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寓言网论坛

桂剑雄 发表于 2008-07-25 21:00

谢谢建忠兄的鼓励!

桂剑雄 发表于 2008-07-25 21:05

第八期的一小部分内容“抄袭”了我发表在今年第三期《生活教育》上的一篇作品,见下。

驴与羊
桂剑雄

驴听说羊很会拉车,便特意找来两辆羊车约羊比赛,看谁拉得更快。羊同意了。
它俩将比赛的地点设在一个小山坡前,约定谁先把羊车拉上坡顶,谁就获胜。
比赛开始后,驴凭着身高体大,一下就把羊远远地抛在了后面,很快将羊车拉到坡顶。驴一登上坡顶,便立刻扭头朝下看。当它发现羊拉着车子才刚刚爬到半山腰时,不禁高兴得拍起手来。不料,驴虽然身体爬上了坡顶,但车子却并没有完全到达:在它拍手欢叫的一瞬,车子已经悄悄地顺着山坡滑了下去。
羊在落后的情况下,因为没有气馁,反而取得了这次比赛的最终胜利。
——2008年第三期《生活教育》

桂剑雄 发表于 2008-07-25 21:10

08 年《妙语》卷首之八

妙解谚语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谚语出处:《旧唐书·元行冲传》



源句:“当局称迷,傍(旁)观见审。”



释义:原意指下棋的人自己糊涂,而旁观的人比较清楚。现比喻遇到事情,当事人往往被碰到的事情搞糊涂了,而旁观的人由于冷静、客观,却比较清楚。



当局者清,旁观者迷

桂剑雄



山羊跑赢了黑马以后,很快便成了一些动物眼中的健跑明星。某些善跑的甚至不怎么善跑的动物知道后,纷纷跑来向它挑战。山羊知道自己的斤两,为了保住跑赢黑马获取的荣耀,便以体力透支,需要休养为名,一概拒绝了所有的挑战者。

山羊的主人知道此事以后非常高兴,对山羊说道:“你如此能干,我理当好好重用你。这样吧,既然你能够跑赢黑马,那我就给你安排一件马们常干的工作——拉车。只是我给你安排的这件拉车的工作既轻松,又责任重大——那就是每天帮我接送上幼儿园的孩子!”

于是,主人当即跑去量身定做了一辆既适合幼儿乘坐,又适合山羊去拉的羊车。由于小主人非常喜欢乘坐羊车去上幼儿园,山羊从此不仅显得比以前更风光了,而且待遇也因此一下子提高了许多。一些幼儿的家长知道后,纷纷仿效。一时间让山羊拉着车子送孩子上幼儿园,便成了一种时尚。

黑马的表弟骡子,和山羊同属一位主人。它当初听说小小的山羊居然跑赢了闻名于动物界和人类的黑马,便在私下里三番五次地要求同山羊赛跑,扬言要替表兄复仇,均被山羊以需要休养的名义拒绝了。如今,骡子看见主人这样器重山羊,居然让其干起了自己非常擅长的老本行——拉车,并由此成为一种时尚,便气不打一处来,遂当着主人的面,要求同山羊进行拉车比赛。

山羊见骡子当着主人的面向它挑战,再也忍不住,便咬着牙一口应承了。主人也觉得这事儿有趣,当即去向邻居借来一辆羊车,并亲自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羊、骡拉车比赛。

主人将比赛的地点设在一个小山坡前,规定谁先把羊车拉上坡顶停稳,谁就获胜。比赛开始后,骡子便凭着身强力壮,一下就把山羊远远地抛在了后面,很快将羊车拉到坡顶。骡子一登上坡顶,便立刻扭头朝下看。当它发现山羊拉着羊车才刚刚爬到半山腰时,不禁高兴得拍起手来。不料,骡子虽然身体爬上了坡顶,但羊车却并没有完全到达:在它拍手欢叫的一瞬,羊车已经悄悄地顺着山坡滑了下去……山羊在落后的情况下,因为没有气馁,反而取得了这次比赛的最终胜利。   

山羊和骡子的这场比赛,正好被《动物日报》记者猴子遇见了。猴子记者本来是为山羊拉车送小孩上幼儿园成为时尚一事专门跑来采访的。于是,猴子记者便在报纸上将此次比赛以新闻的形式进行了报道,并将山羊此前战胜黑马一事,在报道中添油加醋地大肆进行了渲染。一时间,山羊成了动物王国中以弱胜强的典型和名噪一时的双料冠军。

山羊出名了,电台、电视台和各种报刊都争先恐后地采访它;一些单位也纷纷邀请它前去作报告,介绍战胜黑马和骡子的经验与体会;精明的商家也纷纷请其做形象代言者。

这天,山羊经不住家乡父老的再三邀请,回到了久违的山村,向羊群侃侃而谈了它是如何不惧强敌并获得双料冠军的。

演讲结束后,头羊村长精心为它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食物。

不料,山羊见罢食物以后,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

村长觉得奇怪:“这些青草、嫩叶都是我们专门为你精心准备的,以前你一直都很爱吃的。难道现在出名了,连饮食习惯也改变了吗?”

