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寓言网论坛

张明智 发表于 2012-01-29 09:49

狐狸和蝉


狐狸听到蝉在树上长鸣,顿起邪念,想再尝尝蝉肉的美味。于是就对树上的蝉说:“蝉小姐,你的歌喉真美啊!如果能飞下来让我一睹你的花容月貌,我将难忘一辈子啊……”蝉一听开始飘飘然起来,刚想飞下树去。那棵树悄悄地阻止了它:“你了解狐狸吗?它是个骗子,就是想吃掉你!”蝉说:“怎么会呀?就让它看一眼又有什么关系呢?再说,它也没有什么吃掉我的理由。”
树说:“不信?我们就先用‘尝试法’先试探一下,看一看它的反应你就明白了。” 这时狐狸还在下面等着,又对蝉说:“蝉小姐啊,怎么不下来呢?太让我失望了。你也太傲慢了!连让我瞧一眼这个小小的请求也不答应吗?”蝉说:“好吧,我就下来了!”树给了蝉一片叶子丢了下去,那狐狸以为是蝉,立即猛扑过去。
蝉大叫一声:“天哪!我差点上了你这个骗子的当!”
树说:“等狐狸不在的时候,你再去看看它的粪便里还有未消化的蝉翅呢!”
蝉说:“是吗?这‘尝试法’还真救了我一条命!”
树说:“在人类科学试验、科技发明中常常用到这尝试法,可以减少风险、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今后记住,凡事首先注意方法,你将终生受益。”

伊索原作//蝉与狐狸
  蝉在大树顶上鸣唱。狐狸想要吃掉他,便想出了一个诡计。他站在树下,一会儿赞美蝉的歌声悦耳动听,一会儿羡慕地看着蝉,认真欣赏他的歌声,并劝蝉下来,说他想要看一看是什么样的动物才能发出这么悦耳的声音。蝉识破了他的诡计,便摘了一片树叶抛下去。狐狸以为是蝉,猛扑过去,抓住它。蝉说道:"喂,坏家伙,你若以为我会飞下来,那就大错特错。我自从见到狐狸的粪便里有蝉的翅膀之后,就时刻警惕狐狸。"
  这是说,聪明的人懂得从邻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



猫 和 鼠


一座深院大宅里住着许多老鼠,被一只猫发现了,就不断地去捕捉它们。老鼠天天遭到捕杀,数量也越来越少,可是剩下的老鼠却变得越来越狡猾。后来猫很难捉到老鼠,就想用计将老鼠引出来。它倒挂在一个木橛子上装死,老鼠从洞中探出头看见了,便大声对它说:“别枉费心机啦!你就是变作一袋麦子,我们也不会上你的圈套了。”
这时,一只胆大的老鼠蹓出了洞,猫立刻跳下来追捕。那鼠钻进一只玻璃瓶里,猫在瓶外守着。猫假装离开瓶子,老鼠也走出瓶子观望;猫使了个回马枪杀回来,老鼠又钻进了瓶子。猫说:“我认输了,不吃你了,快出来吧!我还要向你赔罪呢!”老鼠说:“叫我怎能相信一只猫的承诺,你得离开这里,走得远远的,否则我是不会出来的。”
猫在束手无策之时,来了一只母鸡。母鸡说:“你是捕鼠的专家呀,怎么就没法治治它呢?”猫不服气地说:“说得轻巧!你来给我出出主意呢?”
母鸡思考了一下说:“这有何难?除了你那习惯的几招外,其它的方法还多得很呢!比如说,用瓶塞将那瓶口堵住,闷它个半死再把它从瓶里倒出来;比如说,你用爪子伸进瓶子,只要捉住它的尾巴就能把它拖出来;比如说,往瓶子里灌水,往瓶里薰烟……比如说,干脆砸烂瓶子……
“臭鸡婆!别再说下去了!这回我死——定——了。”只见那只原先神气活现的老鼠,正在瓶里瑟瑟发抖呐。
猫一听母鸡的话,茅塞顿开,说:“我也会!”就捧起那只玻璃瓶使劲地摇晃,把老鼠撞得昏死过去。猫把老鼠倒出瓶子,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一边说:“这只鼠真乖,味道真好!真没想到一旦抛开习惯的方法,用用扩散思维(也叫发散思维,即多角度、多方向地思考)还能找到这么多的方法啊!真有启示,真是妙极了!”

