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寓言网论坛

蝉亦戈 发表于 2010-06-07 15:17

2010年全国卷I高考作文题虽是漫画,仍是寓言

本帖最后由 蝉亦戈 于 2010-6-8 07:13 编辑

2010年全国卷I高考作文题


  漫画作文

  餐桌,许多猫吃鱼,就一只猫捉老鼠,别的猫说:“都什么年代了,有鱼吃还捉老鼠?”

笑尘天涯 发表于 2010-06-07 17:40

安徽的作文题目也是古代哲理:lol诗歌。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由此哲理诗引发的思考和联想写一文,诗歌体除外。

蝉亦戈 发表于 2010-06-07 17:54

本帖最后由 蝉亦戈 于 2010-6-7 18:01 编辑

http://csuboy.com/simple/?t257794.html

漫画上还有一句话

原画:“啥年月了!有鱼吃着还捉老鼠!”  王铎  画

哲学家 发表于 2010-06-07 20:44

有些猫愿意抓老鼠,而另有些猫则偏爱吃鱼,上帝允许不同习性的猫共存于世。:lol

张鹤鸣 发表于 2010-06-07 22:21

养尊处优,忘了本性!

长白岳桦 发表于 2010-06-08 07:48

寓意丰富,可以从多个角度写。象现在的孩子,只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愿自食其力等。如陕西的材料作文:“把一条热带鱼放在一个小鱼缸里,它只能长到3寸大小;把它放进大鱼池里,它才有可能长的很大……”这个故事在咱们论坛中出现过。

哲学家 发表于 2010-06-08 09:13

为什么批评孩子养尊处优?
如果我是猫,我就要反问人类:“为什么我必须吃老鼠?你们人类按照你们自己的主观意识,荒唐地将我的本性定格为抓老鼠。事实上,我的食谱多样,我有权选择我自己的生活。”

二秋树 发表于 2010-06-09 20:06

本帖最后由 二秋树 于 2010-6-9 20:08 编辑

“有鱼吃还捉鼠”是有感而作
山东莘县实验高中美术老师王怀申所创漫画成全国I卷作文题

作品成高考题很意外

    6月8日下午6时许,记者赶到莘县实验高中,刚刚参加完监考的王怀申老师迎了出来。“真是太意外了,没想到这幅漫画能成为全国的高考作文题。”王怀申笑着告诉记者。

    王怀申介绍说,今年的高考他作为监考员在莘县实验高中监考,6月7日中午回到家看央视新闻时,电视上正在介绍今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当介绍到全国I卷作文题时,他发现这道题源于自己的一幅漫画作品。“真的感到太意外了,没想到选择了自己的作品。”谈起当时的感受,王怀申仍非常激动。

    今年35岁的王怀申老家就在莘县,笔名王铎,1996年毕业于山东教育学院(现齐鲁师范学院),现任聊城市漫画家协会副主席,是山东省漫画家协会会员。

    王怀申15岁对漫画开始感兴趣。“因为从小就喜欢美术,喜欢华君武老师的漫画,慢慢就喜欢上漫画了。”王怀申说,20年间,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阅历的丰富,他的作品从开始的家庭生活类逐渐向教育类、社会类转变,从小处着手,反映社会百态。

    “努力工作反被嘲笑”应讽刺

    “这是我今年1月创作的作品。”在王怀申家中,他拿出了一份今年3月26日的《讽刺与幽默》,上面刊登了他的作品《啥年月了!有鱼吃着还捉鼠》。

    王怀申告诉记者,这幅作品创作于今年1月6日,耗时一上午时间,最早发表于今年1月22日的《厦门商报》上,后来又有多家报纸杂志刊发。对于这幅漫画创作的初衷,王怀申说,当时看到身边的一些事和现象有感而发,比如说一些人上班不好好工作,却一门心思做其它事情,“创作时可以说是无意识的,来了灵感就画了这幅漫画。”

    王怀申表示,这幅作品作为讽刺漫画,表现了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人开始不在意自己的本职工作,责任感逐渐弱化,贪图享受,而且还看不起努力工作的人。 “就像画中那只逮老鼠的猫,它本是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的,却被其他猫嘲笑,讽刺了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良风气和倾向。”王怀申说。




王怀申展示他原创的作品。

    王怀申谈

    自己的写作思路

    如果作为一名高考考生,该幅漫画的作者王怀申会如何写作文呢?

