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桂老师余老师的关爱!
zmz1这个网名是别人帮我注册的,若能帮我改成真名更好。我没有学过电脑,过去连汉语拼音英语都没有学,学的是俄语,操作电脑确实不顺手,常常找人帮助。现在基本可以用手写板写稿发稿,这 ...
zmz1 发表于 2011-10-28 14:34 ↶
赞同余途的意见,建议明智老师重新注册,改成真名!
贵在创新!!!:victory:
创新的好处我就不多说了。只是提一点看法:有些文章(如三十七、三十八)中人物对话过长,故事性就弱了,当然可读性就差一点了。
谢谢贺维芳老师的指教!
张明智
班门弄鸟喻/张明智
春秋战国时期,公输子鲁班在建筑、木工和器械等方面有许多出色的创造发明,直到今天仍被那些工匠们尊崇为他们的“祖师爷”。
鲁班心灵手巧,技艺精湛,曾用竹木等材料制作了一种机器鸟,飞天成功之后三日不下。从此,他为世人景仰,被视为人间第一神工巧匠而名扬天下。
有一回,鲁班带着一帮弟子在外服役期间,留守在家的一个弟子对这种机器鸟一往情深,继而刻苦钻研起来。他废寝忘食,经过反反复复试验与失败,后来他制作的机器鸟也获得了成功,而且更加先进灵巧,那机器鸟一冲飞天之后竟能半月不下!
谁知,这消息一传开,众人却怒目横眉、纷纷前来谴责:
“你这个大逆不道的弟子,竟然犯上作乱!”
“你这个胡作非为的疯子,竟敢爬到师父头上拉屎!”
“你这个愚蠢无知的畜生,不敬师长,不懂规矩,不识时务,不知好歹……真是罪该万死!”
……经过文人的口诛笔伐,又遭到武者的拳打脚踢,搅得那个弟子精神不振、遍体鳞伤,以至奄奄一息。
消息传到鲁班那儿,鲁班立即赶回制止。他痛心疾首、感慨万端,对大家说道:“谁说不可以‘班门弄鸟’?创造发明是每个人都该做的事,如果弟子不想超越老师,这是老师的悲哀;如果弟子不能超越老师,这是老师的耻辱!如果弟子已经超越老师,这是做老师的最大荣耀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天经地义……一个国家如果没有敢于‘班门弄鸟’的人,各种杰出冒尖人才就不可能脱颖而出,这个国家还会兴旺发达?它的未来还有希望?”
创新启示:
培养创新人才,尤其要培养一种敢为人先、超越前人的勇气。可是,在现实中“班门弄斧”的人常常受到呵斥,认为是“大逆不道”、对师长的大不恭敬。这种十分可贵勇气常常就在传统习惯与庸俗的尊师理念中毁于一旦!在日新月异的创新竞争时代,我们更有理由倡导“我爱老师,但更爱真理”的科学态度,营造出一种平等、民主与共同探索的良好创新环境氛围,无疑会更有益于那些杰出冒尖人才脱颖而出。
爱真理才是真正的爱老师,爱老师最好的方式是追求真理、探索真理、发现真理。
谢谢桂老师余老师的关爱!
zmz1这个网名是别人帮我注册的,若能帮我改成真名更好。我没有学过电脑,过去连汉语拼音英语都没有学,学的是俄语,操作电脑确实不顺手,常常找人帮助。现在基本可以用手写板写稿发稿,这 ...
zmz1 发表于 2011-10-28 14:34 ↶
我请管理员帮助你。
我请管理员帮助你。
余途 发表于 2011-10-31 12:55 ↶
已经搞定:victory:
网名改过来了,真好!昨晚我找人来改过,没有成功。谢谢余途老师的关心,谢谢哓舟老师的帮助。
网名改过来了,真好!昨晚我找人来改过,没有成功。谢谢余途老师的关心,谢谢哓舟老师的帮助。
张明智 发表于 2011-10-31 17:28 ↶
别客气,论坛欢迎您!:handshake
张传相老师赵群智老师:多多交流,互相学习!