伊索原作//猫 和 鼠
  从前,有一户人,家里有许多老鼠。猫知道后,便跑到那里去,毫不留情地抓住一只消灭一只。老鼠因为不断被杀,都躲入鼠洞里。猫再也不能抓到他们,就想出妙计来引鼠出洞。猫爬在一把木橛上,吊在上面装死。有只老鼠出来窥探一下,见到猫的情形,说,"呵,伙计,你哪怕变成一只皮袋,我也决不到你的跟前去呢。"
  这故事说明,聪明人吃一亏,长一智,不会再受伪装的欺骗了。



战马和士兵


士兵骑着战马冲锋陷阵、奋力拼杀,立下了战功,还得到了一块土地的奖赏。从此之后,士兵过上了好日子。可是,士兵不再把战马放在眼里,而把它当作驴子使唤,让它去驮运货物、耕地、拉磨……给它吃的饲料也大大不如以往,再也看不到燕麦和麸子了。战马不堪劳累,身体消瘦下来,体力也大大衰退了。
有人对士兵说:“你的战功也有战马的一半啊!它应当得到你的感激才是!”士兵回答说:“它哪来战功?全凭我的勇猛善战!它不过是我的牲口,我养活了它,它得为我效力,而所得来的一切理所当然属于我!”
不久,战争又爆发了,士兵又骑着那匹战马去作战。虽然士兵力大无比,还像上回那样勇猛杀敌,由于战马体力不支,耐力衰退而无法取得战功,而且还因贻误战机受到处罚,连上次奖赏所得到的那块土地也被收回去了。
士兵百思不解,从此神情沮丧,把怨恨全发在战马身上。他不时鞭打、折磨战马,直到战马被他虐待而死。
一天,他从梦中醒来,突然大彻大悟。原来梦中有位哲人对他这样说:“无知的人!你的心里只装着自己,对得来的一切却毫无感激之情;要知道,一个对世界充满感激的人,他才有资格享受和谐美满的生活;而在和谐环境中生活的人,他才能更好地运用自己的才能;而善于开发自己才能的人,他才有机会获得最后的成功。否则,无论他怎样努力进取,而结果也只能是南辕北辙!”

伊索原作//马 与 兵
  战争期间,一个士兵用大麦精心地喂养他的马。然而战争一结束,那马便被拉去服苦役,搬运沉重的货物。后来战火重燃,军号吹响了,主人备好马鞍,全副武装骑着马去迎敌。这时,马却毫无力气,不断摔倒,他对他主人说:"你还是赶快再去找一匹战马吧。因为你已把我变成一头驴子,又怎么还能把我当战马骑呢?"
  这是说,和平、舒适的日子里不能忘记了灾难。



农夫和鹤


在刚播完种子的农田里,农夫用网来捕捉前来盗食种子的鸟类。一次,农夫收网的时候,许多鸟被网住了,其中还有一只鹤。鹤向农夫解释说:“放了我吧,我没有盗食你播下的种子,你看看我像是那些做贼的鸟吗?”
农夫说:“你的话怎能叫人相信呢?你是与这些盗食种子的鸟一起被捉住的,那么,还有什么理由说明你不该受到同样的惩罚呢?”
过了一会,那只身陷囹圄的鹤又解释说:“事情总有例外吧?老实告诉你吧,我是专门来这儿搞科学研究的,你看我的笔记本,你看我带的午餐,你看……”
农夫说:“既然你是一个知识分子,也应该懂得‘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的道理吧?”
鹤回答说:“怎能不知道呢?为了抓紧时间,我不能为了这些而失去机会啊……”
农夫说:“那好吧,这次我就破例放你出去,不过,在其它地方做事的时候,请不要忘了‘瓜李之嫌’啊!”

