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寓言网论坛

蝉亦戈 发表于 2010-10-13 10:33

年会成果:《现代百喻经》明年面世

本帖最后由 蝉亦戈 于 2010-10-13 14:57 编辑

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 上海嘉定佛教协会云翔寺

       将联合编选出版《现代百喻经》
   

    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今年9月下旬在上海云翔寺举行年会期间,对佛经寓言进行了研讨,认为佛学中的一些古代寓言其净化心灵、提倡爱心、反贪驱邪等內容是有积极作用的。比如,《百喻经》(全称《百句譬喻经》),內有98个寓言故事,再加上一头一尾,正好百篇,其中《三重楼寓》、《猴投水月》等更是家喻户晓。鲁迅曾自费捐印,他说,佛藏中经,以譬喻为名者,为《百喻经》最有条贯。胡适认为,《百喻经》是词句优美的散文。台湾作家林清玄称:“如果要选出一部佛经,让6岁到106岁的人都可以读,都能有感受,应该就是《百喻经》了。”我国现代寓言深含哲理,丰富多彩,发表过的作品多达万篇以上,完全可以从中精选出一部《现代百喻经》,这将是宏扬传统美德、促进社会和谐、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盛事。上海嘉定佛教协会云翔寺对此表示赞赏,双方决定联合编选,现已制订了具体的编辑出版方案,明年九月将隆重推出。

   《现代百喻经》将精选出鲁迅、茅盾、张天翼、冯雪峰、严文井、金江、黄瑞云等数十位名家所作的寓言百篇,一文一图,将是一本编印俱佳的精品著作。由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负责编选作品;上海嘉定佛教协会云翔寺负责请佛学名家对每篇寓言作精短点评。该书由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会长刘斌、南翔寺住持慧禅法师担任主编;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樊发稼作序;副会长叶澍、王其兴为执行主编。可以相信该书的编辑出版将会在文学界及海內外佛学界产生较大的影响。

                                                                      (协讯)

鸽子树 发表于 2010-10-13 10:34

这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啊!

蝉亦戈 发表于 2010-10-13 11:08

叶兄:这是一个极好的创意。此事对寓言界、对佛教界、对广大读者都将是一大善举。相信这样的一本书,定会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此举的成功,将会在诸多方面产生良好的效益和深远的影响。只是您和发稼兄、刘斌会长、王其兴副会长等(尤其是您)又要为其花费大量的精力和心血了。为此,先向您们表示敬意,并预祝圆满成功!正如您所说的,从我国现当代上万篇寓言作品中,精中选精,遴选出100篇最优秀的作品,编这样一本《现代百喻经》,当是不成问题的,在质量上可以肯定是能有保证的。关于作品选择的标准,我以为,应该是只看作品的质量,而不必考虑什么人的因素。符合标准的就选,不符合标准的就不选,对什么人也不必照顾。
                  杨啸   10.12

蝉亦戈 发表于 2010-10-13 11:11

叶澍兄:编《现代百喻经》要编得很有分量相当不容易。所谓“禅意”不要理解得太窄,内容拓开一点会好选一些。
                                                                         __黄瑞云

笑尘天涯 发表于 2010-10-13 11:13

:victory:叶老师又要辛苦了。

蝉亦戈 发表于 2010-10-13 11:17

好事啊,全力支持,需要做什么事,尽管吩咐。插图如果能请动上海贺友直,那就更棒了。戴敦邦也是大师级。
__凡夫

余途 发表于 2010-10-13 11:25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笑尘天涯 发表于 2010-10-13 11:29

叶老师,搞的就是经典。:lol

蝉亦戈 发表于 2010-10-13 11:38

:victory:叶老师又要辛苦了。
笑尘天涯 发表于 2010-10-13 11:13

非也,此事刘会长一直在亲自抓,他多次与发稼、其兴、我商量,今早还发来短信称,初选后明年召开评审会再定稿。够细吧,哈。其兴兄很负责,我们每天都在通信。相信在协会同仁的齐心努力下定能编印成功!:handshake

长裙雨孩 发表于 2010-10-13 12:01

鼓掌~~~

冷月潇潇 发表于 2010-10-13 12:06

功德无量的好事!

桂剑雄 发表于 2010-10-13 12:35

功德无量!

贺维芳 发表于 2010-10-13 13:02

:victory:

肖邦祥 发表于 2010-10-13 15:40

好事,预祝圆满成功!

侯建忠 发表于 2010-10-13 17:13

支持。

张培智 发表于 2010-10-13 17:18

预祝成功!

张一成 发表于 2010-10-13 17:48

支持叶老师!

