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澍老师寓言进入台湾高中国文试卷
臺北市立成淵高中國中部七年級九十五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二次段考國文試題 班級: 座號: 姓名:
※第一大題1~35題為選擇題,請畫記在答案卡上;第二~四大題請寫入答案卷中,並請填上班級、座號、姓名。
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70分)
1. 現今台灣社會治安日益敗壞,為求錢財而不擇手段的人層出不窮,真的可以□□□□來形容: 〈A〉大智若愚 〈B〉利令智昏 〈C〉魚肉鄉民 〈D〉好逸惡勞
........
以下寓言雖簡短卻有所暗示,請搭配下列各小題中找出作者「借喻」的思想。(32題~35題)
(甲)狐狸取笑母獅無能,說她每胎僅能生一子。母獅回答說:「可我生下的畢竟是一頭獅子。」(伊索寓言)
(乙)聽人讚美梅花鹿皮毛美麗,長頸鹿說:「只是她的頸子太短!」;聽人稱讚長頸鹿身材高挺,梅花鹿道:「可惜他少點梅花紋!」(葉澍)
(丙)山說:「我看得比你更高!」水說:「我走得比你更遠!」於是,山恆長孤立,水終日奔波。(杏林子)
(丁)大象對鹿耳語:「聽說我的牙、你的茸都很值錢。」鹿問:「什麼意思?」大象說:「我想叫猩猩幫我把牙拔下來,肯定賣高價!」鹿嗤之以鼻說:「拔了牙,你成何嘴臉?」象不假思索地回答:「只要能賣錢,嘴臉不要也無妨!」(叶澍)
32. 一味追求價錢的人,不惜犧牲獨一無二的價值。是指以上何者〈A〉甲 〈B〉乙 〈C〉丙 〈D〉丁。
33. 事物的真正價值由「品質」決定,不以「數目」計算。是指以上何者〈A〉甲 〈B〉乙 〈C〉丙 〈D〉丁。
34. 自負的人往往只看到別人的缺點,而缺乏自知之明。是指以上何者〈 A〉甲 〈B〉乙 〈C〉丙 〈D〉丁。
35. 爭強好勝的人容易流於孤芳自賞,做無謂競逐。是指以上何者〈A〉甲 〈B〉乙 〈C〉丙 〈D〉丁。
更进一步说明了叶澍老师的寓言质量之高,影响之大!
:victory: 真是件令人高兴的事
「閱讀」,一起來想像............................................................................................................文/中壢市林森國小 潘鳳琴老師
有個九歲讀大學的孩子,他在 2000 年 12 月接受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電視臺採訪時,訪問他:「你受到的懲罰中最痛苦的是什麼?」他回答:「是媽媽一天不准我讀書。」 「閱讀」成為他主動學習知識的管道,也成為他終身受用不盡的寶庫。
所以,我們應該嘗試著把看電視改成陪孩子閱讀,讓閱讀蔚為風氣!
如何展開閱讀的第一步呢?我想從家長的陪讀做起。一到三歲是孩子發展的黃金階段,可先選購有圖畫而文字少的書,家長每天唸十本書給孩子聽,要充滿感情與想像,讓孩子從中探索與想像,長大再慢慢「實際操作」與「實驗」,驗證書中的道理與知識。
到了上學階段,學生從課外讀物中除了識字外,教師更可選擇適合各階段認知發展的書籍,指導學生發揮創意,或指導學生解決人際關係的困擾。如:《妙言妙語妙偵探》可幫助學生利用說話的特殊技巧解困,化暴戾為祥和。又如:《人民文學》中的一段小短文有很深的涵義,可讓學生閱讀後回答與思考問題。
量 布 裁 衣
裁縫師有兩個學徒,出師前他取出同是三尺見方的兩塊布料,要徒弟為他裁衣服。
師兄接到布,思忖到:「只需照著量體裁衣的師訓辦,肯定萬無一失。」於是,他細心的替師傅量了衣長、袖長、肩闊....
就去裁剪了。
師弟把布比了比,眉頭皺了皺,旋即也給師傅量了一下,不過,只量了衣長和胸圍,便剪裁了起來。不多時,師弟交出了一件合體的馬夾,師兄卻哭喪著臉,手中提著兩隻袖子和一些碎布......。
老師提問:
一、短文重點是什麼?
二、學東西要抓住要領,師兄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三、想一想,曾經把一件事完成得又快又好嗎?是怎麼做到的呢?
四、「量布裁衣」的重點是什麼?
運用各種書籍不同的學習重點,老師可以發揮很大的創意空間。除了提問,也可以請學生接句,一起想像童話故事,並完成仿作。
《教育二三事》P.1 環境教育的生態哲學基礎 文/臺南市東光國小 王全興老師
■《教學新思路》P.2 「閱讀」,一起來想像 文/中壢市林森國小 潘鳳琴老師
■《學習快車道》P.3 「自律學習」學習札記 (上) 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李涵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