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博客世界中遨游 作者 刘溢海
在博客世界中遨游——读侯建忠君《今天是个好日子》
当厚厚的一本《左云文艺》大样放在我的面前时,我知道下一期的印发将为期不远了(该刊第5期已印发)。
我翻看这些即将呈献给读者的这份文学大餐时,其中最使我看重的有两部作品:其中一部就是建忠君的《今天是个好日子》。其实,《今天是个好日子》只是这部由120篇作品组成的集子中其中一篇的题目,作者是用小题目作了总题目的,这,似乎也一般集子拟题的惯倒。
更确切些说,此部集子本应叫做《侯建忠短信笔记体一百二十题》的,只是因以此为标题有些太冗长,于是,作者便以其中的一篇小题目作了总题目,而将本应作题目的反倒作了副标题。
一开头,我就写的如此罗嗦,很有些惹人嫌,之所以如此写是为向读者交待明白。其实,建忠君在此呈献给读者的,早在数年前就在网上呈现给了数以万计的“网友”们,只因我是个“网盲”,本人无电脑,也不会上网,只是对五彩缤纷的网络世界时有所闻而已。
建忠君有了电脑最少大概也有三五年了吧,起初可能纯粹是为了写作的快捷,记得刚买上电脑后,建忠君还把他从电脑上打下的稿子送我看(至今我的书架上还存有建忠的几篇电脑打印稿)。后来,大概他终于经不住网络世界的诱惑而上网了。
今年春,当我在文联见到建忠君时,建忠告我说,某网站举办“短信文学作品征文”,字数仅限定在200字左右,并勉励我也写一些,还热心地替我代为发于网上。
回家后,我便按建忠君之嘱试写了十几篇,给建忠捎去,几天后建忠高兴地在电话中告我说,已代我发了五条,有几条反响还可以。我当然高兴,然想到自己没有电脑,长此下去单靠别人代发终不是个办法,于是我就停止了这项写作。我知道,建忠多年来从事寓言创作,这种文学短篇,本来就与寓言有诸多相通之处,建忠脑中的知识储备与生活素材储备又很多,写起来当会是轻车熟路的,肯定会一发而不可收,说不定很快就能汇成一部集子的。果然不出我的所料,仅几个月工夫,他竟写了百余篇(据作者说,实为200篇),实在令人高兴,作为文友,在这里我是为之祝贺的。
当今的时代简直是快节奏,各种时尚令你眼花缭乱,许多时尚名词,往日连听都没有听过的,一下子就火了起来,成为人们日常口头语。就说:“博客”一词,大概也只是近几年才有的罢!反正我是这三两年才从书刊上见到的。有人说,继文学网站和文学论坛之后,博客正成为文学爱好者的一个新宠。据称,博客的原意是“网络日志”和“写网络日志的人”,人们通过它把原来只留给自己看的生活记录发表出来,展示自己,从而寻求共鸣与认同。现在,人们除了在博客上面公开他们的生活记录,发表对生活的看法,更愿意把它当作一个展示自己文学才华的场所。而今,一见“Blog”人们就都知道是“博客”了。
建忠君正是这样,他把自己的短信文学作品,在网上展示给了万千网民,当那些好的篇目得到众多读者的捧场时,甚至为自己成为诸多“粉丝”(我也用了一个时髦词)的偶像时,建忠君心中漾起的肯定是如春水般美丽的涟漪……
收集在建忠君这部集子(尽管现在还不能称之为集子)中的篇章,从其内容看可谓是五花八门,但凡历史地理、轶闻掌故、人世交往、婚姻爱情、自然之谜、民间笑话、神怪八仙、时尚时髦、地方小吃、官场黑白、上帝造物、名人轶事、民俗禁忌、吉日佳节、生活哲理,甚至著名格言、喻世明言之类,可以说是上至天,下至地,古今中外,无不包罗万象,简直就像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至于这些东西究竟该归为何种文体,好像一下子还说不清楚。比如,有的像寓言,有的像小说,有的既非寓言亦非小说,干脆就是一段警世忠告,有的或许是一个小品,一个令人发笑的小笑话,有的又是一种民俗常识……
以上这些仅是我本人对建忠君这些篇什的看法,究竟是金是玉,还是读者自己去读吧,我就不在此饶舌了。
2007年7月10日于云西小寓
更应该有本土的推销员---评论家!:handsh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