    “这个作文我该怎么写?”王怀申思考了一下说,自己应该和大多数高考考生的切入点不太一样,毕竟自己是一个社会人,经验阅历多于考生,而且无法摆脱创作时的出发点。“因为漫画中含有自己的一种思想,我肯定会从人们生活富裕前后的对比入手,从职责上做文章,反映现实社会中的一些现象。”

---二秋树转《齐鲁晚报》

蝉亦戈 发表于 2010-06-09 20:52

看到这道题,我想起了十多年前我写的一则:        

驴子对推磨恨透了,说:"当今时代,再叫我推磨,何必发明什么打面机!"猫有同感:"就是嘛,有了老鼠药,实在犯不着再叫咱卖苦力!"

:loveliness:

哲学家 发表于 2010-06-09 20:53

本帖最后由 哲学家 于 2010-6-9 21:01 编辑

猫说:“别讽刺我。瞧瞧你们人类自己不也是这样吗?以前,许许多多家庭的一日三餐,仅仅靠红薯、高粱粥、野菜维持。如今,尤其是在大城市里,家家户户每日的餐桌上,离不开白米饭、面条、白馒头、香喷喷的饺子、鲜肉包子等等。超市里的商品琳琅满目。楼下就是各式快餐店、西餐馆……啥年月了,有这么多食品吃着,谁还吃红薯高粱草根呢?”

巴人 发表于 2010-06-09 21:10

养尊处优,忘了本性!
张鹤鸣 发表于 2010-6-7 22:21



张老师:victory:

长裙雨孩 发表于 2010-06-10 09:04

仍是寓言,好!

哲学家 发表于 2010-06-10 13:07

本帖最后由 哲学家 于 2010-6-10 13:09 编辑

餐桌旁围着好几只猫,其中一只名叫偏激,它说:“大自然包括微生物、植物、动物、人类等等。人类只是其中一个物种而已。每个物种之间都是平等的,人类凭什么来干涉指责我们猫的生活?我们也没必要活在别人的意见中。人类仅仅是站在自身立场,把老鼠定性为有害,可我们猫从来不觉得老鼠有害——每个生命都是上天安排的,不存在有害或有益。何况人类对动物、对自然的所作所为,究竟是保护,还是糟蹋呢?今后,希望人类能管好自己的一言一行,别再破坏我们动物的生存环境,那就谢天谢地喽!”:lol

晓舟 发表于 2010-06-10 16:02

转一篇作文:

