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玉与冯雪峰的《寓言》(跋与藏)
黄永玉与冯雪峰的《寓言》(跋与藏)2012年06月24日02:20 来源:人民日报 http://news.hexun.com/2012-06-24/142764262.html
图一
图二:一九五五年外文出版社出版的冯雪峰法文版《寓言》封面。
图三
黄永玉与冯雪峰的寓言作品一直有缘,先为《今寓言》创作封面木刻,再为《寓言》创作封面和插图木刻。
第一次见冯雪峰的场景,黄永玉在散文《为什么老头儿号啕大哭?》中描写得极为生动。时间:1947年;地点:上海姚蓬子的作家书屋。初次见面的一个成果,即是为作家书屋1947年版《今寓言》创作封面木刻。木刻是一只狐狸,黄永玉擅长的动物形象。
再为冯雪峰寓言书设计封面和插图,是在50年代中期。黄永玉回忆说,1953年他从香港到北京定居后不久,外文局的荒芜先生就来请他为冯雪峰的外文版《寓言》设计封面和插图。我所搜集到的《寓言》有两种,一是1955年外文出版社的法文版,一是1956年作家出版社的中文版(见图一)。由此可见,当年冯雪峰的寓言重新编选出版,应是外文版在前。
巧的是,我所买来的法文版精装本《寓言》,居然是图书样本,多了扉页上张贴的一张最后发稿单,其内容为字数统计、页码、价格、印数等。法文版《寓言》为16开精装,封面为绿色。
中文版《寓言》初版时间为1956年2月。我买到的为同年7月的第二次印刷,此时印数已达66000册,可见该书当年颇受欢迎。中文版是32开平装本,封面木刻与法文版相同,惟封面颜色改为深红色。中文版出版说明写道:“本集收寓言七十一篇。其中《蛇的绞杀战》一篇作于一九五二年;其余都是一九四七四八年在国民党统治区所作,这次由作者从已出版的寓言集中选出,文字上也经过一些修改。”显然,《寓言》是《今寓言》的延续。
2004年7月,黄永玉先生在中文版《寓言》扉页上题跋如下(见图三):
冯雪峰先生不是死在敌人子弹之下而是死在临死也说不出口的冤枉之中,怪不得鲁迅一直自夸的“横站”的战斗方式,在雪峰身上却一点也用不上了。自我残害那么多自己人,多冤,多糟蹋人啊!那么多优秀的前辈们!雪峰先生一直对我好,真难忘记。李辉存。黄永玉2004年7月万荷堂。
之后不久,黄永玉读到徐庆全先生的《周扬与冯雪峰》(湖北人民出版社)一书,感慨无限。适逢作家出版社将出《比我老的老头》增补版,他写下《为什么老头儿号啕大哭?》长文,作为《比我老的老头》的代序。往事记忆,漫溢苍凉,在黄永玉描绘的“老头”群体中,冯雪峰因而凸现出特殊的历史厚重感。
学习!
一女子理发,始坐即曰:“理华灯装。”发师惟惟。理至半,女子曰;“改半夜装。”发师惟惟。理将毕,女子曰:“改黎明装。”发师曰:“发已无已,再改,恐天大亮矣!”:lol
由此感叹当今寓言之飘,如游戏、玩艺儿。
二位老前辈的寓言熊都读过。其中,黄永玉的很多寓言都角度新颖,充满生活气息。如《芥末居杂记》中的《女理发》,熊至今还可背诵:
一女子理发,始坐即曰:“理华灯装。”发师惟惟。理至半,女子曰;“改半夜装。” ...
桂剑雄 发表于 2012-10-16 08:25 ↶
螃蟹、猫头鹰和蝙蝠 黄永玉
螃蟹、猫头鹰和蝙蝠去上恶习补习班。数年过后,它们都顺利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不过,螃蟹仍横行,猫头鹰仍白天睡觉晚上活动,蝙蝠仍倒悬。
:lol
5#蝉亦戈欣赏,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