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寓言网论坛

杜一希 发表于 2011-02-10 11:35

遥望李白

本帖最后由 杜一希 于 2011-2-11 10:24 编辑

   遥 望 李 白
       回眸唐朝,我又依稀看见那抹潇洒帅气的身影,手持一柄剑,行走在山山水水中,你似乎从不被世俗所牵绊。我又在不知不觉中被你所吸引,于是加快了脚步。
     寒风潇潇,皇宫一片金碧辉煌,你独自站在皇宫门外,想起数月前,天子堂前跑马,醉酒时让高力士脱靴;奉命时高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篙人。”;鼎盛之际,一句“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却遭人恶语。站在这寒宫外,你没有悲,没有泪,依然是一副淡然。风不能使你弯腰,挫折无法将你压倒!是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在我眼中的你,依旧是一身傲骨。
     因为你的不追求世俗名利,才成就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豪放情怀,抒写了“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释然,以及“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的那份舒适。你追求自由,贴近自然,看着你“以天为盖地为庐”,随着你到那“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天门山眺望,体会“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轻快。你将对生活的激情都注入到诗句中,注入到大自然中。或许,那澎湃的江水赋予了你性情的豪放,也或许,那高耸入云的青山,成就了你淡然的心怀。
     独在异乡,何人共酒?在月下,你独自举杯。于人,无人与你共酒;于心,满心的怀才不遇。你举杯高歌“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何须共酒?“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明月、孤影,岂非永远的朋友?纵使千人离去,依有明月、孤影守于己旁。“五花马,千金裘,呼儿欲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饮酒高歌,何等豪放,一切烦恼忧愁不都抛在脑后?
曾经,我一直认为你是一个从不被任何情愫所拘束之人,可在你那深邃的双眸中,我又看到了一抹抹不去的惆怅。是的,你经历了太多这人世间的沧桑,因而你感叹“总为浮云能蔽月,长安不见使人愁”虽然你不涉政治,却依旧为人民、为国家而担忧。你如一个断了线的风筝,自由飞舞在空中,可又有谁知道你的心一直连着家乡,在每个夜晚,你“举头望明月”之时,总不禁思念起家乡来。
蓦地,我发现你还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无不透露出与友人分别的无奈和伤感。
    夜又深,你卧于河岸边,想着故乡的银河,想着你的女儿红,想着你的龙泉剑,想着你的白李树。天子呼你面圣,你毫不理会,老友杜甫替你吟道“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月光下,白衫浩然正气,万古长存的白。数年后,故乡白李花下又飘起了你的酒香,只是你的白衫为何白的这样沧桑?你走向河边,是否听见了遥远的汨罗江下屈原的召唤?
     再望长安,那小巷依旧,但似乎少了你酒香的微醉,少了你白衫的韵味。回首李白,那李花依旧,但似乎少了你自由浪漫的美丽;又去河岸,那渔船依旧,但似乎少了你不贪荣华的正气;仰视明月,那明月依旧,但似乎多了一对见证李白的月光杯……

余途 发表于 2011-02-10 12:47

西瓜发文章啦!先高兴一下,接着开会,晚些时候看。

蝉亦戈 发表于 2011-02-10 12:59

本帖最后由 蝉亦戈 于 2011-2-10 14:09 编辑

犀牛!:victory:请看:http://groups.tianya.cn/tribe/showArticle.jsp?groupId=27847&articleId=1019ee15a5aeb6675cd8434a4e300b87:)

杜一希 发表于 2011-02-10 15:57

3#蝉亦戈


嘿嘿  看到了  谢谢蝉爷爷啦

杜一希 发表于 2011-02-10 15:58

2#余途


嗯  谢谢兔爷

张鹤鸣 发表于 2011-02-10 18:27

一希:你的压岁钱至少要拿一半出来请客了。蝉爷爷这么疼你,连我都感动啊!

琳琅 发表于 2011-02-10 19:49

兔爷爷发个贴子深情地呼唤一下,一希就来了

张鹤鸣 发表于 2011-02-10 20:49

兔爷爷发个贴子深情地呼唤一下,一希就来了
琳琅 发表于 2011-2-10 19:49

兔爷还是兔爷,不是因为兔年,就乱了辈分。兔爷正年轻呢,怎能叫爷爷?小羚羊,到了羊年,也不会有人叫你阿姨的。

张鹤鸣 发表于 2011-02-10 20:51

兔爷爷发个贴子深情地呼唤一下,一希就来了
琳琅 发表于 2011-2-10 19:49

是啊,我以为萝卜怕兔子,原来,西瓜也怕兔子啊!