山羊板着脸说:“我现在是响当当的双料冠军,你准备的这些东西,要营养没营养,要品位没品位。你们既然再三邀请我,总不能把我当叫化子打发吧?”

“那你想吃什么呢?”村长不解地问道。

“很简单,有营养、有品位的食物。”山羊说。

村长立刻表态说:“既然你是我们请回来的,只要你一句话,再贵的食物我也要给你买回来。”

“那我就不客气了!”山羊说,“××牌玉米粥有营养,有品位,你就给我去买一大瓶来吧。”

××牌玉米粥买来了。在众目睽睽之下,这位双料冠军捧起玉米粥便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边吃还边不断地向随同采访的记者们念叨说:“××牌玉米粥有营养,有品位。”

记者们见状,纷纷举起了相机、摄像机……

在返回的途中,一直在跟踪采访并且已经同山羊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的猴子记者,颇为不解地悄悄问山羊说:“青草、嫩叶一直是你的最爱,你怎么突然喜欢吃玉米粥了呢?”

“我才不喜欢吃玉米粥呢!”山羊脱口说道,“行前,我刚刚和生产××牌玉米粥的公司签了做它们的形象代言者的合同,此番返乡,我其实是按照合同在办事,而‘有营养,有品位’就是这个牌子的广告词。”

猴子听罢,感慨道:“一个不喜欢吃玉米粥的明星,居然做起了宣传吃玉米粥的广告,这真具有讽刺意味!看来,我们今后面对广告,即便是名人和明星们做的广告,也得要多留点神,并且还要睁大眼睛才行呀!”


回到报社以后,猴子记者立刻赶写了一篇有关广告方面的文章。这会是一篇什么样的文章呢?敬请关注下期卷首。

--2008年第八期《妙语·卷首》

本帖最后由 桂剑雄 于 2008-7-25 21:18 编辑 ]

桂剑雄 发表于 2008-08-26 17:19

文学来源于生活,我下面的这篇就很能表明这一点。
在创作下文的前几天,我的一位朋友给我讲了一件他儿子去年夏天在某私营企业打工的事情,希望我能以文学的形式予以鞭挞。因为愤而慨之,便构思并创作了《妙语》第九期的卷首故事。

桂剑雄 发表于 2008-08-26 17:25

08 年《妙语》卷首之九妙解谚语
    识时务者为俊杰
谚语出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源句:“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