伊索原作//农夫和鹤
      农夫在刚刚播种的田里布下许多网,许多来吃种x子的鹤都被捉住了,并捉到一只鹳,鹳的腿被网折断了,它哀求农夫说:“饶了我吧,可怜可怜我吧。我又不是鹤,而是一只鹳,我是性情优美的鸟。你瞧,我多么孝顺父母,为他们辛勤劳作,再仔细看看我的羽毛,与鹤也完全不同。”农夫大笑说:“你说的话也许不错;但我只知道,你和这些偷吃种x子的鹤一起被捉到,那末你就得和他们一起死。”
    这是说人们切莫与坏人交朋友。



驴子和赶驴人


赶驴人赶着驴子在山道上行走,驴子突然离开山道向侧面的悬崖方向跑去。赶驴人越是想把驴追赶回来,驴子却硬着要往那边去。快到悬崖时,赶驴人死死揪住驴子的尾巴,想把它拖住,可是那驴子还是拼命挣扎着朝前走。赶驴人实在拖不住驴子,万般无奈时只好放手,十分生气而又绝望地说:“好吧!你马上就要胜利了!
那驴子冲到悬崖边,突然停住了脚,还立刻转过身来对赶驴人说:“还是你最后胜利了!”
赶驴人惊奇地问:“到手的‘胜利’为何又放弃了呢?”
驴说:“这可是一种悲惨的‘胜利’啊!我干吗不放弃?”
赶驴人说:“就这么一会儿,你怎么突然又变得聪明起来了?”
驴说:“你听说过吗?一种愚蠢行为的突然终止就是聪明,有时还可能是一种创举呢!”
“哦,是因为有了知识你就变得聪明起来了!”赶驴人说。
“不不不!不是这样的,有了知识而不能创造性地加以运用,同样愚蠢!”驴得意地回答。
“那么,你这次运用了什么知识,又是怎样创造性运用的呢?”
“那是一种逆向思考的方法,就是颠倒过来思考,反过来思考、倒过来思考问题的一种方法。当你看我快要冲下悬崖、说我‘就要胜利’的时候,我突然想到自己‘马上就要失败’了! 这才终止了我愚蠢的行为!”
赶驴人惊喜地说:“啊呀!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学会了创造性思考,连你这样的笨驴我也要刮目相看了!”
“现在你相信了吧?”驴子骄傲地说,“学会创造性思考是变得聪明的一条捷径,我敢打赌,今后只要我们驴子都学会了创造性思考,从此天下就不会再有‘蠢驴’了!”

伊索原作//驴子和驴夫
  驴夫赶着驴子上路,刚走一会儿,就离开了平坦的大道,沿着陡峭的山路走去。当驴子将要滑下悬崖时,驴夫一把抓住他的尾巴,想要把他拉上来。可驴子拼命挣扎,驴夫便放开了他,说道:"让你得胜吧!但那是个悲惨的胜利。"
  这故事说明,事事争胜好斗不会有好下场。