<<创新启示百喻>>之四十一
丑妇画像喻/张明智
在一座豪华悠静的别墅里,住着一位面目丑陋的贵妇人。她一直想画一幅自己的油画肖像,挂在她那华丽的客厅里装点风雅。远近著名的画家都请过了,但所画出的肖像没有一幅能让她满意的。正在烦闷的时候,又有人给她介绍了一位国外最著名的画家。妇人大喜,非常客气并充满期待地对那位画家说:
“尊敬的画家,我很荣幸,有您来为我画像,我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可是,您看看我的眼睛,是不是小了一点儿?”
“不要紧,”画家说,“我会将您的眼睛画得大一些的。”
“你看我的鼻梁塌了下去,还有一点点歪,该怎么办呢?”
“没问题,我会将它画得挺起来,而且很端正的。”
“你再看我的嘴唇,还有我的体型……”
“您一点儿也用不着犯愁,相信我的画笔,它决不是照相机,完全可以根据您的需要来画,一直到您认为完全满意为止!”
“那就太好了!现在您就来给我画像吧!”
没过多久,妇人的肖像画好了,确实很美,妇人高兴得合不上嘴,妇人的管家和佣人也都赞不绝口。
一天,妇人特地将她自己的弟弟妹妹,还有她的父母都请来观赏她的肖像画。
她的弟弟瞪着眼睛说:“是不是将你的眼睛画大了?”
她的妹妹皱起鼻子说:“你的鼻梁是否画得太高太正了一点?”
她的母亲则摇着头说:“这肖像确实不错,五官端正,仪态端庄,美似天仙,可是我怎么看,也不像是我自己的女儿啊!”
“天哪!”这时妇人大失所望地哭喊着,“为什么没有人相信这是我的肖像呢?”
妇人的父亲意味深长地对她说:“女儿啊!如果一个人故意掩盖自己的缺陷,美化自己的不足,那么,给人们留下的只能是一个令人发笑而虚伪的假象啊!”
创新启示:
创造美好的新事物,为人类自己服务,推动世界文明进步,这是创新者的神圣使命。可是总有些人企图借创新来炫玉贾石,或用矫揉造作、故弄玄虚来掩盖缺陷、故意美化丑恶的东西来谋取私利那就不可取了。创造本身又是人类一种高尚的品质,创造者要时刻维护创造的尊严,绝不搞诸如带瘦肉精的猪肉、染色馒头等虚假、骗人和害人的 “创造”,而且还要坚决同这些丑恶行为作斗争!科学和创造就是求真,是来不得半点虚伪的,也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做什么事情才能绕过重重险阻、无往而不胜。
让我们一起反对虚假的创造!
<<创新启示百喻>>之四十二
瓷片圆满喻/张明智
夜晚,明月当空,万籁俱静。在偏僻的一隅,一堆破碎、被人抛弃的青花瓷片还在那里呜咽。月亮关切地问:
“你们为何这般悲伤?要是遇到不幸想开点才是。”
“我们原来是一箱珍贵的瓷器,” 那些破碎的瓷片回答说,“出产于著名的瓷窑,成功于杰出工匠之手,又经过千挑万选,无数名家仔细鉴定,才确认为国宝。可是,在发往京城的途中翻下了悬崖……”
“你知道,先前我们是多么的兴奋!”又一块瓷片抽泣着说,“到了皇宫,我们就有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可是现在却变成了一堆不值一文的垃圾和废物。”
“啊!真是不幸,真是太悲惨了!”月亮同情地说,“命运不济是世间经常发生的事;你们的过去已无法挽回,可是未来还总是属于你们的呀!你看我吧,总是由圆到缺,又由缺到圆,这对于你们不也有点启示吗?”
“真是可笑!像我们这样的残瓷碎片还能还原成为国宝吗?”
“其实,这并不可笑。”月亮耐心地解释说,“世界上就有许多人被这种失败的思维方式毁灭的。如果你们的内心也已经残缺了,你们的未来还有希望吗?造化可以让你们残缺,但也没有阻止你们重新圆满起来的各种选择啊!”
“这样说,却又让我们更加糊涂了,能否开导一下呢?”
