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寓言网论坛

蝉亦戈 发表于 2010-08-28 07:00

关注孙见坤

山西大学昨日首次表态:同意为孙见坤调剂专业
http://news.ifeng.com/society/2/detail_2010_08/28/2346582_0.shtml
2010年08月28日 西安晚报

山西大学愿意为孙见坤调专业,孙见坤也说山西大学有自己心仪的教授。事件到这里,已经呈现出一个圆满的结局。小孙很幸运,复旦教授值得尊敬,陕招办也没有错。“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对于小孙而言,继续潜心自己的专长,何愁大器不成?

本报讯 (记者郭欣 实习生郭小慧) 不能上复旦,对孙见坤来说很遗憾。但孙见坤说山西大学也是他所向往的地方,因为那里有他倾慕的老师。昨日,山西大学一位副校长表示,会尊重孙见坤的意愿,为他调适合的专业,发挥他的特长。

山西大学

尊重学生意愿,可为他调专业

记者之前采访孙见坤时,他说收到通知书后就已经与山西大学联系过,想申请换个专业,“能调到历史专业最好,实在不行中文也可以。”但因为现在正是暑假,学校的值班人员没法给他答复,“等开学报到后,我一定会向学校提出申请,尽量争取调专业。”孙见坤觉得,山西大学会给自己机会的,“山西大学也是百年老校,他们肯定也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发挥特长,在某个领域取得一定成绩”。

昨日,记者联系上山西《三晋都市报》的记者郝晓林,他已经就此事采访了山西大学一位行姓副校长。他告诉记者,行副校长可能通过网络、媒体的报道已经了解了此事,也得知孙见坤在国学方面的特长,他表示等正式开学注册后,可以根据孙见坤的意愿,破例为他调适合的专业。同时,山西大学的初民试验班也可供孙见坤选择。记者在网上查阅得知,初民试验班的文科班是文学+史学+哲学,实行四年全程导师制。前两年主要学习相关专业的基础性课程及通识课程,第三年经学生自主选择后,并入各专业普通班教学序列。这些学生推荐免试研究生的比例为30%。

家长表示

会与学校积极沟通

得到这个消息后,昨日下午,记者再次与孙见坤取得联系。因为最近采访他的媒体太多,担心孩子会变得浮躁、骄傲,他的父亲孙先生接了电话。孙先生告诉记者,山西大学9月11日新生报到,他们最近正在做一些报名的准备工作,但具体什么时候动身还没有确定。对于他们来说,现在最重要的是调整好孩子的心态,“全国各地很多媒体、读者都很关心孩子,我们非常感谢。但他现在年纪还小,我们担心他接受采访过多,会产生浮躁情绪,影响孩子的心态,所以我就接了电话。”孙先生向记者表达了自己的顾虑。

当记者告知他山西大学可以为孙见坤调专业时,他非常高兴,说山西大学“开明”,并表示会在开学后积极与校方沟通,让学校的老师对孩子进行测试,根据老师的意见帮助孩子选择专业。

相关报道
http://news.ifeng.com/society/2/detail_2010_08/28/2346560_0.shtml

桂剑雄 发表于 2010-08-28 07:56

虽然没进入复旦,但退而求其次,他还不是那样遗憾。

蝉亦戈 发表于 2010-08-29 18:14

方舟子质疑“国学天才”孙见坤:看古籍速度快过陈寅恪?2010年08月29日 17:35金羊网-羊城晚报【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0条
新闻追踪

羊城晚报讯 连日来,被贴上“国学天才”标签的陕西考生孙见坤,在公众眼中的形象开始发生了逆转———先是复旦大学招生办澄清,复旦八位教授从未联名写请愿书,也从未称赞孙见坤是“国学天才”或“奇才”;而知名学术打假人方舟子日前也在微博中发起对这位“国学天才”的质疑:从8岁起至今阅读过两千本古籍,平均一年阅读200本古籍,两天不到就读一本,难道比陈寅恪还牛?!

方舟子日前在新浪微博中说,如果按照孙见坤对古籍的超常阅读速度,“从8岁起至今阅读过两千本古籍”,那么,就意味着他平均一年阅读200本古籍,两天不到就读一本,“比陈寅恪还牛”。方舟子表示:“这个年代不仅缺乏大师,也缺乏常识,连高中生都知道怎么出奇制胜吓住不学无术却爱附庸风雅的考官,乱写古文古体诗、乱用生僻字、胡编甲骨文……”他还称,“看了‘国学天才’的得意之作《<山海经>性质及成书年代考》,不过是东抄西凑普及山海经的大路货,再加上一点自己的胡思乱想,看不出有任何过人的国学修养。这竟能获得复旦博雅杯一等奖,成了复旦教授要求破格录取的资本,以后我若不幸遇到复旦国学教授,都要怀疑是遇到江湖骗子了。”

方舟子的尖锐言论,得到了不少学术界人士的支持。越来越多人认为,媒体早前报道涉嫌夸大。(小区)

小区

文灿 发表于 2010-08-29 20:42

时下媒体跟风盛行,听风就是雨。:)

贺维芳 发表于 2010-08-29 21:43

媒体的表现让人啼笑皆非——成也萧何败萧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