张明智 发表于 2012-01-29 09:50

行人和大槐树


骄阳似火,许多行人来到一株大槐树下歇脚。一个年轻人说:“这槐树长得再高再大也成不了材,既开不出美丽的花也结不出好吃的果,真是一种毫无用途的废物!”胸怀宽阔的大槐树倒也幽默,它对那个年轻人说:“多少还算有点用途吧?你们不是正在我的荫下避日吗?”
这时,又有个年轻人慌忙地站立起来,对大槐树说:“我们真是忘恩负义,太没有礼貌了!太没有见识了,我向您赔罪!”说着就向槐树深深地躹了一躬。
“不必太认真!没有那么严重,你也不必自责了。”大槐树说,“听说你们年轻人都想将来当科学家、发明家,可是你们知道吗?科学家和发明家特别需要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在看相同事物的时候,可以看到它们之间许多不同之处;而在观察不同事物的时候,又能看到它们之间许多相同的地方;在人们司空见惯的事物中,他们还能从中发现一片新大陆来;别人还没有觉察到的事物,他们已经觉察到了,而且还感到奇妙无穷呢!……”
“是啊,是啊!”那个鞠躬的年轻人说,“除了眼下您给我们提供的一大片绿荫,还为人们奉献丁大量清新的氧气和对人类健康有益的负离子;你的花蕾可以制造一种黄色的染料;你的花、荚果和根上的皮都可以入药为人们治病;你的根深叶茂,为人们提供了哲理的思考;您还为儿童文学家提供了童话的素材,为画家提供了丰富的色彩,为摄影家提供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还为飞鸟提供了栖息的场所,为人类的生态环境作出了贡献……”
“年轻人!你真让我刮目相看。”大槐树也异常兴奋地说,“其实,我并不喜欢别人吹捧,而我由衷高兴的是,你已经有了这样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未知世界的大门将由你这样的人去打开!真是锦瑟华年,前程无可限量啊!”

伊索原作//行人和梧桐树
  夏季中午时候,十分炎热,头顶烈日的几个行人疲倦极了,看见一棵梧桐树,便走到树底下,躺在树荫下休息。他们仰望着阔大的树叶,彼此大发议论:“这树不能结果,对人没有什么好处。”树回答说:“不知好歹的人们!你们现在正享受着我的恩惠,还说我是不结果的无用之树。”
  这是说,有些人不知好歹,享受了别人的帮助,还要贬低别人。




北风和太阳


北风和太阳约定比试谁的方法高明,它们选中一个正在赶路的行人,目标是让他自行脱下身上的衣服。
北风自恃威力强大,首先猛烈地刮起大风来,谁知行人将自己的衣服反而裹得更紧;当北风刮得更加猛烈时,行人却将所带的衣服全部穿在身上了。
太阳说:“你的这种做法根本行不通,还是看我的吧!”北风停下来,阳光照得暖洋洋的,行人马上脱下刚才添加的衣服;太阳越晒越暖和,热得行人大汗淋漓,最后他索性脱掉身上所有衣服下河洗澡去了。
正当太阳躲进云中享受胜利喜悦时,只见那行人洗完澡,爬上附近农家的果树盗吃起树果来。他大口大口地吃着,惬意地乘凉休息。北风对太阳说:“看吧!他爬在树上盗吃树果不肯下来,这全是我们惹的祸呀!”
太阳说:“我要是让他再下来洗澡,他还会上树盗吃树果的,现在倒是你再试身手的时候了!”
于是,北风又猛烈地刮了起来,使得果树剧烈晃动,这时,那行人不得不从树上下来,赶紧穿好衣服又上路了。
太阳感慨地说:“绝对化总是一条走不出去的死胡同。对于温和的方法,当然是不错的选择;而在有些时候,强硬的方法也是必要的呀!”

伊索原作//北风与太阳
北风与太阳两方为谁的能量大相互争论不休。他们决定,谁能使得行人脱下衣服,谁就胜利了。北风一开始就猛烈地刮,路上的行人紧紧裹住自己的衣服,风见此,刮得更猛。行人冷得发抖,便添加更多衣服。风刮疲倦了,便让位给太阳。太阳最初把温和的阳光洒向行人,行人脱掉了添加的衣服,太阳接着把强烈阳光射向大地,行人们开始汗流浃背,渐渐地忍受不了,脱光了衣服,跳到了旁边的河里去洗澡。
  这故事说明,劝说往往比强迫更为有效。



