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的现当代寓言
本帖最后由 蝉亦戈 于 2011-3-14 10:27 编辑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对于初学者,多读一些尤其重要。我想大家都来说说自己喜欢的现当代寓言,如何?我来开个头。:loveliness:
黄瑞云
百字碑
终南山麓发现了一块汉碑,碑文用庄重的汉隶书写,笔力浑厚苍劲,刚好一百个字,被称为百字碑。
许多权威的拓碑专家闻讯而来,都希望拓下这一稀世奇珍。
第—位专家来看了,惊喜欲绝。他拓下碑文后,从碑上凿掉一个字。“从此世界上只有我拥有完整的百字碑文,再不会有第二家了。”他说。
第二位专家来拓完后,又凿掉几个字。他也说:“我存九十九个字的百字碑文,世界上也不会再有了。”
第三位、第四位,以至许多拓碑者接踵而来,也都如法炮制,拓完后就凿掉几个字。他们每个人都想到,我据有的百字碑文比后来者要多。
经过几十位专家拓碑后,百字碑只剩下一个字。
最后—位拓碑家来看了一下,说道:“这块稀世之宝,哪怕一个字也是宝贵的。我拓下百字碑的最后一个字,说不定和拥有百字碑全文的拓本同样珍稀。”
他拓下最后这个字,然后把碑上这个唯一的字凿掉了。
他们每个人手里都有—份独一无二的百字碑拓本,但百字碑本身却毁掉了!
——选自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8年版《黄瑞云寓言》
蝉说:对瑞云兄的这篇,我第一次读到后就忘不了。喜欢它的深刻,更喜欢它的“浅出”;喜欢它的含蓄,更喜欢它的鲜明;喜欢它的故事,更喜欢它的寓意;喜欢它的博大,更喜欢它的短小。“他们每个人手里都有—份独一无二的百字碑拓本,但百字碑本身却毁掉了!”我想如最后几个字动一下:“他们每个人手里都有—份独一无二的百字碑拓本,但百字碑本身却变成了无字碑!”是否更好?下次见瑞云兄,我当面向他请教。
樊发稼
从前,有三个富翁,他们相约一起进城,各自用重金买了一件极为贵重的皮袍。回来的路上,天气突然变冷,他们便将新买的皮袍穿在身上。走着走着,眼看就要下雨。“怎么好让自己的皮袍被雨淋湿呢?”三个人同时这么想着,于是就进到一个破庙里暂时躲避一下。他们刚走进庙门,果然大雨滂沱而下。
他们等了好久,雨还是下个不停。看看天色已晚,可是谁也舍不得自己新买的贵重皮袍被雨淋了,真不知如何是好!
“有了!有了!”一个富翁终于想出了一个绝妙办法,大家欣然同意:“就这么办吧!”
