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澍《量布裁衣》作品欣赏
本帖最后由 侯建忠 于 2010-6-16 18:06 编辑叶澍先生是当代著名寓言作家,20多年前,读到他的的寓言作品数量虽然不是很多,却以其鲜明的个性,在我的脑海里留下极深的印象。他创作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一些寓言作品,时至今日,仍是众多的文摘类报刊书籍竞相选用的对象。台湾一些中小学更是把他的寓言,作为考试内容,频繁选用。《量布裁衣》、《剪壶之争》就是其中的代表。
《剪壶之争》通过剪壶与园丁之间的对话,形象地说明:优秀的人才,只有在高明的领导者手下,才能扬长避短显露出才华,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量布裁衣》被多种作品集收入,足以说明这篇作品存在的魅力和价值。作品中的师兄,只顾丈量师傅的衣长袖长肩阔,却没有想到做衣服的布只有“三尺”,光想到“量体裁衣”的师训,忘了穿衣吃饭量家当的道理,结果只做了两只袖子。
最近媒体报道,北方某贫困县,全县年财政收入只有三千万,当地领导却因上级领导一句头脑发热,提出整体搬迁县城的话,实施了六十个亿的迁城行动。10年时间过去了,盖了半拉子工程的新县址,因资金难以到位,成了荒野中的烂尾城。每年欠银行的利息,全县4年的财政收入还不够偿还,给国家和人民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这样的举动,与《量布裁衣》中的师兄何其相似。师兄损失的只是三尺布而面已,某县的带来的却是永远难以挽回的巨大灾难。《量布裁衣》,意义深远。
附:量布裁衣
缝纫师有两个学徒。满师前他取出同是三尺见方的两块布料,要徒弟各为他裁一件衣服。
师兄接布,思忖道:只须照“量体裁衣”的师训办,肯定万无一失。于是,他细心地替师傅量了衣长、袖长、肩阔……自去裁剪了。
师弟把布比了比,眉头皱了皱,旋即也给师傅量了一下,不过,只量了衣长和胸围,便裁剪起来。
不多时,师弟交出了一件合体的马甲;师兄却哭丧着脸,手中提着两只袖子及一些碎布……
(选自《人民文学》1983年第五期)
眼下中国的地方官员就是不懂“量布裁衣”,所以造成地方财政赤字10万亿。这些当官的该好好学习叶老师的《量布裁衣》了。
好寓言是应该能深入生活、干预生活的。叶老师的经典寓言!!!:victory:
:victory:
:victory:
欣赏,学习!
建忠:你在考古啊;P。一篇东西的影响和所发报刊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绝对的。《量布裁衣》我最高兴的是,它为解放军的军事训练出过力。:lol 《剪壶之争》写得较早,写法死板,不是我的代表作,没什么影响,也没有电子版,哈,你怎么想到提它的。:loveliness:
你说我“寓言数量虽然不是很多”,比克雷洛夫多一百多篇,还不多啊?:L 他一生就写了两百零几篇吧。你要说“高质量的不是很多”这就对了,哈。:handshake
克雷洛夫有些寓言是从伊索那“派生”出来的。:(
克雷洛夫(1769-1844),俄国寓言作家,出生于莫斯科,家境贫寒,少年时就开始当小职员。1782年到彼得堡,在税务局做办事员,工作之余尝试写作剧本。他创作了《用咖啡渣占卜的女人》、《疯狂的家庭》等喜剧,讽刺贵族生活的空虚和放荡,同时也发表了一些讽剌小说。由于作品倾向激进,引起当局不满,他被迫流亡外省。1805年开始写作寓言,共留下了205篇作品(说法不一,203-207篇)。他擅长以写动物来讽剌当时社会名阶层人物,文笔简练,语言丰富,有不少故事演变成俄语中的成语。其中著名的有讽剌统治阶级贪婪和残忍的《狮子打猎》、《杂色羊》等;揭露法庭贪赃枉和官僚狼狈为奸的《农夫和羊》、《野兽的会议》、《狼和小羊》等。克雷洛夫的寓言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先驱,对普希金、果戈理等人的创作都有影响。
任何一个法国人都不敢把谁置于拉·封丹之上,但我们好像能认为克雷洛夫比他好……克雷洛夫的寓言高于拉·封丹。
——普希金
克雷洛夫把寓言提升到了极度的完美。
——别林斯基
