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峰寓言,如果你来选
冯雪峰是中国现代寓言的代表性作家,凡现代寓言集必收录他的作品.根据各种书的不同要求,收的篇目也不相同.我想作一个测试,如果从人性、人生的角度,故事性强一点的要求来选(说透了也就是进现代百喻经),你认为哪两篇可选入,或者,这些全不行,那你就推荐出另外的篇目。请大家各持己见,谢了。蝉:handshake冯雪峰(1903-1976)
三个人爬山
有那么三个人,共同去爬一座很高很高的山;他们可也正像你说的呢:各人有各人的作风。
那第一个人,喜欢爬一步回头看一步。他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也相当看重自己的成绩,所以他随时都想知道自己究竟已经爬到什么地方啦。这样,他爬了一段,觉得的确已经很高了,心里想道:“大概离山顶也差不多了罢。”就仰起头来向上看看,可是山顶简直看都还看不见呢。这个人忽然觉得很无聊,好像自己是在做些毫无意思的事情。他说:“我爬了这半天,还是在山脚,那么我什么时候才能爬到山顶呀?既然如此,我又爬它干么!不如及早回头罢。”所以他就回头下山了。
那第二个人,可是一口气就爬到了半山;这真是不容易的,不但别人羡慕他,就是他自己也有点惊讶自己会爬得这样快。所以他就坐了下来,向下半山看看,也向上半山看看,心里着实有些满意。他说:“乖乖,老子一下子就爬到了半山!总还算得不错罢。然而老子已经爬得这样多了,也够辛苦的;说到功绩,老子自估了一下,也不能算少。那么,这以后的一半山,老子就是要你们用小轿子来抬,也不算过份罢。这点资格,老子是应该有的。”这话并非开玩笑,他是真的这样想,并且这样做了,所以他老坐着休息,等人家用小轿子去抬了他上山顶。可惜的,似乎并未有人去抬他;假如他自己没有上山去或下山来,也许他今天都还坐在那儿等呢。
只有那第三个人,似乎是一个平平常常的人;大概因为他是平常人罢,他觉得爬山可并不是那么容易,然而也并不太艰难,而以为别人能够爬,他也就能够爬,所以不必把自己看得一无用处,也不必忽然又把自己看得如何如何地了不起。这样,我们看见,他只是一步一步地爬上去,也就一步一步地接近那山顶;而最后,他可真的爬上了山顶了。
——选自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雪峰文集(一)》
禅意点化
……百字点评……
(点评者姓名)
冯雪峰(1903-1976)
知耻的狐和廉洁的猫
有一个狐狸,说起来,真是无所不为的啦,凡是兽类以至人类认为可羞耻的事情,她没有一件不做过,并且都很公开,一点不隐瞒。不过,在她的说话中间最多的却是“知耻”两个字,她至少每天要说上七十遍;同时从她的座右铭一直到拜年帖,也都写着这两个字。这件事情,是很使她的朋友——猫,大惑不解的。
然而她的朋友猫呢,也有另一样怪癖。说起来,他也的确够贪和够馋啦。凡是他看到或想到的东西,他都想盗窃或占有,贪得实在是可说无比的了;而凡是可吃或甚至不可吃的东西,他都要吃,即使肚子胀破了也不停嘴;实际上他又偏偏不曾胀破过肚子,所以总永远吃不饱似地在吃。不过,在他的说话中间最多的却是“廉洁”两个字,他至少也每天要说上七十遍,或者还要多几遍。比较可靠的说法,是他盗窃或偷吃一次,平均说上三遍“廉洁”的光景。这件事,也很使他的朋友——狐狸,大惑不解的。
于是,在他们的友谊已经达到什么都可以交谈的时候,他们就谈到这两件事情了。
“不致见怪罢,有一件事,我是老早就想问了。您什么无耻的事情都做得出来,那是很容易理解的,我也看得多啦。可是您又那么喜欢说知耻两个字,喜欢得象您的生命一样,人家听来就仿佛您只认识这两个字似的。这里面,可有什么深奥的意义么?”猫问。
同时狐狸也问道:“哦,朋友,恕我冒昧,我也很久就想问您一件事啦。您是什么东西都要吞没进去,又馋得那么厉害,这是一点也不难明白的,至少我很理解。只是,您却不停口地爱说廉洁两个字,简直象一个念佛的老太婆一样,我几乎要相信您是佛教徒啦。嗳,这玩儿,是一种需要么?”
