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獭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海湾中部的比格苏尔海岸,海獭饭后在水中快速翻滚了好一阵子,然后扭动着身体,摇摇晃晃地爬上岸——他的皮毛此时平整光滑,仿佛涂了一层光亮的瓷釉——挑选了一块海藻垫子,准备趴在上面尽情地晒太阳。
岸边的鸬鹚,一步一步缓缓走过来,伸伸脖子,抖抖喉囊,打了声招呼:“吃了吗?”
“吃过了。”海獭回答。
“呵呵,你吃饭总是很准时。”
“是啊。我长时间泡在水里,需要按时进食,来补充热量。”
“你刚刚吃的是什么呀?”
“贻贝。”
“唉……”鸬鹚叹了口气,说:“咱们是老邻居,今天我得劝你一句,你可别介意哦。”
“你尽管说吧。”
“你怎么又吃贝壳啊,你应该去好好学学捕鱼。”
“捕鱼技术——我略懂一些,有时也抓鱼,可我似乎感觉贝类更好吃,我喜欢。”
“你应该多学捕鱼才对。”
“世上有无数种食物,为什么偏偏要去捕鱼呢?”
“那还用问吗?捕鱼——是一项通用技能,用处大,用处广,掌握好了,游到哪里都能有用。”
“噢……”海獭想了想说:“你讲得没错,但我水平有限,我的自身条件未必适合捕鱼——我身上没有御寒的脂肪层,皮毛是我在冰冷刺骨的海水中抵御寒冷的唯一屏障,比如我刚才翻筋斗时,随着身体搅起的水泡,皮毛里进入很多空气,蓬松而清洁的皮毛能增强我的浮力和御寒能力……”
鸬鹚打断了海獭的话,说道:“哎,你别总强调客观因素,只要肯下苦功夫,没有学不成的。再者,你的能力也不低——你的前爪异常灵活,很少有动物能像你那样灵活地使用前爪。”
“谢谢。我并不排斥捕鱼,但是,我在想,针对我的独特性,我应该去做更适合自己的事情。举个例子:想必你也知道——这片近海区域是海藻的世界。浓密的海藻形成一个个巨大柔软的绒垫,它们千姿百态,变化万千。圆柱状和伞状的水下植物如同一片墨绿色的森林。我平时就栖息在这里,时而在海面上游动,时而潜到大海深处,暗礁上长满了贻贝。我还能较轻松地捉到蛤蜊、小蟹、海胆和鲜美的螺纹蜗牛。鸬鹚呀,我觉得这些食物非常合口味,我也十分乐意采取这种觅食方式,很享受其中的乐趣,换句话说,这儿经常翻滚着惊涛骇浪,而我在湍急的海水中,找到了适宜自己生存与发展的天地,这何乐而不为呢?”
“听你的意思……噢……海獭啊,别人的捕鱼水平都挺高,你难道不感到惭愧吗?”
“或许正因为如此,我才更应当回避捕鱼之类的行为。譬如咱们的街坊——海狮,他捕鱼技术高超,倘若我跟他在饮食结构方面出现争夺或比拼,那我肯定不占优势,另外,更重要的是,我的天性决定了我厌恶竞争,因为残酷而惨烈的竞争常常会造成负面影响,引发矛盾,致使和谐的关系破裂……我更热衷于寻求冷门,另辟蹊径。我比较反对人云亦云,不会盲目跟从大众的意见。如果我违背了自身的兴趣意愿,那我就无法体验到愉悦和满足。”
“好吧,我大致明白你的想法哩。你选择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望上帝看顾你,祝你好运。”
“谢谢!”
海獭困了——在和煦的阳光下,慢慢地进入梦乡……
诚然,应当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学习适合自己的知识技能。的确,英语仅仅是众多外语中的一种,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学英语的。
本帖最后由 哲学家 于 2007-12-4 20:07 编辑 ]
这个结论挺有意思:D
原帖由 晓舟 于 2007-12-4 16:29 发表 ↶
"的确,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学英语的。"
这个结论挺有意思:D
是挺有意思的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