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寓言网论坛

桂剑雄 发表于 2012-08-05 11:06

《枯叶蝶的故事》后记/桂剑雄

本帖最后由 桂剑雄 于 2012-8-6 00:45 编辑

“乾有杯”第三届中小学生寓言、童话大奖赛

                 获奖作品选
           《枯叶蝶的故事》后 记   

    本书是评委从超过百万字的参赛作品中评选出来的佳作。因为这些作品的作者是一年级到九年级的孩子,所以显得趣味各异,异彩纷呈,妙趣横生。
    非常值得高兴的是,由于这次大赛的组织宣传工作做得非常好,本届参赛选手特别多。据统计,本届大赛组委会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稿件5000多篇,比前两届翻了好几番。其中,瑞安这个全国“寓言大市”,在中国寓言研究会负责各项大奖赛的副会长张鹤鸣先生和他的团队的组织、发动下,来稿更是踊跃,其参赛稿件占了全部稿件的七成多。正因如此,大赛组委会为了公平起见,特意安排将全国的稿件和瑞安市的稿件分开评奖:由瑞安市外的评委为瑞安市的参赛稿件打分,而让瑞安籍的评委评审全国的参赛稿件。另外,对参赛稿件相对较多的瑞安市红旗实验小学、温州白鹿外国语学校和双羽培训学校(后两所学校的获奖作品另书收入),又单独进行了评奖。故而,上述几处所评出的各项获奖奖级,都是等同的,不存在孰高孰低——这也是我特别想强调的一点。
    选进这个集子的作品,都曾公示于中国寓言网论坛,获得了很多的赞誉。我作为本届大赛的评委和具体负责本书编务工作的成员,想简要地谈一下收入本书获奖作品的几大出彩处:
    首先,想象奇特。如在编号第5的全国赛区获奖作品《蚂蚁和大象》中,小作者将成人们通常形容微小和强大的这两种不成比例的动物安排在一起,不仅让二者对话,还让大象帮蚂蚁搬食物。后者为了报答前者,提供了猎人要来打猎的信息,提请对方注意防范。而大象自恃强大,没有把这种忠告放在心上,结果因目标大被子弹击中,死在身高体大的优势上。
    其次,语言充满了童趣。如在编号第18的瑞安赛区获奖作品《小猫剪纸》中,作者这样写道:“我(小猫)小心翼翼拿起刻刀,在纸上用力一刻,红纸一下子就被我拉出一道‘伤口’。”——此处用“伤口”,多么鲜活传神啊!而像这样形象生动的语句,一般成人似乎很难写出来。
    第三,新意迭出。例如,伊索寓言《芦苇和橡树》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有些同学据此进行了仿写,如编号第194的《芦苇与柳树》。但有的同学却根据这个故事写出了新意,如编号第197的瑞安市红旗实验小学的获奖作品《枫树与小草》,作者别出心裁,安排小草们离开了嘲笑它们渺小的枫树,导致枫树的树根裸露,最终被狂风刮倒。这样构思,不仅巧妙,而且自然合理。如果不是寓言方家,是断然不会看出这篇作品会与伊索寓言有什么关系的。
    此外,收入本书中的获奖作品还有趣味浓厚、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等等特色。读者朋友不妨通过阅读作品,自己去慢慢体会。
    当然,由于这些作品均是出自于孩子之手,难免存在着一些不足。下面,我想粗略地说一下本书作品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便于总结经验,使以后的比赛能更上层楼。
