候,很多人都会不辞劳苦从遥远的城市里赶来看望它。
  这年春天,很多来看这棵奇异的大树的人发现,大树在一夜之间竟然开出了很多很多花,这些花晶莹剔透,很奇特,像一颗一颗珍珠垂下来。
  不,那不是珍珠,那是泪珠!有人突然叫起来。
  大家仔细看一看,果然更像泪珠。
  大树竟开了一树的泪花花!
  不久,大树竟然倒下了,然后枯死。

  这篇寓言,讲述了一个奇异的故事:被砍伐后留下的唯一一棵因能开奇花而幸存的大树,竟开出一树的泪花花,然后枯死。作者用这个奇异的故事告诉人们,要爱护自然的道理。这样的故事,能使儿童从小懂得热爱自然和保护自然,具有培养儿童的大爱,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

  总之,邹海鹏的儿童寓言,既洋溢着爱心和童趣,又蕴涵深刻的哲理和教育意义,还引导儿童从小关注自然,关注世界,是较好的儿童教育读本。

邹海鹏 发表于 2008-06-05 17:54

谢谢吕老师的精彩点评,吕老师在2006年写巧写寓言系列时,曾给我的寓言《聪明的老鼠》(邹海鹏)做过评论,再次感谢:handshake

邹海鹏 发表于 2008-06-05 17:55

附文在后:
35、曲折起伏(吕金华)

    寓言的主体是故事,虽然是简单的故事,但有时也是需要曲折一些的,故事往往因有曲折有起伏而生趣味。我们把寓言中运用的这种创作手法称为“曲折起伏”法吧。有一篇《聪明的老鼠》(邹海鹏),就是采用“曲折起伏”法写成的,全文如下:

一只老鼠常为自己的聪明骄傲不已。
有一天,这只聪明的老鼠和它的伙伴一起去觅食,结果它们找到了一个不知什么原因被打翻在地上的蛋糕。一个美味可口,叫人垂涎三尺的牛奶蛋糕。
大伙儿一拥而上,争先恐后把头“埋”入蛋糕中。
不多一会儿,半个蛋糕就消失不见了,聪明的老鼠见此情景,很是心痛。于是它就提议,应该派一只老鼠去放哨,因为如果大伙儿都只顾全神贯注地吃食,万一猫来了,大伙儿就有可能都会成为猫的“美餐”。
大伙儿想想也是: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呀!
可派谁去呢?每一只都舍不得嘴边的美食。
聪明的老鼠自告奋勇为大伙儿放哨。
众老鼠为聪明的老鼠的自我牺牲感动不已。
正当大伙儿放心地享受美食时,忽听到聪明的老鼠一声高过一声的警示:猫来了!猫来了!猫来了!
那声音里充满了恐惧和绝望。
众老鼠立刻四下逃窜,眨眼间不见踪影。
哪有什么猫呀,看着面前那小半个香喷喷的蛋糕,聪明的老鼠对自己佩服不已,
摸摸自己鼓胀的肚皮,聪明的老鼠满足极了,正想高歌一曲借以抒怀,一个锋利的爪子一把按住了它。
由于贪得无厌,聪明过度,聪明的老鼠成为了猫的一顿美食。

  这篇寓言中,老鼠们找到了一只大大的奶油蛋糕,这是第一次起;然后老鼠们把头埋进蛋糕里吃掉了一半,聪明的老鼠十分心痛,献计派人去放哨,却派不出哨鼠来,这是第一次伏;聪明的老鼠自告奋勇去放哨,却佯叫“猫来了”,吓跑了所有老鼠,聪明的老鼠享受了一顿美餐,这是第二次起;最后老猫吃了聪明的老鼠,这是第二次伏。整个故事在曲折起伏中推进,产生出了诱人的趣味。
  故事在“曲折起伏”间一定要自然,要顺着人物的性格特征来推动情节的发展,否则会显得生硬,这是初学用“曲折起伏”法要注意的问题。
                      2006年11月17日  


由 吕金华 最后编辑于 2006-11-17 10:41:00

本帖最后由 邹海鹏 于 2008-6-5 17:57 编辑 ]

鸽子树 发表于 2008-06-05 20:11

:handshake

海星 发表于 2008-06-07 09:56

《一片飞翔的叶子》读感            
             海星
            
    海鹏寓言集《一片飞翔的叶子》读完后,感受颇深,他的寓言给我比较深刻的感受,至少有三点:

