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岁“龙套大师”黄宗洛逝世
86岁“龙套大师”黄宗洛逝世2012年07月01日06:23钱江晚报 字号:T|T
这位温州老乡演活了上百个小角色
本报记者 徐洁
陈强、张瑞芳离世的悲痛还未化去,昨日,我们又送走一位老艺术家黄宗洛。
昨日下午3点10分,著名演员、我们的温州老乡黄宗洛因严重肺部感染,在北京同仁医院去世,享年86岁。
黄老所属的北京人艺老干部处杨处长透露,治丧委员会今明两日便会成立,遗体告别仪式定于7月4日上午在八宝山殡仪馆举行。
小龙套成就的大演员
6月12日,北京人艺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60周年院庆,本来想请黄老出席,却发现他已经入院。住院期间,人艺的同事和亲友都去医院看望,但黄老已处于昏迷状态,无法与外界沟通。
昨天的微博上,许多名人和网友纷纷“点”上蜡烛,悼念这位“龙套大师”。
提起黄宗洛的名字,可能有不少人反应不过来,但提起北京人艺看家话剧《茶馆》里提鸟笼子的“松二爷”、电视剧《大宅门》里的“常公公”,那张熟悉的、带给观众无限欢乐的脸就会浮现出来。
黄老曾自嘲长得寒碜,天生不是演主角的料,所以舞台上下,银幕内外,他演过的角色不下百个,却多为看门大爷和太监等小人物,并戏谑为“百丑图”。
“我很羡慕那些天才,他们演起戏来跟闹着玩似的,很快就红得发紫。咱天生就是蠢才,兢兢业业,从来不敢怠慢。我的诀窍只是苦干、笨干,加傻干!”黄老生前接受采访时这样说。
黄家一门七个兄弟姐妹,最红的是大哥黄宗江、三姐黄宗英,黄宗洛可说是“老来红”。这点,在哥哥黄宗江生前的访谈录里可见一二。
昨天听闻黄老离世,曹可凡在微博上追忆:“记得宗江先生和我说过的笑话,有次坐车,司机违规被警察拦下,老爷忙探出头,我是黄宗英哥哥。警察不理会。宗江先生急中生智,改口:黄宗洛也是我弟弟!警察立刻放行。宗江感叹,过去宗英最火,没想到,小弟后来居上。宗洛先生,一路走好!”
阔别家乡48年,还能说几句瑞安话
黄宗洛先生祖籍瑞安,1946年毕业于瑞安中学,随后就随父母北上。
昨天,记者联系了瑞安中学办公室主任林云江,听闻黄老走了,他在电话那头愣了很久。
他告诉记者,他和黄老接触过两次。
一次是1994年9月,为参加瑞安第二届文化艺术节《云江银燕》电影周活动,黄宗洛偕夫人尚梦初(同为北京人艺一级演员)回到故乡。这是他阔别故乡48年之后的唯一一次回乡之行。
参加完电影周,黄宗洛回母校,“他人很精神,充满活力。在会议室里,他用瑞安话和我们聊天,把所有人都逗乐了。”林云江的记忆很深刻。
还有一次是2006年,瑞安中学110周年校庆时,林云江联系黄老,“校庆办向他要照片、作品,他很快就给母校寄来了《戏里戏外》、《卖艺人家》等著作。”
黄氏三杰
黄家是地地道道的书香门第,父亲是电机工程师,也是曾留学日本的“海归”。往上数,他的爷爷、太爷爷都是进士、翰林。
黄宗洛有兄弟姐妹七人:宗江、宗淮、宗洛、宗翰、宗英,均与艺术结缘,戏称“卖艺黄家”。其中又属他和哥哥黄宗江、姐姐黄宗英最受瞩目,被誉为“艺坛黄氏三杰”。
大哥黄宗江是著名剧作家,曾创作过《柳堡的故事》等,去年与世长辞。
和黄宗洛最亲的三姐黄宗英,是著名电影演员赵丹的妻子,也是著名演员。她曾出演话剧《甜姐儿》,将那个旧时代的大小姐演得活灵活现,拥有很多粉丝。
(黄宗洛先生是夫人洪善新的舅舅,转发这个帖子,寄托哀思)
沉痛悼念老艺术家黄宗洛先生!。
沉痛悼念老艺术家黄宗洛先生!。
沉痛悼念老艺术家黄宗洛先生!。
张北峰 发表于 2012-7-1 18:47 ↶
沉痛悼念老艺术家黄宗洛先生!