释义:识:认识。时务:当前的重大事情或客观形势。能认清当前形势或潮流的人﹐才是英雄豪杰。


识时务者非俊杰
桂剑雄

回到《动物日报》以后,猴子记者立刻连夜赶写了一篇痛斥名人和明星做不实广告的文章。第二天一早,猴子记者便把它写好的文章交给了编辑部的主任雄鸡。
雄鸡粗略地看了看,对猴子说道:“这篇文章先放在我这儿。现在有一件事情需要你去采访一下,因为这件事情与我们动物,尤其是和你们猴类有关。”
编辑部主任一边说着,一边拿出一份剪报递给猴子:“这篇文章是人类的一个叫庄子的作家写的,题目叫‘朝三暮四’,我看了觉得这是对聪明的猴类的污蔑。你去采访一下作者,问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写。”   
猴子接过剪报,看到文章是这样写的:
“有一个很喜欢饲养猴子并以耍猴为生的人,人们叫他狙公。狙公家养了一大群猴子,他能理解猴子的意思,猴子们也懂得他的心思。有一年发生了灾荒,狙公宁可减少全家人的食用,也要满足猴子的要求。然而过了不久,家里越来越穷困了,他打算减少猴子吃橡实的数量,便这样对它们说:‘给你们的橡实,早上三个晚上四个,你们满意吗?’猴子们听了,都不满地站了起来,十分恼怒。过了一会儿,他又说:‘给你们的橡实,早上四个,晚上三个,这该满意了吧?’猴子们听了,一个个都趴在地上,非常高兴。”
猴子记者看罢,非常气愤,当即表态说:“这件事情牵涉到我们猴类的名声,我一定要把这件事情搞得水落石出。”   
同所有的记者一样,猴子也是个急性子,说完话后便立刻跑去找庄子。
庄子笑着对猴子记者说道:“我是一个作家,创作出来的东西,肯定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这样吧,关于这件事情,你现在先别急着采访我,还是去先采访一下那个叫狙公的养猴人。如果你有能耐,最好还是找你的同胞了解一下真实情况再说吧。”
按照庄子的指点,猴子记者找到了那个狙公。
狙公说:“庄子这篇文章虽然写得简单了一点,但基本的情况还是属实的。只是这篇文章由于写得过于简洁,以至于让读者产生了误解,觉得你们猴子是一种愚蠢的动物。”
“那具体的情况是怎样的呢?”猴子记者问道。
狙公说:“我现在只想向你强调一点的是,无论是‘朝三暮四’,还是‘朝四暮三’,你的猴类同胞都知道数量没有变化。由于它们都理解我目前的困境,也知道我是宁可减少全家人的食用,也不想让它们饿着,所以都自愿选择并愉快地接受了‘朝四暮三’。因此,那位著名的作家说你的同胞‘一个个都趴在地上,非常高兴’是真实的。这样吧,你现在就去采访你的那些同胞,找谁都行,看我说的是不是真的!”     
经过一整天的采访调查,猴子记者终于弄清楚了整个事情的原委。
原来真实的情况是这样的:
灾荒发生以后,狙公一开始喂养猴子,是严格实行定时定量的:早上给每个猴子三个橡实,晚上也给三个--即“朝三暮三”。过了一段时间,猴子们纷纷向他抱怨,说晚上三个橡实根本吃不饱,要求再增加一个。狙公也觉得平均一天六个橡实的确不够猴子们吃,便想方设法地满足了它们的要求,在晚上给加了一个,变成了“朝三暮四”。猴子们见主人满足了它们的要求,都非常高兴,所以外出表演都格外地卖力。
过了一段时间,猴子们又向主人反映,说它们工作这么卖力,是不是早上也能给四个橡实吃。狙公因为实在拿不出了,便灵机一动,搪塞说:“那就早上四个,晚上三个吧!”   
然而猴子们仅仅高兴了一天,便立即发现上当了:主人虽然早上增加了一个,但晚上却减少了一个,总量并没有增加,便争先恐后地嚷着向他提出抗议。
狙公将所有的猴子都召集拢来,非常威严地对它们说:“现在是荒年,作为你们的主人,我对大家已经做到了关爱有加。我是宁可减少全家人的食用,也不想让你们饿着——首先是将橡实的配给由‘朝三暮三’改成‘朝三暮四’,接着又应大家的要求将‘朝三’改成了‘朝四’。我是好说话的,同时也是讲原则的。对于大家提出的正当要求,凡是能够给予满足的,我一定尽量地予以满足;但是如果谁借此无理取闹,提出我无法满足的条件,那我也不客气,一定给予严惩,一个橡实也不给它吃!”
说到这儿,狙公环视了一下猴群,改用比较平和的口吻说道:“现在我提三个方案供大家选择:第一,朝三暮三;第二,朝三暮四;第三,朝四暮三。顺便补充一下,我提的这三种方案,大家必须接受一种--如果不接受第一条,就接受第二条;不接受第二条,就接受第三条;不接受第三条,就反过来接受第一条。”    猴子们见主人这么说,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谁也不敢再提抗议了,“一个个都趴在地上,泪流满面”地接受了第三条:“朝四暮三”。
弄清了原委以后,猴子记者非常纳闷:既然真实的情况是这样的,庄子完全可以将真实的情况叙述出来,为什么要将“一个个都趴在地上,泪流满面”描绘成“一个个都趴在地上,非常高兴”呢?
为了弄清庄子的真实意图,猴子于是返回,再去采访庄子。
听了猴子记者提出的问题后,庄子笑着说道:“我相信你已经弄清楚了事情的真相。现在,让我来告诉你,我为什么要那样写。”
庄子一边说着,一边找出一份报纸,他指着一段文字告诉猴子说:“那个养猴人的伎俩虽然一点都不高明,但确确实实是情有可原。下面这段文字中的不良老板对待打工者的做法,就要比其高明许多。我念给你听:‘某地夏日高温达38摄氏度,某公司有几位员工要求老板将空调打开降温。老板于是召集所有的员工开会,首先申明公司目前承受不起高额的电费,然后要求大家当着他的面就此举手表决。临表决前,老板还特意地反复强调说,他一定发扬民主,尊重大家的真实意愿——如果大家都要求开空调,他一定照办。结果,所有的员工(包括那几个提出要求的员工)都不同意开空调——为了表示自己的意愿是真实的,以免被老板炒鱿鱼,员工们一个个都表现得心情愉快,一脸轻松……’”
听了庄子的话后,猴子记者明白了,原来庄子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主要是借狙公来讽刺这个不良的老板,用它们猴子来表现那些可怜的公司员工,根本没有嘲笑猴子愚蠢的意思。
回到报社以后,猴子记者立刻写了一篇赞美狙公爱猴如子及为猴子正名的文章,并如实地向雄鸡主任汇报了自己采访庄子所获取的该作家写作“朝三暮四”这篇文章的真实意图。看到雄鸡主任对自己所做的工作和刚刚完成的文章赞许有加,猴子记者于是非常自然地问起了自己交给它的那篇痛斥名人和明星做不实广告的文章。
雄鸡迟疑了一下,对猴子记者说道:“这几天辛苦你了,你先回去休息,明天来了以后,我们再来谈这件事情吧。”

雄鸡主任为什么要将这件事情推到明天才说呢?敬请关注下期卷首。

--2008年第九期《妙语·卷首》

本帖最后由 桂剑雄 于 2008-8-26 17:34 编辑 ]

桂剑雄 发表于 2008-10-10 10:51

妙语的第十期卷首主要是以我发表在中华杂文网上的一篇文章《猫怕鼠与驴骗狐 》,但有一些变动。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对照一下:)

                               猫怕鼠与驴骗狐
                                               作者:桂剑雄


  动物王国发生了两件匪夷所思的事情:猫居然怕起了老鼠;笨驴竟把狐狸骗了!

