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格言寓言”
本帖最后由 青山外 于 2012-8-7 13:34 编辑关于“格言寓言”
我想,有一类寓言,可以称为“格言寓言”。
这种格言寓言,似乎有这样的特点:
言简意赅,不超百字;借物论理,发人深省;
有“先知”的慧眼,有“诗人”的敏锐。
字数虽少,写法多样:
或一句独白;或两句对话;或只是个很妙的比喻;或似不超三行的小诗……
有题目,无题目均可(大多无题目)。
从寓言角度看,它是格言式的寓言;从格言角度看,它是寓言式的格言。
个人认为,格言寓言广义上属于微寓言。
但是,格言寓言同一般的微寓言有明显区别:
一般的微寓言只是正统寓言中篇幅最精短的一体而已。虽然微,故事都是完整清楚的。大多是百余字。
格言寓言有的有故事,有的没故事(借物论理,不一定要有故事)。有故事的,故事也是隐藏在文字背后,需要读者用想象来填补。
一则格言寓言,有的像一片贝壳,有的似一滴露珠,有的如一片叶子……
我们可以从贝壳聆听大海的声音,从露珠理解太阳的光辉,从叶子体悟生命的脉络……
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教。:)
泰戈尔、纪伯伦的一些作品似乎可算这种格言寓言。
“月儿呀,你在等候什么?”
“向我将让位给他的太阳致敬。”
——泰戈尔《飞鸟集》
鸟儿愿为一朵云。
云儿愿为一只鸟。
——泰戈尔《飞鸟集》
春天吹得纷飞的花瓣,
并非为了将来的果实而生,
只是为了一时的兴会。
——泰戈尔《流萤集》
蝴蝶计算的,
不是月份,而是刹那,
蝴蝶乃有充足的时间。
——泰戈尔《流萤集》
露珠只是在它自己
小小球体的范围里
理解太阳。
——泰戈尔《流萤集》
死叶消失于土壤中时,
便渗透在森林的生命里了。
——泰戈尔《流萤集》
叶在花的周围。
叶沉默,花是叶的语言。
——泰戈尔《流萤集》
你要鱼却送你蛇的人,大概他们只有蛇可送。
那么对他们来说也就是慷慨了。
——纪伯伦《沙与沫》
我曾对小溪说起大海,小溪以为我只是个想入非非夸大其词的人;
我曾对大海说起小溪,大海以为我只是个贬低别人随意毁谤的人。
——纪伯伦《沙与沫》
大海对贝壳的定义也许是珍珠,
时间对煤炭的定义也许是钻石。
——纪伯伦《沙与沫》
根是一朵对荣誉不屑一顾的花。
——纪伯伦《沙与沫》
虫子也会反抗;但即便是大象,却也会屈服,这不是很奇怪吗?
——纪伯伦《沙与沫》
一位妇人抗议道:“这当然是一场正义的战争,我儿子就战死在这场战争中。”
——纪伯伦《沙与沫》
真怪,没有脊椎骨的生物却有着最坚实的硬壳。
——纪伯伦《沙与沫》
斯芬克斯只开过一次口。斯芬克斯说:“一粒沙是一片沙漠,一片沙漠是一粒沙;现在让我们继续沉默吧。”
我听到了斯芬克斯的话,但我茫然无知。
——纪伯伦《沙与沫》
青蛙也许比公牛叫得还响,但它们既不能在地里拉犁,也不能在酒坊拉磨,你也不能用它们的皮制鞋。
——纪伯伦《沙与沫》
你背向太阳时,见到的只是自己的影子。
——纪伯伦《沙与沫》
我也受天使、魔鬼的造访,但我将他们全部摆脱。
天使来时,我重念一段祷文,他就烦了;魔鬼来时,我再犯一次前科,他就不问了。
——纪伯伦《沙与沫》
倘若你把自己的秘密披露给了风,那就别怪风儿把你的秘密披露给树。
——纪伯伦《沙与沫》
乌龟比野兔能说出更多关于道路的情况。
——纪伯伦《沙与沫》
真怪,没有脊椎骨的生物却有着最坚实的硬壳。
——纪伯伦《沙与沫》
盐里面肯定有某种异常神圣的东西,我们的眼泪和大海里都有它。
——纪伯伦《沙与沫》
:lol:victory:
王主编对寓言的研究,看来很下了一番功夫!:victory::handshake:lol
创新是发展寓言的途径。
在寓言的百花园里,花的类型越多越好。
因为娇小所以可爱,因为博大所以可敬。
:victory::victory:
关于“格言寓言”
我想,有一类寓言,可以称为“格言寓言”。
这种格言寓言,似乎有这样的特点:
言简意赅,不超百字;借物论理,发人深省;
有“先知”的慧眼,有“诗人”的敏锐。
...
青山外 发表于 2012-8-5 23:48 ↶
受教!
非常感谢叶老师、桂老师、杨老师、吕老师、赵老师、余途老师、张老师、文灿老师!:)
:victory::victory:
我也很喜欢这类寓言,语言凝练,哲理意味深长。一句胜过一百句。
泰戈尔、纪伯伦的一些作品似乎可算这种格言寓言。
“月儿呀,你在等候什么?”
“向我将让位给他的太阳致敬。”
——泰戈尔《飞鸟集》
鸟儿愿为一朵云。
云儿愿为一只鸟。
——泰戈尔《飞鸟集》
...
青山外 发表于 2012-8-5 23:56 ↶
王主编是一位造诣很深的寓言家,所以才把刊物办的这样好!