沉痛悼念老艺术家黄宗洛先生!。
文灿 发表于 2012-7-1 19:28 ↶
沉痛悼念老艺术家黄宗洛先生!
黄宗江、黄宗英、黄宗洛这“艺坛黄氏三杰”,都响当当滴!
沉痛悼念老艺术家黄宗洛先生!
沉痛悼念老艺术家黄宗洛先生!
黄宗江、黄宗英、黄宗洛这“艺坛黄氏三杰”,都响当当滴!
桂剑雄 发表于 2012-7-1 23:48 ↶
前不久,政府拨款为黄家修族谱,善新妈妈这一脉是喜房,也已编到第四代了。
沉痛悼念老艺术家黄宗洛先生!
贺维芳 发表于 2012-7-2 05:19 ↶
沉痛悼念老艺术家黄宗洛先生!
沉痛悼念老艺术家黄宗洛先生!。
86岁“龙套大师”黄宗洛逝世
“……黄宗洛有兄弟姐妹七人:宗江、宗淮、宗洛、宗翰、宗英,均与艺术结缘,戏称“卖艺黄家”。其中又属他和哥哥黄宗江、姐姐黄宗英最受瞩目,被誉为“艺坛黄氏三杰”。
大哥黄宗江是著名剧作家,曾创作过《柳堡的故事》等,去年与世长辞。
和黄宗洛最亲的三姐黄宗英,是著名电影演员赵丹的妻子,也是著名演员。她曾出演话剧《甜姐儿》,将那个旧时代的大小姐演得活灵活现,拥有很多粉丝。
张鹤鸣 发表于 2012-7-1 18:32 ↶
了不起!
痛惜!
沉痛悼念老艺术家黄宗洛先生!。
笑尘天涯 发表于 2012-7-2 07:44 ↶
沉痛悼念!
了不起!
痛惜!
朱丽秋 发表于 2012-7-2 07:45 ↶
沉痛悼念!
人间痛失“龙套大师” 追忆艺术家黄宗洛
www.66ruian.com2012年07月02日来源:瑞安日报字体:大中小
黄宗洛与余振棠(右)合影
6月30日5时10分,著名电影和话剧演员、“龙套大师”——瑞籍著名表演艺术家黄宗洛因严重肺部感染,在北京同仁医院去世,享年86岁。
据黄宗洛侄子黄炳铎透露:“黄宗洛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将于7月4日上午在八宝山殡仪馆举行。”
1日,记者采访了多位与黄宗洛老先生相熟的市民,了解黄宗洛老先生的生前事迹及黄老与我市之间的点点滴滴。
善良、随和的大艺术家
受访者:原市文化局副局长李淳
黄宗洛1946年毕业于瑞安中学,之后就随父母北上。
1994年9月,黄宗洛偕夫人尚梦初(同为北京人艺一级演员)回乡,参加瑞安第二届文化艺术节《云江银燕》电影周活动。这是他阔别故乡48年之后的唯一一次回乡之行。
时任市文化局副局长的李淳,具体负责接待黄宗洛老先生的相关事宜。与黄宗洛老先生接触的点点滴滴,李淳至今仍历历在目。“当时,办艺术节时,我们想邀请瑞籍电影艺术家回乡,便想到了黄老,向他发出邀请函。黄老接到邀请函时,非常高兴、一口就答应了,说‘一定安排时间参加,回家乡看看’。”李淳回忆道。
当时,在我市举办第二届文化艺术节《云江银燕》电影周时,由黄宗洛主演的《宫廷斗鸡》已在全国上映,但尚未在我市上映,于是便在瑞安华侨电影院举办了《宫廷斗鸡》在我市的首映仪式。 “在《宫廷斗鸡》中,黄老饰演的皇上,成天嘻嘻哈哈,演得非常精彩,让人看后忍俊不禁。”李淳说,“《宫廷斗鸡》放映时,受到市民热烈追捧,整个电影院几乎座无虚席。”
据了解,虽然黄宗洛以擅长演小角色著称于世,但也曾演过男一号,在3部影片中担任主角,而《宫廷斗鸡》便是其中一部,另外2部是《远离战争的年代》、《找乐》等。
李淳回忆说,当时,黄宗洛在瑞安待了几天。在这段时间里,黄宗洛“主要看看老房子,看看老瑞中,看看老同学”,另外,他还参观了西山烈士墓、玉海楼等。