这个办法是:第一个富翁的皮袍借给第二个富翁穿,第二个借给第三个穿,第三个又借给第一个穿。这么着,三个富翁便高高兴兴、心安理得地冒雨上路了。
这三个人都这么想:我穿的皮袍反正是别人的,淋坏了也没有关系。
叶澍
缝纫师有两个学徒。满师前他取出同是三尺见方的两块布料,要徒弟各为他裁一件衣服。
师兄接布,思忖道:只须照“量体裁衣”的师训办,肯定万无一失。于是,他细心地替师傅量了衣长、袖长、肩阔……自去裁剪了。
师弟把布比了比,眉头皱了皱,旋即也给师傅量了一下,不过,只量了衣长和胸围,便裁剪起来。
不多时,师弟交出了一件合体的马甲;师兄却哭丧着脸,手中提着两只袖子及一些碎布……
(选自《人民文学》1983年第五期)
貂蝉:您改得好!我替瑞云老师谢谢您!:victory:不用问他了。我虽然文章写得不咋的,鉴赏水平还是有的。:P
改得是雅致多了,可我,怎么就雅致不起来呢!:lol
瑞云兄是我相识近三十年的师友,我随手就把所思发了出来。过后一看,最后几句话,甚感不妥。既已发出来,删去吧,又不好。:L留就留着吧,瑞云兄喜欢我的就是坦诚。:loveliness:
都说爱看寓言的人不多,我想,如果我们这里也是那样,这就是悲哀和讽刺了!大家都来说说自己读过的现当代寓言中记忆深刻的作品吧!:handshake
貂蝉,听花狗狗说一句:瑞云老师这篇文章如果打98分的话,您那几个字可以让文章打99分,多1分而已,那98分还是人家瑞云老师的。您不必过意不去了:)
还有啊,俺喜欢的也是您这份坦诚:$
叶澍
清江渔舟是徽州一道明丽的风景线。岸边三户渔家各有一只小舟、四只鱼鹰。商界旅游团前去参观。
导游介绍,这三家中一家致富;一家亏损;另一家最惨,鱼鹰都死了,只能停业。
商界来客细问原由,导游说:“问题就出在扎在鱼鹰脖子上的绳圈上,致富的渔翁给鱼鹰捆的绳圈不紧不松,不大不小,鱼鹰小鱼吞下,大鱼吐出;亏本的那家捆的绳圈过松过大,本可卖钱的鱼也让鱼鹰私吞了;而最惨的渔家自以为精明,把鱼鹰的脖子扎得又紧又小,结果事与愿违,饿死鱼鹰,血本无归!”
商界人士听罢,感叹不已:“到底是徽商故乡,处处可闻商道。”
一群人和一群猴
洪水把一群人和一群猴逼到一个山顶上。
三天三夜,人没吃上一口东西;猴也一样。
第四天,人从水里捞起一个苹果,猴也从水里捞起一个苹果。
男人把苹果让给女人,女人把苹果让给老人,老人最后把苹果让给了小孩。
另一个苹果的命运却相反,老猴把它从小猴手中夺了去,母猴又从老猴手里把它夺了去,最后,苹果落到了猴王的嘴里。
猴说:"人啦,真憨!自己饿得要死,却把吃的东西让给别人!"
人说:"正因为你们不能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你们虽然长成人的模样,却不能成为人!"
——选自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中国现代寓言》
船夫和他的孩子
大寒天,船夫外出划船,他把自己的孩子也带去了。
船夫用力地划了一程,觉得身上很热,便脱去了外衣,只穿一件单衣。
他跑进船舱对自己的孩子说:“太热了,快把外衣脱掉!”
他把孩子的外衣脱了,也只让他穿一件单衣。
船夫又划了一程,浑身热得淌汗,他索性把自己尽穿的一件单衣也脱掉了。
“呵,太热了,太热了!”他又走进船舱,把孩子的衣服也脱得精光。
船夫划得多有劲呀,身上冒着热气,淌着汗。
然而他可怜的孩子在船舱里已经冻僵了。
——选自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版《中国现代寓言选 》
两个和尚
老方丈管辖海岛上的两座庙:东山寺和西山寺。一次,老方丈把两个寺庙里的两个头儿找来,说:“我要云游四方,十年八年才能回来。我有几件宝贝,你们替我好生保管。”
说完,就交给和尚每个一滴晶莹的水珠、一颗泡胀了的大豆、一本满是蛀洞的武术书。
西山和尚拿到宝贝,小心地锁进箱子里。可是,没半年,水干了,大豆烂了,书更蛀了。他急了,偷偷跑到东山,一打听,原来,东山和尚早把水珠倒了,把大豆抛了,书也不见了踪影。西山和尚暗暗高兴。
十年后,老方丈回来了,要两个和尚交出宝贝。
西山和尚交出一撮烂渣、一堆纸屑;水珠呢? 早干啦!
