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寓言网论坛

蝉亦戈 发表于 2012-02-18 11:46

寓言的寓意解读——兼与某地语文试卷出题老师商榷

本帖最后由 蝉亦戈 于 2012-2-18 14:16 编辑

寓言的寓意解读——兼与某地语文试卷出题老师商榷  
   
    “故事是外衣,寓意是灵魂”,寓言作品寓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就成熟的作者来说,他想表达的寓意应该是明确的,有趣的是对寓意的理解,不同的人会因学识、阅历、年龄等的不同,作出自己不同的解读,这正是寓言的魅力,不过也总得和原作的寓意靠点谱。近十余年来高考等作文试题选用寓言为材料的不少,我想这是在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绌作也曾多次被用着语文试题,作为作者无疑是欣慰的。前不久我从百度看到我的《沙漠向导》又被某地高二语文考试用着作文题,网上有“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出题的老师应该说是动了脑的,审题参考思路的五条引导,大多符合我的原意,而其中有几句却让我大为不解了:“从材料里看不出乌鸦有多坏,充其量只能说明乌鸦的品味太低,追求的是低级趣味”。这我就不敢苟同了,是我的作品没表达清楚,还是出题老师的阅读能力有点问题。“乌鸦用贪婪的眼光看着黄羊说:‘明天你也会倒下!’” 难道这还不足以说明乌鸦的“坏”吗?      
    现将原作和某地“高二语文考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附后,有兴趣的朋友可一阅。顺便说一声,万一某地的老师们看到我的意见,千万别动怒,也别说我不识好歹,哈,我只是研讨而已。对于他们能发现我的作品,并用着作文试题,我还是要表达谢意的。再说一句题外话,试卷引用我的原作內地从不署名,而台北、台中的试卷却是署了名的,可见他们对保护知识产权比我们做得好,我这也是实话实说。
                                                           叶澍  2012。2。18

某地2010—2011 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作文审题参考思路: 这是一则寓言故事*,大意是黄羊误入沙漠深处,找不到归路。想找个向导,终于在沙漠上发现了骆驼的足迹。这时出现的乌鸦是一个干扰因素,黄羊想乌鸦在高处肯定能发现绿洲,跟它没错。结果乌鸦的目的地到了,谁知竟是动物尸骨遍布的戈壁滩。乌鸦用贪婪的眼光看着黄羊说:“明天你也会倒下!”又饥又 渴的黄羊如梦初醒,悔恨不已。这时,远处传来隐约的驼铃声,黄羊一阵狂喜,头也不回地朝着响声的方向狂奔而去。 这则材料的主角显然是黄羊,我们可以从黄羊角度立意: ①要找一个正确的向导;(比如黄羊循着驼铃而去) ②要训练辨别是非的能力;(比如黄羊分辨不清乌鸦是不是真的能带他走出沙漠就稀里糊涂跟着乌鸦 飞) ③要坚持正确的方向;(比如黄羊在沙漠上发现骆驼的足迹后) ④要有知错就改的精神。(比如黄羊发现跟乌鸦错了后头也不回地朝着驼铃的方向狂奔而去) 乌鸦给黄羊指路完全是从自己的立场出发的,从材料里看不出乌鸦有多坏,充其量只能说明乌鸦的品味太低,追求的是低级趣味,我们还可以从乌鸦的角度立意: ⑤要有高尚的追求。(这一立意只能是基本符合题意)

*原作:

沙漠向导


     一只黄羊误入沙漠深处,面对风沙四起的大漠,黄羊急得乱跑,当它停下时才发现再也找不到回去的路。
  “不行,得找个向导,到不了绿洲,性命可就难保了。”——黄羊惴惴不安地环顾四周,终于在沙漠上发现了骆驼的足迹。
  “迷路的朋友,难道慢吞吞的骆驼能救你吗?”——天上飘下了“呱呱”的声音,原来是一只乌鸦,“朋友,我飞得高,看得远,跟我走吧!”
  黄羊一想,不错,他在高处肯定能发现绿洲,跟着他没错。
  乌鸦在天上飞,黄羊在地下跑,也不知过了多久,乌鸦的目的地到了,谁知竟是动物尸骨遍布的戈壁滩。
  乌鸦用贪婪的眼光看着黄羊说:“明天你也会倒下!”
  又饥又渴的黄羊如梦初醒,悔恨不已。就在这时,远处传来隐隐约约的驼铃声,黄羊一阵狂喜,头也不回地朝着响声的方向狂奔而去。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33f0b280100yueb.html

笑尘天涯 发表于 2012-02-18 13:49

本帖最后由 笑尘天涯 于 2012-2-18 13:53 编辑

:victory:完全赞同叶老师的意见!


“迷路的朋友,难道慢吞吞的骆驼能救你吗?”——天上飘下了“呱呱”的声音,原来是一只乌鸦,“朋友,我飞得高,看得远,跟我走吧!”
----这几句话能看出来乌鸦的假意、虚伪、欺骗和引诱。
乌鸦在天上飞,黄羊在地下跑,也不知过了多久,乌鸦的目的地到了,谁知竟是动物尸骨遍布的戈壁滩。
----这几句话能看出乌鸦曾经诱骗过许多动物走向绝路,它自己也得到过许多因“害人”而得的“实惠”!
乌鸦用贪婪的眼光看着黄羊说:“明天你也会倒下!”
----这两句昭示了乌鸦的贪婪,也看出它庆幸自己即将成功的险恶和得意!