   第一,海鹏寓言的主旋律是歌颂心灵的美善与真,鞭挞一些人内心深处的丑恶现象。读后,容易激发人们自觉地去上进、奋斗,这样的作品,特别适合青少年阅读。如《寓言的碎片》
   伞:努力绽放,才能展示生命的美丽。
   镜子:诚实,是生命存在的根本,事业成功的基础。
   自行车:车子前进,在于步调一致,保持团结。
   圆规:立场坚定,才能画就完美的生命之圆。
   直尺:正直的品格,才能留下笔直的人生轨迹。
   钥匙:爱,必须全身心地投入。
   闹钟:简单的重复,只要能坚持不懈,也能书写不简单的人生。

   第二,海鹏大部分寓言属于为人处世类。规劝寓言在他的作品里也占了相当一部分。如《一片飞翔的叶子》《生命之根》《枯树》《雪孩子》等等。
    一片飞翔的叶子
    一阵风吹来,一片叶子脱离了树枝,飞向了天空。
   “我会飞了,我会飞了。”叶子边飞边喊,“我要飞上天了!”
    叶子飞呀飞,飞过了一棵棵树,飞过了一只只栖息在电线上的鸟。
   “哈哈,我飞得比你们高。”叶子得意洋洋地对鸟儿说。
    又一阵风吹过,叶子在天空中盘了几个旋,被吹落到了一个小水坑里,随即被路过的一头牛踩进了淤泥里,不见了踪影。
    一只鸟感叹地对它的孩子说:“看到了吧,如果不依靠自己的力量,风既可以把你吹上天,也可以把你吹进烂泥潭。要飞翔,必须靠自身的力量。”

   海鹏写的为人处世类寓言,我觉得还有一个特色:就是在能兼顾寓意的同时,塑造了寓言作品里很多特有的文学形象。这样的形象很多:如《猴子买了一幅画》中一个人云亦云,没有主见的猴子形象。《两棵苹果树》里那棵不结果的自私自利的苹果树形象。《云的心愿》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云的形象。

   第三,哲理化的结尾。海鹏寓言集《一片飞翔的叶子》寓言有130来篇,很多寓言的结尾都借用格言的形式,这样的结尾,既是水到渠成的总结,又是发人深思的点题,实在精彩。我想,这和海鹏平时写格言多少有点关系吧。如:《一片飞翔的叶子》结尾:一只鸟感叹地对它的孩子说:“看到了吧,如果不依靠自己的力量,风既可以把你吹上天,也可以把你吹进烂泥潭。要飞翔,必须靠自身的力量。”《分享快乐》结尾:狐狸看着这一切,心里想:原来分享也是一种快乐,学会分享也是一种幸福!


本帖最后由 海星 于 2008-6-7 12:48 编辑 ]

邹海鹏 发表于 2008-06-07 12:39

谢谢海星的精彩评点。:handshake
海星寓言的巧妙构思,值得我好好学习。
我想,如何让寓言语言有味点,经得起咀嚼,应该是我不懈努力的目标。
与海星兄弟共努力!

本帖最后由 邹海鹏 于 2008-6-7 12:41 编辑 ]

邹海鹏 发表于 2008-06-07 12:46

顾建华老师的回信

邹老师:
    您好!我因5月份外出,不在北京,没能收到您的大作。您写的地址没错,可能是邮局丢失了。倘方便,请再寄一本,以便拜读。以往在网上看过几则,感到很有自己的特色。我衷心祝贺海鹏寓言网络研讨会的举办!这是您潜心进行寓言创作的成果的标志,也是寓言同好对您的成绩的肯定,相信经过大家的研讨,您的寓言会百尺杆头,更进一步!  
                                                         
                                                                    顾建华
                                                                      6.2

本帖最后由 邹海鹏 于 2008-6-7 12:47 编辑 ]

邹海鹏 发表于 2008-06-07 12:48

谢谢顾老师鼓励!

邹海鹏 发表于 2008-06-08 08:59

又是端午,祝论坛的各位寓友节日快乐!