:victory: :handshake
任何一种文艺理论,都需要作品来证明!在快餐文化成为时尚的今天,我们会发现我们所提倡的东西,在以前都曾经存在,只不过被今天的人们重视和发掘而已。以寓言为例,就是通过故事讲道理。有的篇目侧重于故事,有的侧重于道理,有的则二者兼具。有的篇幅长,有的篇幅较短。但这些都侧重于形式的研究,不是真正意义的文学研究。王老师所提倡的“格言寓言”,我以为还是诗歌的范畴,属于哲理短诗。寓言很多时候告诉人们的就是哲学道理,当寓言和诗歌都短的不能再短的时候,有了很大的相似性。其实,文学体裁之间是可以互相包容的,它具有一定的模糊性!
寓言文学的春天来到了!
感谢朱老师、厉老师、野水老师、王老师、那一片云老师!:):handshake
又想到的:
格言寓言与微型诗:
有人提出“微型诗”的概念:三行以内,数十字内;结构要为三层及以下。“起承转合”结构的四行诗、三行诗都不是严格意义的微型诗。
同样,格言寓言的话语结构我想最好也在三层及以下。
格言寓言与微型诗有时存在交融,但大多时,区别还是有的:
微型诗有意象不一定寓有哲理;格言寓言有意象一定寓有哲理。
微型诗作为“诗”至少讲究点节奏和韵律;格言寓言讲不讲究都可以。
微型诗一般要有题目,格言寓言有用题目的,有不用题目的(有的加题目能更好理解,去题目也不影响理解)。
例子:
《偶像》(傅天琳)
偶像之所以高大
是因为崇拜者匍匐着
注:此首微型诗去题目也可,可算一则格言寓言。
《桃花》(桂少云)
用丝丝小雨 穿针引线
偷偷绣上自己
挂在三月的窗前
注:此首微型诗没表达哲理,只是描绘作者独特感悟的一种美的意象,去题目不合适,就只是诗。
2#青山外
“格言寓言”
似乎有这样的特点:
言简意赅,不超百字;借物论理,发人深省;有“先知”的慧眼,有“诗人”的敏锐。字数虽少,写法多样:或一句独白;或两句对话;或只是个很妙的比喻;或似不超三行的小诗……有题目,无题目均可(大多无题目)。从寓言角度看,它是格言式的寓言;从格言角度看,它是寓言式的格言。
个人认为,格言寓言广义上属于微寓言。
但是,格言寓言同一般的微寓言有明显区别:一般的微寓言只是正统寓言中篇幅最精短的一体而已。虽然微,故事都是完整清楚的。大多是百余字。格言寓言有的有故事,有的没故事(借物论理,不一定要有故事)。有故事的,故事也是隐藏在文字背后,需要读者用想象来填补。
什么是寓言,什么是格言,什么是二者的结合体,又叫什么名字,我想应该有规范的定义,但王老师能从这方面去思考,去探求我很佩服。“闪小说”这个名字,就是在出现闪小说这种特殊文体时,人们才命名的吧。向王老师学习。
“格言寓言”
似乎有这样的特点:
言简意赅,不超百字;借物论理,发人深省;有“先知”的慧眼,有“诗人”的敏锐。字数虽少,写法多样:或一句独白;或两句对话;或只是个很妙的比喻;或似不超三行的小诗……有题目,无题目均可(大多无题目)。从寓言角度看,它是格言式的寓言;从格言角度看,它是寓言式的格言。
个人认为,格言寓言广义上属于微寓言。
但是,格言寓言同一般的微寓言有明显区别:一般的微寓言只是正统寓言中篇幅最精短的一体而已。虽然微,故事都是完整清楚的。大多是百余字。格言寓言有的有故事,有的没故事(借物论理,不一定要有故事)。有故事的,故事也是隐藏在文字背后,需要读者用想象来填补。
什么是寓言,什么是格言,什么是二者的结合体,又叫什么名字,我想应该有规范的定义,但王老师能从这方面去思考,去探求我很佩服。“闪小说”这个名字,就是在出现闪小说这种特殊文体时,人们才命名的吧。向王老师学习。
19#张北峰
谢谢张老师!
格言寓言这种文体一直有人写,叫法很多。只是我觉得称为“格言寓言”更概括、更笼统些,并且比别的叫法显得有品格(这本来是一种严肃创作)。
现在不少人说起“格言寓言”“寓言格言”多是并列结构。而我在这里说的“格言寓言”是偏正结构。呵呵。
寓言和格言有联系也有区别:格言可以直接论理,也可借物论理。然而,寓言一定要借物论理。
有些哲理很难直接阐释说清,或者直接阐释显得苍白无味,而用格言寓言的方式,能让人理解更形象、更深刻。
谢谢张老师!
格言寓言这种文体一直有人写,叫法很多。只是我觉得称为“格言寓言”更概括、更笼统些,并且比别的叫法显得有品格(这本来是一种严肃创作)。
现在不少人说起“格言寓言”“寓言格言”多是并列结构。而我在这里说的“格言寓言”是偏正结构。呵呵。
寓言和格言有联系也有区别:格言可以直接论理,也可借物论理。然而,寓言一定要借物论理。
有些哲理很难直接阐释说清,或者直接阐释显得苍白无味,而用格言寓言的方式,能让人理解更形象、更深刻。
因为王主编的这个帖子,昨天,我特意看了一遍《飞鸟集》,受益匪浅。
受益匪浅!:)
谢谢贺老师、张老师!:)
王老师分析深刻,精辟。学习!! 一则格言寓言,若能配上一幅美图,应当更佳!
一则格言寓言,若能配上一幅美图,应当更佳!
(只可惜我们杂志版面有限,用不了这样的形式。希望有人能策划这样的集子出版。)
↶
青山外 发表于 2012-8-10 20:03 ↶
王主编这个主意不错,相信我们寓言协会的人,每人都写过一些这样的格言寓言,如果挑选一部分出一套精品格言寓言集应该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