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寓言网论坛

蝉亦戈 发表于 2008-02-03 09:49

童言童语 美妙无比 作者: 戴明贤

散文家、书法家明贤兄近作《童言童语 美妙无比》看似与寓言无关,品味再三,我以为对于写儿童寓言,更别说搞儿童文学创作的朋友,裨益甚也!特转上,供诸位一读。-----叶澍

童言童语 美妙无比 作者: 戴明贤

http://www.gog.com.cn   

    幼琪君来电话说,金黔在线网站搞了一个童言童语大赛,选编了一本书,想约我写篇序,不知道有没有兴趣。

  她哪里知道,这恰好是我的第一爱好!我写过一句诗:“童语啁啾最关情”,还写过好几篇记录童言童语的文章,听一句精彩的童言童语,真可消除胸中五斗俗尘。

  契诃夫见到一个小孩写海的作文说:“海大”,十分赞叹,记在《札记》里。有人说这有点矫情,但我深信契诃夫绝对是真的倾倒。谁不信谁试试,他能写得这样概括、准确、简洁,这样包举无遗不。

  童言童语的魅力,在于“匪夷所思”,成年人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乍听奇怪突兀,瞬间明白过来,自有他们的思维方式和逻辑轨迹,加之词汇奇特,句法独创。我最佩服小孩能运用小脑袋里很有限的辞汇,表述陌生事物和自己见解。

  我儿子小时候,有一天说脚痛。他妈妈不知道是脚的什么地方痛,他想想说:“就是矻膝头的夹肢孔痛”。他不知道这地方叫做“腿弯弯”。

  有一年开文代会,晚上放些禁锢多年的老电影片。某晚看一部描写红军长征故事的片子。红军突破敌军包围,快速前进。前面必经彝族地区,敌军就派说客轻骑兼道,要赶在前面去挑拨彝民堵截红军。银幕上出现了一组平行蒙太奇,一下是红军急行军,一下是说客赶路,反复出现。坐我旁边的小女孩问她奶奶什么意思,奶奶费劲地解释了好一会,女孩忽然说:“懂了!就是去叫好人变成坏人。”她奶奶听了发愣,我立刻喝彩,夸她归纳得非常好。

  幼琪送来几张打印的例句。我觉得最有趣的一条是小男孩听说人也吃妈妈的奶,诧异地问:莫非妈妈肚子里有一头牛?我知道有一个类似的实例:几个小姑娘在一起叽叽喳喳,忽然彼此问起吃什么长大的,一个江姓小姑娘说:“我吃我妈妈的牛奶长大的。”

  例句中有个小孩认字,妈妈说:这个字读我。他说:“这个字读你。”小孩子常常不会变换人称代词,开始时用乳名叫自己,别人怎么叫他,他也怎么叫自己:“楷楷要喝水!”“行行要吃蛋糕!”以后学着变换,就会出有趣的笑话。我妹妹的儿子小时候,妈妈带着他在街上走,遇见熟人。熟人弯腰逗他:“小胖子,姓什么?”他不吭声。妈妈教他:对阿姨讲,你姓李。他粗声粗气说:“我姓我。”稍大一点,又跟着妈妈在街上遇见朋友,人家问他名字,他说:“李鹰!”人家说:“李鹰,什么鹰?”他大声回答:“老鹰的老!”

  例句中有个小姑娘叫丹妮,我的一个外侄孙女也叫丹妮。她刚进幼儿园时,新鲜得不得了,打电话告诉我,她会唱儿歌了,问我听不听。我说听,她就在电话里吚吚哑哑唱了一首“小兔子迷了路。”听完我说:那以后你放学遇见迷路的小兔子,也要送她回家去哟。她说:“好。……我不晓得她家坐哪点?”稍大些后,她说:“大舅公你写张字送我嘛!”我说可以,写什么呢?她想想说:“写ABCD!”

  现在的小孩,接受知识和信息的渠道多,智力开发早,很多想法和语言完全不同于他的父母和祖父母一代。例句中小女孩犯了错,对付母亲的批评,理直气壮地说:“好孩子是鼓励出来的!”另一个男孩说:“妈妈你不要吼我,生我是用来爱的!”那个想回到妈妈肚子里去的孩子,嘱咐别忘了电脑,小脑袋想的,小嘴巴说的,都带着簇新的时代色彩。我表妹的外孙女,爸妈都是学生物化学的,她一天接触的就是科学名词加动画片,一脑袋奇思怪想。她向她舅舅讲解天上闪电的原理,是两条电龙游到了一起,胡须碰胡须,就闪电了。舅舅逗她:“两只恐龙碰到一起会不会闪电呢?”她说:“那不会的。恐龙肚子里又没有开关。”

  有一个阶段,她对爸妈总不在家有意见,劝说小保姆同她逃出去,“租一间大房子住。”小保姆说:“那不行,没有爸爸妈妈怎么行?”她说:“你当爸爸我当妈妈不就行了?”

