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寓言网论坛

桂剑雄 发表于 2011-01-02 08:01

西施和东施 张鹤鸣

西施和东施
        张鹤鸣


    东施跟随西施去溪边浣纱,她看看荡漾在水中的倒影,觉得并不亚于西施,于是更增添了几分自信。
    西施回家时,东施与她并肩同行。
    西施的美貌早已名闻遐迩,人们久候在道路两旁,企盼一睹芳容。
    西施轻移莲步,缓缓行路,人们品头论足,争相评说。有的说:美啊,只是眉毛弯了一点点;有的说:果真名不虚传啊,不过似乎眼睛大了一点点;有的说:真是绝色丽人啊,可惜鼻梁高了一点点;有的说:当之无愧的绝代佳人啊,只是嘴巴稍稍小了一点点……
    东施越听越激动。她想:西施不过如此而已,光是脸部就让人找出这许多毛病来。我东施与她结伴同行,却没有一个人能指出不足之处来,我东施才是最完美无缺的美人呢!
    东施喜滋滋回家,感谢母亲使她长得比西施更完美。母亲以为她中了邪,大喝道:“快快闭嘴!你怎么能与西施相比?你说这话不感到害臊,我可是无地自容啦!”
    东施说:“刚才我与西施同行,亲口听到人们议论,说西施眉毛太弯、眼睛太大、鼻梁太高、嘴巴太小……这许多爱挑剔的人对我却提不出丝毫意见来,经过现场验证,女儿我确确实实胜过西施啊!”
“呸!”妈妈生气了,“正因为西施太完美了,所以人们都喜欢指指点点、品头论足,这是人们的一种癖好,没什么奇怪的;而对于你这样的丑女,人们感到不屑一顾,谁也没有注意到你,哪还有什么兴趣发表评论啊!当然,长得丑并没有什么过错,重要的是应有自知之明啊!”
东施相信自己的感觉,哪里听得进母亲的忠告。母亲无奈,只好到邻人家借了一枚铜镜,让她仔仔细细瞧瞧自己的尊容,免得忘乎所以、当众出丑。
    东施对着铜镜照了一遍又一遍:“咦,镜子里的这个丑八怪难道果真是我吗?”
    “不是你,还有谁啊?”
东施这才真真切切地见到自己这付难看的怪模样,回想起刚才欲与西施一比高低的那股傻劲儿,她又羞愧又伤心,“哇”的一声哭了。

蝉亦戈 发表于 2011-01-02 09:35

好看:lol我以前写过一篇《西施改顰》,没电子版:loveliness:

黄泽稷 发表于 2011-01-02 10:38

东施连自己多么丑都不知道!

快乐女孩 发表于 2011-01-02 10:59

可悲!太可悲了!

桂剑雄 发表于 2011-01-02 11:46

西施眉毛太弯、眼睛太大、鼻梁太高、嘴巴太小……这许多爱挑剔的人对我却提不出丝毫意见来,经过现场验证,女儿我确确实实胜过西施啊!——显然,东施自我感觉如此之好,还是有根据的;P

笑尘天涯 发表于 2011-01-02 14:34

高手出手,便知美丑。:victory:

张鹤鸣 发表于 2011-01-02 18:36

这篇是我早期的作品,熊把它叼过来晒在论坛上,目的是为我曾经说过的“我非常欢迎别人对自己的作品提意见”作注释。

贺维芳 发表于 2011-01-02 18:42

:victory:

张鹤鸣 发表于 2011-01-02 18:57

这篇稿子写于1984年之前。当时,温州市文化局召开了一次戏剧作品讨论会。永嘉县有个业余作者带了好多 个剧本要求大家提意见。人们翻了一遍,都说:“不容易,不容易……精神可嘉……”然后集中力量对我的《海国公主》猛烈开火,提了许多意见。后来,那个业余作者回去汇报时很高兴。说瑞安的作品问题最多,而他的所有作品大家都挑不出什么毛病……事实恰恰相反,《海国公主》1986年一直演进了中南海,而他的所有作品还称不上作品,低级得大家都不屑一顾。本篇寓言即因此事有感而发。

张鹤鸣 发表于 2011-01-02 19:24

本帖最后由 张鹤鸣 于 2011-1-3 08:59 编辑

再说一件事:1995年,我的寓言体小品《一媳三婆》和《公主的怪病》在北京加工时,山东省潍坊市一所艺术学校的编剧班同学也带剧本来参加。专家们对我们的剧本提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对编剧班同学的剧本只字未提。同学们不像当年永嘉县那个作者那样自我感觉良好,他们很有自知之明,当场发问:“老师,我们知道自己的作品不好,但也想听听老师的点评呀!”那个老师客气地说:“对你们的作品还不怎么好说,因为你们还没有学会‘使坏’。”停了一会,一个同学代表又站起来发问:“老师,做人应该诚实,你为什么要我们学会‘使坏’?”老师又笑了:“同学,等你长大一点我们再来讨论,今天我们之间还不可能有共同语言,难以沟通的。”事情已经过去十多年,那些同学都已长大成人,早该知道编剧该如何“使坏”了。

孙三周 发表于 2011-01-03 07:24

寓言故事是虚构的,但其哲理是作者人生经验的提炼。此则寓言的创作过程给我们很多启示。

贺维芳 发表于 2011-01-03 07:30

“维芳一所艺术学校” :lol巧合?:lol

张鹤鸣 发表于 2011-01-03 09:02

“维芳一所艺术学校” :lol巧合?:lol
贺维芳 发表于 2011-1-3 07:30

不好意思,应该是山东省潍坊市,我把它弄到维芳老师府上了。

桂剑雄 发表于 2011-01-03 09:03


不好意思,应该是山东省潍坊市,我把它弄到维芳老师府上了。
张鹤鸣 发表于 2011-1-3 09:02

:lol ;P

蝉亦戈 发表于 2011-01-03 09:09

潍坊出维芳,维芳在潍坊:lol:victory:

黄鱼 发表于 2011-01-03 16:35

欣赏张老师大作。看到近日两篇东施西施的故事,都很有意思。长见识了。

张鹤鸣 发表于 2011-01-03 20:02

潍坊出维芳,维芳在潍坊:lol:victory:
蝉亦戈 发表于 2011-1-3 09:09

“潍坊”一派好风光,“水土”流失为哪桩?花花草草头上戴,华丽转身成“维芳”。

二秋树 发表于 2011-01-04 11:21

“潍坊”一派好风光,“水土”流失为哪桩?花花草草头上戴,华丽转身成“维芳”。

好诗!有才的张老师!

厉剑童 发表于 2011-01-04 17:29

潍坊出维芳,维芳在潍坊:lol:victory:
蝉亦戈 发表于 2011-1-3 09:09

说的好啊。

贺维芳 发表于 2011-01-04 18:28

17#张鹤鸣

好诗!:victory: :lol

张亮76 发表于 2011-06-22 13:53

15#蝉亦戈

看蝉爷的帖子,总忍不住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