墙壁和铁钉


铁钉被钉入墙壁的时候,墙壁悻悻地大嚷:“铁钉啊铁钉,我与你无冤无仇,为什么狠狠地钉我?” 铁钉也痛苦地说:“墙壁啊墙壁,我跟你一样,没有招惹任何人,现在也被狠狠地敲打着屁股呢!”
不一会,墙壁上挂上了一幅异常美丽的风景画。那墙壁立即大放异彩,引人注目。墙壁和铁钉这才恍然大悟,感到无上荣耀和自豪。
墙壁对铁钉说:“现在我明白了,你为什么钉我。”
铁钉也对墙壁说:“现在我也明白了,为什么有人要敲打我的屁股。”
这时,悬挂那幅风景画的艺术家听了它们的对话,笑着说:“正是由于你们的合作和付出的努力,才有了现在这样完美的收获和享受啊!”

伊索原作//墙壁与钉子
  墙壁被钉子猛烈地钉坏了,便大声叫道:"你为何要钉坏我,我与你无冤无仇,什么坏事我都没做。"钉子辩解道:"这一切都不是我的责任,你应该去责怪那个狠狠敲打我的人。"
  这就是说,责任要归之于罪魁祸首。



松鸡和公鸡


有人得到一只松鸡,就将它放在家鸡群中一起喂养。好斗的公鸡立刻将松鸡啄得遍体鳞伤,还啄下了许多羽毛。松鸡忍着疼痛,哀叹自己是外族而遭到不幸。过了些日子,松鸡发现这里的公鸡平时就是彼此这样争来斗去、从未停息过,也常常斗得鲜血直流。
松鸡问其它的母鸡:“你们这里的公鸡为啥这样好斗?”
母鸡们回答说:“谁知道呀!它们有时仅仅为了一颗麦粒,为了一条小虫,甚至无缘无故就争斗起来……”
松鸡说:“我们住在森林里可不是这样,大家团结友爱,互相关心,凡事能克己忍让、宽于待人……只是为了预防野兽侵害才习艺学武。”
“这就对了!”一只老母鸡说:“事情总是这样,当有外患威胁生存时,大家才会想到团结起来一致对外;可是我们这里生活安定,没有外患威胁,就孶生了这种无聊的‘窝里斗‘,既影响社会安宁,还要受皮肉之苦,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松鸡赞同说:“安定和谐的生活环境值得珍惜啊!身体健康重要,心理健康更不能忽视,有了健康的心理素质才会有健康文明的行为啊!”

伊索原作//公鸡与野鸡
  有个人在家里喂养了些公鸡。有一天,他在市场上遇见了一只驯化的野鸡,便买下带回家来,与公鸡关养在一起。那些公鸡都追啄他,野鸡原以为他是外来的关系,才遭受欺负。过了几天后,他见到那些公鸡相互斗架,彼此斗得头破血流,还不肯停下来。于是,他自言自语地说:"现在,我再不怨恨被他们所欺了,因为我亲眼看到他们自己也不能互相宽容。"
  这故事说明,聪明的人若看见邻里与家人还不能互相宽容,那他们得不到这些人的宽容就不足为奇了。



生金蛋的鸡


有人精心饲养了一只母鸡,一心想让它下出金蛋来。他对母鸡说:“你放心,只要你生下金蛋,我决不会干那种‘杀鸡取蛋’的蠢事。”不久,母鸡真的生下一只金蛋,于是他左盼右盼,希望母鸡生出第二个、第三个……金蛋来。可是等了不少日子,不管他怎样喂养和精心调理,总是不能如愿,那母鸡就是下不出第二个金蛋来。他实在灰心透了,想:要是真的把它杀了,它肚皮里也未必会有金块,不如把它赠送给一个朋友。
谁知,他朋友得到这只母鸡的第二天也生下一个金蛋。与那人一样,他左等右等,过了不少日子就是不下第二个金蛋。
后来他和那个朋友商量,只要母鸡生下金蛋就送到另一家喂养,在另一家生下了金蛋就再抱回来……果然母鸡在两家连续不断地生下金蛋来。这到底是什么原因,他们谁也弄不清楚。一位经济学家经过研究后说:“世界经济的大气候就是这样,资源利用的方式趋向于整合,只有合作才能协调更快发展,才会像这母鸡一样连续不断地生下金蛋来。”

