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寓言网论坛

张鹤鸣 发表于 2010-11-19 10:57

最无聊的一次报复

本帖最后由 张鹤鸣 于 2010-11-19 11:03 编辑

快周末了,写一篇短文,发“学生会员”版块,与同学们交流。

             最无聊的一次报复

     事情已经过了十来年。当时,我还在《小花朵》编辑部编刊物。中秋节的傍晚,回到西门老家时,见有人来过,门口放着一只塑料桶,里面装的是猷蠓(学名青蟹),肯定是女儿家送的。

     我把塑料桶提到屋内,想把猷蠓捉到大一点的浴盆里,免得闷死。谁知,一只最大的猷蠓已经挣脱了绳索的束缚,两只大鳌正在寻找攻击目标。由于光线阴暗,我却浑然不知,伸手去捉猷蠓,那只大猷蠓突然发起猛攻,用老虎钳一样有力的大螯紧紧“咬”住我的食指,我一挣扎,“老虎钳”就夹得更紧了,痛得我只想哭出来。我傻乎乎地站着,食指底下挂着一只大青蟹,手指上的鲜血开始一滴滴往下流,就是想不出该如何脱身。

      在瑞安中学执教时,我带学生去海涂捉青蟹,也曾经被青蟹“咬”过一次,但那一次的青蟹并不大,我张开嘴巴用力“反咬一口”,把青蟹的那只大螯咬得粉碎,我的手指就被“解放”出来了。可今天这个家伙太厉害了,这么大,这么结实,怎么可以“反咬一口”,万一它的另一只大螯趁机“咬”住我的嘴巴,我可就死定了,万万使不得!可总得有个脱身的办法呀!唉,堂堂七尺男儿,竟被一只青蟹“咬”住,弄得如此狼狈不堪,真叫人羞得无地自容啦!——算了,能屈能伸大丈夫,就装死吧!我蹲下来,让青蟹贴近地面,自己的手指一动不动,事实上也不敢动。这样僵持了好一会,这家伙一放手便迅跑起来。哼!我的手指一脱离“虎口”,办法就有了,我也顾不上包扎,一脚踩在青蟹背上,一手握住它靠后的腹背处,它张牙舞爪,挥动两只大螯,但是再也“咬”不到我了。

      我赶紧将它放倒在砧板上,举起斩骨刀,一刀下去,一切便都摆平了。

      然后再包扎伤口,然后再洗净粘在青蟹身上的泥巴,然后再生火烧汤,把这个不可一世的家伙煮得红通通的,再倒一杯好酒,开始慢慢享用起来。……

      如果到此为止,画一个句号,倒也罢了。可我一想起刚才那个狼狈相,气不打一处来。虽然青蟹早被我吃得一干二净了,可还不解恨。我发现刚才“咬”过我的那只大螯也已被我咬得粉碎了,但中间那个结还很完整。我立刻来劲了,愤愤然想把这个结也彻彻底底咬它个粉身碎骨。

      我将它夹在虎牙处使劲咬,没有成功!再咬,还是没有成功!太费力了,算了,放它一马吧?不,我一看到被包扎起来的手指,又想作最后一次的报复。我歇了一会,再使出吃奶的力气狠狠咬下去,只听“嘎嘣”一声,成功了!终于成功了!可一看蟹鳌的那个结,怎么依然完好无损?一摸虎牙,啊!我的天,虎牙裂成两半啦!

      唉,我想报复青蟹,终究还是遭到青蟹的报复。不过,我牺牲了一颗虎牙,却收获了一个教训:凡事都要适度,过了这个度,就会走向反面。这就叫物极必反啊!