从前有一群猫,住在海岸边,每天退潮时他们都会捡搁浅在海滩上的小鱼来吃,日子过得有些穷苦,但还是很快乐。
后来,猫群中新来了一只很大很大的大猫,大猫的毛色是鲜红的,有着金色的眼睛,背着一大张渔网。大猫说,你们每天都要捉鱼多累啊,不如好好休息休息一下呀,这么着吧,我有渔网,能捉好多好多的鱼,不如以后我来替你们捉吧,这片海附近的地方也让我来帮你们打理吧。
猫儿们都觉得这是一种好办法,所以就点点头同意了。
刚开始时,大猫的渔网比较简陋,捉的鱼也不多,而这时的猫儿们觉得大猫也没什么了不起的,所以每当鱼分得不均匀或是拿到的鱼太少时,他们还会一起来到湖边,在大猫的木棚子门口集体喵喵叫表示**,而每当这时,大猫也会很诚恳地向他们道歉,并承诺一定把鱼分匀分好,猫儿们这才点点头离开,有的猫儿还戳戳大猫的大鼻子说“下次注意点喽!”大猫很憨厚地笑笑。猫儿们的生活虽然没有丰衣足食,也尚能糊口,所以他们都让大猫接着干了。
后来,大猫的渔网升级为渔网2.0版,捉的鱼也多了不少,猫儿们的生活也慢慢好起来了。他们渐渐习惯了这种张嘴便有鱼吃的生活,也对大猫充满了感激之情,而在大猫到来之后出生的猫仔仔们更是不知道自己打渔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只是觉得大猫叔叔太帅了。大猫的威望越来越高。
不知不觉中,大猫的木棚子变成了小石屋,又变成了水泥小楼,最后变成了小洋房。猫儿们看到这些,觉得大猫跟以前有一点不一样了,但是也没有多说什么。
再后来,大猫不再把全部鱼分给猫儿们,而是把其中的一大部分在自己家的地窖里藏了起来。猫儿们知道这件事后有些不开心。于是大猫悄悄叫来了猫群中与他关系比较好的那些猫猫,塞给了他们很多鱼,于是这些猫猫有的成为了大猫家的保镖,有的连夜写了《大猫歌》,有的编了《大猫日报》,有的混在乘凉聊天的猫猫堆里装作不经意地提起大猫的种种好处,于是猫群里充满了赞美大猫的声音。
但是大猫地窖里的鱼越囤越多越囤越多,于是有的猫猫开始分不到鱼了。但他们只是叹息自己命不好,然后忧伤地舔舔自己的毛和爪子。
终于有一天,有一只年轻的穷猫猫决定学捉老鼠吃。
“老鼠!老鼠怎么能吃!”其他猫猫大惊失色。
“如果不学会吃老鼠,以后一点鱼都吃不到了该怎么办?”穷猫猫说。
但是其他猫猫都觉得他很可笑:“怎么会没鱼吃?大猫会给我们的呀。”
穷猫猫走了,跟随他的是他的几个死党。他们一起去捉老鼠了。而其他猫猫依然留了下来,即便此时他们的生活水平已经很糟糕很糟糕了。他们看着把一串鱼干当作项链挂在脖子上的富猫猫从眼前优雅地走过,下定决心下辈子一定要投胎到富猫家。
大猫听说了学捉老鼠的猫儿们的事,非常愤怒,派了很多猫卫兵去搜捕。于是有的猫猫牺牲了,有的猫猫躲进了森林里。
后来有的穷猫猫饿得实在受不了了,想自己去海边捉鱼吃,但一来他们已经忘掉潮水涨落规律等祖祖辈辈留下的经验,二来大猫在海岸边设置了很多关卡不让其他猫猫接近,有的猫猫偷偷到了海边,却被大猫手下的猫卫兵们抓走了,再也没有回来。
大猫建立了巨大的城堡,在海边筑起了高大围墙。后来他不给穷猫猫们分鱼了。
穷猫猫们却忘了这片海岸原来是属于他们的。他们很绝望。
或许有一天,学捉老鼠的年轻猫儿们会回来,带着猫儿们砸掉大猫城堡。
也许他们已经被猫卫兵捉完消失了。
也或者,他们赶走大猫后,会建立食鼠之猫国,而这个食鼠国最后也变成了大猫那样的恐怖国家。
这个故事告诉小盆友们,如果猫猫们自己都不懂得这片海岸是谁的、森林是谁的,捉鱼捕鼠权是谁的,那么大猫只会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像噩梦一样。

蝉亦戈 发表于 2010-06-11 17:35

英媒全文刊载中国高考作文题 评论称相当有创意(图)http://world.huanqiu.com/roll/2010-06/848956.htmlhttp://www.huanqiu.com 2010-06-09

      环环球网实习记者王欣报道,英国一媒体于6月9日针对今年的中国高考发表评论,全文刊载了20个高考作文题,并评论称其“相当有创意”。


  英国《每日电讯报》于6月9日发表了题为《中国高考作文题:为什么猫有鱼吃还要捉老鼠?》的文章。该报道将全部的20个高考作文题翻译成英文并登载,甚至连全国卷I的考题“有鱼吃还捉老鼠?”附的漫画都被换以英文标注。