东山和尚说:“我把水珠倒进了大海,把大豆种入土地,把武术学到身上。”说完,从海里舀回水珠,从庙后拔起大豆,又表演起武术来。
西山和尚大吃一惊。
老方丈对东山和尚点点头,说:“我老了,从今天起,方丈之位由你接替。”
——选自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1994年版《第二届冰心儿童图书新作奖获奖作品集》
这篇寓言我早就读过,没有想到是叶澍的作品,写得真好!
好的作品读一遍,便能记住,并有向人复述的愿望。现当代寓言已有百年,总数两万篇以上,你读了记住哪些,期待跟帖!当然,青菜罗卜,各有所好,各抒己见吧。:handshake蝉闭嘴了。:L
凡夫
一峰骆驼在沙漠里跋涉着,正午的太阳像一个大火球,晒得它又饥又渴,焦躁万分,一肚子的火不知道往哪儿发才好。
正在这时,一块玻璃碎片把它的脚掌硌了一下,疲惫的骆驼顿时火冒三丈,抬起脚狠狠地将碎片踢了出去,却不小心将脚掌划开了一道深深的口子,鲜血顿时染红了沙粒。
生气的骆驼一瘸一拐地走着,一路的血迹引来了空中的秃鹫,它们兴奋地鸣叫着,在骆驼上方的天空盘旋。骆驼心里一惊,不顾伤势狂奔起来,在沙漠上留下一条长长的血痕。跑到沙漠边缘时,浓重的血腥味引来了附近沙漠里的狼。因疲惫加之失血过多,无力的骆驼只得像只无头苍蝇般东奔西突,仓皇中跑到一处食人蚁的巢穴附近。鲜血的腥味儿惹得食人蚁倾巢而出,它们黑压压地向骆驼扑过来,一眨眼之间,就像一块黑毯子一样把骆驼裹了个严严实实。不一会儿,可怜的骆驼就鲜血淋漓地倒在了地上。
临死之前,这个庞然大物追悔莫及地哀叹道:“我为什么要跟一小块玻璃碎片生气呢?
——聪明的你,可千万不要像文中的这只愚蠢的骆驼,而要沉住气,用理智从容地克服每一个小小的困难。
叶澍
狐狸尾巴不像兔子的那样短小,也不像壁虎的那么一甩就掉,毛茸茸的,又粗又大,藏不住,丢不去。照理说,凭这条大尾巴,谁都能认得清狐狸。然而,猫头鹰说:“你们说什么毛茸茸的?哦……瞧他缩成了一团……嗯,‘兽命关天’,你们可别弄错啊,我看他哪是什么偷鸡的狐狸,分明是只‘发了福’的松鼠嘛!……”
公鸡在黑夜中常有被豺狼、狐狸咬死的危险。他渴望着天明,勇敢地歌唱,无私无畏地迎来了黎明,他本没有什么“尾巴”,那长长翘起的,是他美丽的羽毛!然而,猫头鹰说:“怎么没有,你瞧他那个态度,就算他报晓不错,有什么值得翘尾巴的,见不得……”
——猫头鹰袒护狐狸,是因为他曾分享被残害了的鸡尸;
——猫头鹰诬陷公鸡,是因为他和公鸡相反见不得光明!
回蝉爷
1#蝉亦戈1#蝉亦戈
“变成无字碑”,含蓄了一点,委婉了一点,使整篇读来有一种余韵未绝的感觉。“毁掉”了,戛然而止,干净有力,掷地有声,读罢深感痛惜。有警示的力量。呵呵,新学生胡乱猜测几句,见笑了。
1# 蝉亦戈:victory: :handshake
1# 蝉亦戈
“变成无字碑”,含蓄了一点,委婉了一点,使整篇读来有一种余韵未绝的感觉。“毁掉”了,戛然而止,干净有力,掷地有声,读罢深感痛惜。有警示的力量。呵呵,新学生胡乱猜测几句,见笑了 ...
