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寓言网论坛

蝉亦戈 发表于 2012-07-24 06:31

由衷感谢·亲历暴雨之夜 樊发稼

由衷感谢·亲历暴雨之夜
                                     樊发稼
   
      7·21北京暴雨成灾,截至昨天,遇难身亡人数升至37人。空前发达的现代媒体将此消息迅速传遍全球。我个人不断收到来自境内外的老同学、老同事、文朋诗友、亲人们的慰问电函,感到无比亲切和温馨。对此,我由衷感谢深爱我的亲人和朋友们!(凡年齿长我者,或同辈,我都及时复电回函致谢了;由于年事已高,精力不济,凡幼辈或比我小的,则未克一一回复,谨表歉意)

     那天(7月21日)我的预定日程上,要参加两个活动。一大早,我赶上头班5号线地铁,刚坐两站,才获知某夏令营开营仪式由于天气原因不能如期举行,我只好打道回府,心中甚是郁闷。
     这天上午,天气一直极为阴沉,气压很低,感到呼吸不畅,难受得很。下午,我冒雨早早出发,虽然自始至终打着雨伞,但膝盖以下全部淋湿。我提前两小时来到北京新闻大厦,脱下湿透的鞋袜,在大堂沙发上闭目打盹休息。大概看我满头白发一个老头儿,一副狼狈可怜的样子,酒店服务员对我的不雅行为,未予制止,直至湿裤(主要是俩裤腿儿)被我的体温“烤”干,穿好鞋袜,活动方负责人下来接我来到三层312包间。……
     包间里的电视,不断现场直播北京的雨况,荧屏上看到一个老外居然在大马路上游泳,大家不禁笑出声来。那时谁也绝对没想到,正在此时此刻,广渠门附近户外积水已深达4米,有人竟溺亡于马路的深水之中!……
     酒店包间隔音极好,全然听不见外面肆虐凶狂的风声雨声。我不时悄然离席察看窗外雨情,由于外面光线阴暗看不出什么。谈笑风生中一名女导演及其伙伴匆匆赶来包间,此时我们吃喝了近两个钟头,已临宴终人散,听女导备说一路开车遇阻的种种险情,一种不祥的预感立刻笼罩我的心头。未等宴终,我随一位领导先行告退……
     出得酒店大门,立即进入风狂雨暴之中!我没命地奔向附近的25路公交车站(25路直通我家楼下),那里已是挤满候车的人群。尽管大雨滂沱,雨伞基本起不到遮雨的功能,候车秩序还是不错的,大家都排着队。我前面一对共伞的青年鸳鸯乘机紧紧胶贴在一起(小儿子不断发来手机短信:“爸爸您一定打的回家啊!”可此时哪里还有出租车的影子!……)我在极为恶劣的暴风雨肆虐的情况下簌簌发抖地足足等候了40多分钟,一泡尿实在憋不住了(说实话,那时不顾斯文当众排泄的心思都有),我手里还提着一件不轻的“礼品”啊。此刻忽听有人说:“我等了一个钟头啦!看来公交车不会开来了!”我闻言立刻决定改坐地铁!东单站就不远啊!人在紧急关头,不知哪来的劲,我居然能够负重快步跑到地铁站。……第一件最迫切的事是找到洗手间。如释重负啊!东单地铁站人山人海,我终于拼着老命挤上了车厢。……
     出了地铁刘家窑站,离我家还有两站地。举目望,整个南三环原本宽阔的道路上满满当当挤满了各式车辆,尽管笛声喧嚣不已,但所有车子就是动弹不得。我只得沿着三环辅路冒雨十分艰难地趟水而行,浑身变成“落汤鸡”。到家已逾子夜……冲完澡,上得床来,想着明天一大早要赶到人民大会堂开会,怎么也睡不着……啊啊。
                                        2012年7月24日晨

桂剑雄 发表于 2012-07-24 07:10

本帖最后由 桂剑雄 于 2012-7-24 08:15 编辑

好在樊老安然无恙!新闻里好像说,61年来最强暴雨主要是在晚上10时左右发威。
这两天看到新闻说,一些没有拆建的老地方及故宫,都没有因这次的强降雨而渍水。:curse:

蝉亦戈 发表于 2012-07-24 07:22

当天我一无所知,到快12点才从兔那里了解到一些情况。第二天,我看发哥的博很正常,以为没事,也就没问。谁知那夜他演了一出发哥蒙雨记!“我只得沿着三环辅路冒雨十分艰难地趟水而行,浑身变成“落汤鸡”。到家已逾子夜”。。。。。。唉!