  不相信?那就听我慢慢道来:

  那一天,猫吃饱喝足了,正欲用它那特有的模特步踱出门外溜达,没想到这时老鼠却找上门来。

  “你这鼠辈好大的胆子!”猫大声喝道,“是不是活得不耐烦了,竟然找上门来送死?”
  
  老鼠嬉皮笑脸地说道:“我胆子再大,也不敢如此放肆呀?我知道大人现在吃饱了,对我没有兴趣;再说,即使大人现在没有吃饱,看到我大摇大摆地找上门来,也不会不问青红皂白就这么吃了我吧?”

  猫觉得老鼠说得有一点道理,便说:“那你说说看,如此不知死活地找上门来,究竟是为了什么?”

  “我现在是以《动物日报》记者的身份来找你的,”老鼠一脸严肃地拿出记者证晃了晃,“我们报社日前接到读者报料,说你利用职务之便,大肆收受不法老鼠——据说其中还有几只漂亮母鼠的贿赂。我现在来,就是专门为此事采访你,找你澄清事实真相的。”

  “你现在当记者了?”猫立刻满脸堆笑道,“作为王国的一名公职人员,我拿着王国的奉禄,怎么会去做那种违法的事情呢?”

  “我们也不相信这是真的,”老鼠记者说道,“不然的话,报社直接去找知情者调查一下,然后将稿子登了,该多省事呀,又何必派我来采访你呢?”

  “那是,那是!”猫陪着笑脸说,“既然你们相信这事不是真的,那就麻烦您老回去以后,多向你们领导美言几句,以免以讹传讹!”

  “好说,好说!”老鼠说道,“我们主任现在正等着我回话哩——临来之前,它还再三交代,如果我办不好此事,它准备派熊记者再来。听说那家伙横得狠,你没事则罢,如果真有事,它非添油加醋不可!而且,我还听说这家伙很贪的…… ”

  猫听了,立刻从身上拿出10两银子递给这位记者说:“这点银子不成敬意,权当你的写稿费用。如果今后遇到什么困难,尽管找我!”

  老鼠没有丝毫的客气,接过银子后,非常从容地走了。

  一周后,老鼠记者再次来找猫,说又有读者向报社写信,反映猫贪赃枉法,是主编亲自派它来调查采访的 ……

  又过了一周,这位记者又来找猫,说报社又接到举报,是报社的社长亲自派它来的 ……

  后来,这只猫只要一听说那个自称记者的老鼠来找它,便害怕得立刻躲开,逃之夭夭了!

  再后来,这只胆大的老鼠竟然跑到养鸡场去敲诈狗场长,被爱多管闲事的狗当场逮住,咬着送到了《动物日报》。结果真相大白:这家伙的记者证是假的,它根本就不是报社的!

  此事曝光后,搞长途运输的驴似乎从中找到灵感——它因为超载等原因被罚了或被讹了不少的银子。于是,驴立刻花钱去弄了一个假的记者证:只要是出去跑运输,便一定要将“记者证”带在身上。一旦遇到收费的或是执法的,便立刻拿出“记者证”说自己是 《森林电台》的特约记者,台里让它假盼成搞运输的进行暗访,看有没有乱收费、乱罚款的现象——没想到因此而处处遇到笑脸,从此不仅没有再遭到乱收费、乱罚款,甚至常常连该交的费用也免掉了。有一次,驴子在超载跑运输的时候,非常不情愿地碰到了狐狸——这家伙身兼两职,既是收费站的站长,又是执法队的队长。让驴子万万没有料到的是,自己这个并不高明的伎俩,居然把一向以精明著称的狐狸也骗了——狐狸在看了它出示的假证后,不仅没敢怀疑它,罚它的款,反而还悄悄地硬塞给了它10两银子!

  屡屡得逞后,驴的老婆不解地问丈夫说:“ 猫被老鼠骗了还情有可原,因为它智商不高并且确实黑了不少的银子;狐狸那么聪明,怎么也会让你这个笨头笨脑的家伙骗了呢?”

  “这很简单,”丈夫得意地说道,“如果狐狸那帮收费的和执法的家伙都像养鸡场的狗场长一样心里没有鬼,别说我拿出来的是假记者证,即便是真记者证,也是不能省去这许多的银子并且还能额外得到狐狸偷偷塞过来的银子的!”
  