“唔,朋友,”猫回答道,“这件事情,您疑惑是无怪的,不过我自己倒是很明白的哩。倘若说是需要,那也不妨说有几分需要罢。”
“是嘛,我也可以同样告诉您。”狐狸也接着回答道:“说是有什么深奥的意义,那是可说完全没有的。不过,凡百事情,往往在自己并没有什么意义,而别人以为有大意义;而反之,别人看来毫没有需要,在我自己是很需要的。总之,什么事情都是我们自己理解得顶清楚罗。您说,不是么!”
故事就到此完结,因为狐狸和猫说了之后都只会心地微笑得很长久,谁都没有再说什么话。
——选自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雪峰文集(一)》
禅意点化
……百字点评……
(点评者姓名)
冯雪峰(1903-1976)
从这里向前是一条大路
有那么一个人,在荒野上迷失了方向,走不出来;不过,最后他看见了一间茅屋,那里住着一个老人,他向老人问路,说:“老爹爹,这里完全没有路;但是,还是请您告诉我罢,哪一条是我能够回到我亲爱的家乡去的路呢?我的家乡是在太阳出的那一边,那就是说:东边。”
“那么,你问的就是那一边啦?”老人向东边一指,眼睛看着他,诚恳地说。然后又提高了声音,用慈爱的口气嘱咐道:“你从这儿大胆地向前走罢,我的青年人,这是一条大路呵!”
这个人就照老人的指示,朝东向前走。但他走的,哪里是路呀!更不用说是大路了。开头他就给荆棘撕破了衣裤,刺出了血来。接着又淹没在一人多高的茅草丛里,给刀一般的茅草叶划得差不多体无完肤。而且马上又给泥沼拦住了,简直渡不过去。于是,好容易通过了泥沼,但迎面来的又是一片看不见尽头的乱石堆,那恐怕连一只野兽都很难跳跃得过去的呢!但这个人,回乡心切,他就只有一个意志:要走通这条路。他不怕两手刺伤,只是拚命地拗折荆棘和拔除茅草;他也不怕十个指头挖秃,只是挖着干泥,捧着去填泥沼;他又不停地搬移乱石,把它们放在两旁去。这样,经过了好几天,他终于望见他的家乡了。这就是说,他开辟了他回家乡的一条路了。那时他是多么狂喜呵,不由得他不回头去向后面呆望了一会儿,感谢地说道:“哪,真的是一条大路呵!那个老爹爹的话可真是一点也不假的!”
——选自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雪峰文集(一)》
禅意点化
……百字点评……
(点评者姓名)
冯雪峰(1903-1976)
狼、狐狸、猴子和农妇
狼和狐狸化装成两个高级官吏,猴子扮作一个随员,共同到民间去访察,为的要看看民情风俗是否还象古时候那样淳厚。
他们出了森林,看见一个乡下妇女,狼说:“我们就访察罢,——我可以写包票,她是老实的女人,决不会欺骗我们的。”
狐狸说:“老实是一种美德,这是做老百姓起码的条件,我写文章就是这样主张的。”
猴子说:“那还用得着说么?”
狼和狐狸就走近去说:“喂,规矩的女人,家里有鸡么?我们不要多,一人一只就够了。”
猴子说:“我呢,吃素的,给我斗把豆子,也就行了。”
农妇说道:“请,请,家里去罢。大人们路过,真是难得!平日请都请不来呢。”
到了农妇家里,狼和狐狸各吃了一只鸡。猴子吃了一托盘的豆。他们都没有吃饱,狼和狐狸问道:“你有羊么?一只羊,抵得过四只鸡呢。”
猴子问道:“你有花生么?这种便宜东西,我倒爱吃的。”
农妇说:“羊,我有一只。花生也有的。请,请罢。”
狼和狐狸分吃了一只羊。猴子把一箩花生吃了半箩,留下的半箩全倒在自己带来的袋子里。但狼和狐狸还没有吃饱,问道:“有猪么?我们想换一换口味。”
猴子说:“你弄几颗栗了来罢。”
农妇说:“我的猪养得好肥!栗子我也有储藏着的。”
狼和狐狸又分吃了一只猪。猴子把一篮子的栗子倒一半到袋子里去,其余的吃掉,觉得味道很可口。但狼和狐狸仍旧没有吃饱,而且因为没有吃饱,还有些生气起来了,说道:
“把你的牛牵来给我们吃罢!”