伊索原作//生金蛋的鹅
有个人养有一只鹅,鹅生下美丽的金蛋。那人以为鹅肚里一定有金块,便把它杀了,结果发现它与别的鹅完全一样。他贪婪地希望得到更多的财富,却把微小的利益也失去了。
  这故事说明,人们应该满足于现有的东西,切不可贪得无厌,杀鸡取卵。



牛和牛车


一头牛挥汗如雨、十分吃力地拉着牛车在路上行走。牛车的车轮和轴之间发出吱嘎吱嘎的叫声,这叫声越来越响,而车夫是个聋子,对此并不介意。
牛听了这叫声,十分不满,回过头来对牛车说:“我拼出全身力气拉货也没有哼过一声,而你倒会叫唤、诉起苦来,向谁讨好卖乖呀?”
牛车说:“老牛啊,我自己一点儿也不想叫唤,可是今儿就像患了气管炎的病人一样,不咳嗽不行呀!你看,我们走了那么多路,车轮与车轴之间还没有加过一次油啊,得不到润滑而在剧烈地摩擦着,怎能让我不叫唤起来呢?”
牛恍然大悟,立刻示意车夫加油。
加过油,牛车不再叫唤了,而牛拉起车来比原先省力多了。
这时,牛羞惭地说:“合作办事就是这样:常常会有误会和埋怨。其实你的担子也不轻啊!承载着货物的全部重量哪。”
牛车说:“如果没有你这样埋头苦干,鼎力拉车前进,我就寸步难行了,还不是一事无成啊!当下合作已逐渐成为一种时代潮流,成为一种生存发展的方式;而这合作既要坦诚,还更需要彼此理解和关心啊!”

伊索原作//牛和车轴
     几头公牛正使劲拉着货车行走,车轴被压得发出吱吱的响声,牛回过头,不耐烦地对车轴说道:“喂,朋友,我们无声无息负担着全部重量,你叫唤什么?”
      这故事是说,那些叫唤得特别响的人往往干活少,而那些不作声的人往往承担着全部重量。



欢迎留下神圣的感受和难忘的赐教!拜谢各位并祝龙年吉祥!


                                                  作者 张明智/2012.1.29.
                                                  邮箱 zhyu04@163.com

钱欣葆 发表于 2012-01-29 11:19

本帖最后由 钱欣葆 于 2012-1-29 11:50 编辑

1

      张明智先生在本论坛“试论伊索寓言的革故鼎新”帖,第26帖《继续探讨和交流》中写道:所谓“连理伊索寓言” 只是借用《伊索寓言》的外壳来创新而已。……对于“连理伊索寓言” , 究其实质,也只是对原版伊索寓言外延性的补充、丰富或扩展,为其更好融入创新竞争时代搭起一座新的桥梁。

      我觉得他这个跟帖写得很实在、很好!
      这个帖子中没有再提他《试论伊索寓言的革故鼎新》中所说《伊索寓言》“苍老暗淡”、“意识陈旧”、“目光狭隘短浅”等等。
      “名篇翻新”也是一种创新,如何在名著的基础上“延伸”“补充”值得研究和探讨。
      根据“名篇翻新”的作品可以写得很出彩,但是无论写得如何精彩,都不能忘记自己是“借了名篇的光”,更不能贬损名家名篇。“名篇翻新”作品既然是名家名篇的“丰富或扩展”,就没有与名篇比高低的必要,也没有什么可比性。