维夏 发表于 2008-06-08 15:41

海鹏老师是我的恩师。很早之前,我帮海鹏老师打理着我们学校的文学社,那时候文学社刚成立不久,记得每期的刊物上都印有老师的“语丝”。这便是我对老师创作的初步印象,那是短短的一句或几句话,往往蕴含着生活的哲理。
    到了后来,海鹏老师向我介绍天涯的“寓言文学”版块,从而对老师的创作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儿童文学,往往就是深入浅出,让所有的人都看的懂,让所有的人都能有话说,但是不同的年龄层次,不同的阅历和不同的知识背景,看到的,领悟到的往往又是不同的。所以老师的东西往往很耐读,而且读来有亲切感,至于能体会到多少,就要看读者的层次了。《一片飞翔的叶子》和《生命之根》是老师赠送与我的,我也颇为珍藏。
   另外,海鹏老师的创作态度让我很敬佩,在短短的时期发稿的数量也是相当可观的,作为他的学生,我现在读的是中文专业,虽然老师也是一直鼓励我坚持创作,支持我投稿,但也由于各种学业的压力以及知识储备的不足,我并没有尝试着去投稿,只是偶尔写写博客,聊以遣怀。
    最后,在此恭祝海鹏老师的寓言网络研讨会圆满成功!

                                                                                            学生维夏 上

邹海鹏 发表于 2008-06-08 16:02

谢谢维夏。

邹海鹏 发表于 2008-06-08 16:05

维夏是我几年前的学生,很是爱好文学,现是大学本科三年级中文专业学生,很有才气,一直以来与我交流很多。这是她的博客:
http://www.tianyablog.com/blogger/view_blog.asp?BlogName=maitian_23

谢炳琪 发表于 2008-06-08 20:16

欢迎新朋友的到来:victory:
新人不断涌现,是寓言文学的幸事!

邹海鹏 发表于 2008-06-09 09:19

冰子兄节日快乐!
转冰子兄为我的《一片飞翔的叶子》所作的跋在下:
时代和生活的折光—— 读青年作家邹海鹏的寓言(冰子)
邹海鹏寓言集《一片飞翔的叶子》跋:

·                                 

·                    时代和生活的折光

                                ——喜读青年作家邹海鹏的寓言



                              □冰 子

    温州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同时温州还形成一个在全国影响颇大的寓言作家群。这个作家群里,拥有老中青少近300人极为整齐的作者队伍,邹海鹏就是其中的一位青年寓言作家。

    近年来,我在参与主编几部温州市儿童文学作品选的工作中,经常与有关作者联系。每当有新的儿童文学作者冒出,心里就感到欣慰。早在2004年3月浏览中国寓言网时,读到邹海鹏的寓言,后来发现他是永嘉县的一位作者,更引起我的注意。

去年瑞安的一次文学活动中,我向永嘉县文联主席鲍先生打听海鹏的情况。没几天我收到鲍先生的邮件:“永嘉搞儿童文学的不多。邹海鹏电话是:138***或674***。有空来走走,多联系。”就这样,我和海鹏通上了电话。

    我们第一次见面,是2006年暑期在洞头召开的温州市儿童文学年会。他不太爱说话,甚至有些腼腆,但为人谦虚,善于思考。

    海鹏是勤奋的,近年来他陆续在《江南时报》《家庭百科报》《浙江日报》《格言》《作文大世界》《孩子天地》《中外童话画刊》《童话王国》《思维与智慧》《喜剧世界》《杂文月刊》等报刊发表了大量儿童文学作品,中国寓言网上就有37则,寓言网论坛上就更多了(同时他还担任两个栏目的版主),并有多篇作品入选多种权威选集。

    寓言是一种篇幅短小、语言精炼的带有哲理性的故事。寓言离不开故事,故事离不开生活。海鹏用一双洞察世事的敏锐慧眼,从生活中汲取素材,往往通过一个简单而有趣的故事,有的对社会上丑恶现象作辛辣讽刺,有的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与理解作精辟揭示。例如《两只狼》:

   …………

  一日,小狼外出觅食时不小心掉进一个陷阱,想尽了各种方法就是爬不出来。这时,它想到了附近的大狼,想到大狼又有机会嘲笑它,于是小狼大声叫起来:“快来呀,有好东西。快来呀,有好东西。”