吴宏鹏 发表于 2011-3-15 09:02 ↶
可能每个人的感受不同吧。:loveliness:
不打开任何帖子,从记忆中搜索到印象最深刻的一篇是凡夫老师的《公鸡占窝》:在轻松幽默中轻轻地讽刺了一下。这根“刺”虽然细小,却一下子就能刺出血来。(因为是用手机登录,所以暂时无法复制沾帖原文,过两天补上哈)
19#朱黛
呵呵,是啊,所以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来读就会有不同的看法。
呵呵,是啊,所以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来读就会有不同的看法。
不打开任何帖子,从记忆中搜索到印象最深刻的一篇是凡夫老师的《公鸡占窝》:在轻松幽默中轻轻地讽刺了一下。这根“刺”虽然细小,却一下子就能刺出血来。(因为是用手机登录,所以暂时无法复制沾帖原文,过两天补上 ...
吴宏鹏 发表于 2011-3-15 10:04 ↶
公鸡占窝
凡夫
母鸡们要下蛋了,但公鸡却赖在窝里不出来。
母鸡们对公鸡说:"你又不下蛋,干嘛把窝占着?我们都等着进窝里去下蛋呢!"
公鸡乜斜着眼睛扫了她们一眼,不屑地说:"什么?这窝难道只准你们用么?告诉你们,这窝也有我的一份!"
"我们不否认这窝有你的一份,但现在我们进去是为了下蛋啊,你赖在窝里是为了什么呢?"
"我么,是为了休息!谁规定鸡窝里只准母鸡下蛋,不准公鸡休息了的?你们拿得出法律依据吗?"
"求求你了!你再不把窝让出来,我们会把蛋掉在地上打碎的!"
"蛋会不会打碎,关我什么事?反正,我现在需要在窝里休息。我劝你们快点儿离开这里。否则,损害了我的身体健康,你们要负法律责任的!"说完,公鸡把眼睛一闭,任凭母鸡们百般劝说、千般央求、万般讽剌、指着鼻子挖苦甚至劈头盖脑地怒骂,他就是充耳不闻,赖在窝里巍然不动
母鸡们憋着已到"出口"处的蛋蹒跚着离去了。公鸡捂着嘴巴偷偷地笑:"哼,如果让你们舒舒服服地下蛋,我这个不会下蛋的,往后的日子还怎么过?"
薛贤荣
有三个猴子耐不住林中的寂寞,相约下山一游。大概是贪恋于田野里的景色,意忘了时辰已到黄昏,天气阴晦欲雨。等它们意识到这点,豆大的雨点已劈头盖脑打了下来。恰巧,路旁有一座看青人的小木屋,三个猴子便决定进去躲雨。
第一个猴子一步跨到门口,却失望地咂咂嘴,转身对两个伙伴说:"倒霉!这门是关着的。"
第二个猴子绕小屋转了一圈,垂头丧气地告诉大家,窗子也都关着,进不去。
第三个猴子嚷道:"别浪费时间了,我们快来想想办法吧。"
于是,三个猴子围成一团,冒雨开起了讨论会,它们设计了一个又一个开门方案,又一个接一个地否定掉。最后,它们都认为这木屋是无法进了,只有冒雨回到树林中去。正在它们欲走未走的当儿,一阵风把门吹开了。三个猴子又惊又喜:啊,原来门是掩着的,压根儿没锁!
惊喜之余,它们想,花那么大的劲儿去开会研究,真还不如亲自动手推一推哩。
叶澍
南海猴岛上的一只弥猴,心肠极好,每次上树摘椰子,总不忘给同伴们带回一些。
一天,弥猴发烧躺在家里,口渴难忍,而同伴全外出玩去了。他只好挣扎着起来,竭尽全力摘回一只椰子解渴。
群猴回到家,一眼看见弥猴床边的椰壳,顿时群情激昂,骂开了:"自私鬼" "装病躲在家里吃独食!"......
弥猴迷惑不解:"为什么我只一次不带,大家就全变了脸 ?"
