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寓言网论坛

赵群智 发表于 2012-04-05 14:29

192#龙江


有意思!

龙江 发表于 2012-04-05 20:24

谢谢赵老师鼓励。

龙江 发表于 2012-04-06 07:30

64、螳螂斗牛
       
        文   唐中理
        螳螂确实是个大力士,在和蟋蟀、甲壳虫等小虫子的摔跤比赛中,常常荣获冠军。虽然它的祖先出了个“螳臂当车”的笑话,但它毫不介意,经常站在一棵小灌木上炫耀它健壮的身体和修长的四肢。
        一天和大家聊得正酣,一头吃草的牛过来一脚把小灌木踏倒,螳螂掉在地上,翻了两个筋斗。螳螂爬起来,脸都气青了。对着牛脚就是一阵暴打,一边打一边喊:“你找死,你找死。”打完了,还不解气,又踢了几脚,一边踢一边喊:“你服了没有?服了没有?”
        见牛不说话,螳螂说:“这家伙,看似庞然大物,其实连手都不敢还。”
        “呵!”小虫子们一阵欢呼:“螳螂大哥厉害,打得牛都不敢还手。”“应该庆祝庆祝。”
        “是该庆祝庆祝。”螳螂说:“走,喝酒去,我请客。”

龙江 发表于 2012-04-07 05:31

65、鲤鱼妈妈教子
       
        文   唐中理
        鲤鱼妈妈指着一颗小虫子说:“孩子们,你们看那颗小虫子悬在水中晃来晃去,不沉底。说明它里面有鱼钩,上面有鱼线拉着,这种小虫子千万吃不得。”
        鲤鱼妈妈又指着水底的鱼食说:“那是钓鱼的人‘喂塘子’撒的,没有鱼线拉着,就会沉底。所以沉底的鱼食可以吃。”
        “妈妈,你是怎么知道的?”小鱼问。
        “我从书上读来的。这些,书上都写得明白。”
        鱼钩听了,很沮丧:“完了,完了。要是鱼儿都读书,都有了文化,我挂个鱼饵吊在这里又骗谁去。”

龙江 发表于 2012-04-08 07:24

66、捕鼠限制

        文   唐中理
        一天,农妇把猫叫到面前,说:“有两个地方你不要去捉老鼠,一是小宝宝的房间。小宝宝还小,你别吓着她;二是鸡圈。你去折腾,会影响母鸡下蛋。”
        这个限制政策出台后,这两间屋子鼠患成灾。在鸡圈,老鼠和母鸡公然抢食;小宝宝房间里的衣服、棉被也被老鼠啃出许多大洞。最后农妇不得不取消这个限制条令。
        所以,什么地方都不能限制执法,否则就会产生混乱。

龙江 发表于 2012-04-09 02:32

67、未来世界
       
        文   唐中理
        生活在高度发达的时代,什么事情都可以用电脑来解决。小王就是这样,从16岁离开父母来到城市,就再也没有出过门。
        他的工作坐在电脑前就能完成,收入打到卡上;吃饭在电脑上订餐,买东西在电脑上下单,都有人送到门口。谈恋爱麻烦一些,但他找到一个志同道合的女孩,两人网上谈恋爱,网上结婚,在网络上领养一个孤儿,算是儿子,每个月也只需划款过去了事。
        转眼小王变成老王,两口子都给儿子发信息,说如果哪天没有看见他们上网,肯定是死了,帮忙通知火葬场派车过去拉尸体。
        当然,这只是一种虚构的未来世界,但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有许多宅男宅女正在向这个未来世界挺进。

赵群智 发表于 2012-04-09 02:44

一下子发了四篇,拜读了。:handshake

龙江 发表于 2012-04-09 18:23

谢谢赵老师临帖。

文灿 发表于 2012-04-09 18:31

64、螳螂斗牛
       
        文   唐中理
        螳螂确实是个大力士,在和蟋蟀、甲壳虫等小虫子的摔跤比赛中,常常荣获冠军。虽然它的祖先出了个“螳臂当车”的笑话,但它毫不介意,经常站在一棵小灌木上炫耀它健壮的身体和修长的 ...
龙江 发表于 2012-4-6 07:30

在笑声中感悟,这也许是寓言的一种魅力所在!

朱丽秋 发表于 2012-04-09 18:42

都很精彩!喜欢!:victory:

龙江 发表于 2012-04-09 23:44

谢谢文灿、朱老师鼓励。

龙江 发表于 2012-04-10 07:27

68、假面舞会
       
        文   唐中理
        狐狸准备举行一次动物界大型假面舞会,写了一百张请帖,交给黄鼠狼去分发。
        黄鼠狼把请帖翻了一遍,不解地问:“既然叫动物界假面舞会,为什么你只请了鸡、鸭、鹅、兔子这几种动物,其他动物都没请?”
        “你傻啊。”狐狸说:“你真请了老虎、狮子,我们饿肚子不说,说不定还有性命之忧。”
        “那它们会不会不来?”
        “不会的。”狐狸自信地笑笑:“总有几个爱慕虚荣、喜欢凑热闹的家伙会上当的。”