                         ——《中华杂文网》

桂剑雄 发表于 2008-10-10 11:03

08 年《妙语》卷首之十

妙解谚语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谚语出处:苏轼《题西林壁》

源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释义:不知道庐山真正的样子,是因为游客身在庐山之中,视野所及只能是庐山很小的局部。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彼山中
                                                                              桂剑雄

    第二天上班后,不待猴子记者问起,编辑部的雄鸡主任便主动对它说道:“你写的痛斥名人和明星做不实广告的文章,编委会没有通过。说真心话,我是很欣赏你写的这篇文章的,但是由于编委会的编委多数是股东代表,它们担心如果你的这篇文章在我们《动物日报》发表了,会影响报社今后的广告收益,所以均不同意发表你的这篇文章。”
    见猴子记者一脸的不高兴,雄鸡立刻转换话题说: “这一段时间,我们接到不少的投诉电话,说我们报社的某些员工在外面打着记者的旗号,收取钱财。经过分析,我觉得本报记者不可能明目张胆地去干这些违法的勾当。因为此事关系到我们报社的声誉,我本来打算亲自下去调查了解的,现在既然你空下来了,这件事情就交给你去办吧。”
       猴子正在气头上,便对雄鸡说道:“我最近很累,既然你对此事感兴趣,那我正好请几天假,回老家猴山休息几天。”说罢,气冲冲地走了。
雄鸡主任没料到猴子会为一篇文章闹如此大的情绪,正欲亲自出马,这时森林大道收费站的大象站长押着一头毛驴,养鸡场的狗场长咬着一只耗子同时来到报社——原来,毛驴和耗子这两个家伙,居然就是在外行骗的“报社记者”!
    毛驴和耗子因为不是报社的员工,大象和狗随后将这两个家伙移送到了警察局。雄鸡主任跟踪采访,没想到竟因此从中发现了两件离奇古怪的事情!
一周后,《动物日报》在头版头条发表了一篇题为《猫怕鼠与驴骗狐》的新闻专稿。
    全文如下:


                                            猫怕鼠与驴骗狐

                                                            本报记者   雄鸡


    最近,动物王国发生了两件匪夷所思的事情:猫居然怕起了鼠;笨毛驴竟把花狐骗了!
    不相信?那就听我慢慢道来:
    那一天,猫吃饱喝足了,正欲用它那特有的模特步踱出门外溜达,没想到这时老鼠却找上门来。
    “你这鼠辈好大的胆子!”猫大声喝道,“是不是活得不耐烦了,竟然找上门来送死?”
       老鼠嬉皮笑脸地说道:“我胆子再大,也不敢如此放肆呀!我知道大人现在吃饱了,对我没有兴趣;再说,即使大人现在没有吃饱,看到我大摇大摆地找上门来,也不会不问青红皂白就这么吃了我吧?”
    猫觉得老鼠说得有一点道理,便说:“那你说说看,如此不知死活地找上门来,究竟是为了什么?”
   “我现在是以《动物日报》记者的身份来找你的,”老鼠一脸严肃地拿出记者证晃了晃,“我们报社日前接到读者报料,说你利用职务之便,大肆收受不法老鼠——据说其中还有几只漂亮母鼠的贿赂。我现在就是专门为此事采访你,澄清事实真相的。”
       “你现在当记者了?”猫立刻满脸堆笑道,“作为王国的一名公职人员,我拿着王国的奉禄,怎么会去做那种违法的事情呢?”
       “我们也不相信这是真的,”老鼠记者说道,“不然的话,报社直接去找知情者调查一下,然后将稿子登了,该多省事呀,又何必派我来采访你呢?”
       “那是,那是!”猫陪着笑脸说,“既然你们相信这事不是真的,那就麻烦您多向你们领导美言几句,以免以讹传讹!”
       “好说,好说!”老鼠说道,“我们编辑部的主任现在正等着我回话哩——临来之前,它还再三交代,如果我办不好此事,它准备派黑熊记者再来。听说那家伙横得狠,你没事则罢,如果真有事,它非添油加醋不可!而且,我还听说这家伙很贪的 …… ”
      猫听了,立刻从身上拿出10两银子递给这位记者说:“这点银子不成敬意,权当你的写稿费用。如果今后遇到什么困难,尽管找我!”
        老鼠没有丝毫的客气,接过银子后,非常从容地走了。
     一周后,老鼠记者再次来找猫,说又有读者向报社写信,反映猫贪赃枉法,是主编亲自派它来调查采访的……
     又过了一周,这位记者又来找猫,说报社又接到举报,是报社的社长亲自派它来的……
     后来,这只猫只要一听说那个自称记者的老鼠来找它,便害怕得立刻躲开,逃之夭夭了!
     再后来,这只胆大的老鼠竟然跑到养鸡场去敲诈狗场长,被爱多管闲事的狗当场逮住,咬着送到了《动物日报》。结果真相大白:这家伙的记者证是假的,它根本就不是报社的!
    与此同时,另一个假冒《动物日报》记者的家伙毛驴,也被森林大道收费站的大象站长押送到了报社。据毛驴在警察局交待,它是偶然发现老鼠敲诈猫之后才从中找到灵感的。原来,以搞长途运输为生的毛驴因为超载等原因被罚了或被讹了不少的银子。于是,毛驴如法炮制,立刻花钱去弄了一个假的记者证:只要是出去跑运输,便一定要将“记者证”带在身上。一旦遇到收费的或是执法的,便立刻拿出“记者证”说自己是 《动物日报》的记者,报社让它假扮成搞运输的进行暗访,看有没有乱收费、乱罚款的现象——没想到因此而处处遇到笑脸,从此不仅没有再遭到乱收费、乱罚款,甚至常常连该交的费用也免掉了。有一次,毛驴在超载跑运输的时候,非常不情愿地碰到了花狐——这家伙身兼两职,既是森林大道收费站的副站长,又是执法队的队长。让毛驴万万没有料到的是,自己这个并不高明的伎俩,居然把一向以精明著称的花狐也骗了——花狐在看了它出示的假证后,不仅没敢怀疑它,罚它的款,反而还悄悄地硬塞给了它 10 两银子!
    后来,毛驴碰到了森林大道收费站的大象站长,其假记者证被干什么事都认真负责的大象识破了。
    ……
       以上所述,并非记者臆造杜撰,而是冒充记者的老鼠和毛驴在落网后,为了减轻对它们的处罚而主动交待的。据悉,被老鼠和毛驴牵扯出来的猫与花狐,目前已经被王国的有关部门隔离审查。