  文章称,中国的高考是一个“可以决定学生未来”的考试,更有人将其称为“千军万马挤向一座独木桥的战役”。而其中语文考试的作文部分非常重要,占去了这个科目40%的分数。文章评论称中国的作文题目一直以来以“深奥难懂”著称,有的题目甚至只有一个字,是考生非常惧怕的部分。


  “我们的传统观念中认为中国的教育是非常基础而缺乏创意的,他们不停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却无法培养出中国发展最需要的创造力和领导能力。”《每日电讯报》专栏作者彼得•福斯特在文章中说,“但是这些作文题看上去并不是这样。”


  福斯特说,在看到今年高考的作文题后,他感觉这些题目相当有创意,大部分并不是传言中的那样“题目只有一个字”、“深奥费解”或是“令考生恐惧”。他还将这些题目发到了自己的博客上,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点用以娱乐的精神食粮。


  报道重点介绍了全国卷I的作文题“有鱼吃还捉老鼠?”,并称这个有趣而又有点晦涩的作文题激发了很多中国网民的兴趣,小有名气的作家和博主们纷纷动笔进行创作。报道中还介绍了北京卷、上海卷等作文题目及其背景,并称中国今年的部分作文命题有突出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倾向。

蝉亦戈 发表于 2010-06-11 17:36

英媒全文刊载中国高考作文题 评论称相当有创意(图)http://world.huanqiu.com/roll/2010-06/848956.htmlhttp://www.huanqiu.com 2010-06-09

      环环球网实习记者王欣报道,英国一媒体于6月9日针对今年的中国高考发表评论,全文刊载了20个高考作文题,并评论称其“相当有创意”。


  英国《每日电讯报》于6月9日发表了题为《中国高考作文题:为什么猫有鱼吃还要捉老鼠?》的文章。该报道将全部的20个高考作文题翻译成英文并登载,甚至连全国卷I的考题“有鱼吃还捉老鼠?”附的漫画都被换以英文标注。


  文章称,中国的高考是一个“可以决定学生未来”的考试,更有人将其称为“千军万马挤向一座独木桥的战役”。而其中语文考试的作文部分非常重要,占去了这个科目40%的分数。文章评论称中国的作文题目一直以来以“深奥难懂”著称,有的题目甚至只有一个字,是考生非常惧怕的部分。


  “我们的传统观念中认为中国的教育是非常基础而缺乏创意的,他们不停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却无法培养出中国发展最需要的创造力和领导能力。”《每日电讯报》专栏作者彼得•福斯特在文章中说,“但是这些作文题看上去并不是这样。”


  福斯特说,在看到今年高考的作文题后,他感觉这些题目相当有创意,大部分并不是传言中的那样“题目只有一个字”、“深奥费解”或是“令考生恐惧”。他还将这些题目发到了自己的博客上,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点用以娱乐的精神食粮。


  报道重点介绍了全国卷I的作文题“有鱼吃还捉老鼠?”,并称这个有趣而又有点晦涩的作文题激发了很多中国网民的兴趣,小有名气的作家和博主们纷纷动笔进行创作。报道中还介绍了北京卷、上海卷等作文题目及其背景,并称中国今年的部分作文命题有突出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倾向。

蝉亦戈 发表于 2010-06-12 08:13

“博士”阅卷更应细心用好“尺子”量公信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09日13:40  新闻晚报
  □盛克选

  昨天,记者从高考考卷一些阅卷点获悉,今年考试院对阅卷老师的资格做出了严格要求,高校的阅卷老师必须是博士学历,这意味着在读的研究生不能参与阅卷评卷。 (6月8日《京华时报》)

  人们常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一份完美的答卷离不开评卷者的慧眼,面对成千上万的高考试卷,首先应该感谢“伯乐”们不辞辛苦。但是,在一个追求机会公平竞争的时代,不得不提出,高考阅卷依然离不开公平,公正,公信。

  很高兴看到,考试院对阅卷教师学历资格做出了严格要求。但问题是,阅卷专家学历提高是否意味阅卷质量得到提升,这也是很多家长和孩子共同关心的话题。实际上,所有家长和同学乃至整个社会对高考的期待,或许并不在于阅卷者的学历水平有多高。更多的担心应该是,面对千万份试卷在短时间内评阅完毕,其评阅者对试卷评判的公正、公信度。