    一是第一人称的问题。这次比赛有一个特别的要求,就是要求小作者用第一人称编写一个能表现该主题的寓言或童话故事。很多同学都按这个要求做了,但有些同学没有这么做。对于没有按第一人称写的,如果质量上乘,评委会出于鼓励的考虑,有的也给予了高分。但是,某些获奖作品,虽然也用了第一人称,却丝毫与作品本身没有关系。如编号第163的《两棵小树》这篇,前面都没有用“我”,却在结尾中这样进行补充:“唉,其实这棵小树就是我呀!”其实,这句话完全与全文无关,只是为了应付第一人称的要求硬加上了,真有点“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味。所以,收入时,发现这样的情况,一般都将其删除了。
    二是对动物的习性不甚了了,一些作品有违自然规律。如编号第186的《森林里的傻瓜》一文:“我看到一只猫头鹰挂在树上睡觉”——显然,这是“我看到一只蝙蝠挂在树上睡觉”之误。再如,编号第159的《谁是傻瓜》中:兔子跌进河里,花猫“跳到水中把兔子救上岸”——显然,小作者自己并没有意识到,猫自己都不会游泳,怎么去救兔子?所以,在收入本书时,编者不得不为其另外加上一个次要人物——小狗。
    三是为了照应主题,忽乱加结语。如编号第193的《狮子和猴子》这篇,文章本来已经写完了,意思已经表达明白了,却非要补上一句“这可真是总把别人当傻瓜,自己才是大傻瓜。”再如,第110篇《才艺大赛》这一篇,本来主题已经非常突出了,可是,小朋友担心文章的主题还不够突出,在结尾时非要画蛇添足,强加上“我知道了我为什么不能获得冠军了,‘若要经久不衰,莫要经久不变。’”如此种种,也是这次大赛中很多学生作品的通病。
    四是喜欢续写名作。例如,在这次的参赛作品中,仅仅一篇伊索寓言《乌鸦与狐狸》,就被一些同学翻来覆去地进行了发挥。大概大家都对狡猾的坏狐狸恨之入骨吧,于是在安排乌鸦报复狐狸时,有的设计将肉中放玻璃、有的设计让肉发霉或在肉中放置腹泻药、更有甚者是在肉中拌入毒药等等,不一而足。
    五是一些编写的故事老套,如出一辙。如小作者们喜欢将兔子的白毛、孔雀的尾巴、公鸡的红冠等等这些让人羡慕的闪光点编入故事中,最后,又让这些闪光点或优势,变成它们丧命的因素。
    六是乱投邮箱。这次有一小部分同学因粗心大意,没有看清相应的主题应投相应的邮箱这条规定,将参赛稿投错了邮箱,导致作品成为无效稿。评委会本着对同学们负责任的态度,对特别优秀的作品,还是给予了高分,如获得特等奖的编号为第31的《大大国与小小国》,就是小作者将应投第三主题邮箱的作品,误投到了第一主题的邮箱中。
    张鹤鸣先生在本书的序中说了这样一句话:“当一个学生能理解寓言、读懂寓言甚至能写出有一定思想深度的寓言作品时,那么他(她)显然已经渐渐在长大、在成熟……”——而我想说,如果你是中小学生,当你读了这些作品,你一定会有很多的收获;如果你是成人甚或是家长,当你读了这些作品,你一定也会为孩子们的奇妙想象和构思而欣慰一笑。
    最后,我想借此机会,特别感谢大赛评委会对我的信任,请我协助完成本书的编选工作。在本书的编选过程中,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会员贺维芳老师等对某些作品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在此一并致谢。
    由于时间仓促及编选者水平所限,本书肯定还存在许许多多的不足,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桂剑雄
                                                                                                                                                                                      2012年7月10日

