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寓言网论坛

青山外 发表于 2012-01-23 15:40

儿童文学,少些“装”洋,多些本色

本帖最后由 青山外 于 2012-1-23 15:47 编辑

我们现在的儿童文学创作队伍,许多老一辈作家创作态度是很严谨的,但不少年轻人由于生活环境、教育背景、读书兴味等限制,不具备创作具有民间传统、本土性且想象力丰富的作品的能力,这样,我们赶上西方创作实力的路程还有很远。
不过,难道,我们除了魔法师、小狐狸之外,就想不到能有别的点子可写吗?不错,模仿西方(或“东洋”日本)的洋味作品也有写的好的,但是,总感觉有种“装”的感觉,不本色,并且,作为编辑,看多了也会“审美疲劳”。
比如,安房直子的文笔很好,她的不少作品也可以看作是优秀的寓言作品(如《西风广播电台》等)。但是她的作品自有其本国的文化背景在,我们硬是模仿的话,难免有种“装”的感觉。甚至有的作者不免有种小资情调,越来越成为“伪儿童文学”了(说有的人模仿安房直子,不如说更像学安妮宝贝但才力远不及)。但是,这种“装”的文章还不少见,甚至很受不少儿文编辑欢迎,比如,不久前我就看到《儿童文学》上刊载了一篇《菠萝包之味》,让我对《儿童文学》杂志深感失望。
--------------------------------------------------------------------
《花香小镇》(安房直子):
又是那样的自行车!
信想。
真的,最近这段时间,总是看到那样的自行车。把手、脚蹬子、后架子,甚至连车铃都是黄黄的橘黄色。骑在上面的,是和信年龄相仿的女孩子。……

菠萝包之味》(发在《儿童文学》2010年1月号下):
又是那样的面包!
小牧想。最近,这段时间总是能看见飞来飞去的面包。黄橙橙的颜色,似乎有一些小人儿骑在上面呢。……

《花香小镇》:
啊啊,这是什么花的香味呢?信一边想一边走。
《菠萝包之味》:
啊,啊,啊,这面包的香味是什么香?小牧一边猛力的呼吸,一边想。

《花香小镇》:
“你好!”
这时,“嗖”的一声,一辆自行车从信的左侧超了过去。……
《菠萝包之味》:
“小牧,您好!”
一只面包“嗖”地从小牧的头顶飞过,……
-------------------------------------------------------------------------
——例子很多,不必再举。我想,《菠萝包之味》即便算不上抄袭《花香小镇》,至少,也是一种拙劣的模仿。《儿童文学》竟然把这样的稿子都刊载了,让我很是怀疑某些编辑的水准。《花香小镇》不算是很偏僻的文章,作为儿文编辑不应该没看过。
希望年轻儿童文学工作者们(我也一样)以后多看一些儿童文学理论的书籍和一些经典作品。并且,学着多从本土元素中挖掘优秀的元素,力争创作出一些优秀的本色儿童文学作品来。

野水 发表于 2012-01-26 16:56

我们现在的儿童文学创作队伍,许多老一辈作家创作态度是很严谨的,但不少年轻人由于生活环境、教育背景、读书兴味等限制,不具备创作具有民间传统、本土性且想象力丰富的作品的能力,这样,我们赶上西方创作实力的路 ...
青山外 发表于 2012-1-23 15:40

说的极是!:handshake

张亮76 发表于 2012-01-27 22:40

学习了。支持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