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夺冠的启示
李娜夺冠的启示樊发稼
中国武汉姑娘李娜一举创造了历史神话!——昨天(6月4日)在巴黎罗兰加洛斯网球场上,李娜法网决赛中以2比○的比分战胜世界5号种子选手、卫冕冠军斯奇亚沃尼,为亚洲和中国网球赢得第一座大满贯女单桂冠。亿万球迷观众在电视机荧屏前目睹了决赛的全过程,无不热泪盈眶,激奋之情不能自已……
李娜破天荒夺冠,至少给我们以如下启示——
体育竞赛拼的是实力。在比赛场上,只靠实力说话。一切空泛的、虚浮的、令人生厌的大话和套话,均属自欺欺人,毫无积极意义。实力从哪里来?一是天赋,二是下死工夫苦练。还有,也许最重要的,就是充分尊重、大力激发人的个性,使其将“主观战斗精神”发挥到极致。当然,苦练不是傻勇蛮干、不是胡乱拼命,而是必须符合科学:科学训练,科学指导,科学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攀登。
任何优秀运动员都离不开优秀教练的悉心呵护和调教。金花李娜的高调绽放,离不开三位教练的培养和指导。他们是:瑞典人托马斯、丹麦人莫滕森以及李娜的丈夫姜山。北京奥运会之后,托马斯成了李娜的专职教练,从定制专用球拍到调整场上情绪,托马斯一路带着李娜杀进世界前十,跻身年终总决赛。新赛季澳网后李娜遭遇连败,电视解说顾问莫滕森在红土赛季成了李娜的新教练。李娜说:“我知道自己的性格,缺乏足够的耐心。道理我懂,可我这个人,就需要人不停地提醒我。莫滕森就能在这方面大大帮助我。他一遍遍地说,给我许多有益的暗示。”对曾任自己教练的丈夫姜山的感激之情,李娜更是常挂嘴边,溢于言表。联想到我们有的(不是太个别)教练,动辄打骂队员,如凶神恶煞一般,让人望而生畏。这样的“魔鬼”教练,怎么能带出像李娜这样的杰出健将呢?
众所周知,李娜“生于体制,走出体制”,她曾经是国家网球队的成员。后来因不满国家队种种管教方式,愤然只身离开……对此,我不想妄加评论,希望有关部门、主管领导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促使中国运动员能够尽快融入世界职业化体育的滚滚洪潮。
最后,我希望将一些早已被证明不符合体育道德精神的提法和口号尽快予以公开废弃,比如什么“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之类。
2011年6月5日于北京
:victory:祝贺李娜!祝福中国体育!
樊发稼l老师“希望将一些早已被证明不符合体育道德精神的提法和口号尽快予以公开废弃,比如什么“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赞同。
李娜夺冠了,全中国沸腾了!
樊老对竞技体育的研究不亚于儿童文学。赞一个!
昨天看颁奖,娜么美一句武汉话“生日快乐”,觉得特别亲切!樊老是不是有这个感觉呀?;P 蝉亦戈:
赞赏樊老!:)
实在是有话要说。话在指尖,不得不击。(指电脑打字)
一吐为快啊。
:victory::victory:
:victory::victory:
樊老说得好!!
可以想象夺金和未夺金健儿们背后不为人知的辛苦和辛酸。
回熊爷:武汉话里“生日”的发音类似于“生儿”,作为武汉女婿,听来好亲切哦!
“娜么美一句武汉话‘生日快乐’,觉得特别亲切!樊老是不是有这个感觉呀?”
回熊爷:武汉话里“生日”的发音类似于“生儿”,作为武汉女婿,听来好亲切哦!
樊发稼 发表于 2011-6-5 18:05 ↶
在上海至温州的火车上和樊老用武汉话交流,熊觉得特别惬意!:lol :handshake
支持樊老!
李娜夺冠了,只有喝彩和光环。假如李娜没有夺冠,甚至比在国家队时的成绩还差,舆论又当如何呢?不是说国家队培养不出人才,但人才只有国家队才能培养出来吗?培养人才的体制,是不是更灵活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