之后,李淳与黄宗洛的联系更加频繁了,经常通信、打电话。“在我的印象中,黄老是最善良、最善解人意、最随和的大艺术家之一,没有一点架子。”李淳说,听说自己正在编撰《瑞安市文化志》,黄宗洛立刻收集资料并邮寄过来。“黄老资料准备得很详细,也给了我莫大的帮助。”提起这件事,李淳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品学兼优热爱艺术
受访者:市十中退休教师余振棠
1日,记者联系上黄宗洛的高中同学、市十中退休教师余振棠时,他正在写一篇追思黄宗洛的挽联。余振棠哽咽地告诉记者,早上得知老同学黄宗洛去世的消息时感到非常难过。
1943年,黄宗洛在瑞安中学读高中时,与余振棠是同班同学,经常一起上下学,两人的关系非常好。余振棠回忆,黄宗洛上学时学习成绩非常优秀,参加英语朗诵比赛也常获得一等奖。在哥哥黄宗江、姐姐黄宗英影响下,黄宗洛对艺术也非常喜欢,有时还会模仿别人的说话、走路之类的,学得非常像。高中毕业后,黄宗洛就离开了瑞安,与同学们失去了联系。
1994年9月,黄宗洛阔别瑞安48年后首次回乡,当时,余振棠陪着黄宗洛参观了飞云江大桥,逛了玉海楼。由于时间较为紧张,黄宗洛只在瑞安待了几天。回到北京后,黄宗洛给余振棠寄来了一本《戏里戏外》,并专门题词:“终生戏子,艺残老丑,黄宗洛”。
角色无好坏之分甘为绿叶
受访者:寓言作家张鹤鸣
1日,我市著名寓言作家张鹤鸣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他为黄宗洛的去世感到非常可惜。说起黄宗洛,张鹤鸣对他的最大印象是态度随和、甘为绿叶。
1994年9月,黄宗洛回到瑞安参加活动,张鹤鸣参与接待。在瑞期间,黄宗洛总是乐呵呵的,对每个人都非常随和,一些来拜访他、找他闲聊的人,他都热心接待。身边的工作人员劝黄宗洛早点休息,他总说,“等客人回去了,我再休息。”
张鹤鸣告诉记者:“黄老出演的角色主要是一些小角色和不起眼的配角,但是黄老把每个角色都演得惟妙惟肖。有一次,我们也曾问过他这个问题,他乐呵呵地说‘角色没有好坏之分,只要演好就是成功的。”
精神乐观常说“我是温州人”
受访者:黄宗洛侄子黄炳铎
“我伯伯黄宗洛是一个很乐观的人,就像他的名字温州话发音一样,黄宗洛——黄总乐,整天乐呵呵的。”黄宗洛的侄子黄炳铎告诉记者,伯伯的去世真是太可惜了,希望伯伯在另一个世界也乐呵呵的。
最近几年,黄宗洛的身体状况一直不怎么好。2010年7月,黄炳铎去北京看望黄宗洛时,黄老还能认出人来,但是3个多月后,黄炳铎再次见到伯伯时,黄老的身体状况已远不如前了。黄炳铎说:“伯伯深受病痛折磨,但他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精神非常乐观,这让我很感动。”
黄宗洛并不是在瑞安出生的,但是他对家乡非常关心,每次有家乡人到北京去看望他时,他总会问起家乡的发展情况。黄炳铎说,每次去看望伯伯,都会告诉他家乡最近的发展情况,他听后都非常高兴。“每次遇到家乡的人,伯伯都会说他唯一会说的一句温州话——我是温州人。”
黄炳铎将于7月3日启程赴北京,参加7月4日上午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举行的黄宗洛遗体告别仪式。
另据市文化广电局局长黄友金表示,该局已委托在京学习的副局长王黎然前往吊唁。
[黄宗洛名片]
