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许寓言》研讨会纪要(发言摘要)之三
孙新(吉林省教育学院院报主编,诗人,书法家)我认识老许较晚。但知道老许寓言诗的时间却不短了。
老许寓言诗的出现,为中国寓言和寓言诗的作者队伍增添了新的活力。在半个世纪里,老许寓言诗像一面时代的镜子,反映了五彩缤纷的生活,折射出人生的哲理,是一部现代人生的教课书。
清人郑板桥有诗云:“英雄何必读书史,直抒血性为文章。”为诗,需情真。老许的寓言诗,情真。
他在《老许寓言(七)》的诗集里,有《乌鸦插彩羽卖俏》这样一首诗:
乌鸦一直有想法,用孔雀丢弃的毛,/插在黑羽毛中间,用彩羽装饰外表。/乌鸦逢遇鸟便说:“我漂亮!羽衣美好!/穿身黑底色礼服,缀有多彩的羽毛。”//鸟雀们议论纷纷,贬的话多褒奖少:/“这鸟比乌鸦难看,太丑陋!真是可笑!”/“披身黑羽衣多好,插彩羽毛是卖俏!”/“乌鸦插彩羽卖俏,卖脸皮卖了羞臊!”//在世界各民族间,有传说并非造谣。/乌鸦的羽毛墨黑,奉为神鸟位至高!/乌鸦自恃为神鸟,最讨厌披身黑袍,/总想穿彩色衣服,追求虚幻美卖俏。
仅仅三节十二行诗,便惟妙惟肖地说出了“东施效颦”的恶果,真诚地告诫人们:要本色作人。
郑板桥的诗中还说:“不仙不佛不圣贤,笔墨之外有主张。”是告诉人们:诗,是要表明自己的主张的。这主张,应当理正。老许的寓言诗,理正。
老许的《老许寓言(四)》中,有一首《“农夫与蛇”续新篇》的寓言诗,诗人通过改写人所熟知的《农夫与蛇》的故事,告诉人们:冻僵的蛇不能可怜,美女蛇更加阴险可怖----
“想入非非不该有,避免不该有的险。/对可怜的假善者,不应尊重给救援。/美蛇面善心恶毒,洞察心灵是关键。/美的背后可藏丑,可藏狠毒可藏奸。/对比分辨善与恶,这是人生的经验。”
老许情深意切的把“人生经验”的哲理告诉读
者。
生活是广阔无涯的,是五彩滨纷的,那么诗文也应当是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是丰富的宝库,人们在那里可以挖掘出各种不同的宝藏。就是说,为文需广博,而不拘一格。老许的寓言诗,广博。
老许的寓言诗,涉及社会、人生、环境、风气、家国、人类,尽是娓娓道来,绝无生硬的说教,画龙点睛地说出人生哲理,引人深思!)
他往往借生活的真情来规劝。
在《老许寓言(五)》里有篇《酒里兑水毁诚信》的寓言诗,则是借小食杂店往酒里掺水的事儿,告诉人们作生意讲诚信的道理---进而告诉人们做人之本:
“商家信誉无价宝,讲诚信最重要!/……/上帝被你骗一回,防被骗不来了......”//从古至今的商家,守信誉奉为宝。/讲究诚信不欺诈,不掺假不假冒;/为人要诚实守信,作人不能藏小;/我们讲以德治国,讲诚信最重要。
与我国著名漫画家徐鹏飞先生的漫画《提意见》,有异曲同工之妙!《提意见》是一幅四格漫画:第一格画的是一个人兴冲冲“买酒来”,第二格是这个人欣欣然“回家去”,第三格是这个人怒冲冲“提笔来”,第四格画的是这个人在小店酒坛商标的“酒”字上,浓浓地点上了三个大大的墨点----使“酒”字上的“水”的浓度大----水太多了!
看来,艺术家的思想是相通的!
诗人老许在《老许寓言(五)》里有篇《鸭子素食猪吃荤》寓言诗中,还通过鸭与猪的对话,活画出公款吃喝风愈演愈烈的社会现实:
猪哼哼:“个人掏钱,吃菜不应该有剩;
公款宴席讲丰盛,吃不了剩的全扔……”
一句话,就把吃喝风的源头---公款挥霍入骨三分地暴露无遗。
诗,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它是生活的典型地提炼。“纵横议论析时事,如医疗疾进药方。”诗人就是借典型而析时事,提出人们所关注的问题。
在《老许寓言(六)》里有篇《果子狸哀声诉说》的诗中,诗人由“非典”--这一人们闻听色变的事件发端,引出果子狸的哀声诉说,并告诉人们:
果子狸是否原凶?尚待料学家证明,/悄悄生活在山林,人扰乱生存环境。/说传染给人非典,并非有确凿证明。/ 人们应认真思考:让野生动物安宁。//应善待野生动物,应从沉睡中清醒,/讲一点仁慈和善,与动物们讲友情,/要保护野生动物,为求得生态平衡,/放弃捕食的残忍,野生动物可活命。
寓言诗人老许,正是以敏锐的眼睛在捕捉生活中的典型事例,来深刻地揭示出人们爱护动物,保护生态平衡,就是保护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地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哲理。
诗,是时代的晴雨表。一个好的诗人,必然是“笔墨追随时代”(华君武语)的。老许就是一个善于追随时代的寓言诗人。
在《老许寓言(五)》里有篇《和平共处的理想》的诗中,诗人通过制做动物标本,将猛兽与羊、鹰与雀、兔与狐、鲨与鱼,这一组组相仇相噬的动物标本放在一起,用解说员充满善意的解说,表达出自己内心的和平、企望和博大的爱心:
“这是动物世界,充满和平的静寂,/没有凶狠撕杀,也没有弱肉强食。/在他们的生前,如能这样想问题:/和平友好共处,世界人民必安逸!”