猴子说道:“拿山核桃来给我!”
农妇去牵了牛来,又拿来了山核桃。
但狼和狐狸吃了牛以后,似乎仍旧没有饱。猴子也还想再吃点什么。他们问道:“还有什么可吃的没有?”
农妇说:“还有一样东西!”她已经拿了劈柴的斧头在手里,就请他们吃斧头了。狼、狐狸和猴子都没有从农妇家里再出来。
——选自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雪峰文集(一)》
禅意点化
……百字点评……
(点评者姓名)
冯雪峰(1903-1976)
魔鬼与镜子
有一个魔鬼,拣到了一面镜子,他从来没有看见过,所以拿在手里认来认去,不料从那里面看见了一个蓬头散发的很凶恶的妖怪。这魔鬼倒并不害怕,然而非常生气,他发怒道:“呸,丑恶的凶鬼!世界是给你住的么?我要你永远不见天日!”他就把那镜子沉到一口湖底里去。
但别的魔鬼告诉他说:“那就是叫做镜子的东西呀,那里面照出来的正是你自己呢。”他马上去捞了回来,重新再照,而他看见的仍是那蓬头散发的很凶恶的妖怪,然而他对自己说:“唔,这就是我,一个可敬可爱的我呀。一个道德家,一位将军,……不坏,越看越不坏!这是一面真真的宝镜!”所以他就把镜子带在身边,十分珍重,一有闲空就拿了出来,把自己照了又照。
难道一切丑恶的人都反对镜子的么,假如镜子反而证明了丑恶的优美与权威?
——选自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雪峰文集(一)》
禅意点化
……百字点评……
(点评者姓名)
+
另外三篇有点反腐的意味,放在这个选集里不合适。
我只选《从这里向前是一条大路》
一, 选稿
1、选入作品的寓意为树立正气、反贪驱邪、爱心互助、勤劳节俭、净化心灵等思想,以有利于提升人的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宏扬传统美德为取稿标准。
2、所选寓言注重故事生动、寓意鲜明、文字精炼。无故事类、微型寓言、单纯说教的不适合本书要求。
......
三个打碎了瓦器的人
有三个人,各推着一车瓦器,例如茶瓶呀、汤罐呀、瓦锅呀之类,一同去爬过一条山岭。
这条山岭,又高又陡,全都是羊肠鸟道。一面是高不可攀的岩壁,一面是深不可测的沟壑,的的确确
是非常的险恶,显然因为这种困难的条件,他们中的一个,刚刚上了一段岭,就把一车瓦器打碎了,一个
完整的也不剩。
第二个人是比较地运气一点,他刚好推到了半岭,碰了一下岩石,这才也把一车瓦器打翻了,但同
样没有剩下一个好的。
第三个人是推到了岭头,叫了一声:“喔呀,终于到了!”同时喘了一口气,把手也松了一下,不料就此
翻了车,全部瓦器都倒在地下了,仔细看看也没有留下一个不破的。
这样,不可讳言,三个人都把瓦器打破了,但他们倒也都不悲哀,相互微笑着点点头,立刻都想到,
姑且比较一下得失罢。三个人一起坐在岭头,这样谈起来了:
“说到爬岭的本领,自然是我顶差,但我省下了顶多的力气呀,这是我的便宜!”第一个人说。
“我没有话说,因为我恰好花了一半的力气,却也爬上了一半岭,我没有吃亏什么!”第二个人说。
“可是只有我是爬完了岭的,这是我的光荣!”第三个人说。
最后他们共同达到了一个结论,说:“我们各人都有不同的优点,虽然打碎了瓦器是一模一样的。”
说后就都快快乐乐地推着空车回去了。
《雪峰寓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1月版
学习了。都不错。但好像禅意不很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