林逸123 发表于 2010-11-19 22:12

张鹤鸣老师你的报复虽是无聊,但你总在大螯上留下了一点痕迹!
              双羽培训学校      133             林逸

厉剑童 发表于 2010-11-20 15:34

很有趣哈,哲理发人深思。

傅嘉浩 发表于 2010-11-20 17:00

大鳌动作写得很具体

379赵文婕 发表于 2010-11-20 18:17

张鹤鸣老师你的报复虽是无聊,你把大鳌动作写得很具体 ,让大鳌摆平。

黄泽稷 发表于 2010-11-20 19:45

张老师您报复虽然无聊,反正您也把青蟹给吃了吗!!!!!

优雅兔陈澳 发表于 2010-11-21 13:19

老师,我深表同情,因为我妈妈在一个月前就被大青蟹咬过,后来我爸爸说要我把大庆写全部干掉给我妈妈“报仇”

张鹤鸣 发表于 2010-11-21 17:48

老师,我深表同情,因为我妈妈在一个月前就被大青蟹咬过,后来我爸爸说要我把大庆写全部干掉给我妈妈“报仇”
优雅兔陈澳 发表于 2010-11-21 13:19

那我有了知音了,谢谢优雅兔陈澳。不过我这篇文章是要说明一个道理:“做任何事都要有个‘度’,过了这个‘度’,就会走向反面。”

104 发表于 2010-11-21 18:44

老师,您写的很生动,我就像亲眼目睹了这副情景。
         双羽培训学校    104          胡洋凡

孙乐章 发表于 2010-11-21 19:24

对,所以您以后可要注意些了!!!!!!!

小阳A12 发表于 2010-11-21 19:52

我小时候也被咬了,张老师

张鹤鸣 发表于 2010-11-21 20:12

我小时候也被咬了,张老师
小阳A12 发表于 2010-11-21 19:52

那你也是我的“被咬友”了!

黄泽稷 发表于 2010-11-25 19:47

他是“被咬友”,那我也是吗!!!:)

童铭 发表于 2010-11-26 10:04

张老师总是能用一则小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个深刻的道理.
向张老师看齐,嘿嘿!

张鹤鸣 发表于 2010-11-26 11:54

他是“被咬友”,那我也是吗!!!:)
黄泽稷 发表于 2010-11-25 19:47

好吧,以后成立一个“被咬友协会”凭伤疤入会。哈哈!

琳琅 发表于 2010-11-27 16:52

15#张鹤鸣


我也要入会了。

黄泽稷 发表于 2010-11-28 10:12

15#张鹤鸣
张老师,那我是“被咬友协会”的会长了。

黄茹暄 发表于 2011-01-01 08:10

老师,当您成立一个“被咬友协会”时,我也参与!

张鹤鸣 发表于 2011-01-02 19:43

15# 张鹤鸣


我也要入会了。
琳琅 发表于 2010-11-27 16:52

你有伤疤吗?凭伤疤入会的。

张鹤鸣 发表于 2011-01-02 19:44

老师,当您成立一个“被咬友协会”时,我也参与!
黄茹暄 发表于 2011-1-1 08:10

只要有伤疤都可以入会的。

张鹤鸣 发表于 2011-01-02 19:45

15# 张鹤鸣
张老师,那我是“被咬友协会”的会长了。
黄泽稷 发表于 2010-11-28 10:12

如果你的伤疤最大,你就是会长了。

孙三周 发表于 2011-02-25 07:25

张老师很儿童!

张鹤鸣 发表于 2011-02-25 08:28

张老师很儿童!
孙三周 发表于 2011-2-25 07:25

儿童文学作者先要把自己变成“儿童”,才能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才有共同语言。

张海君 发表于 2011-03-05 23:44

呵呵。真的写得很生动啊。我小时侯住在山里被螃蟹咬过。没有见过青蟹哈哈。。。。

张鹤鸣 发表于 2011-03-06 17:45

呵呵。真的写得很生动啊。我小时侯住在山里被螃蟹咬过。没有见过青蟹哈哈。。。。
张海君 发表于 2011-3-5 23:44

青蟹比河蟹要厉害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