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错一个词长了这么多见识
和蝉爷聊天,兔爷用错一个词,马上得到蝉爷纠正。二爷就此查了词的出处用法和演变,兔爷长了见识。这个词叫“差强人意”。
随后,蝉爷又传来北京晚报的一篇文章《外来语》,看看有收获,和大家分享。
■秦的东边是郑,郑就是秦国东道的主人,这就是东道主的来历。
■佛经的翻译给汉语带来了三万五千多个词汇,这个数据是梁启超说的,不关我事。来自佛经翻译的汉语词汇:禅、劫、众生、因缘、果报、功德、觉悟、刹那、大千世界、真谛、唯心……一大堆啊一大堆。
■上古的“荤”指辛辣蔬菜,韭,蒜,葱等。从“荤”的草字头就能看出不是肉。
■“止戈为武”又是瞎扯了,“武”的“止”是脚趾象形,止戈意思是举着大砍刀大踏步地前进。
■“北”原来的意思是后背,它的字形正是两块肩胛骨。另外“败北”这个词意思不是失败了往北方跑,而是逃跑必然给人看见后背,所以“败北”。
■黄瓜原名胡瓜,说是石勒改的,也有说是隋炀帝改的。
■你以为自己是香饽饽的饽饽,满语,饺子的意思。倒爷这个词是从倒腾而来,倒腾也是满语,挪来挪去的意思。躲猫猫的“猫”,还真不是动物的猫,而是满语“树丛”的意思。后来名词动词化,比如东北话:猫冬。东北话“磨叽”还有一个发音“墨窦”。也是满语。东北话“咋呼”指的是乱喊乱叫,其满语为“泼妇”。形象吧。
■北京话“各色”说的是这人不好相处,也是满语。特殊的意思。得瑟也是满语,本意是胜利,引申为得意之色。裤裆是满语,正确发音是:卡巴裆。东北人应该听过这个发音。长得帅的“帅”,满语,类似精神抖擞的意思。满语里面妹妹叫“嫩”。唠嗑,埋汰,懒散,都是满语。“挺”好的“挺”,满语。“叮当”也是满语,本就是穷的意思,“穷得叮当响”翻译过来是“穷的穷响”,这他妈是什么话!ps:网友说机器猫叮当可以翻译成“机器猫大穷鬼”。
■“狮子”“葡萄”“苜蓿”都是古外来语。发财的发和头发的发繁体是两个字,作曲和酒曲的曲也是两个字,康熙整混了,杭州那个曲院风荷就是他写错的。大家笑,乾隆就不高兴地说:“我爷爷讨厌喝酒故意写成曲的。
■古代说某人发了,不是发财而是中举。
■鬼画符、和事老、鸿门宴、集大成、家天下、贱骨头、金不换、卷铺盖、苦肉计、宽心丸、两面光、吝啬鬼、乱弹琴、落汤鸡、马后炮、马前卒。都是成语。
■宪法、民法、代理社团、法人、唯物论、哲学、目的、感性、铅笔、文凭、乐观、经济、高潮……这些词都是清末从日本过来的。
■“幽默”是外来语,上世纪20年代有人翻译成“语妙”“油滑”“优骂”,林语堂取《楚词章沙》中“孔静幽默”,就这样了。
■“中华民族”这个词第一次使用是梁启超,1902年《中国学术思想之变迁之大势》。1901年他用的是“中国民族”。这两个当时都指汉族。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皮匠”实际上是“裨将”的谐音,“裨将”在古代是指“副将”,原意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一个诸葛亮。(
长了见识!
:victory:长见识!
兔儿爷这两天开“荤”了,尽吃韭菜;P
--呵呵,想起了樊发稼老师表扬别人说的话:“心细如发”。:lol
词义随时代变迁而变化,古时的荤属草到如今的荤归油,也如“同志”“小姐”不能乱喊一样了。
;P:lol:fu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