诗人以智慧的头脑去思辩,以假设去推想,其目的是呼唤人类和谐友好,共建一个充满阳光和爱的世界。
人常说:愤怒出诗人。我要说:真爱出诗人。
愤怒是爱的极至。爱是愤怒的升华。没有深爱,便不会有愤怒。
寓言诗人老许的内心中有一个深深的爱国情结。竟管老许前半生的人生路坎坎坷坷,风风雨雨。在内蒙古大学的汉语言文学系读书时,遭到冤案而被迫离校;为养家糊口代课教过学生,怕误人子弟而改做瓦工……但是,他热爱生他养他的这块热土。他挚爱祖国之心没有丝毫改变。在改革开放后,一些人羡慕西方优越的生活条件而外流时,老许在他的《老许寓言(四)》里开篇的《猴子出国奔西方》的寓言诗中,用荒诞的手法,借与猴子在出国的航船上的对话,诉说着老许与猴子出国的不同目的:猴子----背离故土;老许----走出国门交流文化。这不同的目的,正表现出老许的爱国情结,不悔不变!
老许的寓言诗,严格押韵而成韵律美,深藏寓意而具哲理美,诗节如方阵具有形式美。
他的诗,是寓言,在寓言故事中反映生活的哲理;他的寓言,是诗,在言词中倾泻着火热的真情。
老许的寓言诗,和他心人生经历有关:
艰难和坎坷,磨砺了他的思想。曲折和不平,历练了他的人生。
像人无完人一样,人,总是有优点,也有缺点。老许的寓言诗,有的还欠凝炼,有的尚欠准确,这些,还有待于他进一步去锤炼与升华。
最后,以我的一首小诗作发言的结束,与与会者,与老许共勉。
人生几得百年芳,/喜把江山幻华章。/荡却浮云开望眼,/欢歌笑语画斜阳。
彭龙英(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文系06级研究生)
生活是作家汲取创作素材的肥沃土壤,你只要辛勤耕耘,就能收获丰硕的果实。中国寓言诗人老许,就是一位坚持耕耘在这片有点荒芜的寓言诗园地里的人。我们的大千世界,万事纷繁复杂,其中美丑杂陈。这需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晴和一颗善于感悟的心,只要细心的去捕捉,就会从他人熟视无睹的事情中、看出不平常来。在老许的寓言诗里,有对美善的颂扬,有对假丑的鞭鞑,有对人生经验的总结。从而超越世俗生活,描画出生活里的诗情诗性。
品味寓言诗人老许的诗作,给人最深刻的感受,就是他能从日常生活中、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里,引发出令人深思的哲理,给人以警示和思索。
读老许寓言诗,有如聆听长者耐心平易的教诲。寓言诗的特点,是用故事作为载体,寄托一定的道理。所以,寓言家们努力将故事外衣装饰得华美漂亮,让读者在欣赏有趣的故事的同时,欣然接受作家所要表达的教育意义。这对爱听故事而又厌烦单纯说教的小读者来说,是比较容易接受的方式。寓言家就需要扮演这样一个善于讲故事又善于讲道理的角色。寓言与诗的结合,又借鉴了诗歌琅琅上口、篇幅短小的优长,更利于缺乏长时间注意力的小读者的阅读。老许的寓言诗可以说是雅俗共赏、老少咸宜。成年读者可以从中读到对丑恶现象的揭露,对正义的伸张,读后大快人心;少年读者可以借鉴诗里的经验,为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少犯错误、少走弯路提供帮助。老许将自己的生命体验熔铸在诗作品中,以故事为载体,起到了教化和娱乐的双重作用。
老许在寓言诗里打通了动物与人、植物与人、非生物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的渠道。利用古代故事和现代生活中多方面的元素、为读者构筑了一个广阔的寓言诗世界。拟人化的人言兽语,各种寓言人物竞相出场为读者讲故事,交流障碍的消除,为诗人提供了丰富的想象拓展空间。老许创作的十一厚本两千多篇寓言诗,的确是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以多彩夺目的寓言诗方阵,为寓言诗花苑的繁荣做出了难能可贵的贡献。
一直笔耕不辍的寓言诗人老许,用自己坚定的追求,寻觅着人生的存在价值,寻觅着人生哲理的精髓。他用自己的寓言诗作品证明着寓言诗这一体裁、在当代儿童文学中的位置和生命力,也为有心致力于儿童文学创作的后来者,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只要用心去挖掘,生活中处处有诗情,有可供创作的巨大资源。
老许(寓言诗人)
感谢吴广孝先生、郭大森先生、刘玉林先生和韩跃旗先生倡议发起召开《老许寓言》研讨会,感谢各位参加《老许寓言》研讨会并作热情的发言。郭大森先生认为《老许寓言》深沉而老辣。他费心张扬老许寓言诗。这正是已故公本先生的遗愿。我为此深受感动。我写老许寓言诗已有五十年了。开始写时是在读高中二年级时。以后多年不绝如缕,一直坚持写到今天。若没有早些年写的存稿,如何能在2005年出版六本《老许寓言》,一千三百篇老许寓言诗?又如何在2006年接续又出版四本《老许寓言》,共累计十一本《老许寓言》,达到二千三百多篇?老许没有五十年的积累,似神人再能写,也不至于如此。如今,这《老许寓言》研讨会的召开,各位先生称赞有加,令我慌悚不安,令我有一种热流式的动力在推动我,要在十一本《老许寓言》的基础上,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写出《老许寓言(十二)》或更多。我敢称老骥伏枥,自奋扬蹄奔跑,在有生之年多写老许寓言诗。接续出版《老许寓言》。这是我并非吹牛皮的一个志愿。现在《老许寓言(十二)》已经完成。
谢谢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