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你未看此花时,
此花与汝同归于寂;
你来看此花时,
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题记
龙应台,我一向以为她只有“龙旋风”那一面,但是在《目送》中,却看见这只犀利的笔也有细腻、缠绵、难以言尽的时候。一本生死笔记,如东坡长叹着: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文中有这样一段,定会触动你内心深处的琴弦,它是那么得温柔婉转,宛如微风拂过麦田。很清新,写尽了幽微,如烛光冷照山壁。深邃,忧伤,而美丽: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过了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目送如一种无言的爱,只是生活中斑驳的琐碎的爱,却在她的笔下透彻心扉。因她,我发现母亲的目送包含着深情,哪怕是下楼绕着花坛跑步,她总会习惯性地从窗口往外张望。一抬头会看见那祥和的目光,心里总会很温暖。
而关于她,文字中没有什么大悲大喜,却很有张力,让我不得不看完这厚厚的一本。她的目送中包含着更多:对父亲逝的留恋 对母亲老的惋惜,对儿子离的不舍……原来她很脆弱。
她的书中还有这样一段,是写母亲的,那样沧桑的文字,让人的心微微一颤。
“下山的路上你折了一枝茶花,用手帕包起。泥土路上一只细长的蜥蜴正经过,你站在一边让路给它,看着它静静爬过,背上真的有一条火焰的蓝色。”这是最后了,读着读着,我的心揪着揪着。人生的深沉或许是我无法理解的,但母亲对父亲那份深沉的爱确实相同的,会让人读后觉得生命其实很有分量,我们应当对生命多一份敬重。
真的,千千万万的思绪交杂,我感慨万千。做母亲真的很难,有时候只能凭一个背影去想念,无声无息地惦念心中的那个人。做母亲真的很难,有时候只能用目送去挽留一个人,而那个人浑然不知,没有感恩。默默付出,却从来没有回报。我或许在有一天会发现母亲老了很多,到时候,就让我目送她,关心她,让她成为被保护的那个人。
这只是一片读书笔记。把所有思想都串在一起。
我的格式全没了,将就着看看吧。
以前看头像以为琳琅是个很小很小的孩子,读这篇文章,感觉你已长大了。感情很细腻,欣赏!文笔清新,学习!亲爱的琳琅,很懂事的孩子。:)
目送如一种无言的爱——你说得好。
你说得好。
3# 朱黛
琳琅都14岁了
琳琅 发表于 2011-1-25 16:04 ↶
你才十四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