张鹤鸣 发表于 2012-08-05 11:58

够熊爷辛苦的,谢谢熊爷!

桂剑雄 发表于 2012-08-05 12:06

谢谢协会和张会长的信任!:handshake:lol

贺维芳 发表于 2012-08-05 12:50

熊爷辛苦了!
有一处笔误:
三是为了照应主题,忽乱加结语。如编号第193的《狮子和猴子》这篇,文章本来已经写完了,意思已经表达明白了,却非要补上一句“这可真是总把别人当傻瓜,自己才是大使瓜。”  中“这可真是总把别人当傻瓜,自己才是大使瓜。”

鸽子树 发表于 2012-08-05 15:22

熊爷辛苦了!

张北峰 发表于 2012-08-05 16:15

张老师、桂老师你们都辛苦了,功不可没啊!:victory::victory:

张鹤鸣 发表于 2012-08-05 17:01

张老师、桂老师你们都辛苦了,功不可没啊!:victory::victory:
张北峰 发表于 2012-8-5 16:15

熊爷辛苦!灰常辛苦!

蝉亦戈 发表于 2012-08-05 18:12

是头好熊!不过,没见过那么细心、认真、不怕烦杂的熊!:victory:

巴人 发表于 2012-08-05 19:20

谢谢桂老师!:victory::victory:

赵群智 发表于 2012-08-05 20:07

鹤爷、熊爷辛苦了!问好!

吴宏鹏 发表于 2012-08-05 21:09

:handshake:handshake

张鹤鸣 发表于 2012-08-05 21:21

是头好熊!不过,没见过那么细心、认真、不怕烦杂的熊!:victory:
蝉亦戈 发表于 2012-8-5 18:12

熊爷辛苦鸟!

张鹤鸣 发表于 2012-08-05 21:21

鹤爷、熊爷辛苦了!问好!
赵群智 发表于 2012-8-5 20:07

:handshake

张鹤鸣 发表于 2012-08-05 21:21

:handshake:handshake
吴宏鹏 发表于 2012-8-5 21:09

:handshake

张鹤鸣 发表于 2012-08-05 21:22

熊爷辛苦了!
鸽子树 发表于 2012-8-5 15:22

:victory: :victory:

张鹤鸣 发表于 2012-08-05 21:23

谢谢桂老师!:victory::victory:
巴人 发表于 2012-8-5 19:20

:victory: :victory:

桂剑雄 发表于 2012-08-06 00:18

谢谢各位师友!

桂剑雄 发表于 2012-08-06 00:19

熊爷辛苦了!
有一处笔误:
三是为了照应主题,忽乱加结语。如编号第193的《狮子和猴子》这篇,文章本来已经写完了,意思已经表达明白了,却非要补上一句“这可真是总把别人当傻瓜,自己才是大使瓜。”  中“这可真 ...
贺维芳 发表于 2012-8-5 12:50

谢谢师太哈!

永恒的星 发表于 2012-08-06 09:48

为人作嫁,剑雄有功!

青山外 发表于 2012-08-06 23:53

桂老师、张老师都辛苦了。:victory::victory:
希望越来越多的小朋友尝试寓言写作。

张鹤鸣 发表于 2012-08-07 00:50

桂老师、张老师都辛苦了。:victory::victory:
希望越来越多的小朋友尝试寓言写作。
青山外 发表于 2012-8-6 23:53

:victory: :victory:

朱丽秋 发表于 2012-08-07 08:46

大熊大英雄!:victory::victory:

笑尘天涯 发表于 2012-08-14 20:34

熊爷辛苦了!  
:hug:

赵群智 发表于 2012-08-14 22:51

熊爷辛苦了!

桂剑雄 发表于 2012-08-15 07:38

本帖最后由 桂剑雄 于 2012-8-15 07:50 编辑

谢谢各位师友的关心和跟帖!:handshake
应该说,我们协会最辛苦的是鹤爷和洪老师——都退休的人了,不好好休息,却将整个身心投入到寓言事业中。大家可以想一想,这些年的各项大赛,他们伉俪是怎么走过来的呀!
今年的五项大赛(还有一项大学生大赛马上又要开始了),熊只是分担了一小部分的工作,不足为道。

张鹤鸣 发表于 2012-08-15 17:17

谢谢各位师友的关心和跟帖!:handshake
应该说,我们协会最辛苦的是鹤爷和洪老师——都退休的人了,不好好休息,却将整个身心投入到寓言事业中。大家可以想一想,这些年的各项大赛,他们伉俪是怎么走过来的呀!
今 ...
桂剑雄 发表于 2012-8-15 07:38

大熊帮大忙,研究会朋友出大力。谢谢大家支持!我们多做些奉献是应该的,忙一点无所谓,很充实,就是心太累!

贺维芳 发表于 2012-08-15 19:19

等大学生寓言大奖赛圆满结束之后,张老师、洪老师、熊爷、还有各位评委老师就可以松口气了,看这半年把大家忙的。各位老师,辛苦了!

张鹤鸣 发表于 2012-08-15 21:28

等大学生寓言大奖赛圆满结束之后,张老师、洪老师、熊爷、还有各位评委老师就可以松口气了,看这半年把大家忙的。各位老师,辛苦了!
贺维芳 发表于 2012-8-15 19:19

贺老师功不可没,谢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