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利芳博士
感谢李利芳博士
为本人寓言集《武林高手》写序
启迪智慧的精彩寓言故事
李利芳 博士
寓言是一种很传统经典的文学样式。它往往能在最经济的文字、故事表达中敞开生活的道理与人生的哲理。寓言又是一种可高可低的接受文本,即一方面它在诉诸读者的欣赏与感悟时,极易获得大众的审美理解,因此寓言最基本的文学特质应该是它的民间性。民间是滋生寓言最厚实的文学土壤,寓言是民间智慧的结晶。寓言最大可能地去面对与揭示人间自然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概括现象,总结规律,然后再以形象生动的故事形式返回民众,启迪人们理性面对人生。寓言的民间性是保证其纯正文学品质最根本的构成。寓言作家只有自觉自省地沉入生活底层,心怀民间,才能创作出永葆生命力的寓言作品。但另一方面,寓言的审美内涵毫无疑问又具有“小众”的功能,即寓言可能会是相当深度的,“寓言”一词除去其在表层作为一个文体概念存在外,另外它已具有了非常特殊的象征语义,我们已把“寓言”作为一种具有高度象征功能、深度意义指涉的价值符号去使用。当一种现象或一个故事被厘定为是一个“寓言”时,那已经代表我们作为“卑微”的个体或人类,正在遭遇让我们难以解析明白的思想困境与人生困境。“寓言”已然以它深度的象征性在向我们的存在发难。
寓言是现实的,又是超越的。因此寓言是很珍贵的一种文体。它历经了漫长的发展历史,在时代的淘洗中不断被赋予新的元素。寓言是思想者的文体,写作者在观察世相与凝神思考中形成故事,同样,寓言的启迪功能也要求接受者安静淡定的心态,心平气和地去对比与揣摩寓言的寓意。所以,如今寓言在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不太受关注也就可以理解了。但正是这样的社会心理与文化背景,更显示出从事寓言的创作者可贵的精神品质。他们是大时代的寂寞者,是寓言文学品质与文学精神的探求者和捍卫者。
钱欣葆先生多年来潜心寓言创作,有大量优秀作品问世。他的寓言作品多次获奖,多篇寓言作品入选学生《语文》课本,许多作品被选入各种版本的选集。他的作品不仅在国内广为传播,而且还传播到海外,深受欢迎。钱先生成绩卓著,是当代著名寓言家。他请我作序,作为晚辈我有些诚惶诚恐,但敬于先生的诚意与他在寓言领域做出的成绩,我欣然答应了。
钱先生的寓言作品取材很宽,故事辐射到自然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仅从大致分类,就有人物寓言、动物寓言、植物寓言、物品寓言、词汇寓言等。从这些大致类别就可以看出,先生创作以来对生活做了怎样全面细致的观察与思考,对人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怎样理性冷静的沉思,才能收获如此丰厚的思想硕果。在喧嚣浮躁的当代,我敬慕先生如此安然的创作心态与超越功利的人生境界,这是我们晚辈学人最应学习借鉴的地方。
从文学性本身来讲,先生的文字表达与故事结构风格都已相当成熟。具有那种文风朴实自然、不事雕琢的艺术品位。寓体凝练,寓意清晰,在精彩故事性达成的同时,又兼具文学审美意境的营造,可以说是可读性和文学性兼具的优秀文本。针对孩子创作的寓言作品,又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在内容设计上饶有趣味,阅读起来很有吸引力。让孩子有能力从故事中解析出具体的意义,正是儿童文学创作的一种关键艺术指数。因此,先生的寓言作品也成为帮助孩子成长的精神食粮。
书中文章幽默有趣,富有哲理,耐人寻味。精彩有趣的小故事中蕴含着人生大道理和大智慧,读者通过阅读和思考,可以得到教育和启迪。
2010年12月21日写于兰州大学
李利芳,文学博士,兰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在站博士后,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儿童文学理论、儿童文学批评研究。
编辑好寓言集《武林高手》后,我曾想把杨实诚老师主编的《说不完的龟兔赛跑》一书中对本人寓言的导读作为代序,并且去信征求杨老师意见。杨老师告诉我,导读为兰州大学李利芳博士所写。于是我去信李博士,征求她的意见,并说如果能够在百忙之中专门为本人寓言集《武林高手》写一篇序就更好。虽然我和李博士从未见过面,虽然她很忙,但她还是欣然答应为我写序……这让我很感激,也很感动!
李博士的序言是对我寓言创作的鼓励和鞭策!
钱欣葆
谢炳琪 发表于 2011-03-15 07:25
《说不完的龟兔赛跑》一书中的寓言导读写得非常到位,有深度,
我原先以为就是主编杨实诚老师所写。
就此事,我在上海年会期间曾询问杨主编,她说另有人写,“书上已经注明”。
但书上没有注明,原来为兰州大学李利芳博士所写。
向李博士表示感谢!!:handshake
鸽子树 发表于 2011-03-15 08:47
我得到样书后不久,就从杨实诚老师那里了解到是李利芳博士所写,并上网查阅过关于李利芳博士的情况。
杨绍军 发表于 2011-03-15 08:53
导读写得非常好,谢谢李利芳博士!
马长山 发表于 2011-03-15 12:38
谢谢大家关注。我已经把这篇文章的网址转发李利芳,她应该可以看到各位的回复。
钱欣葆 发表于 2011-03-15 12:40
本帖最后由 钱欣葆 于 2011-3-15 12:42 编辑 李博士来信:
钱老师您好,上次您来信我都没有及时回复,就是特别忙。昨天马老和我联系。
非常感谢寓言界各位老师对我工作的认可,我感到很温暖。发的帖子我看到了。
祝您创作快乐!
黄岩石 发表于 2011-03-15 19:12
这本书在新华书店很畅销,有人说“物美价廉”,或许与李博士“写作点睛”写得好有关。谢谢李博士!
钱欣葆 发表于 2011-03-16 08:18
如今许多寓言读物的作品后有“导读”,
少则几十个字,多则几百字。
李博士给每位作者写一二千字的“写作点睛”,
很难得。
蝉亦戈 发表于 2011-03-16 10:03
李博士给每位作者写一二千字的“写作点睛”:):victory:
厉剑童 发表于 2011-03-16 10:31
李博士写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