“残缺也是一种力量。”月亮接着说,“它总是希望获得新生,弥补自己,重新塑造自己的完美。不要小看这种力量,一旦暴发出来,甚至可以超过它的过去,让它过去的同伴汗颜无地。不信吗?现在就让你们来看一个实例……”
月亮突然像一面镜子,将一个景点的图像反射到一面光洁的墙上,墙上出现了全是用瓷片镶嵌而成的“草堂”两个大字,那两个字上面的瓷片自我介绍说:“你们好!我们来自成都西郊的浣花溪、诗圣杜甫的故居——杜甫草堂。前来拜谒草堂的游人无不驻足观赏我们的风采,纷纷摄影留念,其中还有许多名家、伟人……我们成了由残缺回归到圆满的典范,每天都能给予人们深刻哲理的启迪。”
霎时,那墙上的图像消失了,青花瓷片的呜咽停止了,月亮也开怀地笑了。
创新启示:
人世间确有许许多多的不幸和挫折。然而,事物都存在矛盾的两个方面,在一定的条件下它们可以互相转化。幸运和厄运就是这样的一对矛盾,遭到不幸和挫折的人应当坚强起来,树立信心,奋发图强,创造条件摆脱困境。厄运可以让一个人趴下、从此一落千丈,也可以暴发出一种难以遏制的神奇力量,战胜厄运走向辉煌的成功!当年孔子被幽禁时修过《春秋》;左丘明双目失明后写出了《左传》;司马迁在遭到酷刑致残的艰难岁月里还著就了不朽的《史记》……想想看看,这不发人深省?
双手失得喻/张明智
一个失去双手的人来到一座寺庙,对着千手观音说:
“观音菩萨啊!瞧,您有那么多的手,可是我连一只也没有啊!如果给我有一双正常的手,我定会做出让世人吃惊的事情来……”
观音菩萨睁大了眼睛慈祥地说:“人没有手确实很不方便,内心也一定很痛苦。可是,你用眼睛看看四周,看看那些双手健全的人,虽然都有一双手,也没有见到几个人能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来啊!”
“可是我与这些普通人完全不一样!”那人接着说,“因为我不仅知道双手残缺的痛苦,还更知道一双手存在的价值!”
“既然你羡慕我有那么多的手,也深知一双手存在的价值,我就破例送你一双手吧!”观音菩萨真的发慈悲了。
说也奇怪,那人立刻见到一双手从观音菩萨手臂上掉落下来,恰好安装在自己的手腕上。不一会,他发现观音菩萨给的那双手不过是木头做的假手,手心手背都是硬邦邦的,所有的手指也不能弯曲,还能用来做什么事呢!于是,那人又祈求观音菩萨赐予一双灵巧的手。
观音菩萨又睁大了眼睛说:“任何灵巧的手都不是天生的呀,而都是后天磨炼出来的;其实,谁要想得到它也并不难,而难的是用心坚持不懈地去磨练它;只有心灵,手才会灵巧起来……”
后来,那人天天钻研雕刻艺术。那双木头的手终于渐渐灵巧起来,而且还长出了皮肉,贯通了筋血。后来,他用那双手雕出了许多传世的艺术作品,当然也雕出了他自己辉煌的人生。
创新启示:
普通人都有一双灵巧的手,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去珍惜它。而失去双手的人却深知双手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常常创造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你看:许多没有双手的人照样能写字作画、弹琴、操作电脑……这又是为什么呢?原来人类还有一种惰性,在养尊处优、安定而没有压力的生活环境中,很难产生创造的欲望,创造力也就很难开发出来了。而在遭受磨难、挫折和压力时,改变自己的创造欲望和意志就会暴发出来,创造力还能得到超常的开发。因此,多想想那些失去双手的人吧,我们健全的双手或许会更有作为!
:victory:学习了
问好任键,一起研究,取长补短。
酒鬼醒悟喻 / 张明智
有个年过半百的人益发嗜酒如命,不少人劝告他说:“酒喝多了误事,还会伤害自己的身体,就少喝一点吧!”
酒鬼摇着头说:“我这一生嗜酒已经误了许多许多事,以至今日一事无成;现在我一天比一天老了,还会误什么事呀?人已老了,身体再好也没有什么用啊!”
