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寓言网论坛

老许 发表于 2008-02-13 16:50

老许和《老许寓言》印象

老许和《老许寓言》印象

                                 杨子忱
    对于老许,以前,只闻其大名,未曾相见。直到那天,即2007年6月22日,在《快乐童话故事》和《作文之友》编辑部,由刘玉林先生、郭大森先生、吴广孝先生等倡议并召集组织的“《老许寓言》研讨会”上,才得以相见。一眼望去,前额光秃,白发稀疏,一脸大胡须,蓬蓬松松,老许老矣。老许身体虽不算魁梧,但还透着一种含蓄的精明,尽管他的年岁的确已经不小了。我看到他这副模样,使我想起了寓言,使我想起了他写的寓言。仿佛他就置身在寓言之中。他本身就是一则寓言。偏巧,他又送给我一张名片,上面恰有老许的画像,亦像一则寓言。
    老许,本名许若默,1939年生,早年在内蒙古大学汉语言文学系毕业,吉林四平人。只因为人率直,善于说真话,在大学学生中拔白旗时,被批为反动学生,打入另册。此后,进入社会,作过多种类的劳动工人,完全进入平民生活圈子之中。如今,早已于1985年平反恢复了干部身份。他由于人生道路坎坷,生活的所处和接触,觉得生活中某些直话不宜,或许多话不宜直说,而又要说,故产生了创作寓言的冲动,并由此而一发不可收。
《老许寓言》,乃是老许所创作的诗体寓言故事。老许所创作的寓言故事多了,逐渐地有了品牌效应,因而打出并形成了“老许寓言”这个称谓。《老许寓言》,至今已写了十一厚本,两千三百多篇。据说还有几本准备出版。对此洋洋繁多,蔚为大观,在中外古今文学史上,当数少见,仅此一家。且值得一说的是,老许专攻寓言诗,不及旁类,尤为可贵。《老许寓言》又不同别个,都是以诗歌形式写成。故应该称为老许寓言诗才是。古今中外写寓言诗的人,虽有却不及老许取得的成就,令人叹为观止。老许自青年时代起,已锲而不舍地坚持创作寓言诗五十余年。
寓言,本来是文学作品中一种体裁。它多半是写带有劝喻或讽刺或譬喻性的故事。其结构比较简单、单纯;故事中的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物,可以是有生命的动植物,也可以是无生物。主要用于借此喻彼,借古喻今,借小喻大,借远喻近。通过这种譬喻,把深奥的道理藏于其中。让这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从简洁的语言中,得到明晰的体现。就寓言讲,我国早在春秋与战国时期,就已经相当盛行,诸子百家的著作中,载有好多寓言故事,且能流传下来,一直传到今天,足见寓言的生命是长寿的。世界上的一些文化古国,如埃及、希腊、印度、意大利,都有精采的寓言故事。古希腊的《伊索寓言》,就是古代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种。我以为,寓言的主要特点,在于“寓”与“言”二字。“寓”是故事本意;“言”是借物托出。寓言,有很大的寓意性。《文心雕龙•颂赞》载:“三闾《橘颂》,情采芬芳,比类寓意,又覃及细物矣。”
为此我想,老许和《老许寓言》给我了深刻铭记在心的印象。我断定:老许本身就是寓言。呵,老许,老许寓言,这便是他的生涯,他打造出的生涯。老许,我祝贺你的《老许寓言》,获得了创作的成功,将成为流传不朽的有中国特色的寓言诗。

杨子忱  国家一级作家,编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乡土作家协会理事,吉林省作家协会理事,吉林省文学创作中心首聘作家,长春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主要作品有《纪晓岚全传》、《纪晓岚外传》、《王尔烈全传》、《金圣叹全传》,文史笔记《老长春》(上中下三部)、长诗《长春史诗》(上中下三部),诗集《村边有个女儿河》。民族史诗《我的满族颂歌》(上下二部)等总共42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