龙江 发表于 2012-04-11 04:59

69、动物留言板(二)

        文   唐中理
        信鸽:排除一切干扰,直达目标。
        老虎:竞选前,必须赶走狮子、豹子和狼,绝不留能下竞争对手。
        蚂蚁:要想千军万马通过独木桥,关键就两个字——秩序。
        牛:粮食都献出去,只留下草。虽然日子清贫,睡觉却安稳踏实。
        龙:距离产生美,神秘产生威严。
        猫:说老虎属于猫科,纯粹出于嫉妒;应该说猫属于虎科,你看我们,就是活蹦乱跳的小老虎。
        猫头鹰:在偏僻的山区,总说我们是“报丧鸟”,可见,迷信总是与落后、愚昧连在一起。
        狼:捕杀猎物只需几分钟,可跟踪猎物、等待捕杀机会,往往需要几个小时甚至一天、两天、三天。
        驴:人们吃不了龙肉自然要大吃驴肉了,谁叫我们乱攀亲戚呢?

龙江 发表于 2012-04-16 09:24

70、飞行贡献奖
       
        文   唐中理
        动物王国颁发飞行贡献奖,经过专家评审,网上投票,最后将此奖项颁发给了麻雀。为此,天鹅、雄鹰等不服气,要求评委会给以解释。
        评委会解释说:“麻雀虽然没有雄鹰飞得高,没有天鹅飞得远,但麻雀到处传播飞行知识,在田间、在树林,它们不知疲倦地飞来飞去,鸡、鸭、鹅等等动物都从它们身上感悟到了许多飞行技巧。所有这次网上投票麻雀遥遥领先。”
        “可是麻雀的飞行技术比我们还差一大截呐。”雄鹰说。
        “是的,你们都是飞行专家,如果搞飞行技术比武,你们肯定能夺冠。可是从贡献来讲,麻雀言传身教,大家受益最多,和大家最亲近。所以获奖呼声最高。”
        听了评委会的解释,大家觉得有理,就各自散了。
        ——谨此寓言献给那些在科技教育与推广战线上默默工作的无名英雄们。

龙江 发表于 2012-04-17 20:58

71、渡渡鸟的灭绝
       
    文   唐中理
        据考证,渡渡鸟的祖先是东南亚地区的鸽类飞禽,原本也是搏击长空的天之骄子。然而,东南亚地区鸟类众多,竞争激烈。一天,一群鸟聚在树梢开会,他们要远离故土,寻找新的家园。
        于是,这群鸟翻山越岭,远涉重洋,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它们心中的乐园——座落在印度洋上美丽的毛里求斯岛。说它是乐园,那真是乐园啊!这里,气候湿润,森林郁郁,食物丰富,而且最关键的是没有天敌。这种地方,难道不是鸟的天堂?难道不是人间梦寐以求的世外桃源?
        能生活在这种仙境般的环境里,你夫复何求?那些找寻食物的艰辛、躲避天敌的惶急都将永远成为历史。你可以睡睡懒觉,可以在林间散散步,可以在海滩晒晒太阳,这是多么美好的日子啊。
        是的,渡渡鸟就过着这种神仙般的日子。后来,它们认为上树下树非常麻烦,干脆把鸟巢也搬到地上。据说,在它们搬巢的时候,生长在岛上的卡伐利亚树曾经劝诫过它们。树说:“把巢搬到地上,这就意味着你们要告别飞行生涯。这样做很危险,万一遇上敌人,你们怎么逃生?”渡渡鸟说:“这里四面环海,何来敌人。你别杞人忧天了。”
        就这样,它们一代一代延续下来。它们的身体变得肥胖,翅膀退化,胸骨结构发生改变。慢慢地,它们想飞已是不可能了。
        后来人们发现这种鸟的时候,它们体型臃肿,体重可达20多公斤;翅膀比一般小鸟的翅膀还短;走路摇摇晃晃,步履蹒跚。更可悲的是,由于长期处于悠闲、享乐的环境,它们已经丧失了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所以人类上岛后,可以轻而易举将其捕获。
        自十六世纪始,人类开始移民该岛,由于过度捕杀及生态变化,渡渡鸟最终灭绝。到1861年,渡渡鸟就只存在于博物馆的标本室和艺术家的画图之中了。
        渡渡鸟的灭绝,是不是再一次证明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伟大的真理?

