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寓言网论坛

钱欣葆 发表于 2010-11-04 09:35

不寄样刊和稿酬的报刊

本帖最后由 钱欣葆 于 2010-11-4 15:01 编辑

         不寄样刊和稿酬的报刊


       作品在报刊发表后被别的报刊转载,因大多是读者推荐或者编辑自己在报刊上选稿,确实不知道作者详细通讯地址。作者给编辑部去信后,只要能够将样刊、样报和稿酬及时寄出,作者都能够理解。

      但是,有一些报刊选用了作品,作者多次去信都石沉大海,杳无音信。不光是钱的事情,他们太不尊重作者的权利了。

      还有一些报刊选用报刊上发表的文章,故意不在文尾注明转载自某某报刊,让人以为作者是一稿多投。他们同样不寄样报、样刊和稿酬。

      如果你有作品被报刊选载,去信后多时仍然没有音讯的,欢迎在此跟帖。虽然起不到什么作用,起码可以让文友们了解,总比一人生闷气要好。同时,把这些报刊在网上暴光,也是舆论监督。希望他们能够遵纪守法,重视维护作者的合法权益,有错必纠。
      如果在跟贴后,作者收到了样刊和稿酬,可以在帖子上说明已经收到或者删除帖子。



                           

      《经典阅读》杂志2010年第2期选用本人寓言《两棵青松》,多次去信索要样刊、稿酬,没有回复。


                             

      《书报文摘》报2007年第6期选用本人寓言《伯乐和“世界名马”》,多次去信索要样报、稿酬,没有回复。


                     

       《初中生之友》2008年第25期选用本人寓言《“聪明”与“愚笨” 》,多次去信索要样报刊、稿酬,没有回复。

                       

       《小学生必读》(中年级)2009年第10期选用本人寓言《黑熊的教训》,多次去信索要样报刊、稿酬,没有回复。

                        

     《同学少年》(初中版)2009年第6期选用本人寓言《黑熊的教训》,没有作者署名。多次去信索要样报刊、稿酬,没有回复。

                          
  
    《文学与人生》2006年第11期选用本人作品《狐狸盗宝记》,署名:蓝泽。多次去揭露剽窃,没有任何回复。

                           

       《民族文汇》杂志2005年第10期选用本人寓言《爱下棋的国王》,多次去信索要样报刊、稿酬,没有回复。

           

       《素质教育博览》(中高年级)杂志2008年第6期选用本人寓言《爱炫耀的小河蚌》,著名:欣葆。多次去信,没有回复。

           

      《郑州日报》“生活聚焦”版2007年6月8日选用本人寓言《懒汉夫妇》,没有作者署名,仅注:摘自《笑林》。多次去信,没有回复。《笑林》也不是本文原发报刊,也是侵权。

           

       《陕西农村报》“百味人生”版2008年10月29日选用本人寓言《才华与贪婪》。多次去信,没有回复。

            

      《海口晚报》“副刊-闲情”版2010年3月26日选用本人寓言《狐狸本不坏》。署名:小故。多次去信,没有回复。


                     



      如果你有作品被报刊选载,去信后多时仍然没有音讯的,欢迎在此跟帖。


  

1

杨绍军 发表于 2010-11-04 11:03

坚决支持钱老师的维权行为!

余途 发表于 2010-11-04 11:55

支持维护作家合法权宜!

海星 发表于 2010-11-04 21:34

这一类刊物耍赖耍惯了!

桂剑雄 发表于 2010-11-05 06:49

不寄样刊和稿酬最有名的的,当属《山西晚报》:@

钱欣葆 发表于 2010-11-05 08:28

本帖最后由 钱欣葆 于 2010-11-5 08:35 编辑

感谢各位的关注、支持和参与!


      报刊发表作者作品不寄样刊、稿酬的有不少,以上列举的只是其中一部分。

      我认为造成不给作者寄样刊、稿酬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三类:

      1、因是读者推荐已经发表在报刊上的作品或者编辑自行在别的报刊上选稿,不知道作者详细地址。作者发现后寄去索要样刊、稿酬的信件,因种种原因编辑部没有收到。这类可以说这是“意外型”

     2、我想正规的报刊总编辑,不会因省几个小钱,公然违反常规,不让编辑给作者寄样刊、稿酬。也许是一些编辑人员缺乏职业素养和认真负责的态度。造成疏忽漏寄。作者去索要后又没有认真处理落实。这类可以说这是“不负责任型”

       3、如今报刊大多实行自负盈亏,编辑人员收入与盈利业绩挂钩。有些人根本就没有想给作者寄样刊和稿酬。一年的稿酬总支出应该是个不小的数目。他们想的是少支出,多收益。这类可以说这是“故意型”

蝉亦戈 发表于 2010-11-05 09:02

报刊侵权,不寄样刊样报的,我已知的有二、三十家,出版社十多家,现在忙,我没心找他们,以后再找他们算账!:curse:

钱欣葆 发表于 2010-11-06 07:45

我想,每一位作者都曾碰到过不寄样刊、样报和稿酬的事情吧?
有些作者只是没有发现而已。

孙三周 发表于 2010-11-06 19:18

无赖文人太多了,国家的悲哀!这样的人编辑的书报刊物能教育好人吗?

钱欣葆 发表于 2010-11-07 07:15

热情、认真、无私的好编辑很多,
我一直把他们当作良师益友。

他们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和对作者的满腔热忱,
让人肃然起敬!

谢炳琪 发表于 2010-11-07 09:32

天下还是好人多,但愿如此!!

张培智 发表于 2010-11-07 16:22

总体来说,遵循规则的还是大多数,故意或恶意不寄样刊、样报和稿酬的,还是极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