邹海鹏 发表于 2010-10-13 19:57

功德无量!

白水平 发表于 2010-10-13 21:47

坚决支持!

蝉亦戈 发表于 2010-10-14 07:28

此事非我一人能完成的,刘斌兄戏说我是项目主管,哈,主管也得听总经理的:loveliness:

蝉亦戈 发表于 2010-10-14 13:25

人生有味·佛法有趣 小儿小女上幼儿园之前,我想给他们说一些佛教的故事,于是开始讲《百喻经》作为床边故事。 果然,他们完全被经典中的故事吸引,并且被经中的“愚人”、“凡夫”弄得哈哈大笑。“世界上真的有这么笨的人吗?”“真的有这种事吗?”“佛陀真的说这么有趣的故事吗?”他们不只喜欢《百喻经》的故事,上了小学,还常常在学校转述给同学听。一般小学生听的故事,如果不是很逻辑,就是很梦幻,所以他们初次听到《百喻经》里那些滑稽唐突、逗趣启发的故事时,特别有深切的感受。 用现代的话说,《百喻经》里的愚人、凡夫是无厘头式的,那些呆头呆脑、滑头滑脑的人物就像电影活生生地在我们眼前演出。 像我的孩子最喜欢的“愚人食盐”、“三重楼”、“快速长大的灵药”、“就楼磨刀”、“治鞭疮”、“伎儿着戏罗刹服共相惊怖”、“小儿得大龟”……不管我说了多少次,他们总是开心大笑,比看卡通还令他们欢喜。 这些故事,仿佛让孩子的心门,突然被打开一个缝隙,从缝隙中透出一丝智慧之光,一些启示的感动。 多年来,我相信如果要选出一部佛经,让6岁到106岁的人都可以读,都能有感受,应该就是《百喻经》了,这是为什么胡适和鲁迅都给《百喻经》极高的评价!鲁迅为了推广这部经以启发民智,甚至还出资助印,为《百喻经》做了新的标点。 胡适与鲁迅的时代又过了50年,《百喻经》的启示依然鲜活如昔,为了能给现代人阅读,我重新译了这部经,原典的部分再次做了全新的标点,并且有简短的诠释,深信是人人都能阅读的经典。 在开怀大笑、深受启发之时,想到一千五百多年前,这部经的中文版初印时,也有许多人与我们一样欢笑而受到启发,就会感觉时空俱永,妙好的文笔与秀逸的思想结合,实是人间的宝藏! 由于篇幅的关系,我从《百喻经》的98则寓言,选出68篇,未免有遗珠之憾,但如果深得68篇的妙趣,在实际生活中就不会陷入愚蠢的泥沼,而能智慧一路发了。 我希望这部经能与更多人分享,并让我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能时时翻阅,让他们知道人生有味,能有正向的生活与思维,让他们知道佛法有趣,能深入经藏,成为慈悲与智慧双运的人。                                               林清玄 2006年新春于双溪清淳斋

蝉亦戈 发表于 2010-10-14 13:38

本帖最后由 蝉亦戈 于 2010-10-16 06:57 编辑

推荐朋友们看一下下文:《百喻经》六则同课异构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 2009-04-1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2、能力目标
3、德育目标
体会寓意在现代社会人生中的启示意义,从中学习为人处世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鲁迅先生在杂文《拿来主义》中说到:“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对于外国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他提出,既要大胆地吸收借鉴,又要认真地分析精华与糟粕,加以批判吸收,以期改造民族素质,创新民族文化。佛教哲学,从本质上讲是唯心主义的,是不科学的。但是,含英咀华,弃除糟粕,我们还是能够从禅语中寻觅得一些人生智慧的。
二、复习旧知
1、《百喻经》,全称《百句譬喻经》,也称《百譬经》。
2、古印度僧伽斯那著,南朝齐求那毗地译。
3、全书两卷,共有98个寓言故事,均为宣扬佛教教义而作。
4、但“除去教诫,独留寓言”,完全可以当成一部极有趣味的文学作品来读,对社会、人生也不无启发意义。
5、寓言: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充满智慧哲理。
三、文本感知:品愚人故事,悟智慧人生
1、 六则寓言分别说的是什么人?写的什么事?
2、 探究每则寓言的寓意
第一则:《愚人食盐》寓意
 做事要恰到好处,过犹不及;
 凡事要全面谐调,避免以偏概全;
 学会克制私欲,不可贪得无厌;
 不以好恶看人,做事;
 • • • • • •  
人生启示:恰到好处时美妙无比,一旦过头就会走向反面;真理再向前跨越一步,就变成了谬误;凡事应努力达到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最佳状态。