蝉亦戈 发表于 2012-02-18 13:58

那出题老师的阅读水平,有待提高啊,哈。该向孝成学学。:lol

笑尘天涯 发表于 2012-02-18 14:10

叶老师夸我啦!:lol

是啊!如果不能在方方面面正确地分析寓意,对学生来说,产生负面作用就不好了。就我的教学经验来看,有相当一部分高中生在寓言材料作文审题方面的能力还不强。寓言作为写作材料,寓意的分析是难点。

呵呵,我校上学期期末高一语文试卷的作文也是个寓言材料呢!平时教学中,一碰到这种情况,我就会借机猛侃一番寓言的有关知识:lol

贺维芳 发表于 2012-02-18 15:03

不是“乌鸦的品味太低,追求的是低级趣味”而是说这话的老师阅读理解能力还有待提高啊!
诱骗成功之后的得意和贪婪,还不足以说明乌鸦的“坏”吗?
⑤要有高尚的追求这一项与原作的寓意无关。

野水 发表于 2012-02-18 16:08

结果乌鸦的目的地到了,谁知竟是动物尸骨遍布的戈壁滩。乌鸦用贪婪的眼光看着黄羊说:“明天你也会倒下!”
乌鸦的居心是多么歹毒,它是有意引导黄羊来到死亡之地的。真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矣!

从材料里看不出乌鸦有多坏,充其量只能说明乌鸦的品味太低。

这个结论,没法令人苟同!从原文可以清楚看到乌鸦之坏:1.它要为“迷路的朋友”带路,结果带到了“动物尸骨遍布的戈壁滩”;2.目光流露出了祸心,“贪婪的眼光”;3.语言更为露骨::“明天你也会倒下!”
应该把“从材料里看不出乌鸦有多坏”这句话中的“不”字去掉!

单就这位老师得出的结论来说,真是让人无话可说!:@
无怪乎叶老师不吐不快!:victory::handshake

笑尘天涯 发表于 2012-02-18 17:38

是啊!我也觉得那位出题目的老师很让人疑惑:(

蝉亦戈 发表于 2012-02-18 17:42

孝成、野水、师太:我这篇寓言是以少年儿童为读者对象的,寓意的表达也控制在他们的理解范围內。对一位高中语文教师这样的解读倒是怎么也没想到的。;P写几句,是希望引出同好超出此个案的思考。:handshake

野水 发表于 2012-02-19 09:49

孝成、野水、师太:我这篇寓言是以少年儿童为读者对象的,寓意的表达也控制在他们的理解范围內。对一位高中语文教师这样的解读倒是怎么也没想到的。;P写几句,是希望引出同好超出此个案的思考。:handshake
蝉亦戈 发表于 2012-2-18 17:42

真的,乌鸦坏到这种地步,这位老师还认为没有多坏!
怎不令人奇怪!还有是非标准吗?

张北峰 发表于 2012-02-19 10:00

本帖最后由 张北峰 于 2012-2-19 11:21 编辑

误解文意、误人子弟,差!不署作家姓名,恶!!:'(:curse:

蝉亦戈 发表于 2012-02-19 17:41

归园田居主人2012-02-19 16:12:14

乌鸦是够坏的,它不怀好意地将黄羊引到没有水的地方。
但是,乌鸦会出现在沙漠里吗?

   秃鼻乌鸦在中国东部至东北部广大平原地区高树上营群巢,通体黑色,嘴基背部无羽,露出灰白色皮肤。白颈鸦在华北以南平原至低山的高树上筑巢,很少结群,体羽黑色,有鲜明的白色颈圈。寒鸦为中国北方广大山区和近山区常见的小型乌鸦,胸腹白色并具白色颈圈,余部为黑色;喜在崖洞、树洞、高大建筑物的缝隙中筑巢。大嘴乌鸦在中国东北以南的广大山区繁殖,体形较大,嘴粗壮,通体黑色。渡鸦是乌鸦中个体最大的,体长约600毫米,通体黑色,体羽大部分以及翅、尾羽都有蓝紫色或蓝绿色金属闪光,嘴形甚粗壮。在西藏自治区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区岩缝中筑巢。秃鼻乌鸦、寒鸦、大嘴乌鸦为中国东部和北部城市内冬季的主要混群越冬鸟类。乌鸦为森林草原鸟类,栖于林缘或山崖,到旷野挖啄食物。集群性强,一群可达几万只。


蝉亦戈2012-02-19 17:32:50

欢迎新朋友归园田居主人,你爱思考,很好。我曾在鸣沙山附近看到了乌鸦,哈。另《丝绸之路》2001年01期 《沙漠中的黑乌鸦》一文可供参考。文中说:“3年前,我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见到一群群的黑乌鸦。直到今天,那些黑乌鸦们竟没有逃出我的记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33f0b280100yueb.html

笑尘天涯 发表于 2012-02-19 17:46

:victory:探讨和交流。好!

蝉亦戈 发表于 2012-02-19 18:00

:victory:探讨和交流。好!
笑尘天涯 发表于 2012-2-19 17:46


别人肯看你的东西就是一种友情,哪怕有不同意见,回复一下是应该的。:) :handsh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