有一天,酒鬼喝得酩酊大醉,不省人事,到了气息奄奄的地步。
这时,死神出现了。酒鬼的灵魂对死神说:“我现在酒喝够了,人也老了,活着又没有什么价值,就请你把我带走吧!”
死神努着嘴说:“唔,你没有老呀,没到寿终正寑之时,我是不会带你走的!”
酒鬼急了起来,说:“我自己照过镜子,看看模样也像过了80、快要到100岁的人了,还不算老吗?”
“唔”死神突然明白过来,说:“在人世间确有一种人不是因为时光的流逝而变得衰老,只是因为挫折,失去了生活的勇气,随着理想的毁灭而变成了老人。”
接着死神又安慰他说:“可是,人世间还有一种人就是到了70岁80岁以上,他的心理年龄还像20岁30岁的年轻人。肯德基创始人哈伦德•山德士上校65岁开始创业,88岁时大获成功,他的连锁店遍布世界各地;科学家达尔文75岁还在写《植物的运动功能》;发明家爱迪生81岁获得了他的第1033项专利;画家提香98岁还出了名作《莱潘托之战》;美国浪漫悬疑小说家菲莉丝•惠特尼102岁高龄还动笔写她的自传……”
“罢了,罢了。”酒鬼这时突然兴奋地说:“啊,原来世界是这样的,我全明白啦!一个人要是失去了信念和勇气就等于失去了一切。我还如日中天呢,现在的感觉就仿佛回到20岁30岁了!我也可以从头开始干出一番事业来呀!”
就这样,酒鬼突然吐尽了他胃里的酒菜,又回到了人世间。
创新启示:
世界上像酒鬼这样自暴自弃的人可能不少,结果白白葬送了自己宝贵的创造天赋。人贵有自知之明,任何时候都需要保持一种蓬勃向上的精神,而自暴自弃只能沉沦下去走向毁灭的深渊。衰老是自然现象,谁也无法遏制;失败和挫折时时都会发生,处处也都能见到。但人的精神和意志可以延缓衰老,只要保持年轻时的进取状态,失败和挫折都可以被战胜。就是真正到了老年,多读读“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样的诗句,或许能让你的热血重新沸腾起来,继续开发自己宝贵的创造潜能奉献给你生活的世界。
<<创新启示百喻>>之四十七
老憨得奖喻 / 张明智
一台将要安装在生产线上的电风扇惊奇地问:
“现在正是寒气袭人的冬天,谁还要吹风呀?”
“我们不是为了吹风纳凉,而是把你请来当检验员的。” 正在安装接线的电工回答。
“这不是在开国际玩笑吗?我们电风扇怎么可以当检验员呢?”
“不要紧,还是老本行,你只管吹风就行!……”
不一会,电风扇装好了。生产线也开始运转起来,一个接着一个经过包装的产品盒从电冈扇面前经过,其中极少数盒内没有产品、重量很轻的“空包装”全被电扇吹落下线。这样,以后就完全可以保证没有空包装的产品出厂了!
消息传开,厂内一片沸腾,设备科、技术科、经销科和生产科的人即刻赶到现场,连厂长也都下来了,兴高采烈地开了一个技术改进现场会。会上,厂长特别表彰了一个农民工老憨,还决定发给他一笔可观的奖金。
下班的时候,电风扇不解地问:“这些空包装全是我吹下线的呀!而受表彰、得奖金的怎么是老憨呢?”
有人笑着告诉它:“表彰和奖励只给那些对革新创造有直接贡献的人,而不是从事一般性劳动的员工。”
“这老憨又有什么直接贡献啊?”
“在这之前,你知道为这‘空包装’伤透了多少人的脑筋?因为产品出现空包装,工厂不时接到投诉,销售人员来回处理不仅麻烦,而且工厂信誉成了问题;设备科反复组织人员检修设备,停工停产总是有些损失,可是他们无论怎样检修还是不能彻底消除空包装现象;后来工厂组织技术攻关,也没有结果;若更换新设备,资金从何而来?若采用车站安全检查的那种射线透视检查技术,代价也不小啊……倒是这个老实巴脚没有文化的老憨说了一句话:‘派几个人用嘴吹气,不是可以把空包装吹下来吗?’当时大家听了哄堂大笑。可是,随后一想,还真有道理呢!——用一台电风扇不就解决了问题吗?”