张鹤鸣 发表于 2011-02-10 20:59

西瓜、犀牛:你引用的诗句有误,请改!

余途 发表于 2011-02-10 21:39

我当兔爷爷恐怕是早晚的事,只是现在不够格啦。

余途 发表于 2011-02-10 21:49

回来读了一遍,为一希读诗读史读人的能力深为感佩。人们常会以这么小的年龄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夸赞孩子,我在想,也许年龄不是问题,想不想做到才是问题。一希做到了,说明一切皆有可能。以我个人的知识储备而言,我要向一希学习。

朱黛 发表于 2011-02-10 22:07

小孩子写出这么美这么有深度的文章,真让我脸红:$

蝉亦戈 发表于 2011-02-10 22:12

一希:发文前至少要校对两遍,你的引诗,"读懂人生"的三平叔叔给你纠正了五处,你该好好谢谢他啊.再去看看,还有错的没有?:handshake

细雨濛濛 发表于 2011-02-10 22:28

天,写得真好!:victory:我是要羞死了,虚活了这么多岁了-_-|||

蝉亦戈 发表于 2011-02-11 08:19

本帖最后由 蝉亦戈 于 2011-2-11 08:32 编辑

一希:你看看下面句中有何误,你自己去把它改了。"我辈岂是蓬羔人”,“借问汉宫难得似”,“遥看瀑布挂前窗”,“五花马,千金袭”,“两岸青山对出”:handshake

看一希新作,想到了这个帖:index.html#/thread-3970-1-4.html:loveliness:

杜一希 发表于 2011-02-11 10:25

本帖最后由 杜一希 于 2011-2-12 17:08 编辑

14#蝉亦戈


已改正  谢谢蝉爷爷和三平叔叔

蝉亦戈 发表于 2011-02-11 10:37

14# 蝉亦戈


以改正  谢谢蝉爷爷和三平叔叔
杜一希 发表于 2011-2-11 10:25

我让你发文前要校对两遍,哪怕是个回帖;P

余途 发表于 2011-02-11 10:40

已呀!一希!

张鹤鸣 发表于 2011-02-11 12:18


我让你发文前要校对两遍,哪怕是个回帖;P
蝉亦戈 发表于 2011-2-11 10:37

一希的回帖又出错了!

张北峰 发表于 2011-02-11 14:45

:victory::victory:

桂剑雄 发表于 2011-02-11 20:11

名师出高徒,一希真有才!

黄泽稷 发表于 2011-02-12 09:04

:victory::victory:

蝉亦戈 发表于 2011-02-12 10:20

本帖最后由 蝉亦戈 于 2011-2-12 10:33 编辑

一希,你还没走出浙江,倒走向海南、贵州了,不要骄傲哦!:handshake

初一女孩笔下的《遥望李白》
  回眸唐朝,我又依稀看见那抹潇洒帅气的身影,手持一柄剑,行走在山山水水中,你似乎从不被世俗所牵绊。我又在不知不觉中被你所吸引,于是加快了脚步。寒风潇潇,皇宫一片金.... :lol;P:loveliness:http://club.gog.com.cn/uchome/index.php

:$ http://www.gog.com.cn/贵州日报报业集团系列报: 贵州日报 贵州都市报 贵州商报 西部开发报 经济信息时报 新报 天下文摘 新闻窗 数字报 贵州图库 的总网“金黔在线”首页

贺维芳 发表于 2011-02-12 11:28

名师高徒!可喜可贺!

张鹤鸣 发表于 2011-02-12 11:39

我的培训学校开学了,一希的《遥望李白》课堂上学习。

杜一希 发表于 2011-02-12 17:09

18#蝉亦戈


呵呵  又犯粗心的毛病了  以后我会小心的

蝉亦戈 发表于 2011-02-12 17:41

本帖最后由 蝉亦戈 于 2011-2-12 17:47 编辑

《遥望李白》出自一个初一女生之手,顶

但有一点需要说明,不能害了孩子,李白不是不过问政治,而是一心想做官,因其性情以及没考取功名,官场每每不遂人意。他对自然地("地"应为"的"----蝉)感叹和权贵的藐视,恰恰说明他内心的失落。

------这是我博上的一条评论,鹤爷,一希及论坛的朋友怎么看?:loveliness:

张鹤鸣 发表于 2011-02-12 21:54

《遥望李白》出自一个初一女生之手,顶

但有一点需要说明,不能害了孩子,李白不是不过问政治,而是一心想做官,因其性情以及没考取功名,官场每每不遂人意。他对自然地("地"应为"的"----蝉)感叹和权贵的藐视,恰 ...
蝉亦戈 发表于 2011-2-12 17:41

赞同蝉爷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