    编后语 老鼠和毛驴冒充本报记者的行径是可耻的;猫惧怕老鼠和毛驴骗倒花狐的事件却是可悲的。此事留给我们的教训相当深刻:如果说猫被老鼠骗了还情有可原——因为它智商不高并且确实黑了不少的银子,那么毛驴能够轻易骗倒那帮收费的和执法的甚至是聪明的花狐,却应引起大家的深思——要是它们都像大象站长和狗场长一样心里没有鬼,并且按照相关的规定办事,别说毛驴拿出来的是假记者证,即便是真记者证,又有什么值得害怕的呢?


    因为这篇文章的标题起得颇吸引眼球,而且又被安排到了报纸的头版头条,动物们见了,都纷纷掏钱购买。虽然报社事先加印了不少,当日的报纸仍然被抢购一空。编辑部的热线电话更是响个不停,让雄鸡主任忙得不亦乐乎。临下班时,养鸡场的狗场长突然拿着一份当日的报纸来找雄鸡。

    狗场长会为什么事而来呢?敬请关注下期卷首。

     --2008年第十期《妙语·卷首》

桂剑雄 发表于 2008-10-27 20:29

08 年《妙语》卷首之十一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谚语出处:《东周列国志》第三十回
源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施薄报薄,施厚报厚。有施无报,何异禽兽!”
释义:比喻造什么因,就得什么果。
                                          

                                          种瓜得豆,种豆得瓜                                                            
                                                                       桂剑雄
       