黄宗洛,出生于1926年9月26日,祖籍浙江瑞安,是文艺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
1946年毕业于瑞安中学,先后就读于北平燕京大学心理系、解放区华北大学、晋察冀华北联合大学、中央戏剧学院。
1952年,黄宗洛进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以擅长演小角色著称,素称以“三小”起家,即《茶馆》中的松二爷、《智取威虎山》中的黄排长、《三块钱国币》中的巡警等小角色,他也被誉为“龙套大师”。
1987年因从事话剧40周年,获得人艺元老杯。
1992年在电视剧《擎天柱》里饰演的卖耗子药的农民企业家丘满屯,曾获第十三届飞天奖最佳男配角奖。
1993年电影《找乐》中饰演的韩大爷,获希腊帖撒罗尼迦国际电影节表演金奖和法国南特三大洲电影节金奖。
1997年因从事话剧事业50周年,获中国剧协颁发的金牌奖。
1999年获国务院颁发的终身贡献奖。
(记者严小章林长凯)
角色没有好坏之分,只要演好就是成功的
——这种精神很值得学习!
——这种精神很值得学习!
角色没有好坏之分,只要演好就是成功的
——这种精神很值得学习!
桂剑雄 发表于 2012-7-2 18:17 ↶
应该是“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采访报道有误。
www.66ruian.com2012年01月19日来源:瑞安日报字体:大中小
“比户书声”的瑞城,黄家是名门望族,从中走出朝廷进士、留洋学士。不过,从黄宗江这一代起,成了“卖艺人家”。用黄宗江的话:“至我,败坏书香门第,下海从事剧影,且影响弟妹。”
“卖艺黄家”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家庭,黄宗江是剧作家、演员、教授、文化使者;黄宗英是大红大紫的演员和令人景仰的作家;黄宗洛是专演小角色的大演员;黄宗汉则是著名的文化实业家。大半个世纪以来,以黄宗江、黄宗洛、黄宗英、黄宗汉为代表的瑞籍黄氏4兄妹,一直活跃在现当代的话剧、影视、文学等文化艺术舞台上,各自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从四面八方给家乡父老捎来段段佳音。
今天,我们向大家介绍第2位黄门才俊——黄宗洛。
今年5月底,记者来到北京黄宗洛家时,这位颇富传奇色彩的瑞籍“龙套大师”已坐在客厅静候。家里摆设舒适,氛围很好。“在家里我也是小人物。”黄老说着指向老伴一乐。原来,黄老去年在家中不慎摔了一跤,致使股骨头骨折,家中的大事小情,便落在了夫人尚梦初的身上,黄老的生活起居全由夫人打理。
小妹是我姐
1926年9月26日,黄宗洛出生于北京。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平沦陷,时局动荡不安。1941年,老家祖母去世,母亲带着宗洛和宗英这对“金童玉女”踏上了遥遥的回乡路,他们走了一个多月的水路,沿着富春江、瓯江,回到瑞安老家。老家的生活黄宗洛至今历历在目:“当年大沙巷、小沙巷里的人家户户读书,弄堂的大门口有一个匾,写着‘比户书声’。”家乡在黄宗洛心里,是个非常有文化氛围的地方。之后,他就读于瑞安中学,并成为瑞中高中部的首届毕业生。
