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寓言网论坛

老许 发表于 2008-02-13 17:01

生活处处有诗情

生活处处有诗情
                  ----老许寓言诗赏析
                        彭龙英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文系06级研究生)
生活是作家汲取创作素材的肥沃土壤,你只要辛勤耕耘,就能收获丰硕的果实。中国寓言诗人老许,就是一位坚持耕耘在这片有点荒芜的寓言诗园地里的人。我们的大千世界,万事纷繁复杂,其中美丑杂陈。这需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晴和一颗善于感悟的心,只要细心的去捕捉,就会从他人熟视无睹的事情中、看出不平常来。在老许的寓言诗里,有对美善的颂扬,有对假丑的鞭鞑,有对人生经验的总结。从而超越世俗生活,描画出生活里的诗情诗性。
品味寓言诗人老许的诗作,给人最深刻的感受,就是他能从日常生活中、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里,引发出令人深思的哲理,给人以警示和思索。比如,公园里的几位晨练的老人的闲谈,一经诗人加工就成了《对过生日的争论》;风雨过后的彩虹,人们只看到它的彩色美,而在诗人眼里又蕴含着另一番韵味;对于社会上的一些热点问题,诗人也以自己的方式发表见解,《生态平衡怎爱护》、《灭虫农药害益虫》、《良心是心的岗哨》等。诗人甚至可以从静态的物体中抽象出深刻的哲理来,《上下台阶的争论》告诉读者:人与人之间只有相互合作才能做好一件事;《汽车火车论自由》,说明自由与规范之间的关系,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不受约束的自由。生活中的这些小事,一经诗人的慧眼观察,便从一般事件中突显出来,成为具有教育意义的寓言诗作品。
读老许寓言诗,有如聆听长者耐心平易的教诲。寓言诗的特点,是用故事作为载体,寄托一定的道理。所以,寓言家们努力将故事外衣装饰得华美漂亮,让读者在欣赏有趣的故事的同时,欣然接受作家所要表达的教育意义。这对爱听故事而又厌烦单纯说教的小读者来说,是比较容易接受的方式。寓言家就需要扮演这样一个善于讲故事又善于讲道理的角色。寓言与诗的结合,又借鉴了诗歌琅琅上口、篇幅短小的优长,更利于缺乏长时间注意力的小读者的阅读。老许的寓言诗可以说是雅俗共赏、老少咸宜。成年读者可以从中读到对丑恶现象的揭露,对正义的伸张,读后大快人心;少年读者可以借鉴诗里的经验,为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少犯错误、少走弯路提供帮助。老许将自己的生命体验熔铸在诗作品中,以故事为载体,起到了教化和娱乐的双重作用。
老许在寓言诗里打通了动物与人、植物与人、非生物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的渠道。利用古代故事和现代生活中多方面的元素、为读者构筑了一个广阔的寓言诗世界。拟人化的人言兽语,各种寓言人物竞相出场为读者讲故事,交流障碍的消除,为诗人提供了丰富的想象拓展空间。传统文学中的“鸳鸯”,一直是美好坚贞爱情的象征,而诗人根据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得出了“鸳鸯薄情应唾弃”的新论。诗人还对一些古代故事进行引申再创造,写出《鹬蚌如今不再争》、《黔驴技穷有恶招》等寓言诗,或者评论当今社会上的一些社会问题等。老许创作的十一厚本两千多篇寓言诗,的确是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以多彩夺目的寓言诗方阵,为寓言诗花苑的繁荣做出了难能可贵的贡献。
一直笔耕不辍的寓言诗人老许,用自己坚定的追求,寻觅着人生的存在价值,寻觅着人生哲理的精髓。他用自己的寓言诗作品证明着寓言诗这一体裁、在当代儿童文学中的位置和生命力,也为有心致力于儿童文学创作的后来者,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只要用心去挖掘,生活中处处有诗情,有可供创作的巨大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