电风扇恍然大悟地说:“嗨,原来这革新创造并不神秘,老憨这样的人也行啊!”
创新启示:
现实生活中,对那些外行人或文化基础较差的人总是不放在眼里。可是,在创新活动中若忽视这部分人的意见将是一种错误。虽说他们的建议不怎么专业,甚至有些荒唐可笑,
但如果研究一下,变换一下思维方式和角度,常常就能解决实际问题。
另外,人们一提到创新或技术改造就总想到那些高新技术,这显然是个误区。根据价值分析的原则,采用更经济、简便的方法更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才是一种高明正确的选择。
天堂三画家喻 / 张明智
在美丽的天堂,有三个画家正在一起作画。一个到天堂旅游的人见了十分惊诧,分别指着他们中的每个人说:
“您——不是发明电报的莫尔斯先生吗?
“您呢——不是发明蒸汽船的富尔顿先生吗?
“还有您——不是发明照相机的达盖尔先生吗?”
三位画家都点头称是。
“在人世间你们都是贡献卓越、赫赫有名的发明家啊!” 那人又惊奇地问,“你们艺术家中有许多举世瞩目的发明创造,能不能谈谈你们艺术家从事发明创造的秘密呢?”
莫尔斯先生首先微笑着回答:“其实,什么人都可以从事发明创造,是不受职业限制的。从事艺术活动,不仅能使人的心灵变得高尚,而且还会使人的思想变得活跃而开阔,因而更有利于启迪人们的创造智慧。”
富尔顿先生接着兴奋地说:“绘画所具有的色彩意蕴,音乐所产生的神奇幻境,诗歌给人的哲理启迪……如果再融入科学的逻辑思维和你对创造新事物的强烈欲望,那么,发明创造的灵感常常会不期而至。”
达盖尔先生也感慨万端,说道:“发明创造不单靠逻辑思维,更需要艺术家的形象思维;浪漫主义性格易于摆脱传统观念和已有事物的束缚,可以更好地激发想象力,对从事发明创造活动十分有益。”
“这样说来,艺术创作与发明创造也有许多相通的地方。” 那人听了很有启发地说,“艺术家从事发明创造还有独特的优势呢!”
“说得太对了!” 这三位具有艺术素养的发明家都说,“哪就请你告诉大家:培养艺术爱好有助于开发创造潜能,提升自己的创造力。”
创新启示:
隔行如隔山,就是说,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特点,它们之间的差异甚至很大,但不管怎么说,它们之间总还是存在相通的地方。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之间的关系也是这样,看上去风马牛不相及,其实不然。世人总是看重事物之间的差异而忽略其间的联系,因此,在寻找事物之间差异的同时也要注意发现它们相通的地方,这对开发创造潜能,提升自己的创造能力大有裨益。
和尚挖井喻 / 张明智
山中有座庙,庙里住着几个和尚。住持老和尚十分威严,说一不二,其他小和尚只能唯唯诺诺。
一日,老和尚对那些小和尚说:“每天下山挑水,甚是辛苦;从现在开始,你们就在附近挖口水井吧!”
小和尚们你看我,我看你,都不知道怎样去挖井。有个小和尚说:“弟子自小出家,未曾见过挖井,我等愚笨之人能挖出水井来吗?”
“给我住嘴!听着:世上没有无故愚笨之人;去吧!去挖井吧。”老和尚厉声说完就转身念经去了。
那些小和尚无奈,只好分头准备:有的人下山去察看水井的结构和形状,有的人去准备挖土、运土的工具,还有的人去运砖石材料。接着就在寺庙后面挖起井来了,他们挖了不少天,挖下去一丈多深,已见到岩石了,还是不见井水冒出。于是,小和尚们回来对老和尚说:
“弟子不才,挖井一丈有余,见石而不见水,不宜再挖,可否休矣?”