   “扑通”一声,闻讯赶来的大狼也掉进了陷阱。

  这时,小狼心想:你也掉进来了,看你还嘲不嘲笑我。

  两只狼呀,最后都成了猎人的猎物。

    作者用简洁的几笔,勾划了大狼和小狼的丑恶形象,巧妙地批评了人性的某些弱点和缺陷,令人产生极丰富的联想,并从中得到感悟。这则小故事的寓意是明显的,它的揭露和讽刺也是十分深刻的。

    作者热爱生活,爱憎分明,这种强烈的情绪倾向都灌注在他的作品中。他以一个善良正直的人的眼光努力去发现生活中那些真善美的东西,讴歌真善美的价值取向。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在他的笔下都显得那么生动有情,充满着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如《桃树的遭遇》中:
    ……一个到了乡间采风的歌唱家发现了这棵被砍倒的桃树,觉得它很不一般,于是就把它带给了他的雕刻家朋友。
  雕刻家非常喜欢他朋友带来的礼物,殚精竭虑,废寝忘食,终于把桃树雕成了一件既充满灵气,又让人遐想无穷的艺术品。后来,这件艺术品被收藏在博物馆,因为这样可以让更多的人来观赏,并不断地从它身上吸收艺术的力量,获得无穷的灵感。

桃树想:无论是受到赞美还是遭到凌辱,我都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现在我终于过上了最有意义的生活。

相反,对于那些生活中存在着的假恶丑现象,他也借喻于一些的叶子、稻草人之类的载体予以贬斥,读起来很有意思。

    海鹏是时代和生活的有心人,他有敏感的艺术神经,对生活有着极敏锐的观察力。他常常在司空见惯的日常事件中,捕捉生活的折光,然后紧紧抓住,通过精心构思而成为寓言。他的每篇寓言都是有感而发,都是从现实生活中发掘、提炼出来的。

    他作品里的角色,不论是动物、植物,还是无生命的事物,演绎的却无一不是人世间的、生活中的事,读后给人以理性的启迪。

    非常高兴的是,海鹏的寓言创作在艺术上有新的开拓,他的寓言有“童话化” 的特点,即他的寓言借用了童话的叙事方式,塑造了童话的形象和意境。如《桃树的遭遇》《大树和它的影子》等,与其说是一篇寓言,倒不如说是一篇童话,作者在这里没有直接点明要教训的道理,更没有用抽象的哲理来表现自己的观点。这种把童话的元素融入寓言创作的尝试,无疑激活了寓言这一古老的文体。

    海鹏的寓言集《一片飞翔的叶子》就要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了,特向他致以热烈的祝贺。艺无止境,我在祝贺他取得目前已有成果的同时,也期待他能不断超越自己,再上一个新台阶。

    海鹏是有潜力的,愿大家关注他。用时下的话说,他是一只“潜力股”,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前景看好。

    因时间仓促,以上粗浅论述或许没有到位,海鹏寓言的许多优点尚未提及。好在我们已是朋友,权作一次喝茶闲聊罢了。

                                                     2007年11月15日



冰子:寓言作家、诗人,温州市儿童文学学会副秘书长

邹海鹏 发表于 2008-06-11 16:33

欢迎寓友多多批评!

