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寓言网论坛

老许 发表于 2008-04-05 09:40

读《醉井》,我醉了……读《喉蛙公主》,可品戏味!

读《醉井》,我醉了……读《喉蛙公主》,可品戏味!
                                   老许
    近日正读《刘征文集》第二卷  寓言诗及其他,读得有味,吟诵拟杂剧《四霸闹学》,感到很有新意。又读《葬花记》,是一折逗笑的小杂剧。再读杂剧新编《南郭新传》以及套曲新编《卧龙谈心》;还读了拟剧本《买玉得砖记》、《争雁新编》、《卖珠者言》、《留官曲》和独角戏脚本《叶翁献龙》。这是刘征先生独创的寓言体剧本,可读可诵只是难演。发表后,也未见有人搬上舞台。寓言剧,写得好!且用杂剧套曲形式,可见其功力不一般。这是他的独创。政治色彩浓,很有深刻的讽剌的现实意义。刘征先生有写古体诗的功底,写来驾轻就熟,非一般人可比!我想学,学不来。自愧不如!
    浏览中国寓言网,得知将召开“张鹤鸣寓言研讨会”,恳请张先生寄书来研读。
    经数日的等待,以为寄丢了。终于由邮递员送上楼来,因包装残破,另又用绳捆扎。“张鹤鸣寓言研讨会”已经开完。我总算接到了张先生的书。开包即读。《醉井》,当然好!这是一本很有分量的寓言集。我读了,沉醉其中。张鹤鸣先生求新求变的精神可佩!他认真叙事,演释故事,选少年儿童喜爱地写,给孩子希望、勇气和信心。他写来幽默有趣。如《山羊先生的微笑》,《鼓掌事件》等;他掌控讽剌的笔法,辛辣剌鼻、让你打喷嚏,如《习惯成自然》,《诱饵》等;他能将自然科学的知识、巧妙的编织成寓言故事、写成科学知识寓言。如《亚马逊树虎的灭绝》,《霸王花》等。读过这部寓言集,让我拍案叫绝。张鹤鸣先生,对寓言的创写,重视故事的可读性,重视语言的通俗性,重视寓言人物的塑造,形象生动活泼。他重视寓意的巧妙表达而不是真露说教。几篇寓言诗,更具独有的特色,语言流畅,可读可诵。
    翻看《喉蛙公主》让我眼睛一亮。真正的短寓言剧本,这么多,了不起!这些剧大多都演出过,获过不同的奖项。这些剧作是作家大胆创新的成果。只有创新,寓言文学才有发展。抱残守缺,固守老式的陈套,不会有前途。我们提倡寓言文学的题材创新,也提倡寓言文学的体裁文本的创新。张鹤鸣先生经营多年的寓言剧,取得了显著的创新成果,不可低估。这可以推动我们勇于创新。如能向影视进军,像童话那样在影视荧屏上一展身手,则是可以期待的。这些剧作故事性强,具有鲜明的戏剧矛盾冲突,可读耐看,情节发展脉络清楚,感情丰富,题材贴近现实,其寓意对现实社会有鲜明的针对性。
    这些剧本都是创新之作,能演可读,通俗易懂。当寓言读,可领悟其哲理;当剧本读,可欣赏品尝其中的戏味。虽有人写成《狐狸围脖》,《狐狸的悲哀》,《猎人,猴子与金币》,《狮子与老虎》等寓言剧在前,却没人结集出版。这的确证明了张鹤鸣先生是编剧的行家里手,不仅创编大戏时出手不凡,一部《海国公主》意获奖28项!一部《一媳三婆》也获多项大奖!谁人可比?在这等没人愿意问津的寓言小品、短剧创作上,独创出光彩之作,不仅屡获各种大奖,且屡演不衰。令人钦佩!尤其是《一媳三婆》,《喉蛙公主》等,创造的实绩,了不起。
    读了张鹤鸣先生的《醉井》和《喉蛙公主》,我认为有几点可以归纳写出来。
    一,写适合少年儿童读的寓言,事实证明有前途,浙东寓言作家群,因受金江先生的影响,大多走这条路。并已取得了不可低估的实绩。这给写成人读者看的寓言作家以提醒:创写寓言要关注读者对象。少年儿童是最多的寓言读者。我们不可忽视文化消费主体的选择。
    二,寓言体裁的创新,很有潜力可挖。社会在发展,寓言文学的发展更依赖于创新。这创新,当然要有题材的创新和创作方法的创新,也还应有体裁的创新。如诗体寓言,寓言戏剧,寓言电视剧等。
    三,张鹤鸣先生寓言剧的创作实践,提供了可实践的范例。他对戏剧文学的功底让他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他会编戏,铺演有趣的故事,设置戏剧矛盾,调控冲突,他能让人在舞台上活动起来。通过剧情,剥开并讽刺人世间的假丑恶,歌颂人们向往的真善美。
    四,张鹤鸣先生寓言和寓言剧,以及童话剧、课本剧等,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和教育作用。具有让读者获得审美的感知,促进联想,进而领悟寓言文学的魅力。特别是对少年儿童读者的吸引力,不可低估。这可以对他们发微思维,激发想象力,从而获得美的享受,领悟哲理。
    以上,信笔写来,见解不新也不深刻,聊供参考。行前匆匆,不妥之处,请张先生及师友们谅解!   
         2007年08月31日老许于老许寓言斋

本帖最后由 老许 于 2008-9-21 15:45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