吴宏鹏 发表于 2012-07-24 07:46

本帖最后由 吴宏鹏 于 2012-7-24 07:47 编辑

:lol看得我一根弦绷得紧紧地。还好还好,终于平安到家了。

朱丽秋 发表于 2012-07-24 08:06

1#蝉亦戈


“2012年7月21日23时,北京暴雨,历尽艰险刚回到家   樊发稼 ”

7月22早上读到樊老写在博客上的这句话,十分后怕。。

贺维芳 发表于 2012-07-24 08:24

樊老艰难地经历了一个不眠的雨夜,但能安全返家,我们该为他老人家感到庆幸。

贺维芳 发表于 2012-07-24 08:25

好在樊老安然无恙!新闻里好像说,61年来最强暴雨主要是在晚上10时左右发威。
这两天看到新闻说,一些没有拆建的老地方及故宫,都没有因这次的强降雨而渍水。:curse:
桂剑雄 发表于 2012-7-24 07:10


但愿 某些人能从这天灾(也是人祸)当中吸取教训了。

余途 发表于 2012-07-24 08:37

希望大家都平安!

张北峰 发表于 2012-07-24 08:38

本帖最后由 张北峰 于 2012-7-24 13:22 编辑

樊老安全回家大家都放心、高兴了。
我想,北京这么发达的城市,在洪水中也会出现如此严重的后果,说明什么问题呢?故宫及一些没有拆建的老地方却没有被洪水吞噬,这又有说明什么问题呢?还是陕西好,北有雄伟墩厚的黄土高原,南有延绵翠绿的秦岭,中间是八百里秦川,一望无际,任凭洪水如何肆虐也奈何不了!还有秦汉唐 +中共前期共计十四朝代在此威武保佑,从来就没有并不怕什么洪水猛兽,唯独能关联上洪水二字的就是过去曾大量接纳因黄河决口,被洪水吹过来的豫州同袍们。陕西的西安、过去的大唐长安是个好地方、好城市,是不是把中国党委设到西安市,把政府再搬回到延安市,远离洪水折腾,这里安全,无事、保险!哈哈哈,戏言、戏言:lol:lol。祝全体寓言界朋友们雨季平安幸福!

钱欣葆 发表于 2012-07-24 09:30

本帖最后由 钱欣葆 于 2012-7-24 10:50 编辑

-
      祝福樊老师!

樊发稼 发表于 2012-07-24 09:58

衷心感谢蝉、熊、兔、宏鹏、蹦蹦、师太、山峰、欣葆等好友!
我无恙,请放心。不过那夜倘真的打上出租,必走东二环,那我就死定了(还有的哥),想想真是后怕啊!
据说北京老城区的四分之一下水道还是四五百年前明朝人造的呢,至今还在为社会主义正常服务呢!
这叫什么事啊?

张鹤鸣 发表于 2012-07-24 13:38

衷心感谢蝉、熊、兔、宏鹏、蹦蹦、师太、山峰、欣葆等好友!
我无恙,请放心。不过那夜倘真的打上出租,必走东二环,那我就死定了(还有的哥),想想真是后怕啊!
据说北京老城区的四分之一下水道还是四五百年前明 ...
樊发稼 发表于 2012-7-24 09:58

为樊老送上祝福,好人一生平安!

肖邦祥 发表于 2012-07-24 15:21

祝福樊老,多多保重!