      一位著名寓言家说:任何创新的尝试,都不要否定经典。
      我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有些经典作品看起来似乎很平常,但是能够广为传播,跨越数千年历史长河,一直流传至今决非偶然。尽管人们对于经典作品的看法和理解不同,但是经典就是经典,有的精炼得仅仅几百字,却内含深刻人生哲理,耐人寻味。胜过长篇大论。
      我们应该从名著中汲取丰富营养,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原创寓言作品来。

1

桂剑雄 发表于 2012-01-29 11:28

期望寓友参与讨论:handshake

张培智 发表于 2012-01-29 20:02

张老师的创新和探索精神值得学习。------如果我们有时看得比巨人更远一点,那也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已。 肖邦祥 发表于 2012-1-25 12:52
本帖最后由 张培智 于 2012-1-29 20:05 编辑


先莫言“革故鼎新”,更别夸口超越,时间会作出检验,历史会证明一切。

笑尘天涯 发表于 2012-01-29 21:28

这样的争论有意义吗?:lol都是不言自明的道理啊!

钱欣葆 发表于 2012-01-30 07:54

这样的争论有意义吗?:lol都是不言自明的道理啊!
笑尘天涯 发表于 2012-1-29 21:28




不是“争论”,是“讨论”。
许多看似“不言自明”的道理,并非都认识一致。

笑尘天涯 发表于 2012-01-30 09:19





不是“争论”,是“讨论”。
许多看似“不言自明”的道理,并非都认识一致。
钱欣葆 发表于 2012-1-30 07:54

呵呵,钱老师说的有理:hug: 我的意思是说,经典毕竟就是经典啊!

钱欣葆 发表于 2012-01-31 09:40

1


      不管寓言作者对名人名篇是褒是贬,以“名篇翻新”写作,本身就说明名篇的魅力所在。说穿了,就是看上了“名”,借用名人、名篇的知名度,这无可厚非。名篇所以比较容易“翻新”,因为名篇故事十分简洁生动,哲理深刻,同时留下了许多让人回味、想象的空间(包括正面、反面、延伸)。

      很少见到寓言作者以没有名气作者的作品进行“翻新”写作的。因为名篇广为传播,为大家熟知。而没有名气作者的作品即使写得很好,但读者十分有限,寓言作者都没有兴趣去“翻新”。即使“翻新”了,作品上恐怕也不会标明某某(原作者)作品续篇。

贺维芳 发表于 2012-01-31 16:22

1


      不管寓言作者对名人名篇是褒是贬,以“名篇翻新”写作,本身就说明名篇的魅力所在。说穿了,就是看上了“名”,借用名人、名篇的知名度,这无可厚非。名篇所以比较容易“翻新”,因为名篇故事十分简洁生 ...
钱欣葆 发表于 2012-1-31 09:40


钱老师说得很对。

朱丽秋 发表于 2012-09-20 07:44

学习!:victory::victory:

朱丽秋 发表于 2012-09-21 05:27

本帖最后由 朱丽秋 于 2012-9-21 05:32 编辑

@北京电台小雨 : 今天上午,著名儿童文学家、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余途微博 来到北京电台,我和余途老师共同录制了“六一”节目,畅谈他改编《睡前动听故事——克雷洛夫寓言》的感受,如今这套《小雨讲故事》光盘已由中国人大出版社出版。余途老师还谈了培养女儿的感受。6月1日FM87.6 19:00《爱星满天》播出

@北京电台小雨:最近的北京文艺广播<爱星满天>栏目一直都在播出余途改编的克雷洛夫寓言,今天太困了,就不一一列举了,录了一天的节目,原谅我吧,余途老师.播出时间19:00,FM87.6 //@余途微博

期待有一天,也有人用这样活泼的寓言故事,来生动的诠释伊索寓言!!:victory: :vic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