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寓言网论坛

安武林 发表于 2012-03-20 01:22

寓言的历史和未来

寓言的历史和未来
                                       安武林
寓言是一个很特别的文体,它不像诗歌那样有一个鲜明的发展线索,也不像小说那样一下子能抓住很多人心。它像一条泥鳅一样在历史的长河里蛇行而过。在很多很多的文体里面,都有它的藏身之处。可以说它无处不在,几乎能在所有的文体中隐身,寄居。无论是神话,还是民间传说,散文,诗歌,小说,几乎都能找到寓言的存在。尽管它在开始之初,并不具有很强烈的独立性,但它像一粒种子那样,慢慢地凸现出了它骄傲的身材。这需要一个过程。所有的文体都有自己或快或慢的发展过程。当我们看明白了中国的文学史,我们就会明白,寓言在很多种文体都消亡之后,依然存活着,而且依然有顽强的生命力。这说明寓言这种文体既有悠久的历史,又有着年轻的活力。毫无疑问,文学的兴衰,文体的流变,都是和社会的需要以及人们的需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的。
寓言从神话中产生,从民间故事中产生,从很多实际需要中产生。寓言是智慧的艺术。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尤其如此。因为它本来就是让人分辨是非,分辨善恶的。因为它是以让人心悦诚服的方式来接纳的,所以说没有智慧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它有时候不得不含蓄一点,尤其是它被当作一种进谏的武器使用的时候。我们称它为含蓄的艺术,也不是不可以。因为一个人想要达到自己的目的,直行固然是很好的,像愚公移山那样的英雄,但它这有时候也是一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困难和阻力太大。这个时候,如果像水一样绕道而行未必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所以,寓言在很多时候,都能起到水的作用。达到目的而避免了很多麻烦。春秋战国时代,寓言被运用的很广泛,政客和政治家们,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得不去说服一些执政者们,让他们采纳自己的意见。他们会在自己的演说和演说词中添加一些极有说服力的寓言故事。这些故事或者是生活中发生的事,或者是传说中的事,或者就是自己创作的故事,无论它的来源是什么,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寓言故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们骂一个执政者是傻瓜,那是会被砍头的,但如果说一个《守株待兔》的寓言,可能会受到执政者的欣赏。这就是寓言本身的魅力,这也是对寓言具有智慧和含蓄的一种证明。
我们不管寓言来自民间,还是来自文人墨客的笔下,寓言的意义和价值都是相同的。但不能否认的是,一旦有了专门的寓言家,寓言的本身就会得到长足的发展,而且会被广泛传播。我们看到的不少民间笑话,其实,那就是寓言。寓言,在我看来,就是有寓意的言语。也就是说,它必须有一个道理存在。如果没有这个理的存在,那么寓言可以被称之为故事,或者笑话,但那绝不是寓言。那些专门的寓言家写的寓言,就像后来诞生的市井小说一样,有了更多的读者,而这种文体,也越来越完善,越来越繁荣。中国的寓言一直比较分散,而寓言家们专门创作的寓言,也没有像伊索的寓言那样广为流传,更没有像克雷洛夫那样的寓言被人们所称道。这是个很大的缺憾。这种遗憾和我们的古文转为白话文有些关系。其实,我们专门创作寓言的寓言家,从历史上也是为数不多的。应该说,进入了二十世纪以后,我们中国的寓言整理和创作才得到了巨大的进步,才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所以,我主编的这本寓言,基本上是以二十世纪以后作家们创作的寓言作品。古代的寓言并没有被收进去,那是因为我们的课本中,或多或少已经收录了不少的古代的寓言故事。而我们所缺乏的,正是对当代寓言优秀作品的了解。而且,这些寓言几乎都是有很多儿童文学创作实践的作家的寓言作品。我觉得,儿童文学作家们所写的寓言,更适合儿童阅读一些。如张天翼的作品,严文井的作品。
我从来不认为寓言隶属于儿童文学范畴,儿童文学的历史是很短暂的。但不能不承认,有相当一批寓言作家在给儿童创作寓言故事,他们的寓言作品在某种程度上说,和童话有相近的血缘。而寓言这种文体,这种文体的许多特点,正在被别的文体的作家慢慢接纳,或者融进小说中,或者融进童话中,或者融进戏剧中,我觉得这是对这一种文体的高度褒奖。毫无疑问,它有很多值得借鉴的东西。而我对寓言的未来,是充满信心的。同样,寓言也可以借鉴很多别的文体的创作手法,诗歌散文小说童话戏剧,无所不能,只要我们的寓言作家有一个足够大的胸怀,有足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一种全新的寓言形式的产生不是没有可能的。我们的寓言作家也正在积极探索,寓言诗,寓言小说,寓言剧等等,他们正在为这一古老的文体注入新鲜的血液。而认识人生,认识社会,认识人性,认识事理,对一个小学生来说,寓言无疑是一种很有意义的范本。其实,寓言是处世的哲学,是辩理的明灯,是智慧的闪光,是含蓄的艺术,是娓娓动听的故事,是读了以后慢慢让你有一点体悟的故事。我相信,人的一生也不过就是一则寓言。聪明或者愚蠢。

