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勿乱改名家名作 樊发稼
原文地址:请勿乱改名家名作作者:樊发稼博客请勿乱改名家名作
樊发稼
前辈作家冰心的《一只小鸟》,是一篇不足三百字的精短散文,初载1920年8月28日北京《晨报》。作家先是用温婉柔美的笔触,描写了小鸟一家在美好大自然怀抱中其乐融融的生活情态,未几,却发生了一个悲剧:一群喜欢谛听小鸟悦耳歌声的孩子中,突然有人用“弹子”将小鸟射伤,小鸟“一翻身”立刻从树上跌了下来。“它的血从树隙里一滴一滴地落到地上来”……这篇散文有个副标题《偶记前天在庭树下看见的一件事》,说明文章所记,是作者亲见的真事儿。作品写了三层意思:一是作者对大自然及小生命的热爱,二是“老鸟”对自己子女的无畏乃至伟大的挚爱,三是警示大小读者,爱是博大的,不应是自私的。
这样一篇文采斐然、饶有深意的美文,今天竟然居然遭到愚蠢无知的砍杀!胡乱的删改,完全改变了作品主旨和品格,悲剧变成“喜剧”,深刻沦为肤浅。对名家名作并非一字不能改,但要改得有理,改得更好、更准确。像上面所说的那种随意乱改,则是不可以的,不能容忍的。
现将冰心原作和被篡改后的赝品,附在下面,供识者比照分析。
2012年6月23日,于北京
【附一】冰心原作
一 只 小 鸟
——偶记前天在庭树下看见的一件事
冰 心
有一只小鸟,它的巢搭在最高的枝子上,它的毛羽还未曾丰满,不能远飞;每日只在巢里啁啾着,和两只老鸟说着话儿,它们都觉得非常的快乐。
这一天早晨,它醒了。那两只老鸟都觅食去了。它探出头来一望,看见那灿烂的阳光,葱绿的树木,大地上一片的好景致;它的小脑子里忽然充满了新意,抖刷抖刷翎毛,飞到枝子上,放出那赞美“自然”的歌声来。它的声音里满含着清—轻—和—美,唱的时候,好像“自然”也含笑着倾听一般。
树下有许多的小孩子,听见了那歌声,都抬起头来望着——
这小鸟天天出来歌唱,小孩子们也天天来听它,最后他们便想捉住它。
它又出来了!它正要发声,忽然嗤的一声,一个弹子从下面射来,它一翻身从树上跌下去。
斜刺里两只老鸟箭也似的飞来,接住了它,衔上巢去。它的血从树隙里一滴一滴的落到地上来。
从此那歌声便消歇了。
那些孩子想要仰望着它,听它的歌声,却不能了。
(本篇最初发表于北京《晨报》192O年8月28日)
【附二】被篡改后的赝品
一 只 小 鸟
冰 心
有一只小鸟,它的巢搭在最高的枝子上,它的毛羽还未曾丰满,不能远飞,每日只在巢里啁啾着,和两只老鸟说着话儿,它们都觉得非常的快乐。
这一天早晨,它醒了。那两只老鸟都觅食去了。它探出头来一望,看见那灿烂的阳光,葱绿的树木,大地上一片的好景致;它的小脑子里忽然充满了新意,抖刷抖刷翎毛,飞到枝子上,放出那赞美“自然”的歌声来。它的声音里满含着清—轻—和—美,唱的时候,好像“自然”也含笑着倾听一般。
树下有许多的小孩子,听见了那歌声,都抬起头来望着——这小鸟天天出来歌唱,小孩子们也天天来听它……
(载《精彩阅读·二年级》,金新、朱伯荣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第一版)
赝品——虚幻的喜剧。
这些靠选编别人的文章(不事先经过作者,没打算付稿费)来发财的人,最可恶。对冰心的文章他们尚且能这样对待,对其他作者的文章还不是想怎么用就怎么用吗?:@
:dizzy::dizzy::dizzy:蹦蹦不忍心细看
谢谢诸位支持鄙见! 樊发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