正如人们眼中的“金童玉女”,几个兄妹中,黄宗洛与长他一岁的黄宗英感情特别深厚。“‘小妹是我姐’这句话是鄙人这辈子最大的笑柄。”提起当初入学时的情景,黄宗洛又笑了。
幼年的黄宗洛胆小,怕见生人。6岁那年,姐姐黄宗英领着他参加入学考试,当时他紧张得要命。主考老师摸着他的脑袋微笑地说:“别害怕,你在家里都跟谁玩呀?”“跟小妹。”“小妹是谁呀?”他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小妹是我姐!”主考老师一听连连摇头,连姐妹都分不清还上哪门子学呀!原来,黄宗洛的两个哥哥平时都喊黄宗英小妹,黄宗洛也跟着叫惯了,他万万没想到自己因此竟被视为低能儿,被学校拒之门外,最后还是父亲出面让他上了学。
尽管当时差一点入不了学,可从小学到大学,黄宗洛却是门门功课名列前茅。1946年,黄宗洛从瑞中毕业后,考上了北平燕京大学,还先后就读于解放区华北大学、晋察冀华北联合大学、中央戏剧学院。当年,读大学的黄宗洛,曾郑重地写下自己的志愿:“一辈子尝尽人生百味。”没想到,毕业后还真的选择了干演员这一行。
自画像:人生百丑图
1952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正式建院,从那年起黄宗洛当上了专业演员。
一次排演话剧时,因为临时找不到演员,导演就让他扮演一个正面小人物,可演来演去就是演得不像,只好让他演一个反面角色特务。谁知,他演出来的这个特务,并非舞台上常见的那种凶神恶煞般的反派,而是咬文嚼字、故作斯文、坏水藏在骨子里的坏人形象。从此,黄宗洛一发而不可收拾,专演土匪、喽啰等舞台上的坏蛋角色,离休后又涉足影视剧扮演太监、看门大爷等小角色。
黄老对小角色十分较真,他认为,跑龙套并不是某些人想像得那样没出息,只要辛勤耕耘持之以恒,终归会搞出点名堂来的。
要演一个养鸟的老大爷,他也在家里养起鸟来;剧里的角色要卖东西,他就到天桥下面摆起了摊。话剧《茶馆》剧组去日本演出,途中,他非要买3面大镜子不可。别人说,带那么多镜子不方便。可他怎么也不肯舍弃,在外也不忘穿一身戏服、对着镜子表演。在电视连续剧《寇老西儿》中,黄宗洛演老太监出场念了几次圣旨,每一次随着圣旨内容和规定情境的不同,黄宗洛的声音都略加变化。当《寇老西儿》拍完时,一直用假嗓变音说话的黄宗洛差一点找不到原先的调门儿了……
金庸迷都知道《笑傲江湖》里有个名医叫平一指。几年前,黄老曾在央视版的《笑傲江湖》里客串这个小角色,全部的戏不过几分钟,可他的表演让人过目不忘。《笑傲江湖》里人物动感很强,他却偏不动,门帘一掀,他就直直地、眼皮耷拉着走了进来,给令狐冲把脉,只伸出一根指头,江湖名医形象跃然而出。
在50多年的“龙套”生涯中,黄老共塑造了100多个类似的小人物艺术形象,他自诩为“百丑图”,其中重要的形象有72个,他称其为“七十二变”,欲与孙大圣争个高低。
别看黄宗洛的演艺生涯中演看大门的老大爷就不下10回,太监也演了六七次,可是拎出来瞧瞧,还真是各不相同。在《吉祥胡同甲5号》中,黄宗洛扮演专门为群众服务的热心老大爷,当时在剧中大爷有个电话号码,结果电视剧播出之后,观众竞相拨打那个号码:“大爷在吗,我们要找他聊聊。代表作《茶馆》轰动一时,黄老出门,人家一看到他就叫:“哎,这不是松二爷吗?”日本的观众则管他叫“鸟人”……
