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井里的功夫猴子
本帖最后由 沈汉炎 于 2012-1-8 23:26 编辑枯井里的功夫猴子
文/沈汉炎
诏安县原是闽南的一个教化不开的蛮荒之地,这里的人断发文身,崇武轻文,大人喜欢跟小孩子讲各种稀奇古怪的武人故事,所以小孩子都个个幻想着自己是武林高手,到处拜师学武。
一个黄昏,一个叫铁耙的孩子在干完农活回家的路上经过一口枯井,他发现枯井中有一只猴子模样的影子在练武,铁耙发现这个秘密后,欣喜若狂,于是拿着给花生除草的铁耙,学着猴子的模样练习了起来。以后的每一天黄昏,铁耙干完农活就来到枯井边跟着这猴师傅习武。
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铁耙不知不觉成了武林高手。有一年,铁耙所在的洪洲村和甲洲村因为海瓜子地的纠纷打起来了,平时瘦弱沉默的少年铁耙,在战斗中一个人大战甲洲村几十个习武的壮汉,一把铁耙就打死了十几个人。这事情闹大了,漳州州府的人要来抓拿铁耙,铁耙在逃跑的时候又打死了几个州府的衙役,成为全国的通缉犯,从此四海为家,最后客死异乡。
州府还要抓拿铁耙的师傅,但经过层层排查得知铁耙经常对着一口枯井习武,到枯井中一看,却什么都没有,但是和铁耙一样崇武的孩子却都看见了枯井中有一只猴子在练武。村里的长老们都怕了,赶紧把井给填了。但是崇武的孩子们依旧能看见填没了的枯井的地上有只猴子的影子在练武,所以每天都有成群地到那里跟猴子师傅习武。
村里面的大人都很恐惧,怕自己的孩子走上铁耙的老路。他们发现那个猴子的影子原来是黄昏时候井边一颗苦楝树的树影,于是把苦楝树砍了。但是后来大人们又发现,黄昏时候总是有很多孩子树下、瓜架下、晾衣服的绳子下对着影子习武,似乎那些影子都是一只只功夫猴子。所有的孩子都对着这些影子着了魔。而且这个魔还到处蔓延,使整个诏安县的孩子都成了魔孩子似的。
就在县官和所以大人们都快被逼疯了的时候,一个云游到此的行脚僧说他有办法拯救这些孩子。于是让县官在全县开展一个绘画比赛,所有孩子不管识不识字会不会画画都必须参加,而绘画的内容就是那些影子,并要求根据影子把画出各看到的景物画出来。在考场正前方,设有一个佛坛。学生在考场画画,行脚僧人在佛坛上敲木鱼诵佛经。
开始孩子们有的嘻嘻哈哈,有的烦躁不安,慢慢的他们随着行脚僧的诵经声安静了下来,而且不管会不会画画,孩子们都交出了惟妙惟肖的各种自然景物的画作出来。县官和在场的大人们都惊讶不已。询问其原因,行脚僧说:“幻由心生,你们诏安县未习教化,县民崇武枭戾,这种魔气侵染了孩子的心灵,孩子们着了魔道,看到什么都觉得是武术。刚才我诵经使孩子们暂时心静心清,所以孩子们看到了影子都是大自然的美景。但这只是暂时的,要完全扭转这种风气,要县府和大人们一起努力,广开学校,崇尚诗文绘画才行。”
此后诏安县大力推行教育,禁止大人给小孩讲武力神魔故事,慢慢的,诏安县形成了浓烈的崇文善礼的风气。此后,诏安县文风炽盛,人才辈出,诏安书画在全国影响甚大,宋朝时还形成了著名的诏安画派和丹诏文学等,其影响波及日本、台湾和东南亚等地区。基于这种历史沉淀,1993年,诏安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书画艺术之乡。
行脚僧临行时有言:幻由心生,因缘报应。心存正念,行就正道,方有正果;心存恶念,行就恶道,必遭恶果。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此言不虚!)
过十天回老家过年了,给家乡编个寓言。
:victory:
2#沈汉炎
:lol 不忘家乡,好。
:lol 不忘家乡,好。
故事挺特别,蛮有深度的:victory:
不仅颇有传奇色彩。且让人读罢有所获益。不过,好象更象是倚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