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寓言网论坛

桂剑雄 发表于 2010-05-06 21:39

个性是艺术的生命——汤祥龙

本帖最后由 桂剑雄 于 2010-5-6 21:43 编辑

个性是艺术的生命
——读余途《余途不多余》有感
                             
汤祥龙


有幸读到余途先生近日出版的寓言新著《余途不多余》,欣喜之余,不禁再一次深切地体会到:艺术的生命在于其独特的创作个性,只有拥有与众不同的创作风格,坚持走自己的路,才能在既寂寞同时又异常热闹的文学世界里,开辟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余途不多余》是余途先生的第二部作品集。仔细欣赏书中的150多篇作品,可以说篇篇充满了浓郁的幽默和哲理气息,再配上其美无比的插图,真可称得上篇篇是精品。全书150多篇,共分为“自然、风景此处独好”“成长•就是一步一回头的眷恋”“爱情•人生若只如初见……”“社会•大隐隐于市”“生存•枯鱼过河泣”“人生•不要太在乎终点”等6个部分,几乎涵盖了人与自然的各个方面。但对于我这个读者来说,似乎更喜欢读第二部分“成长•就是一步一回头的眷恋”和第三部分“爱情•人生若只如初见……”里面的寓言,尤其是第二部分里的有关教育方面的寓言,如《教育怪圈》《立志》《两个小朋友》《平常难平常》《考的收获》《签字与形式》以及被安排在第六部分的《人生阶段的礼物》等篇,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众所周知,教育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话题,尤其对于目前的教育来说,社会上的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看法。作为社会一员的余途自然也会有自己的想法,但他却通过寓言这种独特的方式表现出来,使人们在读了他的这些作品以后,引起更深的思考。就拿其中的一篇题为《教育怪圈》的寓言来说,我粗粗统计了一下,全篇从头至尾不过170字左右,然而,当你花一二分钟的时间读完这篇作品,不说你的思想会被这篇作品受到多大的触动,恐怕你对当今流行的教育模式,也不会再象过去那样无动于衷了吧?
一篇百余字的文艺作品,不仅能引起读者诸多的想法,更能引起读者的深思,这恐怕只有寓言才能够很好地做到。
再读《两个小朋友》,全文也不过一二百字,但通过两个小朋友等妈妈的心情,细致深刻地把他们的性格非常成功地刻划了出来。人们都说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试想一下,如果余途先生没有这么细致深刻的眼力,能创作出这么深刻细腻的作品来吗?
在第三部分“爱情•人生若只如初见……”里面,有篇百字不到的寓言,题为《女人和男人的差别》,读了以后,肯定会让你会心地一笑。但接下来再读《男人和女人的差别》,恐怕你就不仅仅是笑了。两篇寓言不足二百字,但却把女人对男人的爱和男人对女人的爱极其充分地表达了出来,世界上表现男女之间爱的文学作品可以说不计其数,无人可统计,但恐怕很少有这么精短的文学作品这么好地深刻表达男女之间的这份爱。
余途的作品正如作者在引子中说的“我是余途,余途不是我”,寓言中的余途虽然不能认为就是作者本人,但却是作者人生的写照。如果作者没有对生活深刻的感受,怎能写出如此深刻的作品来呢?!
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是余途寓言留给每一个读者的印象。如果把余途的寓言去除他作者的名字,同样也会被人认出来。这也是余途寓言成功的一个原因。
当然,在美美地欣赏余途寓言的过程中,有时也会感觉到一点不足之处。尽管只有一点点,我想既然是讨论,不妨说出来,供大家参考一下。本书开局第一篇《半杯牛奶》,是一篇相当不错的作品。但我觉得最后一句话如能改动一下,恐怕效果更好。余途原文是:“对于满杯,半杯是多和少;对于空杯,半杯是有和无。”我意将其改为:“对于满杯,半杯是少;对于空杯,半杯是多!”虽然比起原文来少了4个字,但我觉得,经改动后的寓意,比起原文来的寓意,实际上更使人明白了。
使人很快就能明白的寓意,比起要让人深思的寓意,我觉得前者更受读者欢迎。


汤祥龙 江苏省无锡市人 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理事

余途 发表于 2010-05-06 23:24

谢谢熊带来了龙!

桂剑雄 发表于 2010-05-06 23:27

龙是传说中的动物,所以,论坛里几乎看不到他的影子:lol