凡夫
一群年轻人到处寻找快乐,但是,却遇到许多烦恼、忧愁和痛苦。
他们向老师苏格拉底询问,快乐到底在哪里?
苏格拉底说:"你们还是先帮我造一条船吧!"
年轻人们暂时把寻找快乐的事儿放到一边,找来造船的工具,用了七七四十九天,锯倒了一棵又高又大的树,挖空树心,造成了一条独木船。
独木船下水了,年轻人们把老师请上船,一边合力荡桨,一边齐声唱起歌来。
苏格拉底问:"孩子们,你们快乐吗?"
学生齐声回答:"快乐极了!"
苏格拉底道:"快乐就是这样,它往往在你为着一个明确的目标忙得无暇顾及其他的时候突然来访。"
22#蝉亦戈
谢谢,谢谢蝉爷,不好意思让您辛苦了。
谢谢,谢谢蝉爷,不好意思让您辛苦了。
大树编成的鸟笼
南村的小伙子和北村的老头子都很爱鸟。一天,他们在路上相遇,小伙子失望地说:“我将鸟儿养在笼子里,给它好吃好喝的,把它当成宝贝疙瘩。可它偏不知趣,瞎蹦乱跳,从不安安静静地唱歌。”
北村的老头微笑着把小伙子请到家中看鸟。小伙子从里屋到外屋,又从外屋到院子里,四处一打量,不解地问:“怎么连鸟笼子也不见一只呢?”
这时,一阵阵甜脆圆润的声音从头上响起,只见院里的大树上,一只只黄莺、百灵、画眉,开始了婉转的啼鸣。老头说:“我从年轻时候起,就在屋前屋后、院里院外栽上了一棵棵树。如今四处绿树成荫,各种鸟争着到这儿安家落户,它们用歌声陪伴着我。年轻的朋友,这就是我的鸟笼——用大树编织成的鸟笼。
——选自1990年第6期《故事大王》
两口井
东村有户人家,打了一口井。
左邻右舍都到他家去打水。东村的人家嘟哝说:“嗬,我家的井又浅又小,经不住你们一桶一桶地打,这样会使井水枯竭的,请你们到别处去打吧!”
西村有户人家,也打了一口井。
大家又到西村人家的那口井去打水。西村人家慷慨地说:“你们尽量打吧,井水来自地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左邻右舍都觉得西村人家的井水非常清冽,纷纷提着水桶去打水。
东村人家的那口井,再没有人去打水了,慢慢地,水质变得浑浊了,还发出一股难闻的臭气,令人掩鼻而过。
——选自2003年4月10日《语文报》
猴子吃桃
猴子上山去玩。走到半山腰,猴子累了,想找点东西吃。它发现路旁有棵桃树。
“正好,等我吃了桃子,有了力气,再往山顶爬。”猴子便爬到了桃树上。 它摘下一个桃子咬了一口,“味道不怎么样!”便扔在地上。它又摘了一个咬了一口, “味道还是不行!”又扔到了地上。树上的桃子本来就不很多, 不一会便全让猴子摘下扔到了地上。有的扔到垃圾堆上,还有的扔在烂泥坑里。
猴子从树上下来,看到这些不好吃的桃子,气得抬起脚,一下子踢飞了好几个。
猴子继续往山上爬。它爬到山顶累得够呛,玩了一会觉得饿了,便到处找东西吃,可找了半天什么也没找到,猴子只好再回到半山腰,找那棵桃树。猴子爬到树上,瞅了半天,也没发现一只桃子,只好来到树下,捡刚才被它扔在地上的桃子。
“不错,味道不错。”猴子吹了吹上边的土,一只只地捡着吃, 连扔在垃圾堆和烂泥坑里的桃子也都捡着吃了。那些被它踢得远远的桃子也全捡了回来。
吃完了这些,猴子还觉得不饱,眼直往树上瞧。它琢磨不透:“刚才那么不好吃的桃子,现在怎么味道变了呢!”
——选自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猴子吃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