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寓言网论坛

冷月潇潇 发表于 2012-04-14 18:59

一花一世界——读《老狼的金牌》

本帖最后由 冷月潇潇 于 2012-4-14 19:00 编辑

一花一世界
——读《老狼的金牌》

      蔡中锋先生是凭两翼在文学天空飞翔的,一为闪小说,一为寓言。他的闪小说构思精巧、意蕴丰赡,其成就令人瞩目。他是闪小说名家,这是人所周知的。至于他在寓言方面所取得的不俗成绩,知道的人似乎并不多。然而,《老狼的金牌》这部寓言集,充分体现其寓言才华,足可作为其实力派寓言作家之明证。
      蔡中锋潜心寓言创作数十年,已创作出千余篇作品。《老狼的金牌》精心遴选300余篇作品,是其寓言之集萃。这部书中的作品,题材广泛,短小精悍,结构紧凑、语言生动、意蕴深刻、手法多样,具有鲜明的教谕性和强烈的讽刺性。
      作者擅长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通过一个个耐人寻味的精短故事,或说明一个道理,或批判一种现象。虽然篇幅短小,长的不过几百字,短的只有百余字,甚至仅几十字,然而,它的容量却不小,容纳了许多有意味的东西,启迪读者认识人生,认识社会,认识人性,认识事理。用佛教的话说就是:“纳须弥于芥子。”“一花一世界,一叶一乾坤。”譬如《扁皮虫》:“在动物界里,有一种小虫叫扁皮虫,这种虫全身只有两层薄薄的皮,其头亦扁且坚硬无比。扁皮虫本是圆的,因长期钻缝攀高,先是挤扁了头,而后,越往上钻,缝越窄,于是他又抛弃了心肺,再往上钻,缝更窄,为了能爬上去,他又不得不抛弃了肝胆,继而又把五脏六腑全都丢掉……”这则寥寥百余字的寓言,以物喻人,言在此而意在彼,具有鲜明的讽谕性,堪称言简意赅,形象生动、结构紧凑的典范之作。又如《天池和湖泊》:“天池问湖泊:‘为什么你的水那么多而我的水却这样少呢?’湖泊说:‘那是因为你把你自己的位置放得太高了。’”全文采用一问一答的对话形式,仅用43个字,便生动阐明了深刻的生活哲理。类似佳作,所在多是,不胜枚举。评论家安武林在《寓言的历史和未来》中说:“寓言是处世的哲学,是辩理的明灯,是智慧的闪光,是含蓄的艺术,是娓娓动听的故事,是读了以后慢慢让你有一点体悟的故事。”诚哉斯言!
      拉•封丹说:“一个寓言可以分为身体和灵魂两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身体,所给予人的教育好比灵魂。”这里所说的“灵魂”,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意”。我们常见的寓言,大多都在作品中直接点明寓意。蔡中锋的一些寓言也沿袭了这类传统写法。然而,他的更多寓言走的则是别一路径,并不直接呈示主旨,而是将寓意潜隐、渗透于故事中,让读者自己去品味、去体悟。这是让读者接受智力挑战的写作,将有着丰富内蕴的故事的解读权赋予读者,从而使寓言更富有张力。譬如《金手指》:“少年的时候,有个看手相的说我手上长的全是金手指,我不解。人到中年,我的手往一片荒地上一指,荒地很快就变成了商业街,往一片水坑里一指,水坑很快就变成了游乐场,往某人身上一指,他很快就成了领导干部,始明其意。最后我进去了,因为到后来我的手指总爱到处乱指,我已经控制不了它。”这则130多字的寓言,言约义丰,充满神秘与悬疑,留有充分的想象空间。作者运用新颖巧妙的比喻与讽刺幽默的手法,着眼于一点(金手指),不及其余,以小见大,含蓄蕴藉,耐人寻味,让人读后一笑之余,复又深思。显然,这比直接点明寓意更来得高明。
      优秀的寓言作家往往不会循规蹈矩,而是转益多师。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汲取其他文体的写作手法,是寓言创新的重要途径。蔡中锋显然深谙此道。这使其寓言呈现多姿多彩的风貌。如《北极星》,像笔记小品,旨永神遥;如《天池和湖泊》,像格言隽语,令人难忘;如《山上人和山下人》,像禅宗公案,暗藏机锋;如《老鼠和神像》,像讽刺杂文,弦外有音;如《一只会汪汪叫的猫》,像幽默笑话,逸趣横生;如《死穴》,像悬疑小说,故事情节生动曲折,“欧•亨利”式结尾更是让人拍案叫绝;……因循守旧的作家不会有多大作为,有抱负的作家每每逸出常轨,将创新的触角四处延伸,因为他们深知,惟有广收博采,方能成就丰赡。
      打开书本,就是打开世界。读者踅入《老狼的金牌》这一丰沃的原野,奇葩争妍,吐芬逸芳,定会感到不虚此行。

贺维芳 发表于 2012-04-14 19:38

:victory::victory:

朱丽秋 发表于 2012-04-14 20:41

学习!

倪亮 发表于 2012-04-14 20:53

学习学习呀!
言约义丰,那几则短寓言,真是牛啊

清浅 发表于 2012-04-14 21:44

《扁皮虫》这篇印象深刻!

厉剑童 发表于 2012-05-08 06:43

学习了,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