    却说养鸡场的狗场长拿着一份当日出版的报纸来编辑部找雄鸡,雄鸡主任很有礼貌地连忙起身相迎。
    坐下以后,狗场长半是开玩笑、半是自我解嘲地扬扬手中的报纸说:“你写的这篇新闻专稿,算是让我名声远扬了。加上我是因为爱管闲事才当上养鸡场的场长的,所以一些是非不分的家伙竟然据此编造出了一个歇后语,叫‘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看到雄鸡主任显得有点尴尬,狗场长马上将话题切换到了正题:“我今天来找你,主要是想向你诉说一件让我觉得很郁闷的事情。这件事情憋在我心里已经很长时间了,如鲠在喉,不吐不快——要是你能据此写出点什么在报纸上刊登一下,或许能够带给大家一些启迪和思考。”
      雄鸡对此当然很感兴趣,当即拿出了笔和采访簿。
   狗场长见雄鸡主任这般重视,非常高兴,便清清嗓子,细细诉说起来。
原来,狗之所以被狮王相中,被任命为养鸡场的场长,是因为有一次它发现有一只草狐鬼鬼祟祟地从养鸡场里溜出来,满嘴里含着鸡毛,便当场将它逮住,扭送到了警察局。经过审问,原来这个家伙是个贯偷,由于养鸡场的猪场长管理不善,成天呆在场长室里,吃了睡,睡了吃,导致这个家伙肆无忌惮,胆子越来越大,几乎每天都要光顾养鸡场。狮王知道此事后,当即撒了猪场长的职,而将这个收入颇丰的职位,让它来干。狗也不辜负狮王的知遇之恩,在养鸡场场长的位置上兢兢业业。由于政绩显著,它一度成为动物王国最富盛名的企业家。
    因为养鸡场的利润可观,狮王后来又建了另外的两座养鸡场,分别任命对鸡没有胃口、而且也是在动物王国内非常著名的企业家金丝猴和狸花猫为场长。
金丝猴和狸花猫被任命为场长的翌年年终,三位场长按照要求,分别向狮子大王报去了各自养鸡场的产蛋率、小鸡成活率和成鸡死亡失踪率。
    狮王注意到,三座养鸡场报来的前两项数据都大致相当,惟成鸡死亡失踪率差距甚大,分别为:5%、10%和15%。
    狮王思忖,既然狗管理的养鸡场能够将成鸡死亡失踪率控制在5%,那么金丝猴和狸花猫管理的养鸡场也应该能够做到。遂专门发文给狗、金丝猴和狸花猫:来年的成鸡死亡失踪率必须控制在5%以内,此项指标将直接与它们的政绩挂钩——狮王承诺,对完成了此项指标的前两名,将给予重奖;对完不成者,将给予行政和经济处罚。
    第三年年终,三位场长先后向狮王上交了这年的成鸡死亡失踪率,其数据分别是4.6%、3.2%和2.8%。
为了防止场长们弄虚作假,事前狮王还特意安排老虎丞相代它下去监督。因此,以上的数据均得到了奉命下去检查的老虎丞相的签字确认。
    狮子大王在获悉了上述数据后,备感欣慰,并按照事先的承诺,分别对狸花猫、金丝猴给予了重奖,而仅仅只对它这位一心将身心赴在养鸡场上的老场长,给予了口头表扬——狮王表示,虽然狗场长也完成了定下的指标,但同另外两位场长相比,进步显得太缓慢了。
    说到这儿,狗场长非常迷惑地对雄鸡主任说道:“我对养鸡场可谓倾尽了心力,为什么政绩反而不如金丝猴和狸花猫?是它们的成鸡死亡失踪率下降了,还是弄虚作假的本事提高了?”
       “你说的这件事情,应该是去年年终发生的吧?”雄鸡主任说,“这事儿你说给我听听便罢了,但是千万别指望我能写出点什么刊登在报纸上,因为此事背景复杂,我不想给自己和报社带来什么麻烦。”
      说到这儿,雄鸡好像想起了什么,问道:“今年年初的时候,狸花猫和金丝猴是不是因为经济问题,已经被撤职查办了?”
       “一点儿都不错,狸花猫和金丝猴确实被关起来了!而这也正是让我想不明白并因此觉得郁闷的地方之一。”狗场长说,“这两个家伙落马以后,我曾多次去找老虎丞相,要求它去过问一下,看看狸花猫和金丝猴去年上交的数据是不是在弄虚作假。没想到这位丞相大人一听我提起此事便非常不高兴,还瞪着眼睛,张着它那张可怕的虎口要我‘向前看’。最近,它还多次找到我,希望我能将那两个养鸡场也接管下来,担任养鸡场的总场长。我因为对这件事情耿耿于怀,所以始终没有答应它。”
       说曹操曹操就到,恰在这时,老虎丞相居然兴冲冲地跑到编辑部来了。
    “你让我找得好苦!”老虎丞相进门后,便一脸笑意地对狗场长说。
    “如果丞相大人来此找我,是让我去接管那两个烂摊子,请最好免谈!”狗场长冷冷地说道。
老虎丞相笑眯眯地拿出一纸公文递给狗说:“狮子大王看了今日的报纸之后,觉得你铁面无私,所以已破格任命你为主管司法的副丞相大臣了,这是它刚刚签署的任命书。”
      狗接过一看,只见上面写着:

                                                                     任命书
                                  兹任命狗为副丞相大臣,主管动物王国的司法工作。
                                                                      动物王国国王   狮子(印)
                                                                                             ×年×月×日

    ……
     第二天,动物日报在头版的“一句话新闻”栏目,发布了下面的一条消息:
    “昨日本报头版头条刊登的《猫怕鼠与驴骗狐》一文中所提到的、将假记者老鼠逮住并押送到警察局去的那位养鸡场的狗场长,因为在动物王国素来享有铁面无私、疾恶如仇的美名,日前已经被狮子大王破格任命为动物王国主管司法的副丞相大臣。”
      此消息见报以后,大多数动物都拍手称好。然而,养鸡场的前任场长猪,却拿着报纸在那儿冷笑,并且非常刻薄地说狗之所以得到提升,不过是沾了“狗屎运”。
    这话很快便传到了狗的耳朵里——已经做了副丞相的它,会有什么反应呢?敬请关注《妙解谚语》的最后一期卷首。           
      --2008年第十一期《妙语•卷首》

本帖最后由 桂剑雄 于 2008-10-27 20:34 编辑 ]

笑尘天涯 发表于 2008-10-27 20:50

学习!:victory: :handshake

范兆车 发表于 2008-11-12 18:57

桂老师的文章非常精彩!:victory: :victory

老许 发表于 2008-11-18 16:08

精彩!

精彩!     老许

桂剑雄 发表于 2008-11-25 20:35

谢谢孝成!
谢谢兆车!
谢谢老许老师!