wangweitongzhi 发表于 2008-06-12 14:22

简评邹海鹏《猴子的新房》

简评邹海鹏的《猴子的新房》
王位
今年2月,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了五本寓言集,邹海鹏先生的《生命之根》和我的拙作《长生不死药》有幸在其中,与少军先生的《毛驴开荒》、张孝成先生的《伯乐遭劫》、林玉椿先生的《滴水窥海》组成了一个寓言图书方阵,这不能不说是我们的一种缘份。玉椿先生建议我们五人样书互换,因此我在第一时间得到并拜读了海鹏先生的部分作品,感觉很好。由于没有全部读完,因此一时还难以对海鹏的作品做出全面的评价。在海鹏作品研讨会之际,仅就单篇作品《猴子的新房》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猴子的新房》无疑是一篇十分成功的寓言。作品以猴子建房,越建越大的故事提醒人们,做事情要量力而行,否则只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这篇作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联想到近些年某些官员所搞的政绩工程,几乎与猴子建房如出一辙。猴子建房不去看它的能力和需求有多大,而是要看让它建房的人官职有多大,官职越大,建的房也越大,结果劳民伤财。这样的例证,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几乎俯拾皆是。《猴子的新房》也是对这类好大喜功官员的一个绝妙讽刺。当然,房子建大了,也有猴子自己的原因,你建房自己住,又不是给大象和长颈鹿。自己没主见,建房时头脑多少也有点发热,再加上领导瞎指挥。不出现这样的结果才怪呢!
《猴子的新房》的成功还体现在寓言人物的选用上,以大象和长颈鹿的形体规模,给它们安排区长市长的角色非常贴切。寓言创作,并不是让动物和其它物类说话,而是要让动物和其它物类说它们能说并应该说的话。这一点要求寓言作家必须熟悉和掌握动物和其它物类的生活习性和特点。比如喜鹊的窝建在大树上,鸭子说话呱呱叫……不能凭着想象随意乱写。寓言人物的言行一定要符合本身特点,让人看起来是那么回事。做到了这一点,作品就成功一半了。
《猴子的新房》篇幅很短,仅仅用了三百多字,就把故事讲完了。我觉得这样篇幅的寓言最好。数学里讲黄金分割线,寓言究竟应该写多长最好看?我总以为写长了容易造成读者的审美疲劳。三五百字是不是最合适?反正要写上千字一定是太多了。
至于本篇的瑕疵吗,也是有的,据说长颈鹿是不会发声的。所以让它用脖子、头做几个否定的姿势,然后让市长的秘书解读给猴子,不知能否达到文章的最佳效果?
总之,瑕不掩瑜,无论怎么说,《猴子的新房》都是一篇成功之作。
愿海鹏能够写出更好更多的寓言作品。
2008年6月12日

侯建忠 发表于 2008-06-12 17:56

海鹏佳作欣赏二题  

                                                    邹海鹏《一棵树》佳作欣赏
        大树的天职是生根开花长叶结果,果实让人品尝,树阴供人遮凉避雨。在为大地人类奉献的同时,难免在一个地方显得孤单寂寞,有时在人们采摘果实的过程中,又不免会受到一些伤害,枝折叶落,伤痕累累。这在大树来说,是再正常不过了,只要摆正心态,枝折了叶落了,都可以长出来,也许来年会长得更加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在带给人们欢乐的同时,大树应感到自豪和骄傲。海鹏笔下的《一棵树》,却是另一番心态,受到小小的挫折,便感到委屈,怕继续生长给自己再带来无穷的祸害,便不再开花结果,不再生长绿叶,终于变成一棵枯树,被人砍倒,当作柴禾烧掉了。这棵大树的遭遇,形象地写出了人类性格中脆弱的一面,遇到挫折便自暴自弃,最终招致悲剧的发生。故事告诫人们: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身不愿面对挫折,体会不到奉献给人带来欢乐的同时,也充实了自己,提升了自身的价值。但愿《一棵树》的悲剧,在人类身上发生的少些再少些;希望海鹏的寓言佳作多些再多些。
                              
                                                             附1、一棵树
  一棵树长在一条大路边,好多年了,生根、长叶、开花、结果,每年做着同样的事。
  在一个地方呆得久了,也就觉得烦了。这棵树也是这样,它觉得有些烦。
  它烦的是,当它开花结果后,许多人回来采它身上的果实,光采果子倒没什么,烦的是采果子的人常常弄得树枝折叶落,伤痕累累。
  树想,别结果子了,结果了反而受累。
  于是这棵树从此不再结果子。
  可没想到不结果子了还是觉得烦,每逢烈日当空或暴雨如注时,许多人会避到这棵树下,光躲在树下倒没什么,烦的是有些人闲来无事,会在树身上剥皮刻字,使它痛苦不已。
  树想,别生枝长叶了,生枝长叶反倒招来无穷祸害。
  于是,这棵树从此不再生枝长叶,成了一棵光秃秃的树。
  从那以后,一棵光秃秃的树就那么孤零零地站在路边,没有一个人去亲近它。
  久而久之,光秃秃的树渐渐失去了生机,树干都被虫子蛀空了,成了一棵枯树。
        终于,有人注意到这棵残败的枯树,砍倒了它,当作柴禾烧了。
        从此,这条路上再也没有了这棵树。
                              (原载《温州日报》2007年11月9日)

