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翅膀》双点评
本帖最后由 张鹤鸣 于 2012-3-23 10:03 编辑寓坛佳话:本次教师寓言大赛中,特等奖作品《金色的翅膀》本来分配给蝉爷点评,不幸的是正遇蝉爷母亲仙逝,我就请蝉爷的“发哥”(樊老)代劳,樊老将点评发给我时,特别交代,署名“叶澍”,他自己坚决不同意署名,也不同意一同署名。蝉爷正在无限悲痛之中,不忍打扰,只好按樊老说的办。蝉爷知道后,心有不安,再写了一则点评,要求将樊老的点评重新恢复署名。特等奖双点评,破个例有什么不可以?这次破例,就成以后的先例,下次其它大赛,比如大学生大赛,特等奖也来个双点评,以示纪念。先将樊老的点评恢复署名,再将蝉爷的点评一起发表。
金色的翅膀(败于优势)(特等奖)
盛珍珍 浙江省永嘉县桥下镇西溪中学
上帝要选择一位在人间最受欢迎的天使,进行褒奖,奖励是一对金色的翅膀。于是,上帝把天使们召集在一起开会,发给每人一条银白色的袋子。上帝对天使们说:“我将要把你们派到人间的各个角落,哪里有苦难,哪里就有你们。而每一个受到你们帮助的人,都会回报你们感恩的话语。你们将这些话变成一粒粒小石子装进这条银白色袋子里,一个月后,谁带回的石子最多,这个奖励就属于谁。”
天使们出发了,他们到处为人类排忧解难,受到了许多的感谢。渐渐地,袋子里的石子越装越多。一个月的时间很快过去了,天使们该回天堂了。
约定的时间终于到了,可是出现在上帝面前的天使却只有一位。上帝微笑地望着他,问:“你的石子呢?”天使拿出金色的袋子,里面空空如也,“石子被我丢弃了。”天使恭敬地回答。“哦?这是为什么?”上帝接着问。“感恩的话语虽然珍贵,却不能时时带在身上,不然会减慢飞行的速度,又如何能够在人类有困难时及时出现呢?”上帝非常满意,赞许地说:“也许你受到的感谢不是最多的,但是你却是最适合拥有金色翅膀的。”说完,上帝一挥手,一对金光闪闪的翅膀就出现在天使背上。
“天使之所以会飞,是因为把自己看得很轻。”很多时候,过多的赞美和肯定会让人迷失自我,从而,成了下一个失败的原因。
樊发稼点评: 这个上帝好,好在选人眼光独特而精准,选所当选。
作品的深刻“主旨”即寓意,与其如结段所说(说得很对),不如说肯定和赞扬上帝。
联系当下现实,例如众多评奖、干部提拔等等,我们真诚希望多有这样的“上帝”。我们也真诚希望多有像获得金色翅膀的那位天使那样的活雷锋。
本篇寓言属于传统写法。用传统写法,同样可以写出耐人寻味、眼睛为之一亮的佳作。一味轻视乃至鄙弃传统写法,为聪明的寓言作家所不取。
叶澍点评:
“故事是外衣,寓意是灵魂。”一则寓言的成功寓意是第一位的,但绝非故事不重要,外衣越漂亮,也就越能引人注目。此则寓言虚构的故事就很耐人寻味,形象而生动,因而令人印象深刻地表达出“天使之所以会飞,是因为把自己看得很轻。”的主题。樊发稼先生曾指出:“高明的寓言作家总是能在十分仄小的艺术格局内,匠心独运,赋予作品以哲人的睿智、令人深长思之的理旨。”可以看出此则寓言的作者正是朝着这样的方向在努力,因而体现出寓言虽短,却有“尺水兴波”的特有魅力。
寓坛佳话:本次教师寓言大赛中,特等奖作品《金色的翅膀》本来分配给蝉爷点评,不幸的是正遇蝉爷母亲仙逝,我就请蝉爷的“发哥”(樊老)代劳,樊老将点评发给我时,特别交代,署名“叶澍”,他自己坚决不同意署名, ...本帖最后由 桂剑雄 于 2012-3-22 20:35 编辑
张鹤鸣 发表于 2012-3-22 19:43 ↶
严重赞同将《金色的翅膀》双点评!此等真情,此等佳话,恐只有寓言协会才有!:victory: :victory: :victory:
谢谢樊老和叶老师:)
樊老的重情义,叶老师的认真,都令人感动!
肃然起敬!
好好好!送给三位老师。
谢谢兔、熊、师太、海鹏、北峰。更要谢谢鹤爷同意我22日的建议!
在 2012-03-22 11:21:55,"叶澍" <ywcmyz@126.com> 写道:
-
鹤鸣兄:3月9日晨我五点半就起来了,想把两则点评写了,谁知会发生了母亲突然离世的事。我乱中赶紧给兔爷发了个短信,请换人点评别误事。后知道是发稼兄代劳,并一定要署我的名。发哥与我情如手足,但我还是很不安,今补写了一则,另一则就不动了,让它成为友情的化石!此则寓言是“特等奖”用双评点应该可以,兄以为如何?如一定只能一人点评,那就一定换成发稼兄的名字,我的点评就不要了。谢谢兄对我的关心,以后再详谈。叶澍
其实,鹤爷贴出署名蝉爷的点评时,熊当时已七八分猜出不是出于蝉爷的手笔(从文字风格诸方面观察),但却肯定蝉爷一定记挂着点评的事。请看当时熊的跟帖——
发表于 2012-3-10 12:53 | 只看该作者
蝉爷的老母亲仙逝了,还不忘点评的事,真让熊感动!:'(
寓坛佳话:本次教师寓言大赛中,特等奖作品《金色的翅膀》本来分配给蝉爷点评,不幸的是正遇蝉爷母亲仙逝,我就请蝉爷的“发哥”(樊老)代劳,樊老将点评发给我时,特别交代,署名“叶澍”,他自己坚决不同意署名, ...
张鹤鸣 发表于 2012-3-22 19:43 ↶
这是怎样一个特殊又特别的特例。。
既感动,又心酸,樊老,蝉爷,鹤爷……寓言人。。。
还是熊爷心细如发。
严重同意用樊老师和叶老师的双点评!:victory:
真是特别感动!
学习获益,两个点评都让我学到很多。:handshake
又一年了,祝福!
又一年了,祝福!
朱丽秋 发表于 2013-3-10 10:21 ↶
一年了,获奖作品选也出版了,但年会一直没有开成,颁奖也无法如愿。感慨万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