钱欣葆 发表于 2012-03-20 06:47

-
    认真拜读    :victory:

桂剑雄 发表于 2012-03-20 07:07

认真拜读,严重赞同!:victory::handshake

孙三周 发表于 2012-03-20 07:41

有高度,有深度!:victory:

贺维芳 发表于 2012-03-20 08:37

拜读,学习。
文中许多观点值得人深思。

鸽子树 发表于 2012-03-20 08:38

“它像一条泥鳅一样在历史的长河里蛇行而过。”:victory:

朱丽秋 发表于 2012-03-20 08:48

才在老师的博客上读过,磅礴大气,不愧是评论家的大手笔!:victory:

赵群智 发表于 2012-03-20 09:09

值得认真一读。拜读了,学习!:victory:

杨绍军 发表于 2012-03-20 11:47

:victory:

肖邦祥 发表于 2012-03-20 13:27

拜读了,学习!

笑尘天涯 发表于 2012-03-20 14:22

学习!:victory:很有启发:handshake

安武林 发表于 2012-03-20 19:57

谢谢大家。这是给人民文学出版社主编的一本寓言书。本人只负责选目,不负责授权。过一段时间,我把选目搞出来,张贴。并把出版社的联系电话和地址写在这里。书出后,大家可索要稿费和样书。本书是给学生装备的,属于教材或者教辅,影响应该不小。这是我为本书写的序。欢迎大家批评指导。

筱枫 发表于 2012-03-20 21:51

本帖最后由 筱枫 于 2012-3-20 21:52 编辑

拜读。感觉自己读后有所长进。呵呵!十分感谢!

野水 发表于 2012-03-21 05:22

非常之好!

余途 发表于 2012-03-21 08:26

武林有高手:victory:

文灿 发表于 2012-03-21 12:48

谢谢大家。这是给人民文学出版社主编的一本寓言书。本人只负责选目,不负责授权。过一段时间,我把选目搞出来,张贴。并把出版社的联系电话和地址写在这里。书出后,大家可索要稿费和样书。本书是给学生装备的,属于 ...
安武林 发表于 2012-3-20 19:57

期待!:)

张鹤鸣 发表于 2012-03-21 15:25

本帖最后由 张鹤鸣 于 2012-3-21 15:34 编辑

:victory::victory:收藏!

张北峰 发表于 2012-03-21 19:14

本帖最后由 张北峰 于 2012-3-21 19:35 编辑

15#余途
余途老师的话总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生动、特别、耐人寻味,就像他的寓言一样美。:handshake
细读领悟安武林老师的“寓言的历史和未来”一文,受益不浅。

孙三周 发表于 2012-03-22 17:23

15#余途


兔爷:我寄给你的参赛表和书收到了吗?孙三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