  在去年,湖北省一名考生写出一篇题为《站在我家的门口》的奇文就引发过争议,文章中写的是在“我家的门口”依次出现流浪土狗、猪和“我”的形象。阅卷评分时,一名阅卷教师被文章折服,给出了60分的满分,而另一名阅卷教师“读不懂”,给出了20分的最低档。不支持这篇作文者表示,文章读来一头雾水,不知所云,甚至不排除考生有“恶搞”的嫌疑,应该属于不及格的作文;而支持者表示文章内涵深刻,颇有点小说家卡夫卡的味道:文笔明净而想象奇诡,采用寓言体,背后的寓意人言人殊,暂无定论。(09年6月22日《楚天金报》)
  
    必须承认,高考阅卷质量提高和公信,除了阅卷者自身的知识结构判断价值观以外,更为重要的是,面对争议如何细心用好手中的 “尺子”量一量,在极度疲倦枯燥的工作状态下,能否抱着对每一位考生发自内心的责任感,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份试卷,给全体考生家长和社会交上一份完美公正的“答卷”。

  诚然,即使阅卷者的学历层再高,如果工作态度潦草马虎,公平竞争依然成为无稽之谈。因此,当我们看到考试院对阅卷老师的资格做出了严格要求以外,所有家长和孩子更希望看到的还有,博士阅卷如何细心用好 “尺子”量公信。

巴人 发表于 2010-06-13 08:33

本帖最后由 巴人 于 2010-6-13 08:36 编辑

出题的瓜娃子啊,你叫我说你啥子好嘛!
 (四川高考零分作文) 
     出题的老师啊,你叫我说你啥子好嘛!你看看你出的这叫啥子题目:“一个点可以构成一条线,可以构成一个平面,最后构成立体。”一个点就可以构成一条线,这是哪家子老师教给你的!两点构成一条直线,这是最最基本的几何定理。连这个都不晓得?初中几何的基本知识,都学到狗肚子里去了?莫说一个点构不成一条直线,就是能构成一条直线,这条直连也构不成一个平面!直线和直线外的一点,才可以构成一个平面!换句话说,至少要三个点才能构成一个平面。一个平面也够不成一个立方体,一个平面沿着一根固定的轴旋转,才能构成几何体。你个瓜娃子,你当年是文科生吧?当年你上几何课的时候,是不是净趴在桌子上给同桌写情书去了?
     “人生就像不规则的几个点,这些点又可以连成无数条线,这些线又可以组成不同的平面 ,不同的平面又可以组成不同的几何体。”——你好瓜呦,我告诉你,构成人生的点是非常规则的,完全是按照时间轴排列的。你回头看看,一步一步,都是按顺序走过来的。你想把它们打乱重来,你想得美哟。人生只有一次,不要再想三想四了。我告诉你,男人下班早回家,不丢人!家庭,单位,两点一线,规规矩矩,不要幻想再去扯出一条线来,不要去搞第三者!婆娘难看,不是借口!还想啥子不规则的几何体,你莫不是要去弄几根电动棒棒,塞口球球回来?
     你年岁也不小了,人生后面的路就老老实实地走,不要瞎球搞!你比起那些下岗职工,比起那些让城管赶得到处跑的街头小贩儿要强多了!教育局的工资,每月五千多块。这还不算每年到了高考招生期间,光一个家长找你走后门的红包也抵得上你一年的工资。你还要想什么?还要想不同的平面,不同的几何体?你个龟儿子!
     你的娃明年也要高考,按照你们教育局的惯例,子女搞个加分不在话下。实在考的不行,川大的内部录取名额也可以搞到一个。你不能自己无忧,就来害别人,“一个点可以构成一条线”,脑壳有乒乓,我日你女马呦!

余途 发表于 2010-06-13 08:57

巴老呦,这是咋搞得么,这娃写这些也不容易,怎么也该给分的,零分太少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