蝉亦戈 发表于 2012-07-24 16:56

“7·21”杂想
                                       樊发稼

    一场预知的、罕见的暴雨,夺去京城这么多人的宝贵生命(多数是溺死的)! 不能不令人痛心万分!
    我的善良的人们啊!在极度悲痛之余,你想到了什么?
    万不能以“不可抗力”、“天灾”来搪塞、来推卸责任!
    我们可敬的执政者们,面对如此惨烈的血的事实,你们能够心安理得吗?!
    据说,北京老城区四分之一的下水道,还 是 我 们的老祖宗——明朝人留下的。也就是说,几百年前的地下建筑工程,至今并未“退役”,还在为我们的社会主义服务啊。
    ——我们这些吃现代饭的21世纪人羞愧不羞愧呀!
    绝非对大自然不敬畏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
    今天,我们有能力将景海鹏、刘旺、刘洋三位航天英雄送到天上、又能让他(她)们安全返回祖国怀抱,我们的高科技不可谓不发达、不先进。可是,我们却不能将天上落下来的豪雨及时排泄掉,而造成惊天的大惨案。这是什么问题???
    我们口口声声讲“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实际践行得怎样?无数耸天的高楼大厦、瑰丽的现代化建筑、恢弘的立交桥、宽阔的大马路,是为官者炫耀的政绩,那其实也没啥大错。
    关键是真正讲究“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了吗?
    想到过藏在“辉煌”背后的隐患了吗?有没有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患措施?
    我们今天的技术、智商,总不比几百年前的明代人差吧?关键是责任感、良知的严重缺失!
    道德沦丧,真正是遗害无穷啊!
    我们的有关领导怎么“领”、怎么“导”的?要不要、负责任?应不应该汲取血的教训?
    响彻云霄、震耳欲聋的口号,不如扎扎实实做好一件实事。这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道理谁都懂的呀!
    看看上海外滩那些固若金汤的巍峨的老建筑群,你作何感想?
    几天前,我们一些作家在人民大会堂开会,不由交口称赞大会堂工程的高水平、高质量。我是这项建筑工程进展的目睹者。我这年二十二岁,亲眼看见那时(1959年)的脚手架是用一根根木头和竹子搭起来的,那时还没有先进的起重设备和建筑技术,可是凭参与工程的劳动者们的赤心、智慧和一丝不苟的责任心,只用短短十个月的时间,就造出了如此宏伟坚固的巨型建筑物!
    我们今天的建设者,能力、技术,难道不如当年的建筑工人张百发、李瑞坏吗?绝不是!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出在哪儿?
    我曾在国务院直属的建材部、建设部机关工作过二十多年,知道一些有关的基本知识。——其实,就整个建筑来说,“排水”问题只是“小菜一碟”。可别以为是件“小事”,不严加注意、有意无意的疏忽、不考虑到种种突发情况、不懂得防患于未然,有时竟会酿成不可挽回的惊天苦果和悲剧,如这次“7·21北京暴雨惨案”然。
    请看官理解,我的“杂想”只能说到这里啦。
    下面应该是无数“?”和“……”。
    敬请所有善良的人们扪心深长思之!
                                    2012年7月24日下午,于北京

贺维芳 发表于 2012-07-24 17:38

樊老问得好啊!
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出在哪儿?
但愿执政者们能被这血的教训震醒,在讲究“面子”的时候,讲究一下“里子”。

桂剑雄 发表于 2012-07-24 17:41

我们今天的技术、智商,总不比几百年前的明代人差吧?关键是责任感、良知的严重缺失!
:victory::victory:

黄岩石 发表于 2012-07-24 18:05

祝福樊老!简直可以写一篇《樊老历险记》了。
北京水灾,无语。

白水平 发表于 2012-07-24 23:52

祝福樊老!!
希望大家都平安! !

文灿 发表于 2012-07-25 09:43

祝福樊老!!

蝉亦戈 发表于 2012-07-25 17:58

几百年前的地下建筑工程,至今并未“退役”,还在为我们的社会主义服务啊。
    ——我们这些吃现代饭的21世纪人羞愧不羞愧呀!:curse:

筱枫 发表于 2012-07-25 18:02

樊老,您大富大贵的,当然会平安了!严重祝福!!!!

笑尘天涯 发表于 2012-07-25 20:07

祝福樊老!!
希望大家都平安! !
唉!北京今天又在下大雨了:'(

朱丽秋 发表于 2012-07-25 20:53

“7·21”杂想
                                       樊发稼

    一场预知的、罕见的暴雨,夺去京城这么多人的宝贵生命(多数是溺死的)! 不能不令人痛心万分!
    我的善良的人们啊!在极度悲痛之余,你想 ...
蝉亦戈 发表于 2012-7-24 16:56
本帖最后由 朱丽秋 于 2012-7-25 20:55 编辑



樊老该文入选7月25日中国作家网“原创快览·杂文”


消息来自石飞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3c377901014h4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