“不可!给我住嘴!听着:世上本无注定失败之人;总结教训再挖,去吧!去挖井吧。”
老和尚异常平静,说完又接着念起经来。
小和尚们经过一番商量,决定下山去走访、请教那些专门打井或挖过井的人。他们走访取经回来,立刻在寺庙周围选地,又重新开挖新井。这回,他们挖井还不到一丈深,山泉果然汩汩而来,而且水质甘甜、清澈。小和尚们欢天喜地,蹦着跳着,担着刚打上来的两桶井水敲敲打打来见老和尚。
老和尚见了只是微微一笑,十分安详地说:“世上没有天生成功之人。”然后顺手将他自己说过的那些话写成了一件字幅:
弟子切记
世上没有无故愚笨之人
世上没有注定失败之人
世上没有天生成功之人
然后又吩咐小和尚们说:“去吧!拿下去吧,将它装裱挂在居室,以后喝上这井水所泡之茶,再看看这件字幅,不是更有一番意味吗?”
创新启示:
除了本能外,人的所有能力都不是天生的,必须经过后天的教育和训练之后才能得到。相信所谓“天才”是一种迷信。著名发明家爱迪生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又如语言能力,若在儿童时期得不到培训,以后就很难弥补过来。世界上曾发现过不少“狼孩”、“猪孩”,无论怎样培训都不能使他们成为正常人。人们创造能力的开发又是无止境的,因此,勤奋好学、勇于探索,积极投身创新活动必将大有作为!
世上没有注定失败之人
世上没有天生成功之人
能力是后天是学习培训得来的,很好!
谢谢张老师!
通关失败喻 / 张明智
在创造世界,要想取得发明创新的最后成功,创新者必须通过一个关卡。而扼守这关卡的全是一些高级智能的机器人,它们铁面无私,忠于职守,要想通过贿赂等不正当手段过关绝对是徒劳的事。通关时,它们只认一种“记录创造过程失败的通行证”。
有人拿着自己值得骄傲的学历证件来到关卡,机器人为他扫描之后,电脑屏幕上立刻显示出两行文字来:
“对不起,这里不接受任何学历。但你可以回去用它换取‘记录你创造过程失败的通行证’。恭候下次光临!”
有人拿出一把可观的钞票自信地来到关卡,机器人为他扫描之后,电脑屏幕上也出示了两行文字:
“对不起,金钱在这里已变得毫无价值。但你可以回去用它作为创造活动的经费,换取‘记录你创造过程失败的通行证’。恭候下次光临!”
有人拿出过去创新成果的荣誉证书,来到关卡,请求通关。机器人为他扫描过后,电脑屏幕上也出现了这样的文字:
“对不起,这里不需要提供你过去成功的证件或证据。要想取得新的成功,还得提供最新‘记录你创造过程失败的通行证’。恭候下次光临!”
这时,有个人什么也没有带,只身来到关卡,给电脑输入一条要求通关的信息:
“我从来不喜欢失败,也不准备失败,所以没有这样的通行证。可以对天发誓,我能一炮打响,获得成功。请让我过关!”
可是,电脑屏幕上却立刻做出这样的回复:
“真是对不起,请你出示你的创造已经过实际检验而不会失败的有力证据!如果不能提供,恭候下次光临!”
那人只好苦笑着退了回来,与那些通关失败的人聚在一起不断地叹息、埋怨,甚至歇斯底里地叫喊……而在旁边的那些成功者却对他们说:世上几乎没有不经过失败的成功者,失败本来就是成功通行证!
创新启示:
创造的规则就是这样:它不认学历、金钱、过去的资格,也拒绝任何鲁莽的举动……然而,许多人对失败总是存有戒心,视失败为羞耻,其实大可不必。在创造发明的道路上,失败与成功一样光荣,一样值得尊重。爱迪生发明电灯时,失败过一千八百多次,而每一次失败都向着他辉煌的成功迈进了一步。失败或挫折对于创新者来说,是一种十分珍贵的资源和财富:它能让你增强胆识、变得聪明,最后取得成功。所以也有人说:成功大门上的铁锁是用失败的钥匙打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