桂剑雄 发表于 2008-11-25 20:40

08 年《妙语》卷首之十二

春江水暖鸭先知谚语出处:苏轼《惠崇春江晓景》
源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释义: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体会到春天的来临,水温的上升。


春江水暖鱼先知       

桂剑雄

话说狗被狮子大王破格任命为动物王国主管司法的副丞相大臣的消息见报以后,大多数动物都拍手称好。然而,养鸡场的前任场长猪,却拿着报纸在那儿冷笑,并且非常刻薄地说狗之所以得到提升,不过是走了“狗屎运”。狗上任的第一天,便有好事者将猪的不恭之词说与它听。狗非常恼怒,第二天中午,便特意约上《动物日报》编辑部的主任雄鸡,一道来到猪的住处——位于小湖附近的猪圈去找它问个明白。
其时,猪并不在猪圈里,而是到外面溜达去了。
狗和雄鸡沿着湖边找寻。此时,小湖像死一样寂静,并不时发出些许异味。当它们找到猪时,发现它正义愤填膺地和跳到岸上来的一只青蛙说着什么。
猪见到狗和雄鸡来了,便对青蛙介绍说:“这位是刚上任的主管司法的副丞相大臣,这位是《动物日报》的雄鸡主任,你有什么不平的事儿,就跟它们说说吧。”
青蛙指着不远处的一座大型酒楼诉说道:“我们这儿本来是生活得非常舒适的,自从老虎丞相的公子在小湖岸边开了这个大型酒家以后,由于生意兴隆,这个酒家便将大量的剩菜、剩饭、菜叶、果皮等易腐易臭的餐厨垃圾倒入小湖之中,因为所含油水的成分太高而且挥发性大,导致湖水污染严重。现在小湖里的鱼虾急骤减少了,我们青蛙也纷纷逃离了。”
狗不解地问道:“你们没有向相关部门反映吗?”
“怎么会不反映呢?”青蛙说道,“由于证照等各项手续齐全,加上有丞相老爸这个后台,所以除了兼任动物王国环保委员会主任的老虎麾下的环保部门能够过问此事之外,其他任何单位都无可奈何。现在的问题是,这个老虎公子不知从哪儿找来一幅多年前几只鸭子在此戏水的照片,放大后挂在大厅里,还题上人类那位有名的文学家苏轼的名句‘春江水暖鸭先知’。只要环保部门来调查,它就送一张此照片给它们,来证明湖水没有被污染。那些来调查的因为不敢得罪老虎丞相,加上有照片为证,所以最后都不了了之了。据一条在此生活了多年的大鱼告诉我,自从这个酒家开办后,此湖已经很久没有看到鹅、鸭戏水的景象了。我有一点不明白,既然调查者下来了,为什么不到小湖的岸边走一走、看一看,并问问那些鱼儿、虾儿和我们青蛙这些直接生活在湖水中的水族呢?再者,即使那几只鸭子戏水的照片是现在拍的,难道一直生活在小湖中的鱼儿们没有比那几只鸭子更能直接感受这小湖水的清浊和冷暖吗?”
这时猪对狗说道:“青蛙刚才说老虎公子开的这家酒楼生意兴隆,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见狗摇头,猪接着说道:“因为那些食客基本上都不是自己掏腰包,而是利用公款来此吃喝的!”
“你怎么知道的?”狗奇怪地问道。
“因为我干过养鸡场的场长呀,”猪说,“虽然那时这儿还没有酒楼,但其他官员朋友的亲属开的酒楼,我倒是经常应邀利用公款去光顾的。因为你一向享有铁面无私、疾恶如仇的美名,所以你不知道此事倒是情有可原的。这个中三昧,即使我不说,大概你也多少能够明白一点吧?”
陪同狗来此并且一直没有做声的雄鸡,这时插话说:“我深信猪先生说的是实情。根据我在报社的经验,只要狗大人敢于过问此事,并且肯为我们报社撑腰的话,要想让虎公子开的这家酒楼关门,不让小湖继续污染下去,只须如此这般便行了。”
狗听了,觉得雄鸡说的这个办法不错,遂对青蛙说道:“对于你反映的情况,我一定认真对待,回去后我就去找狮子大王进言。我向你保证,只要我在这个位置上,就一定不让小湖继续污染下去!”
在返回猪圈的路上,狗问猪为什么要说那些对自己不敬的话。
猪不好意思地说道:“我看了你被破格提升的消息以后,以为你会和其他某些官员一样,上任后啥事都不管,所以才忍不住发了几句牢骚。现在看来是我错了,我向你赔礼道歉。”
第二天中午,雄鸡便带着《动物日报》的几位记者,拿着相机和摄像机进驻到老虎公子开的酒楼附近,说是奉狮子大王的命令来此调查并曝光公款吃喝、消费的……
这一招果然很灵验——不到十天,这个红火一时的湖边酒楼居然真的关门停业了。
由于这个酒家灰溜溜地关了门,后来小湖的水又渐渐变清了。小湖上又显现了久违的鹅、鸭在湖中觅食戏水,青蛙在湖边嬉闹蹦跳,甚至是鱼儿因为高兴而不时跃出水面的欢快景象。
  --2008年第十二期《妙语•卷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