第二则:《渴见水》寓意
  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
 实事求是,切忌贪多求大;
 做好眼前事,防止好高骛远;
 明确目标,量力而行 ;
 心中有定,方可拒八面来风;
 • • • • • •  
人生启示:制定长远的目标,切不可因为目标太远而放弃一切努力;积跬步以至千里。

第三则:《入海取沉水》寓意
 随波逐流和急于求成,会导致“事倍功半”的效果;
 身处困境,更需冷静;
 认清事物本质,不盲目效仿;
 执着于目标,方可取得成功。
 • • • • • •  
人生启示:有恒心、耐心,不急不躁,才不至于失去理性判断。

第四则:《尝庵婆罗果》寓意
 做事要善于从个别中发现和认识一般。
 绝对的实践主义会时时碰壁;也不可能;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是认识世界重要的思维方式。
小结:有人说过:“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每一则寓言,只要你进行多角度地分析,就会从不同地方流淌出智慧的源泉,从而对文章有创造性地理解,不仅寓言如此,其他一切文本都是这样。切记:读书的价值在于思考!

正是由于《百喻经》中选编的故事可读性、趣味性很强,因而译出后1500多年来一直在中国社会上广为流传,其中的一些寓言早已摆脱了佛教宣传品的窠臼,或原封不动,或稍加改造,变成深入于民众中的故事了,常为大众引为谈资。

蝉亦戈 发表于 2010-10-14 13:58

劝人读经

作者: 沈从文

 
  《百喻经》说:
  往昔有夫妇两人,烘了三个大饼,作为晚餐。大饼烘就,夫妇二人各自吃尽名分下的一个饼后,还剩大饼一个,不便给谁独吃,于是互相约定,不许说话,谁若先说话,就莫吃饼!两人既然互相约好,便坐在家中,沉默不语。到了半夜,来了一个贼徒,到家偷窃东西,掠尽家中所有宝物。两人皆因有约在先,关怀大饼,谁也不愿出声。贼人眼见这家中人痴呆如此,胡来乱为,全不妨事,且觉得主妇静婉可人,便傍近妇人,作了些小小轻薄行为。那丈夫虽亲眼见到贼人胡闹,却仍因为不忘记那个大饼,故不作声。到后妇人忍无可忍了,就叫唤她的丈夫:“大伍,大伍,你真是个傻子,为一个饼,尽人把我如此侮辱调戏!”那丈夫快乐得拍手大笑,他说:“咄,咄,愚蠢丫头,你已说话,你输定了!饼应归我,你已无分!”
  这是两夫妇的问题,谁最愚蠢,别人似乎不能置喙,轻易加以判断。《百喻经》故事所注重的是人的性格。千年前世界上既俨然曾经有个这种丈夫,这性格也似乎就有流传到如今的可能。我们如今已不容易遇到这种丈夫了,但却可从别种人物的治国政策生活态度得知一二。譬如说,一大片土地忽然丢了,或家中老婆跟人跑了,有些人不正是因为守着一点类似有关大饼相的约言,不发一言不作一事,沉默支持下去?若有人说了一句话,想提醒他,这些人不正是顷刻之间就会天真快乐的向人喝着:“咄,咄,蠢东西,大饼归我了!”
  读到这本充满了愚人故事的小书时,我总疑心写这本书的人,书虽在一千年以前写成,他的讽刺却预备留给一千年以后。不过如今争大饼的聪明人,大都忙忙碌碌,虽作了不少不折不扣的蠢事,却好像从不曾注意到这样一本小书上来,因此这讽刺,也等于无用了。若希望他有用,又似乎还必需从现在起始,再过一千余年,才能为作主人的明白的。
  不过我总想介绍这本书给那些应读这本书的人。
  【按】一九三三年十月。
 

筱枫 发表于 2010-10-15 14:29

强力支持!

笑尘天涯 发表于 2010-10-15 14:43

预祝成功!

杨絮 发表于 2010-10-15 19:05

:victory::victory:

厉剑童 发表于 2010-10-15 22:44

:)功德无量,妙哉

蝉亦戈 发表于 2010-10-16 08:05

《百喻经》实际上是一本讲智愚的故事集,主要是讽刺愚者。佛学,也是智慧学。以这个标准,新百喻经的涵盖面应该非常广泛。可选作品应该不少。  凡夫

蝉亦戈 发表于 2010-10-16 08:33

《百喻经》有两个部分_“喻”与“法”。以喻(寓言)说法(教义)。“除去教诫,独留寓言”,完全可以当成一部极有趣味的文学作品来读,文学大家高度评价的也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