眼下娱乐圈里有些新秀,刚出了点名就宣称“非主演不干”,若让他演个次要角色,还不乐意。黄老演了大半辈子戏,基本上是些毫不起眼的群众角色,可他乐得说:“我叫黄宗洛,也叫黄总乐。” “不管角色大小,自己高兴,让别人也高兴,这辈子就没白活!”这是老艺术家黄宗洛对自己艺术人生的评价。已故中国青年艺术剧院院长、著名导演邓止怡评价:“人艺不仅有于是之这样的演员,也有以黄宗洛为代表的演员,他们哪怕一点戏也要翻过来倒过去琢磨。”直到1987年离开舞台,黄宗洛一口气跑了几十年的龙套,收获了个“龙套大师”“小草”等种种雅号。
因为表演突出,黄宗洛得的奖多不胜数。在电视剧《擎天柱》里饰演卖耗子药的农民企业家丘满屯,曾获第13届飞天奖最优秀男配角奖;电影《田野又是青纱帐》中饰演的看风水的丁花先生,获得吉林省小百花奖;因主演电影《找乐》中韩大爷,获希腊帖撒罗尼迦国际电影节表演金奖和法国南特三大洲电影节金奖;1987年,因从事话剧40周年,黄老获得人艺元老杯;1997年获中国剧协颁发的金牌奖;1999年,黄宗洛获国务院颁发的终身贡献奖。今年8月4日,他又捧回了第11届表演艺术协会奖。这些奖项是黄宗洛最自豪、最珍视的东西。 (记者夏盈瑜)
“不管角色大小,自己高兴,让别人也高兴,这辈子就没白活!”这是老艺术家黄宗洛对自己艺术人生的评价。--深为敬佩!
“不管角色大小,自己高兴,让别人也高兴,这辈子就没白活!”这是老艺术家黄宗洛对自己艺术人生的评价。--深为敬佩!
吴宏鹏 发表于 2012-7-2 19:38 ↶
:handshake
——这种精神很值得学习!
角色没有好坏之分,只要演好就是成功的
——这种精神很值得学习!
白水平 发表于 2012-7-3 12:02 ↶
甘为绿叶!
搜狐微博
QQ好友
白社会
开心网
人人网
豆瓣
i贴吧
手机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2012年07月05日04:35 |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 | 保存到博客 瑞安日报
瑞安日报
本报讯(记者 林长凯)昨日上午,瑞籍著名表演艺术家黄宗洛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菊厅举行。黄宗洛的侄子黄炳铎、黄炳桂和我市江夏文化研究会代表黄荣帮以及市文广局相关负责人等特地赴京参加遗体告别仪式,市委市政府也向黄宗洛的家属发去唁电,表达家乡人民深切悼念之情。六小龄童、葛优、姜昆、翟俊杰、唐国强、冯巩、胡占凡、刘长乐等黄老生前好友、同事也前来送别。
黄炳铎在电话里向记者描述了现场的情景:菊厅外台阶下的签到台处放有写着“小角色,大人生”的三页小册子,内容包括黄宗洛生平简介和他一生的舞台剧照。封面上,老人在菊花映衬下笑得非常灿烂,照片下面一行小字“人活一世,就图一乐呵”,准确概括了老人乐观开朗的性格。
菊厅大门上挂着一副挽联:“演龙套施重手从来严谨不曾偷着找乐 烹小鲜成大师一生淡然仿佛仍在茶馆”,横批“宗洛谢幕”。遗体告别室门口也贴有一副挽联,写着“演戏迷戏常入戏 找乐逗乐人总乐”,横批则是“宗洛笑别”。
遗体告别室正中央,黄宗洛老人身穿黑衣在鲜花簇拥下面容安详地“睡”着,头上戴着人们熟悉的画家帽,就像他平日在银幕和舞台上留给观众的形象一样和蔼可亲。
昨日,一些影迷也纷纷通过博客、微博,为心中的大师黄宗洛送行。
作者:林长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