  有一个夏天特别热,佳佳穿了粉红的纱裙走过校园,邻居婆婆说:“哟,佳佳穿纱裙,好凉快!”佳佳说:“你更凉快,你穿帐子!”邻居婆婆穿白夏布短衫,佳佳家的帐子正是这种白夏布做的。

  我家弟妹多,都爱好童言童语,三代人积累下来经过汰选,剩下的成了经典,百说不厌。前面已举了一些例子,索性再说几个,为幼琪此书助兴。

  我外甥幼时特别憨厚,很小就会帮外婆做事。一次外婆扫地,叫他去拿撮箕。他走去一看,撮箕有两只,一只匍匐在地,一只斜挂在墙上。出来问道:“婆婆,要兹样(全身作匍匐状)的撮箕,还是兹样(单腿站立,举双臂,全身倾斜)的撮箕?”词汇不够,用肢体语言帮忙。

  家里来客人,外婆让他喊“田阿姨!”他诧异地问:“甜阿姨?她又不是白糖做的!”

  一天他思考一个问题:“婆婆,我长大还是喊你‘婆婆’吗?”外婆说:“不喊婆婆喊哪样?”他说:“喊‘妈妈’嘛。”他见爸妈舅舅们都喊“妈妈”,以为这是根据年龄而定,所以长大就要改口。

  一天他告诉我,他会做“扯闪”(即天上闪电)。我叫他表演。他走到台阶上,两眼向斜上方的天边瞪着,然后眼睛一眨一眨。于是他真的得到了扯闪的感觉。

  一次他弄坏了外公的一件心爱东西,外公拿起鸡毛掸要打三个手心作惩罚。他把手缩到背后,嘴里不住认错:“公公我错了,公公我下回改!”公公把他的手拉到前面,他紧握拳头。公公把他的拳头掰开,捏住作势要打。他猛地把手挣脱,“又不是这只错!”同时把另一只手伸出去受打。公公大笑,把掸子扔了。

  我儿子很小时跟着我在街上走,忽然问我:是不是每个人都要结婚。我说不一定,随自己。他大声说:我长大要结婚!我问为什么,他说:“好吃糖嘛!”我说天天都可以吃糖,何必结婚,他说:“自己结婚,想吃好多,就吃好多。”

  一次有父执来访,坐在沙发上,我女儿倚在他身上,抚捋他的银白长髯,老人怡然。忽然小女问:“于公公,你咋不梳成辫子呢?”笑得老人呛咳不止。

  小女把穿警察制服的人会都称为“张户籍”。她跟外婆在重庆住了很久,常下段来的户警姓张,大人们都这么叫他。

  小女向我们许愿:“长大了我给妈妈买个钱包,带爸爸到邮电大楼耍。”邮电大楼前的广场是大人常带她去玩的地方。

  侄女上一年级时,伯妈不小心碰了她,没当回事。侄女说:“你说‘对不起’”。伯妈说:“对不起!”她回答:“没关系!”这是孩子在教育大人。许多大人,至今不会用“请”字,请客也说“喊”:“明天喊几个人来吃饭,有你,有谁谁……”甚至搞文字宣传工作的也这样:“想喊你写篇文章嘞!”“那篇喊某某写。”听去十分刺耳。导人不知导己,可笑可叹。现在大多数小孩比大人懂礼貌。

  亲戚家的男孩星星向刚回家的爷爷报告:“有个人来找你。”爷爷问:“什么样子?”星星说:“没有样子。”爷爷说:“人都有样子,怎么会没有样子?”他想想说:“哦,他各式各样的。”

  男孩雨雨躺在外婆家沙发上背诗自娱。他会背很多古诗。背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沉吟一会道:“莫非是瞎子?”

  雨雨跟着大人进饭馆,服务员上茶后问他:“小朋友,你喝不喝开水?”连问几次,他一声不吭,那姑娘大窘,妈妈赶快圆场:“那就要杯开水罢!”姑娘去了,妈妈说:“雨雨!你怎么这样呢?”雨雨很奇怪:“你们不是说‘不要跟陌生人说话吗?’”

  小女孩天心在街上遇见奥运志愿者,送给她一朵花。天心说:“谢谢阿姨!”妈妈说:“要叫姐姐,不是阿姨。”天心说:“各有各的看法嘛!”我听了夸她答得好,后来妈妈说什么,她都回答:“各有各的看法。”

  再说一个就不说了:

  小女孩上街见一个剃和尚头的人,指给妈妈:“那个叔叔的脑壳打赤脚。”

  对了,还有个最经典的。这回真的说了再不说了:

  朋友董君的小女儿莹白如玉,说东北味普通话,非常可爱。有一天睡午觉很久,醒来已是傍晚,爸爸逗她说:“看你把天都睡黑了。”周一早晨叫她起床上幼儿园,她说:“我不起床!我要把天睡黑,让小朋友们都上不了幼儿园!”我听了,对她的小脑袋佩服得五体投地。

  童言童语奇妙无比,可是说了就随风而逝,比儿童照片更珍贵。年轻的爸爸妈妈一定要及时让它“定格”,保留下来。特别有一条:不仅记下意思,更要把原话一字不差记准确,用词和句式都绝对忠实。不然时间一长,意思是孩子的,说法是大人的,就色香味俱失了。如前面所引那个想连电脑一起回到妈妈肚子里的一例,就有这个缺点:“妈妈,让我回到你的肚子里吧,但别忘了把电脑也给我放进去。”后面一个长句就是成人书面语。像是泰戈尔《新月集》里的译文句式。记录童言童语,千万注意一字不差,原汁原味。童言童语的魅力,就在于那份词汇和句式的稚趣。



 编辑: 李茂  :handshake :lol

鸽子树 发表于 2008-02-03 19:57

读了,很有意思,大受启发!:vic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