                                                              邹海鹏《金鱼之死》佳作欣赏
        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的生活,人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离开了“嘈杂拥挤的花鸟市场后”,水泡眼当然有理由相信,自己的幸福生活很快就会来临。主人对“水泡眼”的宠爱,更衬托出猫的失宠。猫把自己的失宠,归之于水泡眼,对水泡眼充满敌意,也是事出有因,情有可原。猫对水泡眼的嫉妒仇视,那是猫自己的事,也是水泡眼无法挽回的事,谁让你生得太美呢。不该发生的是你不该用自己的欢乐,加深别人的痛苦,更不该“得意忘形”,怒火冲天,越俎代庖,替主人教训猫。水泡眼用自己生命的代价,告诉后来者:得意则忘形,忘形则致祸,自毁前程。
       
                                                                            附2、 金鱼之死
        离开了嘈杂拥挤的花鸟市场后,水泡眼金鱼相信自己的幸福生活就要开始了。的确,水泡眼美丽可爱,有自信的资本,不然,它又怎能被主人一眼相中呢!清水、细沙、碎石、绿草,一个硕大的金鱼缸,水泡眼金鱼拥有了所有金鱼梦想的一切。况且,主人在时,它还能吃到美味的鱼食。 水泡眼的到来,的确赢得了主人无比的宠爱。这一点,从那只失宠的虎斑猫身上就可以得到验证。主人宠爱的是我,他哪有时间理你呢。看到鱼缸外无精打采闲逛的猫,水泡眼心想。在主人家呆了些时日的水泡眼,由于集主人的万千恩宠于一身,它不禁有些飘飘然,对于那只失宠的猫,它有时都懒得看一眼了。猫似乎也逐渐弄明白了自己失宠的原因。它忍受不了水泡眼金鱼爱理不理的眼神,它在鱼缸变转悠,眼光中充满了敌意。水泡眼似乎也觉察到了猫的敌意,可它不在意:有主人宠着呢,怕什么!况且,硕大的金鱼缸给它提供了充足的活动空间,猫限制不了它的自由。有时,水泡眼就故意轻蔑地看着猫,惹它生气。猫越生气,水泡眼就觉得越快乐,就越觉得有一种成就感。终于有一天,忍无可忍的猫趁着主人不在家,拼命地用身体来撞击金鱼缸。可金鱼缸实在太坚固了,丝毫没有受到破坏。猫撞累了,躺下了歇息,歇息好了又来撞。水泡眼看到猫对它竟然如此蛮横无礼,不禁怒火冲天,一跃而起,想替主人狠狠地教训下猫。结果,跃出了水面,想狠狠地教训下猫的水泡眼金鱼,“啪”的一声,重重地摔在猫身边的地板上。至于最后的结局,大家可以去问问猫吧!
                                                        (《金鱼之死》原载《三晋都市报》2007年11月15日杂文版}

          侯建忠  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寓言通讯》编辑部主任。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寓言创作,著有寓言集《蜗牛取名》、《幸运的亚军》、《名著新寓》等,最近创作的数百则短信寓言,已在多家报刊发表。

邹海鹏 发表于 2008-06-12 18:00

王位老师是位令人尊敬的寓言作家,虽未曾谋面,但读王老师的大作《长生不死药》,深深地为王老师严谨认真的创作态度所折服。谢谢王老师的批评和建议,我辈当努力!

本帖最后由 邹海鹏 于 2008-6-12 19:17 编辑 ]

邹海鹏 发表于 2008-06-12 18:09

侯老师的寓言赏析系列文章读来总让人收获多多,常让人有种拨云见日的感觉,无论对于读者或是作者,都有莫大的裨益。谢谢侯老师的点评!:handshake

楠溪笠翁 发表于 2008-06-12 19:00

热烈祝贺邹海鹏先生寓言网络研讨会开幕!

楠溪笠翁 发表于 2008-06-12 19:51

致谢

首先感谢海鹏兄弟送我《一片飞翔的叶子》。拜读之后,不觉震惊。一者为鹏兄弟的文笔与睿智,二者为难得的童心与坚守。书中精彩的寓言故事,而今是我的儿子临睡前必须的香甜宵夜。卷末的“雨丝风片”,言简意丰,则是我们为人处世的哲理。
    值此网络研讨会开幕之际,衷心祝贺鹏兄弟“击水三千,鹏程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