倪亮 发表于 2012-04-17 21:17

哇噻,70多篇,牛,学习了!
向唐老师致敬

赵群智 发表于 2012-04-17 21:56

213#龙江


学习。:handshake

龙江 发表于 2012-04-17 23:17

回倪亮:
蝉大师教导我们说,出作品才是硬道理。

龙江 发表于 2012-04-17 23:18

谢谢赵老师。

龙江 发表于 2012-04-18 07:19

72、雕鹰的折翅训练
       
        文   唐中理
    鹰,尤其是雕鹰,一直保持着“飞行之王”的称号。它们飞行时间之长、飞行速度之快、动作之敏捷,永远是飞禽界的冠军。它们可以轻松翻越海拔7000米以上的山峰,可以在1000米以上的高空追踪地上奔跑的小兔子。而且被它追踪的猎物,很少能逃出它的魔爪。
        那么,它们为什么会有这样超强的飞行能力呢?就其原因,可能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们独特的训练方式。
        雕鹰出生后在窝里享不了几天福,就会被鹰妈妈逼出窝去训练飞行,训练不好得不到喂食。会飞后,会被鹰妈妈带到高处,或树梢或悬崖,把它们扔下去,让它们在急速坠落的过程中奋力展翅。接下来,会出现训练中最残酷的一幕:雏鹰们满怀喜悦飞回妈妈身边,以为会得到妈妈的褒奖,而这时,鹰妈妈却三下两下将雏鹰的翅膀折断,然后再次从高处推下......
        一个猎人无意间看到这一幕,大吃一惊,急忙大声呼喝:“放下!放下!你这疯雕婆,你怎么能这样折磨你的孩子?”
        “折磨?没有啊。我这是在训练它们飞行呐。”
        “一派胡言!你把它们的翅膀折断,如此残忍,也叫训练?”
        “是啊,我们鹰就是这样训练的。这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训练法子。”
        猎人不再听它狡辩,端起猎枪对着天空放了一枪。鹰妈妈吓得赶快飞走,扔下一只还未断翅的雏鹰。猎人将这只雏鹰带回家中饲养,结果发现鹰长大后只能飞到几米高,那2米多长的翅膀反而成了累赘。
        猎人不解,抱着这只鹰来找鹰妈妈,鹰妈妈说:“我们鹰的翅膀再生能力很强,在翅膀折断后要忍着剧痛不停地飞翔,使翅膀不断充血,在振翅充血的过程中重新接骨。重新接骨后的翅膀才会强健有力。这也许就是你们人类所说的在凤凰涅槃中获得新生吧。”
        “那我抱来的这只鹰还能进行折骨训练吗?”猎人问。
        “晚了,它已经和蓝天无缘了。”
        猎人抚摸着鹰的翅膀,非常惋惜,非常后悔。猎人说:“我们总是用自己的标准去评判别人的是非,结果犯了大错。嗨,我还是把你抱回去,我养着你吧。”

文灿 发表于 2012-04-18 07:48

用自己的“标准”评判他人,闹出的不仅仅是笑话,有时候会要命的。好寓意!:victory:

龙江 发表于 2012-04-18 16:40

是这样,我们总以为自己是对的,总相信自己的标准。谢谢鼓励。

赵群智 发表于 2012-04-18 17:08

218#龙江
:victory: :handshake

贺维芳 发表于 2012-04-18 18:32

:victory:继续学习唐老师的寓言!

张北峰 发表于 2012-04-18 21:45

218#龙江

我们总是用自己的标准去评判别人的是非,结果犯了大错。精彩的寓言。

龙江 发表于 2012-04-19 10:00

谢谢赵老师,贺老师、张老师鼓励。

龙江 发表于 2012-04-19 10:02

73、猴子填井
        文   唐中理
        这一年,久旱不雨,猴山缺水,只有山脚一口被猎人废弃的井有水。但水位过低,猴子们都围在井边想办法。有猴子建议,一个猴子拉着一个猴子的腿,连成一串,让最下面的猴子喝水,喝好后再换上面的猴子去喝。大家说这个办法太麻烦。又有猴子建议,用藤蔓拴着腰,把猴子放下去,用竹筒打水上来喝。大家说这个办法太危险。
        正在大家争论之时,猴先生来了。大家说:好了好了,请猴先生来想办法吧。
        猴先生平时博览群书,是个饱学之士,大家都很尊敬的。猴先生说,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吧。它说:“从前,有只乌鸦口渴了,想找水喝,它发现一个瓶子里有水,但水位过低,喝不到。于是它往瓶里填石子,水位慢慢提高,最后就喝到了水了。”
        一个猴子反应快:“先生的意思是要我们往井里填石子,等水位上来,我们就能喝到水了。”
        猴先生点点头:“孺子可教也。”
        俗话说“猴多力量大”,大家搬石头,没过一会儿井就填了一半了,可没见水。大家请教猴先生。猴先生说:“没事没事,只管填,不会错的。这有书为证,还会有错?”
        一会儿,井快填满了,还是不见水。大家请教猴先生,猴先生也傻眼了,挠着脑袋不知说什么好。
        这时,一个老猴过来,听说了这事。老猴说:“瓶子里的水是死水,不能流走,往瓶里填石子,水位会上来;但井水是流动的水,你往井里扔石子,水就流走了。”
        “那怎么办?”大家焦急地问。
        “还有什么办法,唯一的一口井都被你们填了。大家回去准备准备,赶紧搬家吧,也许能找到一个有水的地方。”
        ——所以说,一个人如果读书不求甚解,有时候比不读书的人危害更大。

朱丽秋 发表于 2012-04-20 12:37

一个人如果读书不求甚解,有时候比不读书的人危害更大。:victory:

喜欢老师的寓言,清晰有条理,寓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