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寓言网论坛

蝉亦戈 发表于 2011-01-12 08:28

雨孩推荐的《我与父亲》反响热烈

本帖最后由 蝉亦戈 于 2011-1-12 08:33 编辑

天涯"读懂人生"转发雨孩推荐的《我与父亲》后反响热烈,该文配了极美的版面和动听的乐,为此文增色不少:victory:
http://groups.tianya.cn/tribe/sh ... e903a88d500d062a76c

天涯"读懂人生"对此文的讨论在进行中...其中:

作者:中俄英法 提交日期:2011-01-10 21:11:35    32#

  虽然不会用文学评论的术语来赞赏《我与父亲》,但感觉写作是不错的,况且是出于一位中学生之手。又况且是一个出于“问题家庭”的孩子没有变成“问题孩子”,反而把文学的路走得这么好。把对父亲由恨到理解接受的心理过程写得感人。
  但是一个文学作品,最终不是以写作的技巧来来传世的,而应该是以其传递的思想来做人生的教科书。
  由于中俄思想的“偏执”,只能把此文理解为:因为一个人对自己的爱,而原谅了他对母亲的强暴。
  
作者:中俄英法 提交日期:2011-01-10 21:16:34    33#

  中俄的思维,希望在大家对此文的热赞中得到启蒙。

作者:蝉戈 提交日期:2011-01-11 07:53:58    36#

  一位大名鼎鼎的畅绡书作家看了我转去的“读懂人生”上这篇文章,回信中说:“嗯,很感人,打动了我,因为很真实。作者不知现在多大了~~有这样的反省,这样的感怀,以及这样的文字表达,是很难得的了。”雨孩,你能猜出她是谁,哈。

作者:六出菡萏 提交日期:2011-01-11 08:51:24    37#

  蝉戈老师慧眼识珠,程傅婧小才女后生可畏!
  我赞同余途老师的说法:“雨孩说写文要像《我与父亲》这样写,我认为有道理。”
  我反对中俄的:“由于中俄思想的“偏执”,只能把此文理解为:因为一个人对自己的爱,而原谅了他对母亲的强暴。”
  我认为,孩子不应该介入父母之间的感情纠葛,因为孩子根本就弄不清楚大人之间的事,他们只需要懂得,父母,都是无私地爱自己的就够了!

作者:蝉戈 提交日期:2011-01-11 09:13:44    38#

  雨孩在看回贴,她在MSN上给我发来:
  
  中俄英法先生:我也有过与您的同感,但我还是被打动了,我觉得这个女生比我,比很多生活在这种状态下的孩子强多了。我的父亲乐观善良,但对我母亲一向态度容易发怒,我从小就心疼母亲,我时常在心里埋怨父亲,但长大后渐渐明白,无论我对父亲有过多少的埋怨,我依然喜欢看他高兴的样子。我也在心底悄悄感谢过他,感谢他一直让我有着完整的家,当然,我的母亲人特好,把父亲当小孩待着。但如果说我的父母亲如文中所述,因为父亲的某些原因离婚了,我想我难以原谅他。而这个孩子做到了。
  
  站在一个孩子的角度,对父亲给予的爱,应该感恩。大人间的事,大人也说不清,何况是孩子。(这个父亲告诉我,因为孩子从小听母亲一面之词,所以中间有不少误解,我建议他们谈一谈。 这是个女孩,女孩在父母感情的问题上,许比男孩更敏感些。)

作者:中俄英法 提交日期:2011-01-11 10:13:35    39#

  
  好的 很认真地听取大家的意见,来读懂人生,就是因为还需要继续读人生。
  
  再说,在善待人生的大方向下,有不同视角的,不同层次的认识,也很自然。老有所教,好事。


作者:中俄英法 提交日期:2011-01-11 21:23:28    40#

    ------------------------------------
  长裙雨孩 :我们身边也有中学生,也知道他们的教科书让我们这些也是读过书的人都感到头疼,但是你转出来的这篇《我与父亲》的作者 程傅婧 的思想和写作,还是让我们佩服不已。您的点评也引起我深深的思考。
  
  
作者:蝉戈 提交日期:2011-01-12 08:03:17    41#

  中国寓言网论坛(“读懂人生”友情链接中可进)对此文也在展开讨论,有兴趣的朋友可看看:)

......还有很多,请大家去看看,本论坛下方链接中已有"读懂人生",点击可进,互动一下  

蝉亦戈 发表于 2011-01-12 08:59

《我与父亲》(程傅婧)本论坛原帖index.html#/thread-4948-1-1.html:)

长裙雨孩 发表于 2011-01-12 09:09

:h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