好文以质取胜。寓言也不例外。金昌绪就一首诗载入《全唐诗》而彪炳千古!!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目前的寓言不是量不够,而是质奇缺。
谢谢叶老师批正,谢谢各位。
好文以质取胜。寓言也不例外。金昌绪就一首诗载入《全唐诗》而彪炳千古!!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目前的寓言不是量不够,而是质奇缺。
笑尘天涯 发表于 2010-6-16 14:52 ↶
——此言同感。指寓言创作发财是不可能滴。
:handshake建忠,我哪是"批正",是和你聊天啊:lol
哈哈,下属习惯了把领导的聊天当“批正”!!;P
好文以质取胜。寓言也不例外。金昌绪就一首诗载入《全唐诗》而彪炳千古!!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目前的寓言不是量不够,而是质奇缺。本帖最后由 蝉亦戈 于 2010-6-17 07:11 编辑
笑尘天涯 发表于 2010-6-16 14:52 ↶
拉封丹穷毕生精力写成的不朽之作《寓言诗》12卷共242篇:loveliness:
莱辛共写了三卷散文寓言,共90篇,另有十几首诗体寓言。这些寓言中约有一半取材于古典寓言,另一半是自己创造的。所以自创作品仅50多篇;P
作为我自己来说,20年写了几千篇寓言,但精品极少。现在对寓言的热情不减,但写的作品越来越少了。这也许是创作寓言的正常情况吧?
我们都要用精品意识来引导创作,宁精勿滥。
非常支持叶老师的看法!!!
:victory::victory:
有创作冲动时要抓紧写,灵感像闪电一样明亮,也一样的短暂:handshake
写不出时不要硬逼自己写,更不要定计划非要完成写多少篇不可,这很害人的:loveliness:
初学者不妨多写些,写好放一下,慢慢改,改到自己认为满意了再投稿:):handshake
有创作冲动时要抓紧写,灵感像闪电一样明亮,也一样的短暂:handshake
写不出时不要硬逼自己写,更不要定计划非要完成写多少篇不可,这很害人 ...
蝉亦戈 发表于 2010-6-17 17:22 ↶
精辟之见!!!:victory:
《人民文学》1983年第五期——我很幸运,27年前,我正是从这本“名人文学”上记住了量布裁衣和叶澍。
;P中国“保8”目标鼓舞国际社会
时间: 2009-03-10 20:31:01 来源: 中国贸易金融网(WWW.SINOTF.COM)
在我国数量众多的企业中,中小企业占了绝大多数。这些企业也不可避免地要加入国际化企业的竞争行列,而实现企业信息化是参与挑战的必要条件。但是中小企业的多样性及其灵活多变的经营方式,加上相关投入量的限制,使得很多中小企业没有进行信息化建设。
......
来看一则寓言故事:缝纫师有两名学徒。满师前他取出同是三尺见方的两块布料,要徒弟各为他裁一件衣服。师兄接布,思忖道:“只须照‘量体裁衣’ 的师训办,肯定万无一失。”于是,他细心地替师傅量了衣长、袖长、肩阔……自去裁剪了。师弟把布比了比,眉头皱了皱,旋即也给师傅量了一下,不过,只量了衣长和胸围,便裁剪起来。不多时,师弟交出了一件合体的马甲;师兄却哭丧着脸,手中提着两只袖子及一些碎布。
明确条件:环境、需求、目标
对于师傅而言,首先要把相关问题理清:师傅到底需要什么?这要看师傅的具体情况而定。比如,如果实在是连肚子还填不饱,那就不要勒紧裤腰带、打肿脸充胖子了,卖布买米更重要。
......
初学者不妨多写些,写好放一下,慢慢改,改到自己认为满意了再投稿:):handshake:
有创作冲动时要抓紧写,灵感像闪电一样明亮,也一样的短暂:handshake
写不出时不要硬逼自己写,更不要定计划非要完成写多少篇不可,这很害人 ...
蝉亦戈 发表于 2010-6-17 17:22 ↶
:victory: :victory:
初学者不妨多写些,写好放一下,慢慢改,改到自己认为满意了再投稿:):handshake
有创作冲动时要抓紧写,灵感像闪电一样明亮,也一样的短暂:handshake
写不出时不要硬逼自己写,更不要定计划非要完成写多少篇不可,这很害人 ...
蝉亦戈 发表于 2010-6-17 17:22 ↶
有道理,学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