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说纷纭评《余途不多余》开卷之篇《半杯牛奶》
本帖最后由 蝉亦戈 于 2010-5-14 16:38 编辑樊发稼:
《余途不多余》开卷一篇:《半杯牛奶》。此乃不可多得之精品。
取材于平凡不过的日常生活,用的是极为朴实的叙述语言,却有深意在焉。
小孩子面对半杯牛奶感到有些失望,合情合理。作家抓住这点并拿此说事,自然贴切。
小孩子听了长者、大人“余途”的第一段话似懂非懂而表现为“若有所思”,显出作品清晰的脉络和严谨的层次。
由小孩子的“若有所思”,引出“余途”进一步说出隽永深邃的箴言:“对于满杯,半杯是多和少;对于空杯,半杯是有和无。”此时“余途”的发话对象已不仅仅是小孩子,而是世上千千万万听众和读者。
作品给人们留下极为广阔的思考空间,并在思考中获得各自的警示和启迪:关于生活,关于事业,关于利益……
冷月潇潇 :
试看《半杯牛奶》,小孩子需要牛奶,接过盛奶的杯子,见只有半杯,有些失望。
余途对小孩子说:“你看到半杯奶,不要仅仅觉得杯子上半部分是空的就失落。要看到杯子的下半部分是实实在在的牛奶,而充满希望和感激。”
见小孩子还若有所思,余途接着说:“对于满杯,半杯是多和少;对于空杯,半杯是有和无。”
余途对“半杯牛奶”的言说,充满智慧,发人深省。“半杯牛奶”如此,生活中的其它事呢?生活中的许多事情,是消极视之,还是积极视之,境况迥异。
汤祥龙:
本书开局第一篇《半杯牛奶》,是一篇相当不错的作品。但我觉得最后一句话如能改动一下,恐怕效果更好。余途原文是:“对于满杯,半杯是多和少;对于空杯,半杯是有和无。”我意将其改为:“对于满杯,半杯是少;对于空杯,半杯是多!”虽然比起原文来少了4个字,但我觉得,经改动后的寓意,比起原文来的寓意,实际上更使人明白了。使人很快就能明白的寓意,比起要让人深思的寓意,我觉得前者更受读者欢迎。
叶 澍:
《半杯牛奶》短短几十字能表达出完整的哲理,不仅是文字的功夫。余途能视人之未见,思人之未思,他写了,世上便有;他没写,世上便无,这就叫独创,功夫在“写”外!牛顿见树上掉下个苹果悟出了那人所共知的科学定律,别人为什么不能?因为他不是牛顿!见人喝半杯奶的人多了去,别人为什么写不出或没有写?因为他不是余途!余途就一个,当然不多余。
这个按道理应该是熊来做的,蝉爷不辞辛劳,并且(读得)如此认真,令熊感叹!:victory::handshake
这个按道理应该是熊来做的____那好熊做下去;P,蝉出个题:“众说〈〈余途不多余〉〉的文体”:handshake
熊评都没时间写,还是能者多劳,蝉爷继续做下去——帮人帮到底嘛:handshake:lol
一动真的,熊就退下去了。:lol那就等你空时再说,谁让你说“这个按道理应该是熊来做的”;P?哈。蝉这两天要大忙了:loveliness:
昨天和朋友聊寓言聊到半夜,外界对我们的研讨会也十分关注,蝉熊大忙,受益人良多。谢谢!
《半杯牛奶》
不同视角,不同心态。什么是多?多少是多?
生的智慧在知足,智慧地解读寓言,智慧地解读人生。
学习!!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